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每个民族、城市、乡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景观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景观功能之一,是文化维系功能和美学功能。文化维系功能是保持自己独特的景观文化特征。美学功能是乡村景观本身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融安县壮族聚落乡村有久远历史和文脉代表性实体的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等。文章强调绿化是基础,是自然环境景观最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乡村文脉元素与自然景观要素,乡村绿色景观才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赵媛 《现代园艺》2014,(18):149-150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赏石文化不仅仅只存在士大夫中,而是被众多赏石爱好者所关注。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观设计运用中也是越发重要,大到假山,小到铺装,到处都是石头在发挥着其功不可没的作用。然而如何从传统中跳出来,以全新的视角创造新型石头景观,去发现他们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功能定位,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紧跟时代脉搏,对石文化的美学探密。  相似文献   

3.
张岩松  周泽莹 《现代园艺》2022,(6):102-105,108
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在如火如荼地改造乡村风貌.以文化传承和更新为切入点,探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岜来坡的乡村风貌提升改造策略.通过农房风貌改造、"三清三拆""三微整治"、公共空间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使岜来坡在乡村风貌提升的过程中,保护传承壮族乡村文化,凸显壮族传统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吴昊 《花卉》2020,(4):101-102
园林景观是人类社会活动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涉及到了人文、生态和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内容也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适当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园林景观的包容与魅力。  相似文献   

5.
结束了虎年岁尾五指山下的全国供销科技工作会议采访、记者便踏上了八桂壮乡赭色的土地。时下,北国正是冰封千里的时节,而雄阔的八桂大地依然是水秀山青满目葱绿。元旦这天,恰值中国’99生态环境旅游活动拉开帷幕,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迎着初春的温馨,尽享春姑的拥抱,尽领桂林山水的风采。我与同来壮乡的全国农学会会员、著名葡萄专家夏树让教授,无暇观赏这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预约走进了三多路11号政府宿舍院,走进了对果菜情有独钟的“刘三姐”黄婉秋那简洁并富有诗情画意的住宅。早在六十年代黄婉秋以她纯朴清甜的演艺成功地扮演…  相似文献   

6.
基于民族植物学,对广西桂林市訾洲公园园林植物的壮族文化内涵与特色植物景观营造进行研究,并分析壮族园林植物文化的内涵在现代城市景观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訾洲公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记录植物105种,其中与壮族传统利用直接相关的有74种,按其用途分为四大类:传统药用植物、传统食用植物、传统历法和民间信仰植物、传统日常生产生活利用植物。壮族传统利用植物以药用和食用为主。訾洲公园内壮族传统利用植物资源丰富,但景观缺乏特色,层次简单,未能完美彰显壮族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和谐互动的结果,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森林城市”的有机构成,森林生态文化不仅承担着向社会大众科普森林知识、弘扬森林文明的任务,还是一座人类与自然沟通的桥梁。森林文化主要通过森林生态科普、森林文化遗产传承、森林休闲活动承载、森林艺术美学创作4个方面体现。通过森林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结合地方文化,将森林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当代人创造一个可以亲近自然、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百合文化渊源流传,影响深远,无论是园林的植物追景,还是现在的切花,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富有优雅、纯洁、百年好合等含义,不仅花姿卓著,有些品种还有迷人的香气。文章通过对前人的总结,从百合文化的渊源、表现形式和美学价值对百合文化进行初步分析,力图向人们展示百合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9.
阐述壮族花山文化的基本概况、具体内涵及继承宣扬的意义,并提出将其应用于南宁市景观小品设计的建议。认为如此不仅可以体现广西壮族的特色,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其精华、研究其疑惑,是对花山文化最好的颂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壮族文化及其在南宁市景观小品中应用的研究,提出壮族文化在南宁市景观小品中应用的建议,让南宁市的景观小品更具地域特色,更能彰显壮乡首府南宁的独特之处,向全国乃至世界递出一张别具一格的南宁市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1.
马丹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32-133,139
荷花是中国起源的水生花卉,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并形成灿烂的荷文化,尤以文艺和美学方面非常突出。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极大的美学价值,荷花在中国园林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国内荷花专类园的分析,认为可以选择不同荷花品种,通过不同花色搭配,加强荷花的群体美,同时还要注意与竹子、柳树等其他园林植物的搭配。只有加强水体、荷花、树木、花卉等各种园林要素的全面管理,才能营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优美景观的荷花专类园。  相似文献   

12.
正3.禅宗文化对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影响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山水诗、书法、美学、建筑、植物等,特别是注入了许多传统哲学思想。佛教作为三大传统文化之一,其禅宗哲学内涵深深地影响并体现在中国古典的私家园林中。禅宗的直觉体验和"空"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古代的造园家和园主人。园中的假山叠石、花木配置、匾额对联,都深深流露出禅宗的精髓。(1)叠山理水,尽显禅意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离不开叠石理水,讲究在有限的空间体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园林是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水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建造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悠久的中国文化历史中,水以其多变的形态、自由的态势诠释着自然之美和深刻而丰富的美学思想。在园林中,水景表达着园林设计中的哲学思考、人生理想和情感叙述。  相似文献   

14.
李洁 《现代园艺》2014,(13):101-103
数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反映着人们的习俗、喜好和观念等。本文以数字的自身含义和象征意义为基础,探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数字文化来传达设计的语意,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5.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历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在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菊花历经着古人历史文化、朝代更替的洗礼,逐渐沉淀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菊文化。当代社会,菊花与人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菊花成为了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现代栽培技术的发展,使得菊花应用的领域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巨大的飞跃。菊花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菊花与节庆文化、菊花与休闲旅游、菊花与礼仪会展等。菊文化的内涵,也在传统菊文化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新的时代特色。本文先基于相关文献分析古人对菊文化的认识,然后对分析当代菊文化的认识拓展,梳理出自古至今菊文化认识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钱蔚 《花卉》2019,(14)
人们对于美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在园林设计中,人们要求园林景观不仅要美观,同时还要能够体现文化和其他美学特征。近几年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在园林设计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使园林景观变得更加丰富,还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满足了人们对于园林景观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人们的居住观念和居住环境的需求也逐步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现代居住环境产生了更多更高的追求;景观与生态环境、邻里和谐与人文环境的追求上,人们的期望越来越高。文章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作为论文的主线,以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西安楼观古镇景观带的设计并提出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在今后的别墅景观设计中将成为核心。另外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当代别墅的景观设计,通过传统文化与美学的研究,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培育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景观是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高校文化的象征,集中体现了高校的文化内涵。在现代设计理念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趋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文化逐渐被摒弃。高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美学精神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构建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符合现代美学心理的校园景观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07,(6):27-27
花卉是一种重要旅游资源,中外古今,人们对花卉的喜爱由来已久。而当今游客的心理已经悄然变化,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简单观光。为了推动花卉资源资产化、产品市场化的进程,提高花卉旅游的综合实力与经济社会效益,由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东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9月22日至23日在江苏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花卉与旅游",现诚邀国内外专家与同行踊跃投稿、参加会议交流。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关于花文化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可以相信,本次学术研讨会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必将是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20.
曾晶 《中国果树》2021,(3):I0003-I0003
青花瓷拥有独特的色彩、材质及造型,其超凡脱俗的魅力享誉全球,盛产青花瓷的景德镇也因此成为闻名世界的瓷都。陶瓷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承载着中国的美学精神和文化哲学,是一代代艺术家美学思想的体现。怀揣乡愁的独立历史学者李冬君在寻找盛茶器物的过程中邂逅了青花瓷,并开始了一次寻觅青花的奇幻之旅。旅程始于景德镇之北、黄山脚下的祁门,祁门蕴含青花瓷韵,生活着诸多将创作才思寄托于瓷器的艺术"工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