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热点聚焦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7月1日施行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包括畜禽标识管理、养殖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监督管理几个方面。《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后,农业部2002年5月24日发布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将同时废止。新的管理办法对畜禽标识作了进一步的规范,要求在畜禽…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药杂志》2006,40(7):16-16
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包括畜禽标识管理、养殖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监督管理几个方面。《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后,农业部2002年5月24日发布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将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3.
每期关注     
要闻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7月1日施行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包括畜禽标识管理、养殖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监督管理几个方面。《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后,农业部2002年5月24日发布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将同时废止。新的管理办法对畜禽标识作了进一步的规范,要求在畜…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禽》2006,28(13):66-66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中国牧业通讯》2006,(14):24-25
2006年6月16日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67号).并于2006年6月26日公布。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该办法包括畜禽标识管理、养殖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监督管理几个方面.该办法颁布后.自2002年开始已经实施4年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3号)废止。现本栏目全文刊发《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当代畜牧》2006,(4):12-12
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3):51-51
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养殖档案是畜禽的饲养者,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在动物养殖全过程的记录,是在畜禽饲养环节当中重要的监管措施,也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以来,在规范畜牧行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完善畜禽及其产品可追溯制度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养殖档案内容根据《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  相似文献   

9.
《湖南畜牧兽医》2007,(1):40-4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6月16日,农业部第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对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散养动物耳标脱标现象严重已成为一个影响畜禽标识制度有效落实且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笔者是一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在乡镇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了。该办法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作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是确保这部规章的各项规定得到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的前提和基础。从执法和管理层面上来说,如何执行好这部规章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实施主…  相似文献   

12.
<正>2006年6月16日,农业部第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对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散养动物耳标脱标现象严重已成为一个影响畜禽标识制度有效落实且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笔者是一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在乡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3):41-41
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正>畜禽标识管理制度是国家为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体系,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农业部颁布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来,畜禽标识在规范养殖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多年基层动物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破解养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三难",笔者建议:积极争取"一项专款",切实落实"两个强化",坚持搞好"三个结合"。畜禽养殖档案管理是贯彻落实《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重要工作和手段。它对于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建立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从2009年开始,湖北省荆门市在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中全面推行此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着几点问题。现就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其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畜禽标识是国家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在我国从事畜禽及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运输的活动,必须遵守。《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的建立和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已由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颁布实施以来最重要的一部行政规章,落实好该《办法》是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畜牧法》的关键所在,对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牧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辽宁省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养殖场(小区)要严格按照要求填写《辽宁省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和《动物防疫活动四报告记录》。  相似文献   

19.
浅谈免疫标识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免疫标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免疫标识佩戴作为动物经过强制免疫的标识,也是动物产地检疫出证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实行全国佩戴统一标识,并且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加强监督,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才能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1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概述1.1实施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四十一条明文规定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第六十六条明文规定畜禽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的,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二○○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农业部第67号部令,发布了《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