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采用固定床气化装置,在水蒸气流量为0.5kg/h、反应温度为900℃条件下进行了污泥水蒸气气化试验,研究了污泥在气化炉固相停留时间(Solid residence time,SRT)对污泥气化气体产率、气体成分与低位热值、气体能源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RT从11s提高到26s,气体产率从0.49Nm3/kg上升至0.61Nm3/kg,气体能源转化率从0.52上升至0.73,产气的低位热值从10083.7kJ/m3提高至11357.9kJ/m3;同时,产气中H2和CO含量随着STR的升高而升高,CO_2含量随STR的升高而降低,CH_4和CnHm含量变化较小。因此,延长污泥在气化炉反应时间是提高污泥气化效率的有效手段,在污泥气化工艺设计时,应适当延长污泥在气化炉中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2.
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的干法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干法制备了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醚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含水率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在淀粉用量10 g、醚化剂用量1.16 g时,最佳制备条件为氢氧化钠0.123 g、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3 h、含水率35%;此条件下,取代度为0.070,反应效率为69.7%.  相似文献   

3.
针对秸秆气化炉运行中填料时易泄露燃气、原料压实不准确、点火不均匀以及入炉空气量不合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带有连续输料机构和原料压实机构的秸秆气化炉.实现了点火控制及入炉空气量的控制.以原料的气化量试验确定原料输入量;以原料气化强度和氧化区温度试验确定原料压实电机电流、入炉空气量及电炉丝点火时间.结果表明:螺旋旋料装置转速20r/min时,进料量等于秸秆消耗量;电炉丝点火10s后通风,持续点火1min时达到秸秆气化点火要求;压料电机电流为0.9A、入炉空气量为2.5m3/h时气化强度和产气率最佳.试验研究对气化炉优化和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蓝藻与木屑压缩混合物为原料,经粉碎干燥处理后,进行热解炭化制备燃料炭,考察了升温速率、炭化时间、炭化温度等因素对炭化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炭化条件下获得的燃料炭的得率和热值差异较大,且获得燃料炭的燃烧性能较未炭化原料有很大提升;蓝藻与木屑混合物制备燃料炭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0℃/min,炭化温度为350℃,炭化时间为40min,在此条件下燃料炭得率可达57.9%,热值可达17.4 MJ/kg,其热值比普通生物质材料(10MJ/kg)提高了0.7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污泥热解产物及其可回收热值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固定床试验系统,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污泥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着重分析了热解温度对气体产物组成、热值以及热解液热值的影响,以及污泥热解产物质量分布与热量分布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热解温度越高,气体产物的产率越高,且抑制了热解液的生成。在450~850℃下恒温热解时,650~850℃下CH4产量稳定。随着热解温度升高,CO和H2析出量显著增加,单位质量污泥产生气体热值增加。随着温度升高,热解液热值先增加后降低,在550~650℃下热解时达最大值。气液产物总热值在650~850℃下热解时最高,850℃下热解时气体热值所占比例达69.5%。[结论]该研究为污泥高效热解能源化技术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集箱式沼气工程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设计了一种新型厌氧发酵系统———集箱式沼气工程.该工程采用太阳能加热和辅助加热,由独立单元组成,可根据养殖规模组装成50~500 m3等不同规模的沼气工程.并在设计的示范工程上完成了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池容平均产气率为0.80 m3.m-3.d-1,所产沼气的热值为25.40 MJ.m-3,处理后的猪粪污水COD去除率为82.2%,悬浮物去除率为88.8%.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原料含水率对工程规模筒仓式反应器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提高堆肥产品中有效氮养分含量,以污泥和稻糠为主要原料,设置堆肥起始物料含水率(质量比)为57%、60%、63%和66%,分析堆肥过程中温度与种子发芽指数等基础指标和不同形态的氮素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原料含水率为60%~63%时,堆肥物料在反应器内升温较快,堆体温度可达60 ℃以上且在不同物料深度分布较均匀,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0%以上。随着原料含水率的增加,总氮和硝态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铵态氮含量逐渐下降,有机态氮和酰胺及氰氨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原料含水率为63%时总氮养分含量最高(14.20 g/kg),原料含水率为60%时有效态氮养分含量最高(9.53 g/kg)。综上,筒仓式反应器堆肥过程中原料含水率为60%~63%时有利于提高堆肥物料中氮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稻壳为原料,空气为气化介质进行循环流化床气化试验研究,探讨气化过程中空气当量比与温度和燃气成分的关系,以及炉膛内气化反应温度对燃气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空气当量比的增大,使得炉膛内温度升高,炉膛底部温度与其他测点间的温差增大,炉膛中间段温度高于两端温度;同时随着空气当量比的增大,燃气中H2、CO和CH4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O2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加,O2含量变化不大,而燃气热值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空气当量比的理想取值范围为0.22~0.28,最佳值为0.26。炉膛内气化反应温度的升高,使得燃气中可燃气体成分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最佳气化温度为750℃。  相似文献   

9.
沿海沙地竹林细根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沿海沙地竹林细根在分解过程中的干质量热值和能量现存量以及释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林细根在分解过程中,其干质量热值大体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分解到180 d时下降到最低点。分解时间对其干质量热值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花吊丝竹的干质量热值与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除绿竹外,沿海沙地竹林各竹种能量现存量1 a内波动较大,黄甜竹的年平均能量现存量最高,达2.67×103kJ.m-2;台湾桂竹最低,为1.63×103kJ.m-2;绿竹变化较为稳定,集中在1.72×103kJ.m-2左右。细根在分解过程中,能量是逐渐损失释放的,在分解300 d后能量损失率均在68%以上,高节竹能量损失率最大,达77.74%。总体上,各竹种细根分解能量平均损失率随分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分解完毕时能量平均损失率达73.96%;各竹种在分解初期能量损失差异较大,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气化计算平衡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对合成燃气最终组成起关键作用的氧化还原反应、水煤气反应、甲烷化反应、变换反应等动力学反应过程,基于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平衡分析。建立了一种生物质气化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不同气化物料在不同气化荆温度和水蒸汽添加率条件下的合成燃气成分、热值、气化效率及干燃气产率等气化指标.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指导生物质气化操作参数的优化和新型高效生物质气化炉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1.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林冠层表面辐射通量动态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林冠上层能量特征的观测,得出太阳总辐射库存3095-4368MJ.m^-2。光合有效辐射1038.3-1305.4MJ.m^-2,年总辐射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R=-0.72),总辐射最大原月份出现在5月,直射辐射和有效光合辐射变化具有相同特点,季节和月变化较为平稳,呈单峰曲线,最大值一般出现在5月或6月。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关系,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仪器的观测结果,分析了2014年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长季的能量通量变化特征,并计算了波文比及其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生长季净辐射总量为1 810.2MJ·m~(-2),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分别为1 033.0、727.7和53.8 MJ·m~(-2),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57%,显热通量占净辐射的40%,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的3%;生长季能量闭合度为1.002,月平均能量闭合度为0.99.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CK)、65%(W1)、50%(W2)和35%(W3)条件下,短葶山麦冬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高于200 μmol·m-2· s-1时净光合速率表现为CK >W2 >W1 >W3,水分胁迫处理降低了最大净光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先蒿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及土壤含水量。[方法]以马先蒿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其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恒温条件为20℃时,马先蒿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系数及峰值均最高(分别为43%、35%、12.82、13.79和2.92),萌发时滞、萌发历期和达峰时间均最短(分别为3、9、6 d),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抑制种子萌发。变温条件为25℃/10℃时,马先蒿种子的发芽势和峰值分别为42%和1.55,明显高于其他变温处理。土壤含水量为7.5%时,种子萌发指数、萌发系数、发芽势和峰值最大,达峰时间最短。[结论]马先蒿种子萌发的最适恒温条件为20℃、最适变温条件为25℃/10℃、最适土壤含水量为7.5%。  相似文献   

15.
热风干燥是多物理场耦合的过程,存在热风外环境和物料内部湿热迁移共同作用.在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应用达西定律、菲克定律、傅里叶导热定律,分别构建了热风干燥过程中物料外部与内部的流场、温度场、质量场的控制方程及模型,描述了热风干燥过程中整个干燥室内的湿热传递规律.针对油菜籽热风干燥过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对干燥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了油菜籽热风干燥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物料干基含水率的模型求解结果与真实实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3.3%;在干燥过程中物料存在干区、湿区、蒸发区之分,干区与湿区被蒸发区分开,且蒸发区逐渐由物料外部向物料内部迁移;干燥过程中干燥室内水蒸气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干燥室中心区域水蒸气浓度比干燥室边缘区域高;物料平均温度在干燥初期迅速上升,中期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后期趋于平稳且接近热风温度;干燥室边缘区域风速比中心区域风速大,热风流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稳态,其中心区域风速接近为0.  相似文献   

16.
滴灌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管栽滴灌根区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不同滴灌条件下,春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垂直分布变化及其产量构成等。结果表明:①孕穗~灌浆初期是滴灌春小麦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期根系的总根质量和总根长、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达最大值。②土壤水分过少,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虽有所增加,但后期下降过快,根系过早衰亡;水分过多,影响根系吸收面积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植株贪青晚熟,经济生产效率低;适宜水分(田间饱和质量含水量的70%~75%)处理能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及生理功能提高,产量最高。通过滴灌控制小麦根区水分状况,可以实现以水调根,促进小麦高产形成并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农村推广的生物质气化工程主要采用的氧化法和热解法,从原材料、主燃气体、热值、产气效率、农户日用气量和副产品上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该2种方法气站的经济规模、最低气价、投资回收期等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热解法气站的效益好于氧化法气站,最后提出了主推热解法、解决副产品回收问题、对农户实行用气补贴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潮土养猪沼液施加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0年7月(夏季)、2011年3月(冬末春初)观测了不施沼液、正常施沼液及大量施沼液等3种处理的土壤氧化亚氮(N20)排放通量,研究其排放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沼液施用显著提高了氧化亚氮平均排放通量(P〈0.001),不同沼液处理(不施沼液、正常施沼液、大量施沼液)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11-25~68147μg·m-2·h-1,20.13~244.35μg·m-2·h-1,40.09~618.43μg·m-2·h-1;②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除受沼液施加水平影响外,还随着土壤温度的提高而增加:③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相关(P〈0.001).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④以相同施氮量计,沼液施加引起的氧化亚氮排放速率远高于尿素或者硫胺等氮肥。图3表1参22  相似文献   

19.
加工对配合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研究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 ,探讨了热加工中温度 (2 7~ 143℃ )、时间 (0 2 5~ 5 0min)、水分(9%~ 2 7% )三因素动态变化对 10~ 2 0kg仔猪配合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以粗蛋白 (CP)、真蛋白 (TP)、有效赖氨酸 (ALys)、总赖氨酸 (TLys)、蛋白质溶解度 (PS)和蛋氨酸 (Met)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表明 :加工中温度升高极显著降低全价粉料总赖氨酸含量 (P <0 .0 1) ,显著降低蛋白质溶解度 (P <0 .0 5 ) ;时间对蛋白质营养价值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水分增加有利于减少CP、ALys、TLys含量的损失 (P <0 0 1) ;温度与时间互作极显著降低ALys含量和显著降低TLys含量 (P <0 0 5 ) ;温度、时间均对CP、TP含量影响不显著 (P >0 0 5 )。全价粉料中含水量分别高于 19 0 5 %、13 42 % ,可相应降低全价粉料中粗蛋白、有效赖氨酸的含量损失 ;温度低于 2 8 12℃和水分高于 12 40 % ,可降低总赖氨酸含量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