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旋转式微喷头的研制和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组合双曲面折射,研制了一系列旋转式微喷头,由插杆、接头、微管和喷头4个部件组成,采用标准尺寸联接,各个部件均可更替和改装;通过改变喷嘴的尺寸可生成多种流量、规格的系列产品;变换转轮的流道设计,可生成多种型号的旋转微喷头。解决了微喷头品种单一、产品配套性差的问题。新研制的旋转式微喷头具有喷洒均匀度高、可扩展性强、耐久可靠等优点。通过27组单喷头喷洒试验和14组组合喷洒试验,初步建立了压力、流量、安装高度、组合间距与射程及喷洒均匀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微喷头以其适应性强、节水效果好等优点受到全世界广泛采用。微喷头的水量分布受微喷头的安装高度和工作压力的影响,微喷头组合均匀系数与安装高度、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密切相关。通过Matlab软件结合Surfer软件进行组合优化,以喷洒强度和组合均匀系数作为约束条件,以投资作为优化目标,可以求出合适的安装高度、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  相似文献   

3.
全射流微喷头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红  刘孟  陈超 《排灌机械》2007,25(1):38-41
射程在5m以上的大射程微喷头与普通的微喷头相比,具有降低工程系统投资,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降低喷灌强度,减少用水量等优点。将射流附壁理论应用于微喷头,开发出全射流微喷头是我国的首创。研制的WPXS300—300全射流微喷头,射流元件既是喷洒作业的出口零件,又是微喷头转动的驱动零件,喷嘴直径2.5mm,射程在5m以上,且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经测试,水量分布、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压力与射程的关系等性能数据均符合微喷头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微喷灌在湿润面积上的均匀性,本文选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微喷头,测出了其水力性能特征,画出了水量分布图,进行了不同间距和不同布置形式的组合,以组合喷洒均匀系数为主要评价指标,探讨了微喷头组合的最佳布置形式。经分析:水轮型微喷头的布置间距以(0.85~0.92)R、水雾型微喷头的布置间距以(1.30~1.36)R时,其组合喷洒均匀系数较高,喷洒效果比较理想,可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折射式微喷头水力性能并确定其适宜的工作参数,开展微喷头水力性能测试,明晰不同工况下单个微喷头水量分布特征,分析其流量、射程、喷灌强度随工作压力和喷嘴直径的变化趋势。探究在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组合方式下,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变化对喷灌均匀系数CU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统一相关评价指标,建立折射式微喷头工作参数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单喷头的流量、喷灌强度均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而射程随压力的变化并不明显;正方形和正三角形两种组合方式下,组合间距变化对CU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工作压力和组合方式;依据各工况评分高低,对微喷头最优工况做出合理选择,实例应用的结果表明:折射式微喷头最优工况为正三角形组合,工作压力0.25 MPa,组合间距0.4 m。  相似文献   

6.
异形喷嘴对变量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超  袁寿其  李红  王超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12):111-115
研究了异形喷嘴对变量喷头水量分布的影响.依据面积相同原则设计多种形状的异形喷嘴,测量了异形喷嘴的流量系数、射程和末端水滴直径,得出星形喷嘴射程降低较少,不同压力时水量分布规律相近,可改善低压力下均匀度.对比了星形喷嘴变量喷头和圆形喷嘴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星形喷嘴变量喷头远射程处平均喷灌强度为近射程处的85%,圆形喷嘴变量喷头远射程处平均喷灌强度为近射程处的79%,星形喷嘴变量喷头水量分布优于圆形喷嘴变量喷头.分析比较了变量喷头水量分布等值线图,结果表明,星形喷嘴变量喷头的水量分布均匀度好于圆形喷嘴变量喷头,方形喷洒域的均匀度好于三角形喷洒域.  相似文献   

7.
仰角可调摇臂式喷头水力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改变喷头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上支撑杆、下支撑杆、限位杆、柔性波纹管组件、内螺纹空心轴、定位螺钉、调节螺钉等组成的喷头仰角调节机构,实现喷头仰角在13°、18°、23°、30°4个角度的调节,并对安装了该机构的喷头进行了水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喷头仰角为23°时,不同工作压力下喷头的射程均最大;在23°与30°时组合均匀度系数相对较大,最利于组合喷灌。不同工作压力下,平均喷灌强度随着喷头仰角的减小而增大。喷头仰角由23°减小到13°时,喷头喷洒水滴的飘移损失减小,平均喷灌强度增加,因此喷头仰角减小可以增强其抗风、抗坡能力。仰角越小,喷头射程末端降水量变化越剧烈,导致喷头喷洒降水量分布不均,所以仰角调节不宜过小。安装了仰角调节机构的喷头在各象限的转动误差均小于±10%,其转动均匀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微喷头布置形式对喷洒均匀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微喷灌在湿润面积上的均匀性,本文选出三种具有代表的微喷头,测出了其水力性能特征,画出了水量分布图,进行了不同间距和不同布置形式的组合,以组合喷酒均匀系数为主要评价指标,探讨了微喷头组合的最佳布置形式,经分析:水轮型微喷头的布置间距以(0.85-0.92)R,水雾型微喷头的布置间距以(1.30-1.36)R时,其组合喷酒均匀系数较高,喷洒效果比较理想,可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薄壁微喷带组合均匀度及铺设间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薄壁微喷带组合均匀度及最佳铺设间距。【方法】选取市场常用的N44 mm微喷带,开展不同压力下微喷带喷洒强度、均匀度和喷洒宽度试验,利用Surfer软件克里金插值法按照水量组合原理对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在1.0~2.0 R(喷洒宽度)范围内,分析微喷带组合喷洒强度、组合均匀度,确定微喷带合理组合间距。【结果】发现单管微喷带喷洒强度随喷洒距离增大呈双峰或单峰分布,喷洒宽度也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组合喷洒强度随铺设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组合均匀度随铺设间距增大呈"大-小-大-小"的趋势,当微喷带铺设间距为1.6 R时,组合均匀度达到峰值。【结论】针对市场上常用的折径44 mm微喷带,发现当铺设间距为1.8 R与1.9 R时,组合喷洒强度较小,组合均匀度较大,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变量喷洒喷头组合喷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量喷头可以根据喷洒地块形状和喷洒量的要求实现射程和流量的同步可控,对精确灌溉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研究了基于扇形通孔动静片调节器的变量喷头在系统不同压力工况下组合喷灌时的水量分布及喷灌均匀度等水力性能,并与传统圆形喷洒域喷头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变量调节器对喷头性能的影响及其对工作压力的敏感性.工作压力和调节器的双因素重复全面试验结果表明,变量精确灌溉喷头较传统圆形喷洒域喷头单喷头控制面积降低了15.4%,喷灌均匀度提高了9.5%,喷灌强度降低了15.7%,射程损失了5.9%,喷洒域系数可达64.0%.组合均匀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调节器和工作压力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组合均匀度都有极显著影响,变量调节器的设计需要满足喷头在不同工作压力工况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单一流道结构非旋转折射式喷头水量分布及均匀性与流道出射角之间的关系,以Nelson D3000型蓝色喷盘为本体,设计7个不同流道出射角(-45°、-30°、-15°、0°、15°、30°、45°)的喷盘,测试并分析了50kPa压力下的实际射流出射角和单流道水量分布,模拟了单喷头水量分布和3.0m喷头间距下的组合水量分布,并计算出组合均匀性系数。结果表明,实际射流出射角略大于喷盘流道出射角。当流道出射角由-45°增至15°时,射程增大2m,单流道径向点喷灌强度最大值降低59%,径向湿润范围增加91.94%,垂直于径向的水量分布更均匀,且单喷头喷灌强度峰值减小,组合喷灌强度最大值下降;但流道出射角继续增至45°,各水量分布反而不均。流道出射角为15°喷头的单流道水量分布、单喷头水量分布和组合喷头水量分布较好。组合均匀性系数随流道出射角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应用Surfer软件进行喷(微)灌均匀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urfer软件可以绘制各类等值线图和三维表面图,Surfer软件可应用于喷(微)灌水量分布图绘制、喷洒强度和均匀度计算。重点介绍该软件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包括数据建立、水量分布图生成等过程,以及利用AutoCAD等软件进行图形处理与喷洒强度和均匀度计算。  相似文献   

13.
压力对微喷带水量分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性是影响微喷灌灌溉质量的重要因素,工作压力是控制微喷带喷洒均匀度的主要参数。以国内常见的一种机械打孔、内径为32 mm和28 mm的微喷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压力调节,分析压力对微喷带喷洒均匀度的影响,由垂直微喷带方向和沿微喷带方向上的水量分布情况得到喷洒均匀性最优时的压力值。结果表明,垂直微喷带方向上,Φ32微喷带Φ28微喷带都在压力23 k Pa处水量分布情况最好。沿微喷带方向,压力是逐渐减小的,水量分布情况决定于此处的压力值,使整条微喷带保持良好喷洒均匀度的条件就是让压力值保持在最优均匀度压力值附近。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喷灌工程投资,实现喷头仰角可调,减小风对喷头水量分布的影响,设计了2种规格的喷头仰角调节装置。喷头仰角调节装置安装在ZY喷头与竖管之间,在不关闭水泵的情况下喷头仰角在8°~27°范围内连续可调。对2种喷头仰角调节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单喷头喷洒水量和转动均匀性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计算得到:随着喷头仰角的减小,喷头末端喷洒水量增大,抗风性增强,漂移损失减小。喷头初始仰角降低10°时,其水力性能较好,喷头射程减少1~2 m,单喷头喷灌强度值增加了0.1~1.5 mm/h,喷头转动偏差在±7%以内,单喷头喷灌强度与转动性能均符合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5.
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副喷嘴优化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全射流喷头实现变量喷洒时由于压力变化而产生的水量分布不均匀问题,以20PXH型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副喷嘴改善水量分布。通过射流理论分析设计了8种副喷嘴方案,测量了喷头径向水量分布,采用不同压力下喷灌强度差值分析的方法,得到方案5挡板式副喷嘴结构改善水量情况最好。通过测量不同挡板角度及不同压力下水量分布,以均匀性系数值最大为目标,以挡板角度及均匀性取值范围为约束条件,首次建立了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喷洒均匀性的综合评价函数,并求导得到最佳挡板角度为21.2°。  相似文献   

16.
旋转式微喷头转速对水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分析了旋转式微喷头的转速对水力性能的影响,试验处理设置为:3种喷嘴直径,分别为1.4mm、1.8 mm和2.4 mm;5种阻尼脂量,分别为无阻尼、1/6阻尼脂、1/3阻尼脂、2/3阻尼脂和全阻尼。结果表明,利用阻尼脂可以显著降低微喷头的转速,在100~250 kPa工作压力下,微喷头的转速可以从无阻尼时的2230~4225 r/min降到全阻尼时的0.1~1.1 r/min。与无阻尼的高速旋转微喷头比较,低转速微喷头可以显著增加射程,在100~250 kPa工作压力时,其射程增加20.5%~31.8%。而在低转速区,微喷头的射程变化不大,在200kPa工作压力下,直径1.8 mm喷嘴微喷头转速从0.41 r/min增加到6.1 r/min时,射程仅降低4.4%。与无阻尼的高转速微喷头比较,低转速微喷头水量分布更趋近于三角形分布。  相似文献   

17.
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水力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为研究对象,对正方形和三角形喷洒域分别进行了水力性能试验,测量并分析了喷头的射程和喷灌强度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三角形比正方形喷洒域最大射程有所降低;三角形和正方形喷洒域水量分布相对均匀;变量喷洒喷头与传统全射流喷头相比,雨滴粒径相差较小;三角形与正方形喷洒域喷头平均喷灌强度相差较小,三角形喷洒域喷头的最大喷灌强度相对平均喷灌强度差值较大.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比全射流喷头,组合间距增大、重叠率降低,且单位面积所用喷头数量减少.在组合间距系数为1.25,室外风速小于1.2 m/s情况下,正方形组合喷洒具有良好的喷洒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李红  袁寿其  王超 《排灌机械》2011,29(6):536-541
以喷洒域形状和水量分布均匀性为指标研究变量喷头的喷灌均匀性,分析了影响PY2系列喷头射程和水量分布的关键因素,得知改变单一参数的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较差.为提高变量喷头的灌溉均匀性,设计了出口可调式的变喷洒域喷头,使用流量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工作压力,使用出口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出口面积,通过出口面积和喷头工作压力的同步调节实现均匀喷洒.测试了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对比了圆形喷嘴变量喷头和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水量分布,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不同射程处喷灌强度相近,喷洒性能优于圆形喷嘴变量喷头.计算了变量喷头的方形喷洒域系数和不同间距下的组合灌溉均匀性,结果显示BPY20变量喷头的方形喷洒域系数为97.8%,最佳组合间距为1.66,组合灌溉均匀性为75.4%;BPY30变量喷头的方形喷洒域系数为91.5%,最佳组合间距为1.69,组合灌溉均匀性为77.2%.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的单流道旋转微喷头喷洒水量不均匀,旋转喷洒过程中抖动大的不足,研制开发出主流道和副流道为一体的微喷头旋转体,主流道和副流道相向设置。主副流道旋转体中的主流道控制远处的水量,副流道控制近处的水量,大大提高了喷洒的均匀度,同时保证了旋转体的重心处在旋转体转动的中心线上,克服了喷洒转动过程中抖动大的现象。喷洒试验表明,主副流道旋转体在3种喷嘴直径下,流态指数在0.47~0.58之间,为全紊流状态的非压力补偿式。与传统的单流道旋转微喷头相比,主副流道微喷头喷洒效果良好,性能可靠,扩展性强。对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市场化占有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坡地喷灌水量分布实测困难问题,以坡地喷头射程计算公式为基础,依据喷头射流方向总水量守恒原理,构建了喷灌水量分布由平地转换到坡地的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喷头布置方式、喷头间距、工作压力和坡度等对坡面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布置有利于坡地单喷头水量分布的叠加,且其组合喷灌均匀度略高于方形布置;随着喷头间距的增大,组合喷灌均匀度呈下降趋势;喷头低压运行时,组合喷灌均匀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喷灌均匀性的要求,随着喷头工作压力的增大,组合喷灌均匀度逐渐增大;在一定坡度范围内,不同坡度对水量分布和组合喷灌均匀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坡地喷灌系统设计时,若选用雨鸟LF1200型喷头,建议采用三角形布置,喷头间距宜为1.0~1.2倍平地喷头射程,喷头工作压力宜选用300 k 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