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肠道蠕虫是指血矛线虫、胃线虫、鞭毛虫、毛圆线虫等,是寄居于动物胃、肠道内的游走性寄生虫,可引起羊贫血、苍白、消瘦、湿热下痢或腹泻、胃肠道卡他性炎症等病变,导致养羊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河南新蔡县山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本次研究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河南新蔡县8个养殖场进行肠道蠕虫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60份被检样品中有308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85.56%,共检肠道寄生蠕虫6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毛尾线虫、仰口线虫及莫尼茨绦虫,其中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和毛首线虫为山羊肠道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新蔡县山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本次研究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新蔡县8个山羊养殖场进行肠道蠕虫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60份被检样品中有308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85.56%,共检肠道寄生蠕虫6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毛尾线虫、仰口线虫及莫尼茨绦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圆线虫为山羊肠道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延边某市平地式和高床式两种圈养方式的肉羊肠道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季节气候以及圈养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平地式和高床式两个圈养羊养殖基地随机采取了256例圈养羊的粪便样本进行研究,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集法和反复水洗沉淀法对羊肠道寄生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羊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1.25%,平地式圈养方式下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98.54%,高床式圈养方式下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61.34%;共检出四种肠道寄生虫,分别是丝状网尾线虫、莫尼茨绦虫、反刍兽仰口线虫(钩虫)和吸虫,混合感染率为42.19%。说明延边该地区圈养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总体较为严重,存在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的情况,但高床式圈养羊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低于平地式饲养羊群,高床圈养能有效减少羊群肠道寄生虫的感染;该地区圈养羊需要加强驱虫防疫管理工作,并积极推广新型高床式圈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称之为羊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真胃内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羊的一种胃肠道寄生虫病。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场户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旦羊群发生感染后,常常会因捻转血矛线虫吸附于羊的真胃壁黏膜吸取病羊体内的血液而获取营养,从而则会导致病羊出现渐进性贫血、瘦弱、营养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对来自福建省各地送检的308只山羊所检出的蠕虫按照不同日龄、不同月份以及不同饲养模式进行分类统计。6月龄内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6~12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2~18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8月龄以上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同盘吸虫、肝片吸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下半年感染率略高于上半年。舍内饲养的山羊蠕虫感染率较低;山上放牧的山羊易感染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在荒田或河边放牧的山羊易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同盘吸虫。羊群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蠕虫的感染情况有所不同。调查结果为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对照试验,评价依威米克亭[(Ivermectin)即Avermectin B_1a和B_1b部份的混合液]的驱虫效能。将24头自然感染胃肠遭蠕虫病的周岁小牛,根据其体重均分为2组。治疗组,皮下注射依威咪克亭按200微克/kg的剂量给药。对照组则仅相同剂量的赋形剂。14天后全部杀死,尸检,计算胃肠道蠕虫的平均数,对照组为178,626条,治疗组为575条,总共减少99.7%。检出的线虫主要是Ostertagi胃线虫(Ostertagia ostertagi)、琴形胃线虫(O.lyrata)、艾氏毛园线虫(TriChostronglus axei)、点状古柏线虫(Cooperia punctata)、肿孔古柏线虫(C.oncophora)、mcmasteri古柏线虫(C.mcmasteri)和放射状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radiatum)。不管线虫的种属、性别或发育期,依威咪克亭的驱虫均是极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羊的蠕虫病主要引起羊只的消瘦和饲料消耗的损失,严重时引起死亡,是对养羊业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病,本文列出了四种常见蠕虫病的流行特征、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血矛线虫属(Haemonchus)捻转血矛线虫(H.contortus),常寄生于牛、羊、骆驼以及其他反刍动物的真胃内,偶尔也见于小肠内的一种线虫病。近几年来,随着养羊规模的不断发展,捻转血矛线虫病已逐渐成为羊消化道内危害严重的线虫病之一。捻转血矛线虫致病力强,感染率高,有较高明显的季节性。羊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后,可引起贫血、消瘦、慢性消耗性症状,甚至引起死亡。目前,人们对此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该病给养羊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2006年3月底,河南省某县一中等规模的养羊场前来我院动物疾病预防诊治中心就诊。我中心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蠕虫病和蜘蛛昆虫病是绵羊的主要寄生虫病,在北方牧区流行广,且多为混合感染,防治困难,对草原养羊业危害极大。伊维菌素(Iverm ectin IVM)是一种广谱、高效驱除体内线虫和杀灭体外寄生虫的药物,已广泛用于防治多种动物的线虫病和节肢动物寄生虫病。阿苯达唑(A lbend azole ABZ)  相似文献   

13.
山羊魏氏梭菌病是A、B、C、D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对养羊业危害极大,必须积极防治,予以控制和消灭.  相似文献   

14.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寄生于反刍动物第四胃,偶见于小肠而引起的消化道寄生线虫病。因该虫体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外观,肉眼可见,故称捻转血茅线虫,致病力强。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感染后造成动物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引起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云南省玉溪市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羊肠道寄生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玉溪市9个县(区)88个养殖场(户)采集4个品种羊的1 339份新鲜粪便样本,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虫卵筛查,应用形态学方法对虫卵进行种类鉴定;比较不同县(区)、不同品种羊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率差异;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羊只年龄、性别以及海拔高度、气温差异与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关联程度。[结果]采集的羊新鲜粪便样本中寄生虫虫卵/卵囊总体阳性率为93.43%(1 251/1 339),其中,线虫卵阳性率为24.42%(327/1 339),球虫卵囊阳性率为69.01%(924/1 339),线虫卵/球虫卵囊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0.09%(269/1 339),未检出吸虫卵。不同县(区)、不同品种羊肠道线虫卵、球虫卵囊及线虫卵/球虫卵囊混合感染阳性率有所差异。风险因素分析显示,羊只年龄、海拔高度、气温因素与羊肠道线虫卵、球虫卵囊、线虫卵/球虫卵囊混合感染均有中等程度关联,羊只性别因素与羊肠道线虫卵、球虫卵囊、线虫卵/球虫卵囊混合感染无关联。[结论]云南省玉溪市羊肠道寄...  相似文献   

16.
发展以养羊业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是我省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我省,把发展草食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随着养羊业规模的扩大及传染病的有效控制,羊的寄生虫病已相对成为危害养羊业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对全省羊寄生虫病的调查表明,影响养羊业发展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羊胃肠道线虫病、羊泰勒虫病、羊球虫病、羊肝片吸虫病、羊棘球蚴病、羊鼻蝇蚴病等.在牧区放牧羊群中羊胃肠道线虫、球虫、泰勒虫仍为羊寄生虫病的主要病原,由于防治技术的发展,羊胃肠道线虫病和羊泰勒虫病根据当地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合理用药已能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初步了解内蒙古中部地区典型草原的轮牧方式对绵羊主要蠕虫病流行病学是否有影响以及常用抗蠕虫药的驱虫效果,试验在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地区进行了绵羊群主要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驱虫效果比较试验。首先针对试验区域不同草场类型和放牧方式划分采样点,随机采集一定数量绵羊新鲜粪样,采用寄生虫学粪便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查法对各样品的虫卵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在掌握该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情况和优势虫种的基础上,选取一定数量的感染程度较强的绵羊,给予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双羟萘酸噻嘧啶、硝碘酚腈以及盐酸左旋咪唑等驱虫药进行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绵羊群消化系统蠕虫总感染率为73.5%,其中线虫感染率为70.9%,绦虫感染率为3.5%,吸虫感染率为0.6%。草场类型对该地区绵羊蠕虫感染率的影响不大,其线虫、绦虫和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0.3%~59.1%、1.5%~3.4%和0~1.7%。放牧方式对绵羊蠕虫感染率有明显影响,轮牧和定居放牧方式绵羊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8%和72.5%,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5%和2.4%,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2%和0.6%。伊维菌素已完全失去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作用,阿苯达唑和双羟萘酸噻嘧啶的驱虫效果亦很差,而硝碘酚腈和盐酸左旋咪唑对线虫具有较强的驱虫效果。说明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比较严重,且所流行的优势虫种已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均产生了高度耐药性,轮牧方式对绵羊线虫病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邯郸地区的368只羊进行了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有192只羊感染蠕虫,表明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感染率为52.2%(192/368)。调查共发现11种蠕虫,即肝片形吸虫、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细颈囊尾蚴、捻转血矛线虫、毛首线虫、羊仰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乳突类圆线虫、蒙古马歇尔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4.1%、3.5%、10.3%、47.5%、36.4%、26.9%、18.2%、14.4%、18.2%、15.8%和6.5%,表明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的优势虫种为细颈囊尾蚴和捻转血矛线虫。  相似文献   

19.
种公猪寄生虫病主要有消化道蠕虫病、体外寄生虫病和原虫病,严重影响着种猪的生产性能。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虽然已广泛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并且具有用量小、疗效高等特点,但该类药物主要驱杀体外寄生虫和大部分消化道线虫,对毛首线虫(鞭虫)、绦虫和原虫几乎没有驱杀作用。根据目前猪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研究得知,伊芬青不但对猪体外寄生虫和原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而且对包括毛首线虫(鞭虫)在内的大部分蠕虫均有杀灭作用,但该药物对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20.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生虫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经国际兽医局调查发现蠕虫病为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动物疾病,蠕虫可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和饲料报酬,控制蠕虫每年可节省30亿美元的药费。此外,蠕虫感染还具有重要的医学及公共卫生上的意义,而线虫在蠕虫病中所占地位为较大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就抗线虫药物——阿维菌素类药物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