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又称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本病虽发病率不高,但通常是致死性的,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正>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又称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本病虽发病率不高,但通常是致死性的,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猪水肿病是由某种大肠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肠毒素血症,是断奶后仔猪常见多发病(断奶后1~2周发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季多发,特别是外界气候环境发生急变时发病增多。近年来,尚志地区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在猪病中所占比率较高,发病后死亡率在50%~90070之间。现将笔者对几起猪水肿病的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猪水肿病亦称肠水肿、胃水肿,是由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毒血症。猪水肿病是养猪集中地区的断奶小猪的主要疫病,为8~14周龄,体重10~20千克的猪最易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流行比较广泛。本病的发生常无规律,即使人...  相似文献   

5.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溶血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突然发病、运动障碍、叫声嘶哑、胃壁结肠系膜、眼睑部和包皮会阴等处水肿为特征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的传染性疾病,笔者近12a共诊治猪水肿病56例,治愈48例,治愈率为86%,现就本病的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形大的健牡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7.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型大的健壮仔猪发病。一、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发病迅速,突  相似文献   

8.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突死性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一般在15~20千克的仔猪,偶见30~40千克的猪。发病猪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四肢或全身麻痹.头部或眼部水肿,剖解胃部及肠系膜有胶冻样水肿。本病在我们陆家、新镇等地,于70年代早已存在,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可是近几年来发病率、死亡率有所减少,治愈率有所提高。原因为何,根据我们的观察.见解如下:1猪水肿病的发病情况根据我们的观察和疫情统计,近几年来格水肿病的发病、死亡、治愈情况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9.
正猪水肿病发病急,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很多时候,我们也以肠毒血症、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或胃水肿来称呼猪水肿病,其作为一种散发性、急性肠毒血症,主要是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所造成的。1发病病原猪水肿病是由一定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导致的。同之前所述的大肠杆菌相比,本病病原菌不论是染色特性、形态、抵抗力,还是培养特性均和其有诸多相似之处。2流行特点通常来说,此病在刚出生10d内的乳猪以及  相似文献   

10.
<正>患传染性水肿病的猪多是断奶前、后的猪。本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从发病到死亡仅3~6个小时,长者1~2天,多在春秋季节,天气突变时发生。1发病原因仔猪断奶没有进行饲料过渡,由原来以吃奶为主突然转变成完全喂给饲料,且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另外,季节和天气突变,圈舍卫生差等也是引起本病发生的原因。2临床症状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患病猪眼脸、耳、下颌、颈、胸,甚至全身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养猪业中常见病之一。本病幼猪发生较多,目前尚少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故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从1980年开始对幼猪水肿病进行了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七十年代初,本病仅在本县胡棣公社偶有零星发生。以后几年,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发病数和死亡数逐年增加。1980年全县  相似文献   

12.
1仔猪水肿病 1.1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季节多发,本病发病突然,爆发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病畜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和肛门等部位水肿,有时全身水肿,指压留痕。  相似文献   

13.
猪水肿病或由大肠杆菌所引起,发病急死亡快,若报病及时或综合施治得当,疗效还比较满意。笔者在本县博白镇、城厢、三滩、浪平等乡镇八十一家农户的水肿病猪中用中西结合治疗420例,康复389例,治愈率92.4%。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一九八四年五月以来,我县大部分乡镇先后散发猪水肿病。一九八五年严重流行,据统计全县二十个乡镇都发生,本病头数占病猪头数的30.4%,面广、病猪多。临床主症见眼睑水肿,渐进性瘫痪。发病急,病程1—3天。一窝中头号猪或较大的猪先发病  相似文献   

14.
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的常见多发病 ,发病急 ,病程短 ,死亡率高 ,已成为养猪业的主要病害之一。1 发病诱因 不良的饲养管理和环境 ,营养物质不平衡及某些元素、维生素的缺乏等均可诱发此病。2 预防试验 由于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 ,因此要有效控制本病发生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2 .1 免疫预防试验 由于引起猪水肿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所以用单一血清型猪水肿病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效果不佳。本次试验选用猪水肿病多价油剂苗。试验组每头仔猪在 18日龄时肌注疫苗1ml,免疫仔猪 110头 ;对照组 10 2头…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对仔猪健康危害较大的细菌性传染病,常突然发病,且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救治即突然死亡,通常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由于目前缺乏理想的疫苗预防本病,给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探讨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对控制水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1.1致病微生物众所周知,仔猪水肿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溶  相似文献   

16.
中西药治疗猪水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在断乳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也偶有发生。笔者近年来利用中西结合疗法共治愈猪水肿病254例,治愈率达96.7%。1991年至2002年本病在当地主要呈零星散发,偶尔发现病猪。2003年以来本病发生逐年增多,常见整窝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7.
猪水肿病,通常又被称作为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胃水肿,是断乳仔猪的一种发病率低,但是死亡率高的地方性流行病,发病时间多是在猪仔断奶后的10天左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多见于春秋两季.该病特征为胃壁和其它某些部位发生水肿,病情严重的猪,会全身瘫痪,甚至昏迷,直至死亡.本文将对猪水肿病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是一种死亡率较高、传染性较强的猪类疾病,刚断奶的仔猪最容易得此疾病。养猪场内如果发生了这种疾病,就会造成猪群的大量死亡,这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有效的诊断和科学的防治猪水肿病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猪水肿病的发病症状做了简要总结,以方便养殖户在猪水肿病发病初期及时察觉,并根据临床症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为促进养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9.
患传染性水肿病的猪多是断奶前、后的猪。本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从发病到死亡仅3-6个小时,长者1-2天,多在春秋季节,天气突变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猪水肿病的病原尚未完全症实,一般认为是由溶血性大肠杆囷引起的一种毒血症,又称为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断奶前后的仔猪容易发病。断奶后突然改变饲料,肠内容物的PH值发生改变时,给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出现病原性。饲料过于单纯也可诱发本病。其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发病率虽低,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