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杨梅大棚促成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大棚栽培能提早上市时间,大幅提高商品果率和优质果率,延长杨梅的市场供应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通过对大棚杨梅栽培的园地选择、品种选择、大棚类型与搭建、薄膜管理、棚内授粉、温湿光调控、栽培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杨梅大棚促成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10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采果前25、35、45d单株挂罗帐,以不挂罗帐为对照,比较各处理果蝇防效、株产、效益及商品果率等。结果表明,罗帐处理的杨梅果蝇相对防效达86%以上。试验时间范围内,果蝇相对防效随着罗帐时间增加而提高,商品果率和优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罗帐时间增加而降低。采果前35d处理的株商品果产量和效益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33.1%和增效186.3%。综合考虑,建议在山区东魁杨梅栽培中推广应用采果前35d挂罗帐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福安开展大棚栽培和单树罗幔栽培对杨梅采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种栽培方式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杨梅的糖酸含量,口味较淡,但均可显著减轻不良天气对杨梅果实的影响,改善杨梅生长的微环境,提高杨梅的产量与品质.2种栽培方式可延迟采收期3~4 d,降低病果率18.15%~19.34%,果蝇的防效率达95.98%和94.20%,控制落果率3.9%~5.6%,提高经济效益约62%.其中罗幔栽培资金需求小、操作灵活,适合农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兰溪开展荸荠种和东魁杨梅设施促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荸荠种杨梅大棚设施栽培后成熟期提前13~18d,东魁杨梅提前10~15d;品质较露地栽培相当甚至更优;大棚设施栽培杨梅因能提前上市,售价高,效益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东魁杨梅成熟中后期易受果蝇危害,致使杨梅落果,品质下降,为此农户常采用喷施各种农药、激素及营养液等措施进行保果,对杨梅果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实施杨梅简易网室栽培枝术能有效控制果蝇危害,提高果品质量安全;与露地栽培的杨梅相比,每公顷节省成本3600元,优质果率增加78.3%,每公顷增收27000元,经济效益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东魁杨梅人工疏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魁杨梅普遍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 ,大年因结果太多而果小 ,味酸 ,品质下降 ,劣质果率高 ,造成增产不增收 ;小年因产量太少 ,也影响果农收入。为了克服杨梅大小年结果 ,提高品质和经济效益 ,我们于1999— 2 0 0 1年 ,对东魁杨梅进行了人工疏果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材 试验在临海市白水洋镇上游村千亩东魁杨梅基地内进行 ,试材为 17年生东魁杨梅 ,栽植密度 4 5m× 5m。树势生长基本一致。试验设疏果与对照等两个处理 ,每处理 3株树 ,3次重复 ,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按常规进行。1 2 方法 疏果时间第一次在 4月 2 5日果…  相似文献   

7.
鄂西南地区东魁杨梅成花及着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南地区东魁杨梅成花及着果特性研究黄吉华罗祖友向天勇周贤军(湖北民族学院园艺系恩施445000)东魁杨梅因果特大、味佳而著称,本文旨在探讨原产浙江的东魁杨梅引种到鄂西南地区后的成花、着果特性,为其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994~1996年在...  相似文献   

8.
陈方永  倪海枝  王引  颜帮国 《园艺学报》2018,45(6):1213-1214
‘永冠’是从‘东魁’杨梅中选育出的大果芽变新品种。果实近圆球形,平均单果质量为30.9g,最大可达53.0 g。果面红色或紫红色,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中,可食率9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在浙江黄岩果实6月下旬至7月初成熟,抗病性强,尤其抗杨梅枯枝病。  相似文献   

9.
优质大果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RAPD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乌紫杨梅是从浙江省象山县的自然实生资源中选出的一个优质、大果、早熟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果实正圆形,果面紫黑色,单果重为23.49g;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3.6mg/g、13.26%、0.50mg/g,显著高于东魁杨梅;总酸为0.92%,比东魁略低;成熟期为6月15-24日,比东魁杨梅早7~10d。RAPD分析显示,乌紫杨梅新品系母本树与乌紫杨梅嫁接后代(嫁接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的相似性极高,为0.94-0.98;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也最小。而乌紫杨梅及嫁接后代与东魁、炭梅、水梅的之间相似性较低、遗传距离也相距较远。上述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杨梅品种、后代表现稳定的大果、优质杨梅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东魁杨梅嫁接成活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东魁杨梅在始兴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种植,发展势头相当好,但东魁杨梅嫁接成活率相当低,要大面积发展东魁杨梅,首先要过好嫁接繁殖关。为此,我们于1999年至2001年在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果园进行了东魁杨梅的嫁接试验,嫁接成活率由1998年的18%提高到89%,出圃率由原来的14%提高到80%,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黑晶杨梅是乌梅类大果型杨梅品种,综合性状明显不同于荸荠种和东魁杨梅,其遗传性状稳定。乐清市虹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引进黑晶杨梅5.55hm2,经过5年的栽培,已经初步投产,经观察和栽培研究,对黑晶杨梅在乐清栽培的品质表现以及栽培技术做出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东魁杨梅栽培的几项改进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魁杨梅是浙江杨梅的四大良种之一,因其个大,质优,售价高,成为台州近10年来杨梅发展面积最多的品种;2010年台州市东魁杨梅种植面积达2.65万hm2,占杨梅栽培总面积的75%.东魁杨梅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较为精细,易受灾害性天气影响,产量低,效益不稳,这成为东魁杨梅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调查和示范实践,提出其早结丰产栽培的几项改进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杨梅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水果产业,是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1])。诸暨位于浙江中部,现有杨梅种植面积267hm~2,主栽品种为‘东魁’杨梅。避雨栽培技术是果树生产中一项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可起到避雨、降低病害、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等作用~([1])。薄膜棚架避雨可明显提高杨梅栽培的经济效益~([2])。  相似文献   

14.
集成农业措施防治杨梅果实腐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采用强化枝条修剪、平衡配方施肥、适时疏果、果园覆盖等集成农业措施进行了东魁杨梅果实采前生理性腐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集成农业措施对减轻东魁杨梅果实采前腐烂具有明显的效果,试验树历年果实采前腐烂率为8.8%~20.1%,明显低于对照树;优质果率为70.7%~90.5%,明显高于对照树。在低海拔地区应用集成农业措施的效果明显好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东魁杨梅,又称大梅或巨梅。果型特大,平均单果重24.5g。果实近圆形.果实紫红色,汁多,味浓甜,营养丰富,是鲜美的夏令佳果.还可以加工成干果,蜜饯、罐头、果酱和果酒等,深受人们喜爱。东魁杨梅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丰产优质。我校于2000年引进一批东魁杨梅,2002年开始投产,并取得了一定效益。现把主要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梅是建瓯市的传统盛夏佳果,随着引进浙江的东魁杨梅品种,杨梅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杨梅也存在着幼年期较长,投产迟,结果少,甚至不结果现象,通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修剪,控冠压梢,配置好授粉树,施肥与培土,防治病虫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梅(Myricarubra(Lout.)Sieb.et Zucc.)营养价值高,尤其东魁杨梅,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5%,酸含量0.5%~0.8%,富含原花青素、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福安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有较长的杨梅种植历史,20世纪80年代杨梅已成为继葡萄、水蜜桃、晚熟龙眼之后又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产业。福安市苏阳屏风山农业合作社1990年从浙江引进东魁杨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促早栽培对杨梅叶片形态、果实成熟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设置双膜、单膜促早设施及露地三种不同栽培模式,连续监测不同栽培模式中的温度变化,调查试验地区的物候期,比较对应的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并测定叶片表型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促早栽培设施中日平均气温和活动积温显著提高,其中双膜栽培作用更明显,活动积温达2 592.1℃·d,提高74.3%;设施促早栽培下杨梅物候期和成熟期显著提前,双膜、单膜栽培杨梅成熟期分别比同地区的露地栽培提早40 d和22 d以上,采收期可长达57 d;设施促早栽培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等指标,商品果率提高1.6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结论】杨梅设施促早栽培技术是一种不影响杨梅正常生长,可显著提早成熟期、延长采收期、提升果实品质并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杨梅为常绿乔木,生态经济树种,是我国南方特色水果。东魁杨梅原产浙江黄岩,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冠高大,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寿命长,其果实成熟迟,果实大,品质佳,是目前国内发展栽培面积最大的杨梅品种。黄岩长期以来狠抓东魁杨梅生产发展,积极开展杨梅标准化栽培,杨梅果品质量安全,创新杨梅栽培模式等。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开展黄岩西部山区精准扶贫,在海拔400~700m高山上适宜的区块种植东魁杨梅,推行东魁杨梅  相似文献   

20.
东魁杨梅品质栽培关键生产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作为浙江省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尤其是东魁杨梅,由于果形特大、品质优、市场经济效益最高而深受广大种植者与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栽培面积发展迅速[1-2]。2010年浙江省杨梅栽培总面积8.37万hm2、产值达49.5亿元,其中东魁杨梅占47.6%约4万hm2、荸荠种杨梅占28.3%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