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博尔塔拉州本地土种黄牛多为蒙古牛和哈萨克牛,土种黄牛体格小,生长发育慢,产奶产肉少,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差。博州畜牧兽医站从1999年开始引进荷斯坦牛细管冻精技术对当地黄牛进行大规模杂交改良,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体格增大,产奶产肉多,经济效益高,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2.
新疆博尔塔拉州本地土种黄牛多为蒙古牛和哈萨克牛,土种黄牛体格小,生长发育慢,产奶产肉少,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差。我们从1999年开始引进荷斯坦牛细管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大规模杂交改良,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体格增大,产奶产肉多,经济效益高,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黄牛传统上以役用为主,乳肉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不高。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黄牛的役用价值已大大下降;另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牛奶、牛肉的需要量日益增加。为顺应这一变化,满足人民的奶肉需求,必须走黄牛改良之路。陕西省先后已有10多个县、区引入丹麦红牛或短角牛级进杂交秦川牛,使之向乳肉或肉乳方向发展。全国其它各省,市、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展开了黄牛改良工作。鉴于黄改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了使黄改工作者能预测每年各代改良牛的存栏数,做到心中有数,按计划开展工作,特开展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区黄牛改良工作从1976年开始,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来和秦川等品种的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处理好方向与对策、改良与利用的关系,致使改良步伐缓慢,限制了黄牛对人的贡献。为了探索向乳肉兼用发展的改良方向,尽快确定适应我区自然条件、生长发育快、经济效益高的杂交组合。在地区畜牧局、站领导的重视支持下,1987年由西北农业大学引进了丹麦红牛的冷冻精液,选  相似文献   

5.
黄牛保种的最佳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经济用途的变化,我国开始对黄牛品种进行大规模的杂交改良,向肉役或奶役或乳肉役等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持我国黄牛特别是秦川牛、南阳牛等良种黄牛品种的特性,如耐租饲、抗病力强和毛色稳定等,需要进行部分的保种工作。这种工作一般宜于在国营保种场进行,需要国家给予必需的保种费用。本文试以最优化方法来讨论黄牛品种保种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德国黄牛与当地土种黄牛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测定。在粗放式饲养管理条件下。德本F1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适应性、经济效益等方面,比当地黄牛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县自1984年开始对秦川牛进行奶用改良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使其向奶、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培育乳用性能较好的奶杂牛群,提高秦川牛的经济价值。为黄牛的综合利用开辟新路。5年来,我们在西北农业大学邱怀教授的指导下,这项工作取得一定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产肉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来研究利木赞牛改良湘西黄牛的效果,结果表明,杂交优势十分明显,利木赞牛为改良湘西黄牛的优选品种.此外,文章还阐述了新晃县湘西黄牛杂交改良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杂交改良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省列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实验已证明西本等一代杂种牛的生长速度、肉用、役用性能均比本地牛有很大提高,对乳、肉、役兼用牛来说,产奶性能的测定可以估测该牛的经济效益和犊牛生长发育的依据。为了探讨西本一代牛泌乳性能,为今后黄牛转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年3月—11月进行了本试验,现总结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0.
阿勒泰羊原产区为新疆北部的福海、富蕴、青河和阿勒泰等县 ,是哈萨克羊中的一个分支 ,以体格大、肉脂生产性能高而著称。羔羊具有突出的早熟特性 ,早期生长发育快 ,抓膘能力强。近年来应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绵羊 ,杂交优势明显。鉴于和田地区羊体格小、生长慢、胴体产肉量低的情况 ,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于上世纪 90年代初引进阿勒泰种公羊与当地土种绵羊和田羊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进行了杂交改良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羊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发展羔羊肉生产的方向。1 适应性纯种阿勒泰羊产于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  相似文献   

11.
一、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转化,为了解决奶类生产、供应不足的问题,我省一些地区开展了黄牛奶用改良工作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为了准确地掌握黄牛奶用改良后产奶量和役用性能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杂交代数,1984年我们在眉县开始了奶杂牛和黄牛生产性能的对比测定工作。现将役用性能的测定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肉牛杂交改良的历史 追溯我国黄牛改良史,早在30年代就引入黑白花牛,短角牛等进行改良,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引进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先后从国外引进乳用黑白花、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肉用的夏洛来、利木赞、海福特、安哥斯等品种,改良我国的黄牛,使黄牛从单一役用向着肉、乳、役兼用方面发展。经多次试验研究,确定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利木赞牛为改良当地黄牛的当家品种,吸收了外来品种的优点,改进了体型结构,提高了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黄牛数量居世界第五位,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分布最广,是我国主要的畜种之一,经过选育提高和杂交改良后,它将是我国肉牛和奶牛的重要来源,对满足全国广大城乡人民吃奶、吃肉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使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迅速提高畜牧业产值,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可是,我国黄牛传统上以役用为主,乳肉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黄牛改良配套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黄牛改良配套技术推广,是1978年国家计委229号、农业部89号文件下达的科技推广项目。旨在全国黄牛改良上,推广利用以冷冻精液为主的科学技术,使改良牛乳肉生产性能和商品率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增值。该项目历时10年,集全国26个省、区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在141个基地县已建立起黄牛改良的良繁体系、饲料加工体系、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提供并推广了改良牛的挤奶、育肥、饲料加工等一整套配套技术,并加速了一些优良品种育成的进程。10年来,基地县的黄牛改良经历了大面积杂交改良、自群选育提高、横交固定培育新种、级进杂交不断纯化扩充纯种的过程,为我国今后全面开发利用牛种资源,在方向、方法及利用途径上提供了技术推广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对当地黄牛采取人工杂交改良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杂交组合将母牛群分组,并统计各组母牛的受胎率、难产率、繁殖成活率和犊牛的初生体尺、体重。统计结果表明:各组间母牛的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各杂交组合的难产率均高于土种黄牛,其中西门塔尔×黄牛F1和荷斯坦×黄牛F1的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皮埃蒙特牛×黄牛F1的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犊牛额头宽度与难产率之间呈正相关(r=0.8304)。  相似文献   

16.
“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省列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本试验在“天水地区黄牛、牦牛杂交试验”课题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订正,于1985年10月开始执行。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试验证明西利本、丹秦本  相似文献   

17.
宁化位于闽西北山区,当地黄牛体型小、生长慢、产肉少,经济效益低下。为了改良当地牛种,发展肉牛产业,我县自1996年开始引进法国利木赞肉牛细管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利杂一代不同月龄的体尺、体重及屠宰率、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当地黄牛,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门塔尔牛是我国育成的肉役奶兼用品种,被农业部列入黄牛改良区域规划中的主推品种.青海省民和县2006年起开展了中国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工作.本研究于2007-2009年对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后代进行了不同年龄阶段体尺、体重测定,以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在高原地区品种改良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开展肉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各个优良品种与当地黄牛杂交的后代,均显出杂交优势,具备父本的特征特性:体型增大,肌肉丰满,生长发育快,适应能力强;无论是初生重、日增重和屠宰率、净肉率,都比同龄当地黄牛显著提高。但是,随着黄牛改良工作的广泛开展,难产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有些地区难产率竞高  相似文献   

20.
黄牛奶、肉改良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报告黄牛奶、肉改良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组豆基本情况陕西省省科委对我省为数众多的黄牛转向和综合利用问题,一向很重视和支持,早在1982年就已开始立题在陇县、临过二县开展黄牛奶用改良的科研示范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