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永成 《贵州茶叶》2007,35(3):6-8,1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82321亿元。外国经济学家说,中国在全球最大经济体排名中从第六位跃升到第四位。在经济社会大力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下,全国茶产业持续发展。茶园面积、产量和出口稳定增加,加快名优茶发展,开始把茶业建成优势、效益、支柱产业、部分茶农开始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二项重大历史任务,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在茶区茶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之一,成效显著,加快茶业科技进步,加强茶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茶业增长方式,促进茶农增收,挖掘茶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茶农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2.
杨胜华 《贵州茶叶》2005,33(4):35-37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经济作物,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更能带来持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饮用绿茶亦能消署、解渴、提神、保健。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看出我国民间很早就认识了茶的药用价值。多饮茶对人类死亡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科学家们对绿茶能够抗癌也找到了许多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政  陈晓 《贵州茶叶》2005,33(1):1-3,21
贵州是茶的故乡,明清以来,茶业是我省的一大产业。建国50多年来,茶叶产业已稳步发展,但茶业大省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充分发挥我省茶业优势和潜力,实施茶业品牌战略,加快茶业产业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经济举措。  相似文献   

4.
杨学武 《茶业通报》2009,(4):164-165
宣城市下辖7个县(市、区)都是我省茶叶传统主产区,山区茶区主要生产内销名优茶,丘陵茶区是我国外销绿茶的重点产区,机采率已达95%以上。2008年我市茶园采摘面积2.11万hm2(其中省属农垦茶场和上海市劳改农场茶园0.35万hm2,已与地方茶业经济融为一体,部分茶园已由地方茶人承包、租赁),产茶2.09万t,产值4.09亿元,出口1.21万t。当前我市茶产业现状可归纳为:  相似文献   

5.
皖垦茶业集团面积大、产业多,是集科、工、贸(内、外贸)为一体的专业企业,集团辖四个国有茶场(十字铺茶场、敬亭山茶场、祠山岗茶场、九连山茶场),控股三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绿魁茶业有限公司、安徽敬亭绿雪有限公司、安徽省青草湖酒业有限公司),拥有两个全国知名品牌,“敬亭绿雪”茶叶和“青草湖”酒业。茶业集团茶园面积占全省2.5%,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占21%;  相似文献   

6.
幸育毅 《贵州茶叶》2006,34(3):22-27
笔者语:“十五”期末,中共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我市茶产业,经相关领导曾多次到茶区进行考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后,提出了打造遵义市百万亩茶叶工程建设,并纳入我市“六个一百”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部署。今年,为落实省委常委专题会议纪要(九届[2006]第1号)精神,由省政协牵头,成立了《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工作组,对我省九个地(州、市)产茶区进行了广泛详细的调研。  相似文献   

7.
汪智利 《茶业通报》2007,29(4):182-184
汪满田茶场,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的名优茶产区、徽商的发祥地-黄山市歙县。歙县曾被誉为“全国产茶之最县”,是黄山毛峰的原产地。“汪满田”就处在徽茶的“四大名增”中,她座落于黄山南麓南云山,海拔1400m,丛岭峻秀,云雾缭绕,碧林幽深,鸟语花香,是黄山市最负盛名的黄山毛峰生产地。  相似文献   

8.
纳雍茶历史悠久,是纳雍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抓手,为促进纳雍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纳雍茶的产业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综述,为后期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霍山黄大茶产地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之一。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霍山黄大茶优良的品质特征:梗壮叶肥,叶片易成条,梗叶相连似钓鱼钩,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甜润,香气焦香浓郁,俗称“古铜色,高火香,叶大能包盐,梗长能撑船。”  相似文献   

10.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武陵黔东北,境内山峦叠嶂,溪水飞瀑流泉,气候温和,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气候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茶叶发展,特别是2007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的文件精神,把茶叶发展列入为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  相似文献   

11.
吴满霞 《茶业通报》2013,(4):163-165
池州是安徽省五大重点产茶市之一,茶文化积淀深厚,所辖三县两区,80%以上乡镇盛产茶叶,茶农近10万户,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年生产加工茶叶1.5万t。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茶叶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产品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日益森严,使茶叶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系统分析我县茶叶产业现状,探讨我县茶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陕西汉中古称“天汉”,这里出产贡茶已有3000多a历史。汉中茶园生态优越,茶树品种优良,茶叶品质优异,因此汉中被誉为“中国著名茶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按照“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茶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1产业现状1.1茶产业基础建设初具规模,经济效益凸现汉中市辖十一个县(区),其中产茶县有西乡、勉县、宁强、南郑、城固、镇巴、略阳、洋县8个县,产茶乡镇113个(占全市乡镇…  相似文献   

14.
湄潭茶产业逢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眉尖”茶就被列为贡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湄潭翠芽”品牌。目前,全县茶叶产业规模在贵州产茶县中名列第一,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和“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为这个产茶大县增添了一道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应对入世,中国国茶产业发展的思路为:以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优势茶叶产品和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发展龙头企业,提升茶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茶叶质量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州茶叶种植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当地独特的土壤、气候等特点,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市场上有较好的知名度,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茶叶产业有了较好的发展,是州农业规划发展的八大主导产业之一。为明确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找准一条农民稳定增收的发展路子,根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云茶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具有优越的茶叶发展条件和基础,云茶在云南农业和中国茶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云茶存在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茶企综合实力不强、市场深耕能力不足、文化兴茶不足等主要问题;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转型升级的七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业通报》2012,(4):150
日前,安徽省政府召开茶产业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机制,合力推进安徽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  相似文献   

19.
舒城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是中国绿茶出口基地、全国茶叶百强县。2010年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2011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2年被省农委、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评为“安徽茶产业十强县”。“舒城小兰花”久负盛名,早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品,  相似文献   

20.
陈辉  祝儒水 《茶业通报》2016,(3):106-108
茶产业已成为金寨县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提升六安瓜片茶叶质量,确保六安瓜片茶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金寨县政府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联动、产业升级等方法,取得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茶农生产组织化程度显著加强等成效。总结出以利益合理分配为纽带、以恰当布局为基础等关于茶叶联合体建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