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挖掘更多的茎基腐病抗性QTL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中抗茎基腐病品种CI12633和感茎基腐病品种扬麦15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SSR和SNP等分子标记对群体中的94个家系进行基因型分析,绘制遗传连锁图,并结合3次室内群体的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结果对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与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巨英 《作物研究》2010,24(2):97-98
按照湖南省测土配方试验示范方案的要求,在肥料施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7∶3,6∶4和5∶5三种基追肥比例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研究不同基、追肥比例对粘土质地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性土质不同基、追肥比例之间早稻产量无明显差异,但以基、追肥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达6 537 kg/hm2。  相似文献   

3.
杨建云 《北方水稻》2013,43(2):38-39
通过水稻旱直播氮肥的基追比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肥力水平同等下,全生育期施P2O54 kg/667 m2、K2O 2kg/667 m2,全部一次性基施,氮肥基施65%、追施35%和氮肥基施35%、追施65%为宜,产量分别达到681 kg/667 m2和731 kg/667 m2,试验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缓释尿素对滴灌玉米农田土壤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基施比例的缓释尿素与滴灌玉米土壤氮素供应、氮素吸收利用以及农田氮素平衡的相互关系,明确缓释尿素在滴灌玉米上作基肥施用并探讨其施用的适宜基施比例。结果表明,基施缓释尿素对比普通尿素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缓释尿素处理土壤无机氮积累量表现为富集现象,不施氮处理则表现为负积累效应;土壤氮素含量随基施比例的增加而降低。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随缓释尿素基施比例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氮素盈余量随基施比例的增大均先降后增。以缓释尿素50%作基肥的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较高,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稻茬迟播小麦树脂包膜缓释氮肥高效施肥模式与技术,以冬小麦品种扬麦23为材料,以43%树脂包膜缓释氮肥(PCU,含氮43%)和尿素(U,含氮46%)为氮肥,设置“一次性基施”(A)与“一基一追”(B)2种施肥模式,共形成10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A1)、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20%尿素基施(A2)、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40%尿素基施(A3)、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20%尿素返青期追施(B1)、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20%尿素拔节期追施(B2)、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40%尿素返青期追施(B3)、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40%尿素拔节期追施(B4)等7个施肥处理,分析了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迟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SPAD值、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模式处理(A1~A3)的小麦产量显著低于常规施肥(CK,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一基一追”两次施肥模式处理(B1~B4)的产量显著高于CK,泰州与扬州两地分别平均增产5.77%和5.64%,其中B4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8 796....  相似文献   

6.
选用花育22号、丰花1号、10L4、09S2、09S8和FB4等6个花生材料,每份材料各8个双仁荚果测定了其先豆、基豆脂肪酸含量。全部参试材料亚油酸含量均值均为基豆高于先豆,其中丰花1号和10L4先豆与基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二十四碳烷酸含量均值均为先豆高于基豆,其中09S8和10L4先豆、基豆间差异显著,丰花1号和FB4先豆、基豆间差异达极显著;其他脂肪酸含量先豆、基豆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7.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近几年在南方稻区陆续发生,已给水稻生产带来较为严重威胁。介绍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为害症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艳  辛宏宇 《杂粮作物》1999,19(5):40-41
为确定生化有机肥对玉米增产的适宜用量,试验设3个基施用量,以常规施肥方法)基施磷酸二铵150gk/hm^2)为对照。结果表明,基施生化有机肥375~600kg/hm^2,产值可增加7.0%~17.4%。从产量结果看,基施生化有机肥75kg/hm^2,可以替代基施磷酸二铵150kg/hm^2。使用生化有机肥不仅可以部分代替化肥,具有改良土土壤作用。  相似文献   

9.
氮肥基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马铃薯微型薯合理的氮肥施肥方式,以‘早大白’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在温室内进行了氮肥不同基施和追施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肥量为纯氮105 kg/hm2条件下,单株结薯方面,基追比为5:2时,单株结薯最多,全部做基肥的处理,单株结薯最低;单粒重方面,基追比为2:1时,单粒重最大,全部追肥的处理最低。可见氮肥基施和追施配合有利于提高单株结薯率及平均单粒重。因此,微型薯生产重视氮肥基施同时配合追施比较符合移栽的试管苗对氮肥的吸收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群体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以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在豫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小麦群体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纯氮量为165kg/hm^2的条件下,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基追比6:4与4:6的施肥方式有利于小麦分蘖成穗,增加有效穗数,促进基部节间缩短,从而降低株高和提高抗倒伏性能。另外,追肥比不追肥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籽粒和面粉品质。两个基追比相比,基追比4:6更有利于小麦群体动态的合理发展,以及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尤其在拔节期追肥效果最佳,既可获得小麦籽粒最高产量,面粉品质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6,(3):164-168
为建立合理的马铃薯施肥方式、提高肥料施用效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自主研发的新型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肥料的减施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的增效剂均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中添加10%增效剂时,马铃薯增产幅度可达14.12%。在施用10%增效剂的情况下,减少10%肥料施用量,马铃薯产量增加3.98%;减少20%肥料施用量,马铃薯产量基本和对照持平,表明新型肥料增效剂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同时,施用增效剂还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并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稳定性肥料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稻16号为水稻供试材料,通过与配方肥和习惯施肥相比较,研究了稳定性肥料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稳定性肥料通过增加水稻的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进而增加水稻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施用生物有机肥3000、4500和6000kg,hm。3个处理,分析有机肥对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南阳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西瓜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坐瓜节位.提高单个瓜重,提高西瓜中心糖分含量,改善西瓜口感和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结论]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生产有增产增收的效果,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料田间使用效果.[方法]以不施氮肥和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3种不同用量缓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肥料处理水稻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多出19.95万穗/hm2、6.2粒和0.55 g.缓释肥料处理水稻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增...  相似文献   

15.
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甸土玉米田施用不同量氮肥、磷肥、钾肥,在试验用肥量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但肥料的利用率却逐渐下降。回归分析显示施肥量与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或抛物线性相关关系。肥料增施量与增产率间均呈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7,(6):341-345
为研究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当地主推品种‘合作88’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施用推荐施肥、缓控释肥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对改善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不明显,但是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增幅在7.88%~14.92%,其中处理4(施用推荐施肥减20%+生物有机肥80 kg/667m~2)的产量最高,较处理1(习惯施肥)增产428 kg/667m~2,达到3 297 kg/667m~2,增产14.92%;马铃薯经济效益增加幅度在1.73%~13.81%,其中处理4(推荐施肥减20%+生物有机肥)较处理1(习惯施肥)增加收益605元/667m~2;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经济效益要高于使用缓控释肥和常规肥料;建议在种植马铃薯时,可以适当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量,起到减肥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耙地前每公顷水稻本田深施一次肥900~975kg,可使有效分蘖率提高4.5~9.1个百分点,结实率提高3.9~8.0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1.2~2.2g,增产1.9%~9.6%。说明一次肥的施用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抗性,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超级稻基肥与追肥不同比例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开展了3种不同基肥与追肥施用比例对水稻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与追肥施用比例以6:4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基追肥比例7:3和5:5的增产3.5%和5.2%,病虫害减轻,节省农药成本。在超级稻生产中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适当提高基肥施用比例,能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需肥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器官中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并对施肥量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玉米在氮、磷、钾累积吸收数量和消长速度上,高肥量处理显著高于低肥量处理(t=0.05)。施肥量基本不影响磷和钾的吸收动态,而氮的吸收动态两处理间不一致。玉米在氮的吸收过程中,高肥量处理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和吐丝后15天.而低肥量处理只在大喇叭口期出现一个高峰.掖单51号每公顷生产11613公斤子粒,最高需肥量N230.25公斤、P2O5104.25公斤、K2O212.70公斤.三要素的比例为1:0.45:0.92,生产百公斤子粒所需N、P2O5、K2O分别为1.983、0.898、1.832公斤.氮、磷、钾的最大吸收强度分别为4.86、2.49、7.62公斤·公顷-1·日-1,完熟期子粒中的氮、磷、钾分配率分别为58.90、82.40和12.5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稻不同基蘖穗肥比例及施氮量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高达8 589.0 kg/hm2,说明在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