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斌 《甘肃林业》2012,(1):23-25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建立,将张掖生态建设上升和融入了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对张掖生态环境独特、生态区位重要的高度重视,必将成为张掖市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手段,更使张掖成为名副其实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  相似文献   

2.
安晓英 《绿色科技》2019,(16):41-42
针对祁连山(张掖段)生态屏障建设的成效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生态屏障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祁连山(张掖段)生态屏障建设的策略和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河流域中游湿地地处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过渡地带,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其发挥的生态功能关系到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分析张掖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的概况及特点,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湿地监测指标,分类确定了重点监测内容及其必要性。综合张掖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的资源特点、水文状况、保护重点等,分析建立定位研究站、水资源监测点、植物及土壤监测点、鸟类监测点布局。论述了建立张掖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体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2月8日,张掖市第一届学术年会林业分会胜利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张掖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 ,从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的角度出发 ,在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特征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内涵。并运用数学方法 ,从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生态功能指标、政策、技术保障功能指标等 6个方面构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计算结果表明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为 0 .4 780 ,为基本不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属典型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但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却造就了西北干旱区独特的张掖湿地。2008年7月,中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被列为张掖市十大工程建设的第一大工程。3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张掖市湿地生态建设依托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笔者认为,张掖市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其独特性,要在保护与建设中彰显其特色,并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7.
金敏艳  袁虹 《中国林业》2011,(24):61-6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北坡中东段,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8县(区),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近年来,由于保护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关系,导致保护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保护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强祁连山(张掖段)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张掖段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核心区和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主要径流形成区。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也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面临冰川退缩,雪线上升;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物种减少,病虫害蔓延;投入不足,建设能力弱;生态治理缺乏重大项目支撑等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的发展对策:保护森林植被,增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湿地资源,修复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狠抓节约用水,减轻祁连山生态环境压力;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建议国家尽快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建议国家增加张掖生态用水、建立黑河调水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芦水湾生态景区是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结合最为紧密的生态观光景区。从水系规划,绿植乔木、灌木和填闲花草配置,娱乐休闲设施安排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景区的景观设计,该设计体现了湿地公园保护环境、旅游休闲和生态观光的功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临泽小枣为张掖地区乡土树种,为满足荒漠区生态经济圈建设对栽培品种的需求,在马路滩林业总场土门分场引种栽培。该品种树势较强,树姿直立,抗旱、抗寒和抗风沙能力都较强,耐盐碱,鲜食制干均宜,为河西地区优良品种之一,特别适宜在沙区生长。为尽快寻找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经济圈建设需大量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11.
丝绸古道添新景──记张掖森林公园副所长杨永新地处荒漠半荒漠地区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距张掖市9公里处的张掖森林公园,以张掖地区林果业研究所为依托,集科研、生产、旅游、观赏干一体,业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式“塞上乐园”,为丝绸古道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张掖森林公...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水系的主要集水区和径流形成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为武威、张掖、金昌、酒泉绿洲及永登县庄浪河谷的农田灌溉、人民生活和近千家工矿企业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维系着河西地区绿洲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于2011年11月4日落下帷幕。甘肃此次参展工作受到省厅的高度重视,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取得了良好的参展佳绩。500平方米的参展展厅,门类齐全的235个参展产品,涵盖了近年来甘肃林产品生产加工的方方面面;平凉、庆阳、陇南、天水、张掖以及祁连酒业公司、高原圣果公司、张掖润星生物科技公司、瓜州立林生态农科公司等市和企业积极参展,集中展现了甘肃林业产  相似文献   

14.
近日,参加"第三届中国·张掖绿洲论坛"的以色列的生态农业专家若纳·卡特尔和湿地专家约拉姆·本杰明两位生态专家来到山丹县,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和湿地保护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在考察了山丹县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马营和领域湿地保护现  相似文献   

15.
在收集和整理黑河流域中游湿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区域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湿地资源现状,并结合区位特点分析了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以及在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恢复与保护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4月16日,经国务院审定,正式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批复命名后,张掖市湿地再次膺取的第3个国家级殊荣。  相似文献   

17.
赵惠莲 《中国林业》2012,(16):45-45
新时期,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的林业工作,给林业科技推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甘肃省张掖市”州区林业建设而言,“建设生态张掖、打造湿地之城”成了摆在技术推广人员面前必须攻克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张掖市生态林业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惠玲  董国 《防护林科技》2004,(Z1):88-90,131
系统地分析了张掖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和林业建设现状 ,提出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林业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导 ,以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战略安全为核心 ,林草植被的重建 ,恢复与保护以及森林植被需水量与供给量的动态平衡 ,生态用水的调控利用为目标 ,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绿洲农田防护林区、北部荒漠草原沙生植被区 3个方面进行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19.
张掖森林公园建成王世积张掖森林公园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次到位,边建设,边开放”的建园方针,全体职工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创业已于1995年7月16日建成。这家集科研、科普、教学、游览为一体的平原型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张掖市城东312国道9公里处...  相似文献   

20.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金张掖"美誉。多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的发展战略,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绿色通道建设、林网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