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牛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牛群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也与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母牛繁殖率是养牛业中的中心环节。就我省养牛业的现状看,母牛的繁殖率仍需进一步提高。现在影响母牛繁殖率的主要因素是繁殖疾病,造成了15%以上的成母牛长期或短期不孕,给养牛业带来了重大损失。因此,积极治疗母牛繁殖疾病是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据对全省部分养牛地区的调查分析,现就几个主要的母牛繁殖疾病及其治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影响母牛繁殖率的因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营养水平、繁殖技术和生殖疫病等都对母牛的繁殖率有很大的影响。如何科学提高母牛的繁殖率,是广大畜牧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1科学的饲养管理(1)母牛过瘦导致不孕。母牛过瘦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胎衣不下是养牛业中常见的一种繁殖疾病,易影响奶牛的繁殖率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也会制约奶牛业的发展:母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对母牛危害非常大的一种繁殖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母牛就必须被淘汰.对这两种奶牛繁殖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奶牛胎衣不下是养牛业中常见的一种繁殖疾病,易影响奶牛的繁殖率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也会制约奶牛业的发展;母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对母牛危害非常大的一种繁殖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母牛就必须被淘汰。对这两种奶牛繁殖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繁殖是肉牛生产的关键环节,母牛不孕是肉牛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由于设施养殖水平不高等原因,母牛不孕性疾病发病率高、产犊量低,造成母牛淘汰率高,经济效益低,从源头上探讨设施养殖肉牛母牛的不孕原因,对提高母牛繁殖率和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耕牛的胎衣不下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牛的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产后12 h内胎衣未能自然排出体外的病理现象.是母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导致母牛产后发情异常、配种困难,延长繁殖周期,甚至造成不孕等疾病.  相似文献   

7.
耕牛的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产后12 h内胎衣未能自然排出体外的病理现象.是母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导致母牛产后发情异常、配种困难,延长繁殖周期,甚至造成不孕等疾病.  相似文献   

8.
奶牛胚胎移植是一门先进的繁殖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提高繁殖率,加速品种改良,扩大良种牛群,代替种牛的引进,克服不孕,应用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9.
母牛不孕是指初产母牛达到适龄配种年龄,经过3个月依旧没有出现发情配种,以及产后母牛在经过3个发情周期后进行配种或者受精依然表现出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无法受孕。对于母牛本身,机能老化、胎次增加、疾病等都会导致不孕。对于营养方面,饲喂饲料单一、品质低下等,可引起母牛营养缺乏,导致母牛发情期延后、发情周期异常等,甚至会出现繁殖障碍,严重时可导致繁殖能力完全丧失。不孕会导致分娩间隔时间明显延长、产犊数量减少、严重损害养牛场以及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应加以治疗。本文具体介绍了母牛不孕的原因和常见母牛不孕的几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丹东地区乃至于东北地区的繁殖母牛数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养牛产业的后劲不足。主要原因之一是牛的饲养周期长,繁殖率低。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增加可繁殖母牛数量,对于确保养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谈提高母牛繁殖率的几点措施。1合理的饲养管理1.1合理饲养牛的不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有关。因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概况卵巢是母牛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这个器官发生疾病,会直接影响母牛的繁殖力,能够造成暂时或终生不孕,降低受配率和繁殖率。我们于1996年5月至8月,在吉林省双辽市境内共普查母牛1562头,其中患生殖疾病的421头,占普查母牛总数的27%,患卵巢病牛176头,占普查母牛总数的10%。由此可见,母牛卵巢疾病发病率是相当高的。二、卵巢病诊断和治疗1.卵巢囊肿:可分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但卵泡囊肿多见。卵泡囊肿是卵巢中未排卵的卵泡上皮细胞变性造成的。如双辽市种牛场有一头黑白花母牛,1993年4月20日发病,该牛发情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胚胎移植是一门先进的繁殖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提高繁殖率,加速品种改良,扩大良种牛群,代替种牛的引进,克服不孕,应用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3.
1 本身因素 对于繁殖能力来说,每一个品种都有区别存在,即便是相同的品种,同样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饲养的时候,应尽可能选择一些繁殖水平较高的牛,以此提升繁殖率.同时还要尝试不断优化,对于一些繁殖水平不强的牛,将其淘汰.除去品种和个体之外,若母牛本身患有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同样会造成繁殖效率下降,如持续黄体、子宫内膜炎等.此外,一些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同样会对母牛的正常生殖带来巨大干扰.  相似文献   

14.
正母牛不孕症是严重影响繁殖率与牛场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根据统计,这类疾病约占适繁母牛数的15%,有少数村庄高达23%以上。为提高母牛繁殖率,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笔者从2000年至今,用中药方剂四物汤加味治疗母牛不孕症84例,治疗后受孕78例,无效6例,受胎率达92.8%。1试治病牛屡配不孕母牛为近8年内在本区进行人工授精或本交3次以上而未孕者。  相似文献   

15.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是影响养牛业的发展和养牛者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母牛繁殖率的高低受遗传、营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从事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10年认为:提高母牛繁殖力,要从牛场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繁殖母牛的选择、饲养管理,使用优质冻精,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和繁殖疾病的防治等各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6.
教材中的屡配不孕母牛是指[1]发情周期及发情期正常,临床检查生殖道无明显可见的异常,但输精3次以上不能受孕的繁殖适龄母牛及青年母牛。屡配不孕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不同原因引起繁殖障碍的结果。屡配不孕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奶牛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0%~25%。它虽然不会危害母牛的生命,而且有时是暂时性的,有的病牛经过适当的治疗之后  相似文献   

17.
到1999年.绥化市可繁母牛达47.6万头,其中黄牛可繁母达 36万头.奶牛 11. 6万头,年产牛犊 21.4万头,可繁母牛繁殖率平均 44. 9%、两年不足一个犊。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通过对全市所辖10个县、市(区)的抽样调查分析.母牛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繁殖疾病造成的.占可繁母牛的21. 8%.每年平均有10. 37万头可繁母牛国繁殖疾病不产犊.造成养牛经济效益下降。所以.积极防治母牛繁殖疾病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过近3年对全市多点、多牛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母牛繁殖疾病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18.
子宫脱出是母牛常见的妊娠后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繁殖障碍,导致不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3例母牛子宫脱出采取了手术整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健康和生殖能力也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19.
母牛养殖过程中,繁殖率是衡量母牛生产力和决定养殖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指标。但是部分养殖人员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方式,或是对母牛一些常见疾病的病症识别不准确、防控工作不到位,则会导致母牛繁殖率不高,甚至也影响了母牛本身的健康。本文分别从树立科学饲养理念、正确鉴别母牛发情期、做好母牛常见疾病防控以及母牛繁殖障碍处理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母牛繁殖率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母牛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疾病,其病因复杂,病例多,复发率高,严重阻碍了养牛业的发展。据我区南江、通江、平昌、宣汉四个县18个乡的专题调查,共检查1765头能繁母牛,其中不孕牛达358头,占20.03%。1990年10月至1993年9月,我们在实施《提高黄牛繁殖率综合技术应用研究》科技项目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不孕牛113例,治愈94例,治愈率达83.18%,特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