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驻马店市花生主要病害有花生青枯病、花生茎腐病,花生褐斑、黑斑病等几种主要病害,其它病害为次要病害。这四种主要病害对花生的产量影响很大,对这四种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的认识对科学指导防治有着重大意义。1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状况症状及防治方法1.1发生状况花生青枯病俗称死  相似文献   

2.
花生青枯病是世界范围内的花生细菌性病害,东南亚及一些非洲国家发生普遍而严重,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山东、江苏等地,河北、安徽等省偶尔发生。然而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耕作粗放、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花生青枯病发生程度及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搞清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对花生的青枯病进行综合防治,对于花生的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根据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总结广西花生茎腐病、青枯病的侵染途径、症状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以为花生茎腐病、青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生青枯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山东、江苏等省发病重,河北、安徽偶有发生。近年来花生种植的耕作方式越来越简单粗放,轮作年限缩短,致使我国花生青枯病发生程度及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本文作者根据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农民进行花生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巴蜀地区花生青枯病的分布、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蜀地区(原四川省)花生青枯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对策作了调查研究,发现巴蜀地区有花生青枯病发生。发病面积3万hm^2左右,约占全国发病面积的10%。明确了四川盆地南部的酸性土区是主要病区,其次是江河沿岸的老冲积黄壤和新冲积潮沙土区,尚未发现石灰性紫色土上有花生青枯病。试验证实硫酸铜、西力生、托布津等杀菌剂和2~3年轮作,对花生青枯病无防治作用,而选用抗病品种能有效遏制花生青枯病蔓延为害,并筛选出一批抗病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6.
由于重茬种植,花生抗病力,天气土壤环境,害虫侵害等原因,导致花生青枯病的患病率提高,花生青枯病的危害极大,一旦患病年亩损失率在10%-30%以上,给依靠种植花生为生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花生青枯病的分布入手探寻其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依次进行花生青枯病防治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花生常见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花生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技术,包括花生叶斑病、花生茎腐病、花生根腐病、花生锈病、花生青枯病等,以期为花生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该细菌致病性很强。由于花生青枯病逐年加重,经过多年的防治和探索,总结出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以供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花生青枯病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药剂对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20%青枯灵粉剂、72%农用链霉素粉剂、50%氯溴异氰尿酸粉剂、20%恶霉灵水剂、木霉菌剂5种药剂对花生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差别不大,其中用木霉菌剂4.5 kg/hm2+水22.5 kg/hm2拌种后立即播种,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41.85%.[结论]试验结果为青枯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莉  刘轩武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42-142,159
介绍了花生青枯病发生特点,并提出了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以期为花生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对广东省主栽花生品种近年来发生青枯病的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共获得64株分离菌株,其中31株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31株青枯菌菌株均为演化型I型.随机挑取不同分离地点的花生青枯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青枯菌致病力有所不同,其中来自湛江市的ZKRS126菌株致病力明显具有材料特异性,对花生A300致病力强而对花生A281致病力弱.此外,进化树分析的亲缘关系较近菌株致病力也有明显差异,近缘菌株ZKRS126与ZKRS206对花生A300的致病力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的防治与研究,而且为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托材料.  相似文献   

12.
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花2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选育高产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育种中间材料‘626-2-1’为母本,‘泉花327’为父本,育出花生新品种‘泉花27’。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5173.95 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0.10%;籽仁产量3588.75 kg/hm~2,比对照增产7.64%。2010—2011年同时参加广西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82.4 kg/hm~2,比对照‘桂花21’增产12.17%;籽仁产量2582.25 kg/hm~2,比对照增产4.71%。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901.5 kg/k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9.3%;籽仁产量2779.5 kg/km~2,比对照增产13.1%。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鉴定‘泉花27’高抗青枯病。‘泉花27’高产高抗青枯病,于2012年通过广西和江西品种审(认)定,适合在广西、江西和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河南省信阳市种植的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对27份花生品种青枯病田间病圃进行鉴定,计算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而进行抗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27个供试品种中,中高抗品种共10个占总数的37%,3个品种类型各筛选出2个抗病品种。6个抗病品种发病规律表明,7天和14天病情指数增长较快,21天后基本无变化。高油型花生‘远杂9102’和‘信花425’,高油酸型花生‘信花14号’和‘驻花11号’,普通型花生‘远杂21号’和‘豫花149号’为适宜信阳种植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4.
高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鄂花6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述了鄂花6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和栽培技术要点。鄂花6号是红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红安县科技局采用系谱法和集团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高抗青枯病、抗旱性强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历经品比、省区试、生产试验,于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湖北省花生青枯病区旱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303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为材料,采用剪叶法分别接种花生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菌株HA4-1和PeaFJ1进行抗性鉴定.根据初次鉴定结果,剔除严重感病的191份花生品种,对剩余的112份花生品种进行了进一步的重复鉴定. 在接种HA4-1的花生中有高抗品种1份,中抗品种5份,中感品种44份,感病品种62份,接种PeaFJ1的花生中有中抗品种3份,中感品种26份,感病品种83份. 花生A165接种菌株HA4 1后表现出抗病反应,接种菌株PeaFJ1后表现出中抗反应, A282接种菌株HA4-1和PeaFJ1后均表现出中抗反应. 通过进一步的表型观察和数据统计,筛选到高抗花生品种A165和高感花生品种A281,以及对HA4-1和PeaFJ1病害程度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的花生品种A303和A189. 本研究所获得的抗、感花生资源以及对不同菌株显示不同病程反应的材料有利于加快花生-青枯菌的互作分子机制研究,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对2006—2009年福建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水平没有明显突破,多数经济性状差异不显著;叶斑病抗性逐年有所提高,锈病、枯萎病抗性育种已达较高水平,但青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花生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病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抗病品种的应用是病害防治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准确有效地鉴定和利用花生抗性资源,需要运用基因技术手段来加快花生抗病品种的育成,本文介绍了花生叶斑病、黄曲霉病以及青枯病等主要病害的基因研究概况,其次归纳和总结了花生病害抗性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方向,最后对多种抗病基因聚合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加工型花生新品种龙花16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花163是由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高抗青枯病品种粤油256,采用60Co-γ250 Gy剂量照射干种子,经多代选择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稳产、品质较优、适应性广、抗性较强、加工属性好等特点。2007年12月龙花163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9.
30.2%芽敌水剂对烟草青枯病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有效的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剂,为降低青枯病的损失奠定基础。[方法]选择烟草青枯病发生较重的田块作为试验田,采取灌根的方法进行药效试验,比较4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抑制效果。[结果]经过连续2年的小区药效试验表明:施用芽敌水剂后,随着时间推移,青枯病的发病速度和危害程度明显降低。在烟草青枯病易发田块,当烟株打顶后喷施30.2%的芽敌水剂2次,对烟株抑芽效果达到82.27%~91.43%,对青枯病防治效果达53.13%。硼肥加石硫合剂处理对青枯病抑制有一定作用。[结论]30.2%芽敌水剂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既抑芽又防病,是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