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白芍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芍药苷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因素。用优选的提取工艺提取白芍,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A1B2C2D2,即50%的乙醇溶剂,8倍量,提取2次,每次2h。未煮未去皮白芍中所含的芍药苷含量最高。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白芍的产地加工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地榆中的有效成分,分别以地榆中黄酮、皂苷和鞣质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同时提取这三种成分的影响因素(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粒径)和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药材粉碎粒径为20~40目,溶剂倍量为60,80℃下浸提1.5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能够最好的兼顾三种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交设计法优化兴安白芷茎中总香豆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选回流法提取兴安白芷总香豆素的最佳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浸膏得率及总香豆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溶媒用量、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A3B2C1D2,即用10倍量的95%的乙醇回流2次,每次2h.影响兴安白芷茎中总香豆素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4.
核桃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核桃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核桃叶总黄酮提取得率有不同程度影响。样品经过烘干和石油醚脱蜡预处理可提高得到9-15%;70%乙醇作溶剂,回流提取较索氏提取总黄酮得率高出70.58%,较水回流提取总黄酮得率高出76.54%。综合考虑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提取得率等因素后认为:70%乙醇回流法是提取核桃叶总黄酮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交设计法优化沙棘果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郁松  罗仓学 《沙棘》2007,20(2):19-21
研究了从沙棘果渣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剂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80℃下采用60%的乙醇浸提,固液比1:7,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山楂落叶为原料,70%乙醇为溶剂,芦丁为对照品,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为:山楂叶1 g,粒度0.212~0.55 mm,微波辐射功率210 W,辐射时间15 m in,料液比(g∶mL)1∶10,75℃回流提取0.5 h,重复提取4次,山楂叶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8.38%(以芦丁计),实验的变异系数为1.14%,实验重复性很好。微波辅助提取与传统工艺比较,总黄酮得率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表明微波辐射有利于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对沙棘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探讨最佳提取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酶辅助乙醇提取法、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4种方法提取沙棘叶黄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总黄酮含量。不同提取法提取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大小为:乙醇回流提取法酶辅助乙醇提取法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水回流提取法。由此可知,不同方法沙棘叶黄酮的提取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乙醇回流法的提取率最高,但时耗长;而酶辅助乙醇提取法黄酮提取率也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溶剂用量少、耗能低等优点,可以为工业化提取沙棘叶黄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强化溶剂提取姜味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得率为指标,对超声波强化溶剂提取姜味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溶剂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强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体积分数90%乙醇,固液比1:15,功率为360 W,频率40 kHz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20 min,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得率为0.732%;回流提取工艺的最优参数是:固液比1:15,90℃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得率为0.706%.超声波强化溶剂提取姜味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较溶剂回流提取法工艺简单,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选工业大麻叶中大麻二酚的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麻二酚的含量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了工业大麻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D2 A2 B1 C3,即用7倍量的60%乙醇热回流提取3次,2 h/次;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正交设计提取梨皮总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正交试验法对梨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研究。采用正交表L1 6(4 5 ) ,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剂中乙醇含量以及料液比为因素 ,以总黄酮显色液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参数 :温度为 70℃ ,时间 2h ,提取次数 3次 ,提取溶剂为 80 %的乙醇 ,料液比为 1∶7。  相似文献   

11.
以5个新品种山楂为原料,对果实中的总黄酮进行了提取。以芦丁为材料制作标准曲线,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方案为:60%的乙醇浓度,1:70料液比,70℃,热回流提取2h。  相似文献   

12.
香菇总黄酮抗油脂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优选香菇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猪油为材料考察香菇总黄酮的抗油脂氧化作用。以索氏提取法为主要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烘箱储藏法测定香菇总黄酮抗油脂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影响香菇总黄酮提取的显著因素为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均为次要因素;香菇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蚬壳花椒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流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蚬壳花椒茎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用干重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总生物碱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1 h,浸泡48 h后,75%体积分数的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25,pH值为2.0,70 C回流提取2 h,蚬壳花椒茎的总生物碱的提取率达5.57%.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旱柳树叶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柳落叶为原料,60 % 乙醇(质量分数,下同)为提取剂,芦丁为标准对照品,研究探索了柳叶中总黄酮的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溶剂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3 g柳叶粉末以60 %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35(g:mL,下同),65 ℃提取3次,每次75 min,总黄酮得率3.83%;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0.3 g柳叶粉末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35,超声波功率400 W,超声波处理3次,每次30 min,总黄酮得率4.26%.超声波辅助提取比单纯的溶剂提取缩短了60 %的提取时间,得率却提高了11.23 %.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蔓荆子总黄酮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DES类型,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物DPPH清除率。结果表明:加入原料10.28倍量的氯化胆碱和1,3-丁二醇低共熔混合物为溶剂,77℃下温浸提取3.15 h,所得提取物中总黄酮提取率约为1.7%、DPPH清除率高达84.76±0.23%。因此,优化后的工艺简便、稳定,可用于蔓荆子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总黄酮抗油脂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双孢蘑菇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猪油为材料考察双孢蘑菇总黄酮的抗油脂氧化作用。以索氏提取法为主要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三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烘箱储藏法测定双孢蘑菇总黄酮抗油脂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影响双孢蘑菇总黄酮提取的显著因素为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均为次要因素;双孢蘑菇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匀浆法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方法,对匀浆法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提取原料为含水率85%的沙棘果,溶剂为85%的乙醇,匀浆时间10 m in,液固比为5∶1(mL∶g)。将该法与常规的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匀浆法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76%,与回流提取相当。匀浆提取法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该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沙棘果总黄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乌饭树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对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优化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5%乙醇为提取溶剂,液料比65∶1 mL/g,超声时间80 min,超声温度65℃,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量为23.41 mg/g。该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蒲公英(Taraxacum spp.)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抑菌活性。在乙醇回流提取的基础上增加浸泡环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优化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g/mL(B)、浸泡时间min(C)、回流时间h(D)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分析蒲公英总黄酮提取物对8种测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蒲公英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1.6%、料液比1︰38g/mL、浸泡时间46min、回流时间2.5h,蒲公英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97%(RSD=50.73%)。蒲公英总黄酮提取物对8种测试菌均有抑制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抑制活性最好,MIC值为8mg/mL。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利用山核桃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山核桃外果皮中核桃酮的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法L9(34),就热回流法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热回流法提取工艺条件为:以95%的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提取2次;提取温度为80℃,固液比为1∶10,回流时间为60 min。此提取工艺简单可行、稳定可靠,适用于核桃酮的大规模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