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是黑龙江省鹤岗市罗北县主要树种之一,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林中重要的真菌病害,其蔓延速度快,危害极大,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经多年实践经验,在掌握了该病发生与各种生态因子、林分条件有关的前提下,防治落叶松枯梢病要从生态学角度入手,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陆续发现枯梢病,而且蔓延速度很快,危害也相当严重,轻者造成树木枯梢影响树木生长,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死亡。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一种危险性新病害。一、分布及危害据1978年调查,我省丹东、本溪、扶顺、辽阳、营口、旅大,铁岭等地落叶松林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枯梢病。该病干1973年在东沟县孤山子和集贤林区首先发现,当时只是零星块状分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78年在东沟县调查落叶松林4260亩,发病率为87.1%,感病指数56.4。而桓仁县调查7200亩,发病率为73.5%,感病指数58;2年生苗5亩,发病率30%。我省落叶松林总面积277万亩,约5万亩发病,而且正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发展,已成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枯梢病是一种危害严重,蔓延迅速的危险病害,据介绍该病原发现于日本,目前在我国不少地区的林区有大面积发生。在学习外地有关材料的基础上,1978年夏季调查了本场落叶松人工林发病情况并对落叶松枯梢病发病规律和防治进行了初步地研究。现将调查及研究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北省京山县湿地松发生一种严重的病害。该病造成松林大片枯梢、死亡。迄今为止,发生面积已达3000多亩,且有蔓延之势。国营虎爪山林场,观音岩林场、高山林场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枯梢病在我省是一种危害面积大发病重,蔓延速度快的真菌性病害。给我省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解决该病害防治问题,1979年组成了辽宁省枯梢病防治试验协作组,以丹东和本溪两地为试验基地,对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与立地因子的关系,以及枯梢病的防治技术做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小皱蝽(Cyclopelta parva Distant)很少有成灾记载,但1962年在我省徂徕山林场曾猖獗成灾,全场34,000多亩刺槐人工林均遭不同程度的危害,据在光华寺林区5,400亩林内调查,枯死木占14%,枯梢引起衰弱  相似文献   

7.
今年42岁的李强来自山东省文登市葛家镇北石山头村,上世纪80年代后期高中毕业后就到了烟台市昆嵛山林场当了一名护林员。21年来,他把自己融进了山林,每天与大山为伴,绿树为伍,载树不止,管护不停,硬是把昆嵛山林场欧接沟林区的万亩天然林管护得安全、健康、郁郁葱葱,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乱砍滥伐和森林火灾案件。用他的话说:“作为昆嵛山林场的一名护林员,责任就是用心守护好山林,不让这里的一草一木受到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8.
三、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中新发现的一种危险性真菌病害,为害严重,蔓延迅速。 1.分布与为害该病在1938年发现于日本北海道,1960—1969年仅北海道地区因该病的为害伐除烧毁的落叶松人工林达9700公顷。我国于1973年首先在吉林省汪清和延吉县发现此病,当时仅有零星单株或小团块状分布。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均有太面积发生。山东省局部地区也已发现该病。据1978年考察,我省受害面积为17万公顷,每年损失生长量达7万立方米以上。  相似文献   

9.
1 目的意义落叶松枯梢病Ghignarolia laricina(Sawada)Yamanoto et K. It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落叶松人工林中一种危险性真菌病害。据1978年普查,辽宁全省已发生26万亩,至1981年已扩展到50万亩左右。全省有落叶松林277万亩,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20%。林木患病后枝梢枯萎,严重者枯枝成丛,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全省每年因该病的危害,损失木材近15万m~3。  相似文献   

10.
根据落叶松枯梢病发生与微地形立地环境所造成霜冻害是呈正相关性,经大量调查,编制了“落叶松栽植地区枯梢病危险等级划分表”,通过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实测,准确率达90%以上,适用于生产单位对枯梢病进行预防性防治。  相似文献   

11.
昆嵛山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昆嵛山腮扁叶蜂1983年首次发现于烟台市昆嵛山林场,在烟台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做土室越夏越冬,主要危害红松、赤松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经试验证明以氧化乐果5倍液涂环防治幼虫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枯梢病(Bowyosphearia laricina)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各生产单位虽然每年为防治该病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因缺乏科学指导,收效不大.因此,科学地测算落叶松枯梢病对落叶松人工林的影响,得出准确且具体的防治指标,对及时、经济和有效的控制该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场经营山林面积11万余亩,分布在壁山县东、西两条山脉,林区海拔高300—600米。马尾松纯林占6.6万亩,其中1965年以后新造的马尾松幼林为23.784亩,现已郁闭成林。但球果小卷蛾危害松梢严重,林木不能正常生长。经调查,受害幼松,主梢枯倒,分枝成丛,优势側梢取代主梢,主干弯曲,成林不成材,降低了利用价值。受害幼松较  相似文献   

14.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林中重要的真菌病害,其蔓延速度快,危害极大,被害林木造成枯梢,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整株枯死,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一、生态习性 华北落叶松是宁夏固原市六盘山水源涵养林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华北落叶松为耐寒、喜光、耐干旱瘠薄的浅根性树种,喜冷凉的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有一定的耐水湿能力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胴枯病Phomopsis cryptomeriae KITAJIMA et KAMEL.是我省林区新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50年代在日本有发生。我国过去未曾发现,国内文献也未见报道。 1979年秋季,在清原县大孤家子林场发现两株10年生日本落叶松树冠枝梢枯萎现象,经检验是由2—3个病斑绕树干一周所致。1980年丹东地区、东沟等林场大面积发生此病,据了解发病面积万亩左右,除华北落叶松12—13年生幼林有发病外,日本落叶松  相似文献   

16.
粤北地区杉木真菌性病害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粤北地区 ( 小坑林场、龙山林场、大坑山林场 )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真菌性病害进行全面调查,共采集 86 份标本,分离病组织获得菌株 162 份,主要归属于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腐皮壳属(Diaporthe)、镰刀菌属(Fusarium)、黑孢菌属(Nigrospor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叶点霉属(Phyllosticta)以及散斑壳属(Lophodermium)等。根据病害症状粤北地区主要杉木病害包括:杉木立枯病、杉木炭疽病、杉木溃疡病、杉木顶枯病、杉木梢枯病、杉木赤枯病、杉木球果坏死。各林场杉木林中,杉木炭疽病普遍发生、分布广;种子园中杉木球果病害危害严重,直接影响球果的产量和质量;在大坑山林场 4-5 年生的林分中,杉木顶枯病大面积发生,但在其它地区少有发生;此外,杉木溃疡病、杉木赤枯病和杉木立枯病在个别无性系或者苗圃中零星发生,但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造林事业的发展,刺槐栽培面积逐年增多,由于小皱蝽的猖獗为害,使林木生长受到很大影响,有的成片枯梢,甚者整株死亡。据一九六二年在徂徕山林场调查,全场刺槐人工林34,000余亩,均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其中光华寺林区的5,400余亩,枯死木占14%,枯梢引起衰弱木占53%。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但要造林,而且要护  相似文献   

18.
从落叶松梢栖真菌筛选出对落叶松枯梢病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落叶松枯梢病进行生物防治。将自落叶松梢部分离到的11种梢栖真菌与落叶松枯梢病病原菌进行对峙培养,根据被覆盖程度、抑菌率、拮抗系数和防治预试验的结果,综合评价后发现:粪生粪壳、深绿木霉和球毛壳3种梢栖真菌对落叶松枯梢病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利用这3个菌株在黑龙江省勃利县通天一林场国富沟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为粪生粪壳>代森锰锌400倍液>深绿木霉>球毛壳;深绿木霉和粪生粪壳喷洒浓度50%和球毛壳喷洒浓度75%时,真菌多样性最多,梢栖真菌系统较其他浓度更为稳定,与化学防治相比,既达到了防治目的又具有不污染环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 松梢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 H.S)是我国主要松林害虫,幼虫蛀食松树主梢或侧梢,致使梢头枯死,造成干形弯曲,严重影响生长,降低木材利用价值。我省年发生面积达190多万亩,受害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华山松、火炬松、油松。南漳县60万亩马尾松林就有20万亩发生松梢螟,其中七里山林场发虫17000多亩,占该场松林面积的85%,危害株率70~80%,其中幼树主梢受害率达75%。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省各地往年多采用剪梢、喷药和熏烟等方法防治,但均未能控制虫灾。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枯梢病预测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病规律 ,按预测预报和防治指标研究方法进行标准地设置、调查 ,并结合气象资料对该病进行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报 ,并可通过调查做出病情指数与材积损失率关系曲线 ,确定防治指标 ,以指导实际 ,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