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明确玉米蚜发生数量与玉米主要生化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系统调查了玉米田玉米蚜种群数量的自然消长动态,分析了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蚜的种群消长动态随玉米品种(系)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抗蚜品种和感蚜品种(系)上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玉米雄穗抽出之前,玉米蚜的种群密度较低;进入抽雄期后,发生量逐渐上升,至雄穗完全抽出时达到第一个发生高峰;进入吐丝期后,玉米蚜从雄穗转移至雌穗为害,至雌穗灌浆期达到第二个发生高峰;此后随着玉米雌穗的逐渐成熟及植株老化等,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供试玉米品种(系)不同生育期的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灌浆期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玉米蚜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单宁含量与4个生育期玉米蚜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单宁是抗性玉米品种的抗蚜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玉米穗期生育特点玉米从拔节到抽雄的时间为穗期,又叫抽雄期,夏玉米穗期处于7月上旬末至8月上旬之间。该阶段玉米生育特点是由营养生长(根和茎、叶等的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开花、结果),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决定玉米产量最关键的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对养分、水分、温度、光照要求最多的时期。二、玉米不抽雄穗症状不抽雄穗或抽雄欠佳的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3.
对合肥地区木槿上棉蚜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棉蚜成蚜和若蚜主要发生于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发生高峰期为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以后以卵越冬。棉蚜种群在木槿上呈聚集分布,以植株中、南部分布量最大。二维排序结果表明,木槿上棉蚜种群动态可分为成蚜回迁期、成若蚜高峰期、成若蚜阶段向越冬卵阶段过渡期和越冬卵期4种主要动态类型。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中期是指从拔节到抽雄期,也叫穗期。此阶段是玉米植株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管理时期。管理目的是促秆壮  相似文献   

5.
<正> 玉米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等地,主要为害玉米、高粱、小麦、大麦、水稻等作物,还可为害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雀稗等37种禾本科杂草。近几年来,静海县玉米穗期蚜虫发生呈日趋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枣庄市台儿庄区夏玉米穗期常常遇到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部分夏玉米雄穗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抽雄穗或花粉少、质量差,影响夏玉米授粉,出现有穗轴、无粒或少粒现象,严重降低夏玉米产量。受灾后采取合理补救措施,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产量损失。一、夏玉米穗期生育特点玉米从拔节到抽雄的时间为穗期,台儿庄区夏玉米穗期处在7月上旬末至8月上旬。该阶段夏玉米生育特点是由营养生长(根和茎、叶等的  相似文献   

7.
一、玉米穗期生育特点玉米从拔节到抽雄的时间为穗期,又叫抽雄期,夏玉米穗期处于7月上旬末至8月上旬之间。该阶段玉米生育特点是由营养生长(根和茎、叶等的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开花、结果),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决定玉米产量最关键的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对养分、水分、温度、光照要求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一、穗期管理 孕穗期生育特点,玉米孕穗期是指从拔节到雄穗开花期这一段时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育特点是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地下部次生根层数和根条数,地上部茎杆和叶片生长迅速;与此同时玉米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和形成。因此玉米孕穗期是玉米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玉米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管理时期。孕穗期的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要求充足的光照条件,以利于干物质积累,协调体内营养平衡,促进小穗和小花分化,在生产中实现植株根粗、量多、茎杆粗壮、叶片宽厚、色浓绿、穗大粒多。  相似文献   

9.
播期对山东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浚单20为供试材料,探索不同播期对山东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35 d,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随播期推迟,玉米穗位高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茎粗则逐渐减少,株高变化趋势不明显;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产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播期每推迟1 d,产量减少0.7%~1.7%,主要是通过影响玉米百粒质量、穗粒数、穗长从而影响最终产量的形成。抽雄期至成熟期平均气温以及全生育期积温和气温日较差等气象因子对产量影响较大。一定范围内抽雄期至成熟期气温越高,越有利于玉米灌浆,结果产量越高;全生育期积温越多、气温日较差越大,玉米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10.
<正>1高温对玉米开花散粉的影响7月下旬至8月中旬,河北省玉米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但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玉米生长发育异常,给抽雄散粉带来一定不利影响,玉米开花散粉受阻,受害的程度随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加剧,主要表现在:①雄穗分枝减少,不能开花;②花药瘦小不开裂;③花粉量小、活力低;④雌穗吐丝困难,造成花期不育,结实不良,出现秃尖或形成"半边脸"果穗。如先玉335、农华101等雄穗分枝较少的品种花粉量小,秃尖严重。经调查统  相似文献   

11.
复耕麦田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与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在复耕麦田的发生与防除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耕麦田加拿大一枝黄花2月中旬开始出苗,3月初进入出草盛期,至4月下旬出草基本停止。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小麦产量有较大影响。抛荒地经翻耕复种小麦后可减少加拿大一枝黄花出苗51.3%,麦子生育期拔草1次可降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根茎鲜重75.6%。20%使它隆EC 750 mL/hm2与10%甲磺隆WP 75 g/hm2混配,于加拿大一枝黄花木质化前苗期处理,对地上部分株数和鲜重防效可达93.8%和97.6%。  相似文献   

12.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2002~2003年通过系统调查对江苏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规律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郊区棉田,7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下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上旬成虫消失;丰县棉田,7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下旬随着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逐渐消失。棉田烟粉虱虫口密度,江苏北部棉区高于中部棉区,转Bt基因棉田高于常规棉田。黄板对烟粉虱成虫有一定的诱集作用。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剂、灭多威和氧化乐果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9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32%、84.59%和80.03%。  相似文献   

13.
松突圆蚧种群动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2003年松突圆蚧上半年的虫口数量高于下半年,3月中旬到6月下旬的虫口数量高,7月上旬到10月上旬的虫口数量低,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的虫口数量较高.低龄若虫(1龄若虫和分化前2龄若虫)的虫口变动趋势与种群一致,是引起种群波动的重要原因.种群及其各虫态的死亡率动态基本上与虫口数量呈相反趋势,7-10月低龄若虫死亡率高是引起该阶段种群及低龄若虫数量低的主要原因.气象因子中气温对种群有着极重要的影响,高温不利于种群的扩张,对低龄若虫的影响高于高龄虫态.  相似文献   

14.
花椒瘿蚊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花椒瘿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种群发生动态的调查,明确了花椒瘿蚊1年发生1代,幼虫危害花椒枝条的嫩梢皮层及木质部形成虫瘿,并以幼虫在当年生枝条虫瘿内越冬,成虫喜阴暗潮湿,产卵具有趋嫩性等习性;建立了花椒瘿蚊种群消长动态图及成虫的日活动规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9月中旬至翌年4月、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且成虫在上午8∶00~10∶00活动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麦蚜种群的数量、空间和时间的统一观出发,选用百株蚜量((?)x_1∈〔(?),(?)〕)、聚块性指标(_m/m=(?)x_2∈〔(?),(?)〕)和有蚜株率((?)x-3∈〔(?),(?)〕)作为种群动态的特征测度,用灰色区闻模糊聚类分析法,将田间的种群动态化分为若干个亚系统,然后对每个亚系统中的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麦蚜发生规律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多年系统观测,关中麦区麦蚜种类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蚜、麦无网蚜和玉米蚜。麦长管蚜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优势种;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西部小麦生长前期的优势种分别为麦二叉蚜和禾谷缢蚜。据麦蚜混合种群数量消长规律,提出渭北春季麦蚜混合种群发生量峰值预测式。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在渭北非极端寒冷年份可以成、若蚜安全越冬,未谷缢蚜只部分年份可以越冬。小麦适期晚播可减少黄矮病的发生,但对麦蚜却无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以暗黑齿爪鳃金龟为优势种群,占蛴螬总虫量的84.4%,平均果荚被害率20%以上。蛴螬在花生地呈聚集分布型。越冬蛴螬化蛹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田间卵盛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末,低龄蛴螬发生在7月份。发生轻重与土壤质地,花生播期和7月上中旬降雨量,连续降雨日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经过5a的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樱桃品种埃温斯在吉林地区4月中旬芽萌动,4月下旬完全展叶。5月上旬开始高生长,7月下旬结束,生长期92d,速生期5月中、下旬及6月下旬—7月上旬。地径生长期5月上旬至9月中旬,生长期143d,速生期6—8月份。8月上旬形成顶芽,10月上旬叶变色,10月下旬落叶。在吉林地区定植,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及适应性,生长良好。5年生植株开花结果率达60%以上,平均单果质量4.7g,比甜樱桃略小,比毛樱桃大3.6倍,与草原樱桃单果质量基本相近。每公顷产量与原产地加拿大基本相同。果实7月中旬成熟,比甜樱桃、毛樱桃晚,可弥补东北地区淡季水果市场水果供应的不足。埃温斯可以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推广栽培,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少量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9.
和田地区枣树害虫及天敌消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摸清和田地区红枣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方法]2010年4月1日-10月10日,在选取枣园亚系统的样地中,以对角线方式选择有代表性的枣树10株进行标记,采用定点定期的系统调查方法,每10 d调查一次.[结果]和田地区红枣主要害虫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枣瘿蚊Dasirusura datifolia,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n Shinji和堆粉蚧Nipaecoccus nipae Mask;主要天敌为叶色草蛉Chrysopa phyllochroma Wesmael、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深点食螨瓢虫,whores punctillum Weise、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ota Linnaeus、孪斑瓢虫Chllocorw geminus和蜘蛛类Araneida.枣瘿蚊、叶螨、枣球蜡蚧和堆粉蚧发生高峰分别在7月中旬、8月中旬、7月下旬.草蛉、深点食螨瓢虫和蜘蛛类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6月下旬、10月上旬、6月下旬.[结论]初步摸清了和田地区枣树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田间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20.
山西小麦穗蚜复合种群动态监测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2009年,在山西临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地、旱地麦田进行定点定时调查,分析了小麦穗期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因子及其对发生为害的显著影响,筛选出3个对发生程度有影响的预测因子,即发生程度级别(y)与越冬基数(x1)、4月上中旬平均气温(x2)、4月中下旬温湿度系数(x3)。采用回归分析法,利用计算机建立预测模型为:y=-0.7264+0.0604x1+0.2876x2-0.0779x3;运用20a的资料进行回归检验,历史拟合率高达90%,可用于分析小麦穗蚜复合种群的未来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