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落羽杉与池杉适应和耐受水淹环境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干旱、盐碱、污染与病虫害将很容易影响3年生以下幼苗的生长与发育.在三峡库区库岸带多种胁迫环境条件下,选择3年生或者更大更健壮的落羽杉与池杉营造库岸林较为理想.3年生或者更大更健壮的落羽杉与池杉与年龄偏小的幼苗相比抵抗多种逆境胁迫的能力会更强.在三峡库区盐碱地环境条件下,选择落羽杉与墨西哥落羽杉杂交种中山杉302,以及池杉与墨西哥落羽杉杂交种中山杉401作为造林树种较为适宜.总体来讲,落羽杉与池杉是三峡库区库岸造林的优良候选树种.然而,大量开展落羽杉与池杉对深淹胁迫、多种胁迫因子叠加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仍然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三项林业科研成果:1、水杉、池杉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完成单位:省林科所协作单位:荆州地区林科所,武汉市园林所,潜江县蚌湖林场内容简介:这项研究,初步查明了池杉的主要类型及其适应性,为不同地区造林绿化选用池杉类型提供了依据,经过初选和复选,选出了池杉优树36株,并总结了池杉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在利川和潜江共选出水杉优树20株.试验研究水杉、池杉嫁接  相似文献   

3.
中山杉无性系耐盐力的水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中山杉301、302和4013个无性系及其母本落羽杉、池杉的1年生扦插苗的耐盐力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它们耐盐力强弱的顺序是中山杉301>中山杉401>中山杉302>落羽杉>池杉,它们的耐盐力,3个无性系为含盐(NaCI)量0.3%左右,亲本落羽杉为0.15%,池杉为0.1%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作者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池杉幼苗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以及表观资源利用效率.池杉幼苗不仅具有耐水湿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性.在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池杉适宜栽植于土壤饱和水或渍水的环境中;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应注意浇水抗旱,使池杉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5.
池杉是水网地区绿化和用材的优良树种,但池杉种籽发芽率低,发芽时间长,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为克服池杉种籽育苗上的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池杉地膜育苗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 1。采用湖北的池杉干毛种146kg,经去粗杂质48.5kg,得97.5kg。  相似文献   

6.
池杉是平原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池杉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开展了成活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池杉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时间和保湿措施直接有关。我们把试验成果应用于实践,使池杉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 池杉是我国引进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适生范围广,具有耐水湿、速生、丰产、材质优等特点,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所以近年来,社会上对池杉苗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池杉苗木的黄化病严承影响了其苗木的生产,阻碍了池杉的发展,根报道池杉苗木的黄化是由于土壤中缺乏活性铁造成的。木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到用 FeSO_4防治池杉苗木黄化病的最佳浓度和简便易行、省工省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1978年夏秋,我们在泰兴县城北公社林场进行水杉、池杉嫩枝全光灌水育苗试验,平均成活率73%,最高达90%,年生长量水杉平均25厘米以上,池杉20厘米以上,共培水杉、池杉苗木20余万株.采用这种方法,比嫩枝遮荫,全光喷水等方法简便,省工、省材料,是多快好省繁殖水杉、池杉的新途径.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简介如下:一、圃地选择和筑床 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砂壤土,进行深耕细整,构筑高床(高15—20厘米.宽1米),并挖好排水沟.  相似文献   

9.
金湖地处高邮湖西侧的湖荡平原.从1973年起陆续引进池杉进行造林,到1986年已发展池杉林6300亩.造林地土壤分别为潮土、灰粘黄土、黄岗土及乌泥土,土壤深厚.潮土、灰枯黄土和黄岗土,质地为轻壤到中壤,乌泥土为重壤,因开发不久,保水性能差,下层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每年冬春降水少,气温回升慢,风大,风多,土壤表层水份蒸发量大,土壤干燥,对池杉造林成活很不利.为了提高池杉造林成活率,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有效措施:一、培育壮苗池杉苗木主梢木质化程度高低,苗木根系发达与否,对造林成活关系很大.为了培育壮苗,1983年5月我们进行了池杉小苗移栽,1984年春用于造林,结果经移栽的池  相似文献   

10.
池杉是平原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池杉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开展了成活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池杉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时间和保湿措施直接有关。我们把试验成果应用于实践,使池杉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句容县地处江苏省南部,境内有大面积的丘陵岗地和平原、圩堤,以及江湖滩地.但该县的用材林和农田林网化树种比较单纯,生产力不高,使农林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选择适生优质丰产树种,促进句容林业发展,笔者广泛地搜集了池杉在我国各地和本县境内的生长情况,对句容县发展池杉造林的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1 池杉的适应性池杉原生境区为亚热带偏南的沿海平原沼泽地和低湿地,且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拔30米以下.但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已有所扩大.目前南至两广,北到山东泰安、甘肃、陕西  相似文献   

12.
池杉是耐水湿,抗性较强,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好,已在我省平原湖区广为栽培。发展迅速。而我省山区、丘陵区水库的四周,存在大面积的水淹地不能植树,这些地方4—7月还积水,如果栽上池杉,不但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美化环境。我们为此对宁乡县田坪水库四周栽植的池杉作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池杉与水的关系密切,水对池杉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池杉幼林可以耐4个月的水淹而不降低其成活率,只是延缓了生长(见表1)。林地地下水位高低是影响池杉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时间,用同样的苗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池杉木材的体织干缩系数、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就间歇性淹水对池杉木材材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池杉材质较好,间歇性淹水对池杉木材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池杉是农田林网化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为了加快育苗速度,培育大苗壮苗,探索通过苗粮间作,获得苗粮双丰收的途径,我们根据池杉和农作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从1979年开始,在城北公社林场进行池杉苗木与农作物间作试验,已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概述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城北公社林场第二苗圃,该地属沿江水田地区,系由长江沉积而成,粘性土壤,pH7.7,立地条件中等.历年年平均温度为15℃,7月份最热,1月份最冷,夏季最高温度一般在36℃左右,最高年份达39℃.降水量平均为1013毫米.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9小时.1978年春,移栽一年生池杉实生苗21亩,株行距为33×66厘米,行向南北,第  相似文献   

15.
池杉嫩枝扦插育苗具有插穗来源丰富,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成苗时间短,和便于集约管理等优点,是当前解决池杉种源不足,大量繁育池衫的一个有效方法。我们在一九七四年开始进行池杉嫩枝扦插育苗,在育苗过程中存在着成活率忽高忽低,苗木质量差别很大,育苗成本较高等问题。为了探讨池杉嫩枝扦插规律,不断提高扦插育苗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池杉木材的体积干缩系数、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就间歇性淹水对池杉木材材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池杉材质较好,间歇性淹水对池杉木材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池杉原产美国东南部沿海一带,垂直分布可达530米,常见于河滩、海岸的水湿地区,是著名的耐水湿树种。国内引种以往也多植于水湿地区。近年不少地区已开始引种到丘陵地区。池杉发展到丘陵干旱地区,能否生长,成林,成材?生长适应性比本地杉木如何?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对1956年以来历年在丘陵红壤地区营造的池杉试验林进行了总结,并对全省丘陵地区池杉生长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现将试验与调查材料归纳分析如下: 丘陵造池杉是1956年由原长沙林校定植于树木标本园开始的,同时定植的有杉木,柏木、松类等树种。1963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池杉生长比杉木快,长势旺盛,故1964年选择在丘陵较瘠薄地区作了扩大造林试验。1974年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引种的池杉,据初步调查有三个类型。其中“锥叶”池杉要求立地条件较高,生长较快,适于营造速生用材林;“线叶”池杉适应性较强,虽生长较慢,但树冠窄、枝叶稀,是营造农田防护林的较好类型;“羽叶”池杉枝叶茂密,生长也较快,适于城镇绿化。纯净的池杉种子每公斤约9,000—13,800粒;播种期为冬末或春初;播种前,用清水或40或50℃温水浸种4—5天,每天换水一次;用3%硫酸铜或1%  相似文献   

19.
池杉,原产北美,生长快,材质好,树形美,是良好的用材树种,也是优美的观赏树木,20世纪初引入我国。一、选优和建立种子园池杉类型划分:“锥叶”池杉要求立地条件较高,生长较快,适于营造用材林;“线叶”池杉适应性强,生长较慢,但树冠窄,枝叶稀,是营造防护林的较好类型;“羽叶”池杉枝叶密茂,生长也较快,适于城镇绿化。根据池杉不同类型的特征特性分别。从中选出具有较高生产力的优良单株,建立种子园,生产良种,对提高林木产量质量及防护效应具有良好的作用。生产用材的优树,要求符合速生丰产、干形优良、长势旺盛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扬州地区多管局于5月6日至9日在江都县召开池杉育苗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区十一个县、市的代表共92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省林科所和省植物研究所也应邀派员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技术报告。 与会代表参观了江都县绿洋公社林场、江都县林业站等单位的现场;交流了池杉育苗和造林的经验;落实了今年全区池杉育苗的计划(今年育苗1766.77万株,其中夏插528.00万株,秋插691.30万株)。 池杉具有生长迅速、树干通直、能耐水湿、病虫害少、材质良好等优良特性,是平原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树种。扬州地区为里下河水网地区,发展池杉潜力很大。过去,他们在大力发展水杉生产的同时,曾发展过一些池杉。现在,决心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进行新的长征,进一步加速发展池杉,为尽快解决我省地方用材自给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