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发展"互联网+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泰州市采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农牧旺"等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多渠道培养"互联网+"人才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动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经验积累不足等原因,泰州市"互联网+农业"仍存在着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不够深入、新业态新模式不够成熟、技术应用不接地气、特色农业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针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不足,省内外各地在"互联网+农业"路径的选择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本文结合泰州市农业发展的特色,采取完善"互联网+农业"科技支撑、创新监管调控手段、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农户"互联网+"应用能力技术培训等举措,对深化泰州市"互联网+农业"发展、促进泰州市农业提档升级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泰州市的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葛市鼎诺种植合作社,按照河南省2017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要求,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蔬菜种子制种生产,引进高端优良品种,促进蔬菜产业种植,发展壮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构建起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格局。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突出构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长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电商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正>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是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也是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给农产品电商带来了巨大机遇,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农村电商蓬勃兴起,促进了乡村物流产业线延伸,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129-131
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是"互联网+农业"的跨度融合,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发展农村电商是柘城县乃至河南省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和经济崛起的首要举措,必须处理好政府倡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电商发展与农业的关系,确保电商发展益于农民增收。以河南柘城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例,认真分析了目前电商在农村地区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5.
付小颖 《河南农业》2016,(30):19-20
在当前"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河南省积极牵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电商巨头以及苏宁云商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共铸"互联网+"大平台、大生态。借此东风"变道超车",彻底改变河南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的落后局面,解决省内农业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环节长、农产品质量欠稳定等痛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稳增长提供持续的内需动力,进而实现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智慧农业"新生态,培育具有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和文化基因的"新农人"。  相似文献   

6.
正"总的看,‘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7月2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在介绍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关工作的情况时说。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在对"互联网+"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环节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加大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力度等推动宁夏"互联网+"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韩江霞 《乡村科技》2019,(16):34-35
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新型业态的融合发展,河南省在智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农产品质量追踪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滞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以及缺乏品牌龙头企业等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推进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良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宁夏“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在对"互联网+"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环节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加大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力度等推动宁夏"互联网+"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与农村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互联网+农村"的阶段性成果、隐忧和未来发展空间,提出了审视评价"互联网+农村"发展的标尺和未来推进"互联网+农村"工作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联网+农业"较传统农业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信息传递等方面存在的优势,针对黑龙江省"互联网+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建议将黑龙江省资源优势与互联网相结合,同时增强农民网络意识、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快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以期推进黑龙江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为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中的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到 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业金融模 式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保驾护航。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研究,希望为研究农业金融发展模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新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是有力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阐述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所取得成果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高效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以改善农村信息传播状况,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西积极发展数字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和经验基础,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阐述了广西地区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数字农业的现实意义,并从科技、互联网、文化三大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农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为区域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并探讨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主要对农产品品牌化的作用、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概括了农产品品牌化对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探讨了中国“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地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水平,推动质量兴农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韵龙  张馨菡 《农学学报》2021,11(5):97-100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许多发达国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做法。四川省安岳县是西部典型的农业大县,运用实地走访、书面调研等方法,深入探究了安岳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旨在以安岳县为例,研究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建议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安岳县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加工、发展乡村休闲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但依然存在农业规模化水平低、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产业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并提出通过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以及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等方面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农业和教育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职业院校作为农业人才培养基地,要充分发挥其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学历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做好顶层设计,满足学生差异化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业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智慧农业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持、数字人才支撑和数字能力的提升。数字能力作为全民全社会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不仅是数字经济的社会基础,也是数字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新疆智慧农业发展成效及面临的问题,明晰了加快智慧农业数字技术应用、加强智慧农业数字人才培养、提升数字能力、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提出以问题求解为导向、以数字技术为桥梁,基于“计算+数据+算法+系统+网络”5个数字技术的核心要素,构建数字能力的提升路径,夯实数字能力赋能智慧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项目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业体验基地以农业观光采摘园的模式运 营,使农村地区各产业相互支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山西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