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新品种特性及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是水稻育种取得超高产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以及通过籼粳亚种间杂交育成的籼稻新品种“大粒香12号”和“云香糯1号”的主要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盐粳5号盐粳5号系江苏省盐城稻麦育种试验站以盐粳2号与苏协粳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适合不同耕作制度栽培(如抛秧、直播)的中粳新品种。1997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盐粳5号幼苗矮壮.直立.叶片较挺,叶色淡绿,...  相似文献   

3.
韩雪 《科学种养》2009,(4):48-48
金芝8号是我国科研专家利用航天育种技术最新培育而成的超高产芝麻新品种,河南省民权县特种动植物良种试验场引进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顺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选育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近一段乃至未来一个时期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豫麦68号在超高产、强筋优质和抗病的结合上获得了较大成功。现就豫麦68号的创新目标、育种措施、特征特性及利用策略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粳品种盐粳4号盐粳4号系江苏省盐城稻麦育种试验站用20229与沈农1071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新品种。199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江苏、安徽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截止1994年在省内外应用面积已达13.3万hm2。该品种199...  相似文献   

6.
孟令启 《中国种业》2009,(10):88-88
金穗8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育成的中熟高产水稻新品种,亲本组合为京越1号/冀粳14号//中作93。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9。  相似文献   

7.
中国91是日本中国农业试验场用中国55×KC89籼粳杂交选育而成,也是日本超高产育种推出的第一个高产优质新品种,誉为日本水稻品种的“明星”。1984—1985年在我县试种,表现出穗大粒多,高产优  相似文献   

8.
水稻花培新品种龙粳1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粳10号(原代号龙花91-340)是继龙粳9号(龙粳长粒香)之后,该所成功选育的又一个长粒型优质水稻新品种,也是继龙粳8号(龙选948)之后,又一个运用综合育种技术育成的水稻花培新品种.其表现为米质优良、抗病突出、丰产稳产、耐寒抗倒、熟期适中、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武育粳2号(原名8169-33)系武进县稻麦育种场用复交(中丹1号/79—51//中丹1号/杨粳1号)经南繁加代于1985年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1987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1989年4月经江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展水稻育种工作以来,坚持引进利用和改造创新相结合,采用系统选育、杂交选育、物理辐射、化学诱变等多种方法,选育出了GS-豫粳6号、国审新稻10号、新稻11号、新稻68-11、新香糯、豫粳8号等十多个有重大影响的水稻新品种,确立了我院在我省及黄淮稻区粳稻育种的知名地位。从2001年开始我院承担了河南省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超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本文围绕高产、优质、抗病目标,结合从事优质粳稻育种多年的实践,谈几点体会和设想,与同行专家商榷。1育种目标的制订1.1产量指标常规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必须比生…  相似文献   

11.
亚洲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一项很重要的手段,直接利用籼粳间杂种优势已成为杂交育种的主攻方向。要进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超高产育种,首先是正确判别籼粳。籼粳中间型或非典型籼粳可能来源于籼粳的自然杂交或人工杂交,也可能来源于分化前的原始型过渡品种。这些品种中有很多是广亲和材料,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利用这些品种作为籼粳杂交的中间桥梁,运用科学的育种方法,减少或避免亚种间产生不育或育性较差的问题,对籼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广亲和材料的选育、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的顺利进行都…  相似文献   

12.
康洪灿 《中国种业》2013,(10):73-73
岫粳16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抗病、高产、广适、优质的育种目标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云南省审定。介绍了岫粳16号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50年代初开展起来的籼粳杂交育种,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水稻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这一育种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以利用籼粳杂种优势为主的超高产育种、理想株形育种、多抗性育种和优质育种,已成为国内外水稻育种的主攻方向。可望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辽粳419的丰产稳产性及高产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通过对辽粳419在各试点产量的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辽粳419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辽粳9号,是一个极具增产潜力的水稻新品种。辽粳419在高产、更高产和超高产3个产量等级上,其每穗粒数和每穴穗数不断增加,但其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幅度较小,尤其是在超高产水平下,在保证正常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情况下,实现了穗数和粒数的同步提高。对辽粳419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对辽粳419产量的影响最大,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对较小,但会通过影响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而间接影响产量。因此,辽粳419的超高产途径应是在保持正常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同时,主攻穗数和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15.
合丰25号是合江农科所育成的大豆优良种质,黑龙江省多家育种单位以合丰25号为育种亲本,通过不同的育种途径,先后育成14个生态型各异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为391.7万hm2。  相似文献   

16.
<正>南粳910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武香粳14号和关东194于2009年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水稻品种,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东台市开始引进推广,2015年全市种植6 660hm2以上,其中利用南粳9108新品种建立的机插秧水稻超高产栽培"千亩示范片",经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南京农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的专家教授测产验收,实收稻谷平均产量12 577.5kg/hm2,最高的0.76hm2平均产量达13 432.5kg/hm2,创造了东台市水稻超高产栽培新纪录。根据试验观察和大面积考查,现将机插南粳9108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长白1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米是人们的主食。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的水稻新品种选育,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稻超高产育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水稻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是水稻超高产育种必经之路,直立穗型是水稻株型适应超高产要求的途径之一。长白17株型比较理想。产量高,它的选育成功,必将在吉林省中早熟稻区水稻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祺 《种子世界》2006,(11):38-40
1以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推广为主 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是促进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九五”期间,辽宁省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得到了极大加强。一是对育种目标做重大调整。“八五”计划以前,高产一直是水稻育种的核心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初始,以高产为基础,高产与优质并重的育种目标,不断推出的产量高、米质优的水稻新品种、新组合,如辽粳244、辽粳454、辽粳294、辽盐9、辽盐16、辽盐283、盐粳48、丹粳8等,黎(秀)优57、辽粳5、辽粳326、辽盐2等产量高但品质差的品种被淘汰。二是新品种数量增多。在“九五”计划前的21年间,辽宁省共审定水稻品种50个,而仅在“九五”期间就审定了23个。  相似文献   

19.
《种业导刊》2011,(7):42-42
近日,从江苏扬州大学获悉,科研人员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选育了武运粳8号抗条纹叶枯病新品种,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品种也是继海丰1号、武陵粳l号之后,扬州大学选育出的又一抗条纹叶枯病新品种水稻。  相似文献   

20.
超高产大豆中黄13号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桂平 《种子科技》2006,24(5):62-63
中黄13号是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中国农科院王连铮研究员选育的大豆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1008)。2004年大豆项目组在山西省襄垣县原种场进行高产种植示范,同年10月组织全国大豆专家对中黄13号示范田进行测产,亩产312.4kg,达到大豆品种超高产产量指标。目前,该品种在全国已推广5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