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牛的乳热证也叫母牛产后瘫痪,是5~9岁母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舌、咽、肠道麻痹,四肢瘫痪,知觉丧失及体温下降为特征的常见多发性产科疾病。(一)发病原因1.日粮搭配不当。常见的是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钙和磷是构成牛骨骼的主要矿物质元素,来源于日粮。如果日粮搭配不合理,钙、磷含  相似文献   

2.
正母牛的乳热证也叫母牛产后瘫痪,是5~9岁母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舌、咽、肠道麻痹,四肢瘫痪,知觉丧失及体温下降为特征的常见多发性产科疾病。1发病原因1.1日粮搭配不当常见的是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钙和磷是构成牛骨骼的主要矿物质元素,来源于日粮。如果日粮搭配不合理,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或维生素D含量不足,就不能从血液和间质中源源不断的获取,即会妨碍吸收,引起牛的蹄叶炎、  相似文献   

3.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疾病也日趋增多,本文综述了作者通过对本地区所发生此类疾病的临床经验和疗法,仅供同行参考。1病因1.1日粮因素通过对患过此病的奶牛调查,发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极易发生。发病原因主要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具体表现为奶牛高产、日粮中钙缺乏及钙磷比例失调、干乳期过度缩短、长期圈舍饲养使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引起缺钙、钙镁同时缺乏、年老体衰、难产与助产不当、产前其他疾病未及时康复。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极易发生。发病原因主要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具体表现为奶牛高产、日粮中钙缺乏及钙磷比例失调、干乳期过度缩短、长期圈舍饲养使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引起缺钙、钙镁同时缺乏、年老体衰、难产与助产不当、产前其他疾病未及时康复。  相似文献   

6.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概念是指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均衡营养日粮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饲喂奶牛的各种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通过特定的设备和饲料加工工艺而均匀地混合在一  相似文献   

8.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乳热症,是奶牛在分娩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常见于产奶量最高时。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体温下降、四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生产瘫痪后不及时治疗,给奶牛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2007年3月作者在榆中县畜牧中心实习期间收治2例奶牛的产后瘫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营养与饲料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需要与饲料搭配是养殖业的重要技术。而奶牛作为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利用价值最好的家畜,其营养与饲料的搭配则更为重要。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奶牛饲养采用了全价配合日粮(TMR)。然而,广西仍采用较落后的饲养方式,营养的平衡及饲料搭配完全在于饲喂人员对每一头牛、每一种饲草、饲料投喂量的控制。了解牛的营养需要及饲料的营养特点对正确饲养奶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产后瘫痪(Puerperal Paraplegia)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虽然为散在形式发病,然而个别牧场的发病率25%~30%。治愈的奶牛下次分娩可以再次发病。某些品种的奶牛或在某些牧场,本病的复发率特别高。近  相似文献   

12.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本文从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呈散在形式发病,某些牧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治愈的奶牛于下次分娩时可以再次发病;某些品种的奶牛或在某些牧场,本病的复发率特别高,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目前在兰州市红古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使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养殖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机能障碍疾病,常见于高产奶牛。其特征是咽、舌、肠道麻痹,知觉消失及四肢瘫痪。如重视不够,治疗不当,饲养措施不力,日久严重,则会瘫痪。如果瘫痪过早,犊牛也无法存活,纵然有个别存活,也会成为僵牛,给农牧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是精粗分饲,混群饲养,实际生产中存在难以保证采食的精粗比例适宜而且稳定、不利于瘤胃内消化代谢的动态平衡(挥发性脂肪酸生成、菌体蛋白合成、微生物区系)等缺点而难以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不能适应大规模集约化经营。为了适应奶牛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英、以色列等国推广应用较为成熟的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TMR是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均衡营养日粮配方,用TMR搅拌机械对日粮各原料(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切割、搅拌、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TMR技术保证了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是营养均衡的,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防治母猪产后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等所致,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指根据不同奶牛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的营养要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多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全价营养日粮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饲喂奶牛的各种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和各类特殊饲料及  相似文献   

19.
<正>TMR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技术是指根据不同奶牛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多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全价营养日粮配方。近年来,随着国内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TMR技术被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剖析了在TMR饲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为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奶牛养  相似文献   

20.
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此病多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发生在3~6胎。1病因确切原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饲料中钙、磷供应及肠道吸收和内分泌功能失调,加上胎儿生长及乳汁分泌消耗大量的钙,使血钙浓度急剧下降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奶牛分娩后立即开始产奶,血浆中的钙随乳汁大量排出体外,引起严重的低血钙症,而出现产后瘫痪。饲养管理不当。母牛产后能量损失耗很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