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虾蟹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复合生态养殖方式。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  相似文献   

2.
自从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的危害以来,海水虾类养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般虾农抗风险能力差,所以自然地就派生出了多品种混养,这种不收那种收,大大降低了由于病害而带来的风险。混养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参、虾藻等。日照市东港区总结推广了海水池塘虾蟹贝“四放五收”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亩均效益达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曹华  黄继斌 《齐鲁渔业》2007,24(9):11-11
我市高涂蓄水养殖起步于1999年,是江苏沿海发展高涂蓄水养殖较早的县(市)之一。当初,养殖模式只有泥蚶、青蛤、文蛤、对虾等单一品种的养殖,经济效益一般。2003年以后,开发了脊尾白虾、南美白对虾、基尾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泥蚶、缢蛏、青蛤等多品种养殖,养殖模式也发展到虾蟹、虾贝、虾蟹贝等多  相似文献   

4.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生单细胞藻类,  相似文献   

5.
陈萍  王芳芳  翁歆之 《中国水产》2016,(11):109-112
正目前,具代表性的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模式主要有:鱼虾混养模式、虾参混养模式、虾贝混养模式及多品种综合混养模式。本文从浙江省三门县最具代表性的海水围塘虾蟹贝混养模式出发,就模式发展历程、养殖特点做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模式优势、存在问题做重点思考及分析。一、发展历程三门县是浙江省海水养殖重点县,该县海洋资源丰富,养殖历史悠久,现有海水围塘虾蟹贝(脊尾白虾、青蟹、缢蛏、泥蚶)立体综合生态混养面积8万多亩。发展初期以滩涂贝类增养殖为  相似文献   

6.
《齐鲁渔业》2010,(6):61-62
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水产养殖的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青岛市城阳区渔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广多营养层次立体生态养殖技术,稳步推进低碳水产养殖。一是积极推广浅海滩涂贝藻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在胶州湾浅海滩涂采取海面发展条斑紫菜筏式养殖、海底底播菲律宾蛤仔的上藻下贝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二是大力推广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养殖户进行虾蟹贝混养、  相似文献   

7.
2008年我们在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养殖的基础上,增加了半滑舌鳎鱼类养殖,通过鱼类摄食病死虾,减少了虾蟹病害交叉传染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平均每667m~2效益提高2000元以上。2009年又进行了中试试验,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池塘租赁费、饲料、人工等养殖成本增加,不少养殖户一味追求高产、高效,不断增加虾蟹贝放养密度,超过了养殖水体的承载量,同时受气候多变、海洋环境污染等影响,导致虾、蟹、贝病害频发,低产、低效、甚至亏损呈加重趋势。如何探索海水池塘虾、蟹、贝稳产高效养殖技术,是当前海  相似文献   

9.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10.
正南美白对虾,亦称为白虾或白对虾,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等特点,引入我国养殖近30年,为养殖户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白斑病毒病、桃拉病毒病、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和对虾肝肠胞虫等几种重要病害的侵袭下,养殖成功率大幅降低,养殖户损失惨重。随着对虾养殖技术及养殖观念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如何生态养殖南美白对虾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主要养殖技术包括鱼虾混养、鱼虾贝混养、鱼虾蟹贝混养和虾蟹混养等,但虾蟹草混养的试验较少。现于2020年下半年在钦州市犀牛脚镇竹排村进行南美白对虾虾蟹草生态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1.
海水池塘蟹虾贝(缢蛏、泥蚶、青蛤)混养是目前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态混养模式,它利用了各养殖品种生态习性的互补原理,使各品种互利共生。不仅能充分利用池塘的滩涂与水体,而且通过贝类滤食水体中过多的浮游生物和虾蟹类的残饵及排泄物,有效改善了养殖水质和池塘生态环境,从而确保海水池塘养殖的低风险、多产出、高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4—6月份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11个市共选定场、点116个,参加监测报送疫情的县、区共45个。 测报面积:①常规养殖方式共8244hm~2。其中:淡水养殖面积2477hm~2,海水养殖面积5767hm~2;②网箱养鱼27hm~2,工厂化养鱼水体30666m~3,库湾养鱼50hm~2。 测报养殖品种涉及到鱼、虾蟹、贝、两栖动物共4大类,22个品种。对水产养殖生产中发生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及有害藻类造成的5大类病害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3.
水草在虾蟹养殖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兴辉 《水产养殖》2010,31(3):20-22
<正>近年来,水草在生态健康养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虾蟹及特种水产品养殖中水草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水草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虾蟹池栽种水草成为提高虾蟹  相似文献   

14.
李媛媛 《齐鲁渔业》2009,26(2):59-59
无棣县充分发挥渔业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发展池塘基础渔业,开拓大水域水产养殖,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该县渔业生产的持续、稳步、快速发展。一是挖掘池塘生产潜力,着重抓好常规渔业生产。加快池塘基础设施改造,完善水系配套,为虾贝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池塘综合高产养殖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和伏季休渔期,适当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积极推广鱼虾蟹混养和对虾与缢蛏生态养殖高产高效经验。  相似文献   

15.
河蟹、小龙虾均为兴化地区的主要特色水产养殖品种,对推动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河蟹池套养小龙虾模式也是兴化的一大特色,全市虾蟹混养面积突破38万亩。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加上生态环境面临养殖压力,同时原有的繁育一体化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虾蟹混养趋势,甚至产生了一些生产上的误导和误会,给推动虾蟹混养模式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水产养殖品种的结构更趋合理,虾、蟹等特种水产品养殖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虾蟹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虾蟹塘内敌害鱼类,如泥鳅、黄鳝等野杂鱼已成为影响虾蟹养殖经济效益的首要因子.虾蟹塘内的野杂鱼主要危害有:直接吞食养殖品,与养殖品争氧争饵等,既降低了养殖品的成活率,又提高了养殖品的饵料系数.  相似文献   

17.
日前,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通报了新一届省渔病防委名单,海水鱼、淡水鱼、虾蟹、刺参、贝藻类5个专业组的专家交流了2021年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病害发生情况、流行性病学发生趋势和病害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及2022年工作打算。省渔病防委秘书长、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站长王熙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立足水生生物安保,推动水产养殖病害由因病施治向过程防控转变.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病毒性虾病使对虾养殖陷入困境,闽东区沿海虾农谈虾色变,不少虾塘抛荒“改行”,为了恢复元气大伤的养虾业,福建宁德地区面对现实不松劲,地县水产部门多次派人到沿海乡镇生产点调查研究、研讨对策,动员虾农相信科学,增强信心,重整旗鼓。沿海四县从调查养殖模式、品种结构入手,推行封闭式立体生态养殖,开展虾塘综合利用,虾贝、虾鱼、虾蟹混养、轮养、套养、稀养等新的养殖方式,使濒临夭折的养虾业柳暗花明。全区共放养东方,长毛、墨吉、斑节对虾58220亩,其中虾贝,虾鱼,虾蟹混养套养33300亩,推行封闭式蓄水立体生态养殖21000亩,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福鼎县12000亩虾塘在3月底已基本落实租赁工作,虾塘改造及养成准备有秩序地进行。他们采  相似文献   

19.
“水瘦鱼不肥”是几百年来渔民肥水养鱼的经验之谈,意思是养殖池塘的水越清,那么池塘里养殖的鱼也不会肥满。施肥是提高海淡水鱼虾蟹贝等养殖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施肥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群众早已将施肥的方法用于鱼、虾、蟹、贝等养殖品种的苗种培育及养成。施肥水产养殖即利用人工施加的肥料(包括无机肥料、无机复合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等),培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并使之大量繁殖,为各种海淡水、鱼、蟹、贝等养殖品种提供各种适口的天然饵料或二级饵料而达到提高单位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白虾又称脊尾白虾、白米虾、小白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尤其是苏北沿海,是虾蟹贝混养的主要品种。本人从事多年养殖和技术服务工作,总结了一套养殖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