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农用水权置换实践主要在资源型缺水黄河流域,其中内蒙古河套灌区作为水利部水权改革试点地区,已出台了水权收储和农用水权置换等相关制度,并开展了多个农用水权置换项目。但通过对河套灌区多地调研发现,农用水权置换价格构成和形成机制不合理。从农用水权置换价格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价格构成要素如何核算方法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农用水权置换价格机制市场配置作用,基于置换双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通过两阶段比较置换双方主动申报价格,确定农用水权置换价格形成有效区间,并通过置换双方供需情况确定置换价格系数。最后通过对河套灌区调研情况,给出增加中小企业置入方的数量和基于产业导向优化置入方的质量两个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用水权置换有助于缺水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提升,并促进相关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缺水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借助多主体模型,分析了土地流转农用水权置换中农民节水意愿和农业安全的影响,并研究了4种水权置换市场调控状态下(自由市场状态、农业水权管制状态,工业水权管制状态,工农业水权管制状态)的置换主体行为,以探索政府在水权市场中的地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机制对水权置换中的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节水激励起到正面作用,通过农业端的控制和规范工业端的水权交易行为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影响因素,是探索农户的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促进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的基础。基于石羊河流域3个县(区)49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体因素、家庭因素、资源禀赋因素、政策制度因素、认识因素五个方面,研究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土地细碎化程度、兼业程度、当地水资源状况和农户的风险感知对节水技术的选择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土地规模、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帮扶政策、农业种植结构是否合理、水费计价方式和水权交易市场发达程度对节水技术的选择有促进作用。建议完善水权分配、推进水价改革、完善节水激励机制、加快水权市场建设,以提高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缺少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制度不仅制约了塔里木河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与绿洲生态环境维持和恢复,也影响了绿洲经济转型和流域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在塔河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制度现状与变化分析和农用水权分配制度存在问题与其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制度变迁的诱导因素,确定和选择了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制度变迁的方式,探讨了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制度变迁的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且,重点探讨了塔河流域未来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制度变迁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这成为未来塔河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的重要制度保障与未来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制度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洪水河灌区水权面积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世纪60年代,洪水河灌区积极探索和实践了利用“水权面积”因子向用水户分配水量和分摊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的作法。在30多年的实践中,“水权面积”己由过去的乡、村所有逐步自发地落实在农户,“水权面积”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公正分配水量、公平负担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减少水事纠纷、推动节水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缺少输水节水的可转让农用水权内涵界定及其供给计量制约了塔里木河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与绿洲生态环境维持和恢复,影响流域农用水权制度创新、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绿洲经济转型;为此,从理论上,对流域输水节水的可转让农用水权进行内涵界定,并确定了其供给的计量依据、计量内容和计量方法与模型,计算了输水节水的可转让农用水权供给,主要结果如下:1塔里木河流域输水节水的可转让农用水权主体为农业用水户,其所有权、交易权等权利和承担责任的明确界定,成为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的权责保障;而且,输水节水的可转让农用水权供给计量是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的基础。2塔里木河流域田间节水的可转让农用水权供给主要在源流,尤其是在叶尔羌河流域。而且,在输水节水可转让农用水权供给中,渠系防渗节水的可转让农用水权供给占主导。未来塔河流域输水节水的可转让农用水权供给具有较大潜力,且从2015到2030年呈增长趋势,这成为进一步决定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开展节约用水和水权交易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为此,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河南省受水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开展跨区域取水权交易的可行方案,力图解决沿线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为实际的城区间水权交易工作提供参考。首先,根据计算单元内的各行业当前用水水平并参考国内外先进用水标准,结合供需水关系,核算各计算单元的可交易水权;其次,以受水区经济社会效益值最大为目标函数,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以及交易优先级选择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地区间水权交易模型;最后,通过计算机及Matlab软件实现对模型的优化求解,优选出河南省受水区的水权交易方案。结果显示,通过实施水权交易,河南省受水区在不增加外来供水的前提下可有效缓解当地的缺水问题,受水区11个城市GDP总量新增762.04亿元,增长率达3.1%,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灌区经济效益和进一步完善农业水权制度进行灌区农业水权分配.针对灌区内不同支渠基础条件和种植结构的差异,结合灌区工程条件、社会、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在灌区现状约束条件下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的灌区各支渠间农业水权分配方法.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和平灌区支渠间农业水权进行分配.在该方法中将层次划分为4类二级指标、12类三级指标和17类四级指标,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1支渠、3支渠、5支渠、6支渠、7支渠、8支渠、9支渠、12支渠、15支渠、16支渠模型分配水量均大于按面积分配水量,变幅范围在-0.09%~-9.90%,2支渠、4支渠、10支渠、11支渠、13支渠、14支渠模型分配水量均小于按面积分配水量,变幅范围在0.97%~8.62%.灌区农业水权模型分配结果与现有按面积分配方式得到的水量结果有一定的偏差,范围在-9.90%~8.62%,模型分配的结果在经济效益上具有显著优势.提出的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配灌区农业水权具有操作性强、合理性好和充分遵循研究灌区现状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户水权分配研究较少,且分配方案不易被农户接受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综合加权模型。首先确定确权水量,然后根据综合定额、人口、土地、产出量等单一原则确定水权分配方案,并计算对应的用户满意度,构造基于公平感的权重函数,最终得到多原则综合加权后的分配方案。以沈乌干渠上的直口渠牧业(4)队为例进行水权分配,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分配方案能满足个体公平感的要求,平衡后的分配结果能够与确权水量相衔接。该方法兼顾个体公平与整体公平,提高了农户对分配方案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0.
"一提一补"是为激励引导农户节约农业用水的水价改革模式,运用演化博弈和模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提补水价节水机制下农户节水行动策略的阶段特征表现,结合农户节水、种粮、种菜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村级尺度上农户从"节水竞赛"到"抽水竞赛"的策略调整和演化机制,找出农户节水集体行动的关键所在和提补水价节水模式的局限性,并从建立完善水权制度、水权交易和健全用水户协会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农业节水制度设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沟河流域向行政区供水工程的建设,使流域水资源向工业发生了转移,农业水资源的转移,涉及农业水权的补偿问题,针对金沟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农业水权补偿方案,建立金沟河流域补偿方案优选模型,并用灰关联评估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确定出了3种农业水权补偿方案的优先顺序,为流域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农业节水工作的关键环节,关乎国家水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广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现状出发,阐述了全省改革实施区供水计量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农业水权分配制度、水权交易体系、水价形成机制、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主要改革内容和实践情况,总结了创新经验和做法,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建议。相关经验可为省内其他城市和南方地区周边省市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金沟河流域枯水期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农业水权分配的公平、效率、可持续性原则为目标,建立金沟河流域农业水权分配指标体系,以该指标体系为模型,利用模糊优选理论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计算与现状相比,流域11个用水单位农业水资源得到了较为公平、有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用水是水资源的用水大户,在用水总量控制的条件下合理分配农业用水十分重要。针对农业用水问题,从灌溉方式、灌溉水源等方面对总量控制下的农业用水灌溉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哈密市为例,探讨了在农业用水总量实行控制的条件下,哈密市枯水年农业用水的配置方式,为提高哈密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水足迹与耗水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整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利用区域农业水资源。【方法】基于水足迹理论框架分析了1957—2015年河北省14种农作物的水足迹及其历史变化趋势,通过核算农作物耗水率和单位水价值2个指标,划分了主要农作物的耗水结构。【结果】河北省主要农作物年均总水足迹为434.4亿m~3,其中蓝水、绿水和灰水分别占44%、42%和14%;总水足迹、绿水足迹及灰水足迹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蓝水足迹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小麦、夏玉米、水果与蔬菜为主要耗水作物。棉花和芝麻耗水率最高,为典型的高耗水作物。甜菜、蔬菜和水果的单位水价值最高,且耗水结构最优。【结论】河北省可进一步控制棉花和芝麻的种植规模,在不造成水压力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蔬菜和水果的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采用分配用水定额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从系统理论和动态角度出发,运用进化博弈思想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管理者和水用户的博弈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分配用水定额的管理模式下,用水户总有超额取水的倾向;当监管成本很高或监管难度很大时,将会出现"公共地的悲剧";当监管成本很低时,将会出现"猫和老鼠"局面。由此可见,推动以水权制度为基础的水市场建设,将是我国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国外水资源治理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建立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水权制度正处构建与完善时期,因此厘清各部门政策的基本特征,为保障水资源产权权益和促进政策体系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体系建立驱动力-状态-响应(DSR)分析框架,梳理自2...  相似文献   

18.
灌区高效用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灌溉、节水灌溉和农业节水3个方面,对灌区高效用水的内涵进行了诠释。通过分析论证,认为我国灌区高效用水蕴含着巨大潜力。同时提出灌区高效用水的4个基本要求,即正确的工作思路、良好的工程条件、有计划的灌溉水管理以及用水户积极参与。根据我国灌区特别是大型灌区的实际情况,灌区高效用水的途经应重点强调试验研究、灌溉用水管理和水资源重复利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灌区水资源多目标模型求解过程中难以兼顾多维配置要求的问题,基于目标协调度、可持续发展指数、目标实现度3个指标提出了一种复合多目标方法。为验证该方法有效性,以甘肃省黑河中游17个灌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分别使用传统方法与复合多目标方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多目标方法所获得的优化配置方案可以将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5.42%~7.57%。结果验证了传统多目标模型在协调多个冲突目标方面较单目标模型有显著优势,而复合多目标方法所获得的优化方案更能体现决策者对研究区域种植业发展与灌区水资源配置的多元要求。  相似文献   

20.
管护机制逐渐成为影响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应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设施管护绩效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凭借便捷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水利设施管护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但其会员服务能力、管护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以平衡计分卡为架构标准,从管护效能、会员服务、内部管理、学习与发展4个方面对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绩效进行评价,有利于提升用水户协会的设施管护能力,促进协会自身的战略发展,以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