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虾与文蛤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丹东地区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为生态养虾新技术。虾池混养文蛤一般亩产文蛤1500kg~2000kg左右,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张是  何海 《齐鲁渔业》2004,21(4):16-16
在虾池内进行多种类优化组合养殖,是目前虾池开发利用的方向,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种综合养殖方式有共生互利作用,也是养殖业处于低谷时期的主要养殖模式。虾池混养文蛤,具有简易、高产、低本、高效等优势,是虾池混养的一种高效模式。现将对虾池高效混养文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日照市虾池一般采取车虾与梭子蟹混养的模式,效益较好,但部分泥底虾池不适合这两个品种养殖。从1997年开始,东港区涛雒水产工作站连续五年进行了泥底虾池养殖文蛤试验。文蛤一般自然生长在沙质滩涂上,但经过试验发现,文蛤也很适合在泥质虾池中生长,并且生长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普兰店市发展文蛤养殖已有多年历史,但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较低,加上多年养殖虾池老化,养殖成活率低,病害时有发生,致使部分养殖单位减产、亏损,制约了文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虾池混养文蛤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虾池清淤或翻耕工作。多年养虾的老池不经过清淤或翻耕就投苗养殖,由于该虾池硫化氢含量较高,在7月份~8月份高温季节往往造成池养文蛤发病或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引种目的不明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近年来,由于文蛤苗种紧缺,有的单位或个人不是有选择、有计划地购苗,而是只要有苗种就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我国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之为生态养虾新技术,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虾池文蛤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虾养殖病害困扰的情况下,为充分利用本地区位优势,在坚持池塘养殖中国对虾的同时,转向虾池单养文蛤或与对虾混养取得成功。养殖面积128hm~2,总产文蛤692382.6kg,对虾19490kg。利用文蛤的生物沉降作用与虾贝生态互补特性,充分利用水域生产力并改善养殖生态条件(适度搭配),本研究成功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证明虾贝适度混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莱州利用虾池混养鱼贝获成功山东省莱州市过西镇在虾池中实行鱼贝、蟹贝立体混养,喜获丰收。全镇4300亩混养水域共收获扇贝430万公斤、梭子蟹5万公斤、鱼苗87万尾,特别是被水产养殖专家认定“根本不能人工放养”的跋鱼苗也喜获成功,实现总收入260...  相似文献   

8.
对虾与文蛤混养效益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庄河县青堆水产公司虾场,1992年在一部分虾池进行对虾与文蛤混养,获得了双丰收,提高了经济效益。他们1992年11月下旬从山东购入3cm左右(166粒/kg)的文蛤苗种108.76吨,投放到8个虾池,总面积为670亩,净面积(实播面积)为221.1亩。经过5个多月的养成,于10  相似文献   

9.
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一种栖息在潮间带及浅海泥沙底质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广布于我国各海区。文蛤因其肉质鲜美,为蛤类之上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出口海产品,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文蛤分布在含沙率60—80%的砂质海滩中,以海水浮游动物、植物以及有机碎屑等为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蛤的需求量越大,而厦门市场上文蛤都从云霄一带运来,为了满足市民的消费需要,填补厦门文蛤养殖的空白,我们于1996年1月25日从云霄买苗在湖里区钟宅虾池进行混养试验,现就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虾池综合利用面积的增加,虾池套养文蛤出现漂蛤现象。由于文蛤长时间的下潜无力,导致文蛤的消瘦,最后死亡,给养殖者造成极大的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及调查分析,初步摸索出虾池养殖文蛤漂蛤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对策,在养殖生产中收到较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文蛤虾池养殖发展很快,由于虾池内水质肥,残饵多,受气候、潮流、海况变化影响小,文蛤生长的生态环境优越,所以,其在虾池内生长速度较滩涂养殖要快,肥满度也较高。虾池养殖文蛤已在许多地区展开,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虾与文蛤混养及其有关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虾池内混养文蛤以及影响混养有关因子所进行试验和分析表明:文蛤和对虾混养效果较好;混养池以平台型和宽饵料台型的结构及合砂量在75%以上的底质,比较适宜文蛤与对虾的混养。  相似文献   

13.
从1997年开始,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水产工作站连续五年进行了泥底虾池养殖文蛤试验。文蛤一般自然生长在沙质滩涂上,但经过试验发现,文蛤也很适合在泥质虾池中生长,并且生长快,肥满度高,春季播养2cm左右的小苗,当年即可长成商品文蛤出售。2000年,共养殖文蛤150亩,平均亩产330kg,亩纯收入3200元,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一、准备工作1.虾池选择利用本镇红旗盐场虾池3个,共150亩,虾池底质为泥质,池底平坦,水深1.2m,池塘为长方形,长宽比4:1。2.清淤、整地、消毒秋天收获后及时施用漂…  相似文献   

14.
一、虾池混养的好处 1.提高虾池综合养殖效益 在适宜的虾池内混养一定数量,一定规格的海湾扇贝有利于对虾生长,且增加商品扇贝产量,混养虾池比单养效益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虾池套养文蛤出现漂蛤现象时,由于文蛤长时间的下潜无力,导致文蛤的消瘦,最后死亡,给养殖者造成极大的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及调查分析,初步摸索出虾池养殖文蛤漂蛤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对策,在养殖生产中收到较明显的效果,现介绍给养殖用户,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养虾面临病害严重,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用三疣梭子蟹亲蟹人地直接繁育与对虾进行混养可收到满意效果,央子镇养虾场采用此法混养水面33亩,收获规格160s/只的梭子蟹25公斤/亩,体长13厘米对虾27公斤/亩,亩创利润1870元,比单养对虾亩增收近千元。用亲蟹入池直接繁育与对虾混养,能省略育苗室育苗环节,降低成本,、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只要将拖卵亲蟹适时放入虾池自繁自育就可收到良好效果。下面着重介绍一下亲蟹入池直接繁育与对虾混养的主要做法,仅供生产者参考。一、虾池清淤、消毒和肥水按对虾养殖操作规程进行。在虾病…  相似文献   

17.
马田 《齐鲁渔业》2004,21(3):19-19
虾池混养青蟹是利用养虾池塘在不影响养虾的前提下混养青蟹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1 虾池选择 进行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池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取水方便,换水能力  相似文献   

18.
虾池养殖文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利用闲置的虾池,探索新的养殖途径,山东省日照市于四994年开始虾池试养文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全市已利用虾池养殖文蛤6000多亩,是全市虾池面积的35%。现将几年来日照市虾池养殖文蛤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养殖池的选择:养殖文蛤的虾池规格可大可小,10-200亩皆可;池底要求平坦,底质沙泥质或沙质,含沙量50-80%的较好;海水比重1.014-1.025,水深100cm左右;为收获文蛤方便,虾池水最好能排干见底。2.耕翻与消毒:准备进行文蛤养殖的虾池,10月至11月份收虾后,即可封闸晒地。12月底至1月份将池底耕…  相似文献   

19.
1991年江苏省如东县对虾综合养殖场承担了《对虾与文蛤混养》研究项目,在总水面为3151.9亩的对虾池中进行了中国对虾与文蛤进行混养,加强  相似文献   

20.
由于至今未找到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 ,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挖掘虾池潜力 ,近年来 ,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 ,其效果较单一进行对虾养殖要好。并在实践中发现 ,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 :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 ,可使水质得到改良 ,使贝、鱼生长速度快 ,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 ;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 ,饵料利用率高 ,周期内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 ,可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