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42±4日龄、平均体重为711.4±108.8 g健康美系力克斯断奶幼兔50只,公母比例为1∶1,根据性别、体重将50只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5只公兔,5只母兔,单笼饲养。预试期1周。5个组日粮为等能等蛋白设计,日粮中分别含有25%生大豆、25%化学钝化大豆、25%热处理大豆、25%豆粕和13%生大豆+12%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实测值)分别为6.55、1.99、1.73、0.81和3.97 m g/g。试验6周末,从每1个组中随机选出3只公兔进行屠宰(91±4日龄,平均体重为1544.2±114.8 g),用于测消化酶活性的胰腺样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在液氮中速冻,然后转移至-20℃低温冰箱中保存。结果表明:家兔采食25%生大豆后,胰腺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胰腺中脂肪酶活性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胰腺和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70只1日龄AA白羽肉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等组成,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日粮用甘露寡糖、中草药作为添加剂,各分3个水平,另外1组为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0.2%的甘露寡糖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日粮中添加1%的本方剂中草药,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在玉米-杂粕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肉鸡复合酶对817肉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每个处理添加不同来源和剂量的复合酶,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肉鸡日增重、成活率、料肉比等指标,并评估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全期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鸡只日采食量提高3.45%和1.60%;日增重提高3.62%和3.15%;出栏重提高3.53%和3.06%;成活率提高3.4%和2.6%;料肉比降低0.002和0.024;效益方面,试验1组和试验2组鸡利润增加0.1元/只和0.3元/只。复合酶Ⅱ的使用效果优于复合酶I;其中复合酶Ⅱ的添加量为600 g/t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4.
<正> 1985年7月13日,紫云县品种改良站一批为贵农黄肉蛋兼用鸡种,出壳共713只,9日龄,发生死亡140余只,死亡率为19.64%。病史为刚开食时就赔有链霉素500万单位加普通水25000毫升,以后又喂氯霉素和卡那霉素等饮水。只喂混合饲料(比例为玉米50%、黄豆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不同氯水平对生长期笼养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平均体重为(0.50±0.04)kg的28日龄蛋鸭3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含氯0.06%、0.12%、0.18%、0.30%、0.60%,每个处理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蛋鸭。结果显示饲粮中含氯0.06%会显著降低蛋鸭的生产性能(P<0.05);氯水平为0.12%~0.60%时对蛋鸭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0.12%氯水平组的日增重、终重、饲料转化率等各项指标都优于0.18%~0.60%氯水平组。结果表明,当饲粮中含氯0.12%时可使笼养生长蛋鸭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的肉仔鸡(麻鸡与隐性白的杂交一代)120只在常规状态下饲养至17日龄后进行试验。在试验期内,肉鸡被随机分成3组,并饲养在热应激环境中,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 组、 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3%的甜菜碱。试验期内,定期测定采食量,增重等生产性能指标,81日龄时测定屠宰率。结果表明:在17~57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78.9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18.7克/只,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0.2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17.6克/只,差异不显著(P>0.05);在采食量方面,对照组、第 组、第 组分别是:公鸡61.05克/只·日、66.12克/只·日、65.84克/只·日,母鸡46.68克/只·日、54.97克/只·日、53.59克/(只·日),三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5,差异显著(P<0.05);第 组母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19,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2,差异显著(P<0.05);第 组母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第 组、第 组肉鸡的屠宰率分别是公鸡91.15%、90.90%、91.05%,母鸡91.70%、91.55%、91.85%,各组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证明,适量甜菜碱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研究低蛋白低豆粕日粮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将160只22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19%、18%和17%,各试验组添加不同比例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试验二,将144只22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将粗蛋白质为17%的日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添加量在原有基础上分别提高10%、20%和30%,做正交试验,试验为期21 d。结果表明:试验I、Ⅱ组42日龄终重、平均日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的终重、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试验Ⅰ、Ⅱ组差异显著(P<0.05)。把粗蛋白质为17%的肉鸡日粮中赖氨酸、DL-蛋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的添加量分别提高30%、30%、10%和20%,肉鸡生长性能能达到粗蛋白质为20%的日粮水平。由此可见,在肉鸡低蛋白低豆粕减量替代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能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22~42...  相似文献   

8.
作者最近检查了某鸽场82只鸽子,发现感染毛滴虫者56只,感染率为68.3%,其中感染率最高是5-28日龄雏鸽(88.9%),成鸽较低(43.5%),青年鸽为75%;又从77只鸽子的检查中,发现有白色念珠菌者43只,感染率为55.84%,其中雏鸽与成鸽皆为56.5%.两种病同时感染者35只(占45.45%).3日龄雏鸽的口腔、食道和嗉囊的鸽乳中也有部分发现毛滴虫与念珠菌.  相似文献   

9.
将240只肉仔鸡按饲养试验随机分成四组,每组设三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不添加植酸酶的基础日粮对照组;Ⅱ、Ⅲ、Ⅳ组为试验组,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500 U植酸酶分别替代日粮中0.09%、0.11%和0.13%无机磷.试验按0~3周龄和4~6周龄两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0.01%的植酸酶(活性为5000U/g)替代日粮中0.12%的钙和0.11%的磷可显著提高鸡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选择健康1日龄黄羽肉鸡(母)9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谷氨酰胺和0.20%甘氨酰谷氨酰胺的饲粮。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40%谷氨酰胺或0.20%甘氨酰谷氨酰胺均有利于提高肉鸡早期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可促进肉鸡小肠的发育;其中,添加0.20%甘氨酰谷氨酰胺的效果优于添加0.40%谷氨酰胺。  相似文献   

11.
选用1日龄的肉仔鸡(麻鸡与隐性白的杂交一代)120只在常规状态下饲养至17日龄后进行试验.在试验期内,肉鸡被随机分成3组,并饲养在热应激环境中,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0.3%的甜菜碱.试验期内,定期测定采食量,增重等生产性能指标,81日龄时测定屠宰率.结果表明在17~57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较,第Ⅰ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78.9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18.7克/只,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第Ⅱ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0.2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17.6克/只,差异不显著(P>0.05);在采食量方面,对照组、第Ⅰ组、第Ⅱ组分别是公鸡61.05克/只·日、 66.12克/只·日、 65.84克/只·日,母鸡46.68克/只·日、 54.97克/只·日、 53.59克/(只·日), 三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第Ⅰ组公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5,差异显著(P<0.05);第Ⅰ组母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19,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第Ⅱ组公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2,差异显著(P<0.05);第Ⅱ组母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第Ⅰ组、第Ⅱ组肉鸡的屠宰率分别是公鸡91.15%、 90.90%、 91.05%,母鸡91.70%、 91.55%、 91.85%,各组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证明,适量甜菜碱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良影响,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共饲养獭兔497只,按常规进行了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疫苗免疫。从7月6日个别兔开始发病,至7月20日共发病138只,发病率为27.7%,其中1~2月龄发病101只,占发病只数的73.2%,3月龄以上发病37只,占26.8%,共死亡35只,死亡率为25.4%。  相似文献   

13.
中药替代化药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立顺  黄雁 《中国家禽》2005,27(8):15-17
试验将240只AA肉鸡随机分成四组,第一组为中药低剂量组(50只),第二组为中药中剂量组(70只),第三组为中药高剂量组(50只),第四组为化学药物对照组(70只)。试验期为42天。在饲养过程中四组均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每天记录各组鸡的耗料量和死亡数,并统计出料肉比、日增重及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中药三组饲料转化率、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39%和9.88%,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正>本市某养殖户饲养獭兔360只。2009年6月17日开始,兔群中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下痢等特征的病兔。1周内先后发病54只,发病率15%;死亡28只,发病死亡率51.9%。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仍得不到控制,遂来我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了解小蓟的药理作用,开发中兽药,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方法,选择健康、体重相近、性别相同的13周龄公银黑狐8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16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8%、1.6%的小蓟。结果表明:小蓟的添加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增加,降低了料重比;鲜皮重、鲜皮长度有所增加,其中D组(0.8%)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肝脏和脾脏等器官发育良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水平,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降低,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呈上升趋势,D组(0.8%)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小蓟在银黑狐日粮中的添加比例为0.8%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选择1月龄、体重基本一致或相近的健康肉兔2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试验组中添加3%的蜂胶粉,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基础日粮、饲养管理等相同。经过60d试验期肥育,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9.5%,差异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10.9%,差异显著(P<0.05);经济效益提高11.8%。  相似文献   

17.
<正>实验证明,1~4日龄的幼鸡,日粮中不可添加鱼粉、豆饼等蛋白质饲料;5~10日龄的幼鸡,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只可占10%以下;11~20日龄的不可超过15%;21~30日龄的不可超过25%。同时要适当多喂些磨碎的玉米、小米、切碎的青菜叶等容易消化的饲料,最好在其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苍术,既有益于幼鸡的消化吸收,又益于幼鸡发育增重。鱼粉、豆饼等蛋白质饲料的饲喂可以使鸡强壮,促进生长。但是如  相似文献   

18.
1育雏期圈舍消毒时,关闭门窗,每立方米空间用15毫升甲醛加8克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地面可用3%氢氧化钠消毒,进雏鸡前6小时再用癸甲溴氨等消毒液喷雾消毒。雏鸡饲养密度,14日龄前,每平方米25~40只;15~21日龄,每平方米16~25只;22~28日龄,每平方米10~15只。圈舍温度,雏鸡1日龄在34℃左右,以后每星期降低2℃,4星期后降至26℃,但不能低于21℃。相对湿度,0~7日龄为70%~75%,8~10日龄为60%~65%,15~28日龄为55%~60%。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酵母多糖对后备种鸡生长、鸡白痢抗体阳性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70日龄广西麻鸡后备母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0.025%的酵母多糖,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35天。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后备种鸡日增重(p<0.05),有效控制后备种鸡鸡白痢抗体的阳性率,并显著提高H7、H9和ND等免疫抗体效价(p<0.05)。本研究表明,酵母多糖能明显提高后备种鸡的日增重和抗体水平,有效控制鸡白痢的水平传播,建议日粮中添加0.025%。  相似文献   

20.
1998年 4月至 7月 ,在我市某专业鸡场的 14 5日龄育成种鸡群和 195日龄的父母代鸡群中 ,散发了一种以鸡冠和眼结膜苍白 ,极度消瘦 ,肝、脾、法氏囊肿大并形成肿瘤为特征的疾病。该病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血清学试验 ,确诊为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现报告于后。1 发病情况该场的黄羽种鸡从 14 5日龄开始出现此病 ,到 2 4 0日龄为止共死亡 38只 ,死亡率为 2 1% ;白羽种鸡从 15 9日龄开始出现该病 ,到 2 5 0日龄为止死亡 2 6只 ,死亡率为 1 3%。在病死的 6 4只种鸡中 ,母鸡为 5 2只 ,占 81 2 5 %。据悉种鸡群中亦有此病存在。故分析该鸡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