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5,(4):222-224
《深圳商报》侯军先生是我天津的同乡,他写的《拚命陈郎》中:“在中国茶文化界,你如果说不认识陈文华先生,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文化’,至少说明你对茶文化的认识程度还欠着火候。差不多的意思换到陈文华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你说你喜欢茶文化,可是你连我的《中国茶文化》杂志都没读过,那也只能说明你对茶文化的了解很有限。就我个人而言,足以验证他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2.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3,(2):311-312
面前摆着的又一套茶文化丛书———《茶文化博览》 ,是新近由余悦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品味极佳的丛书。读后的第一直觉是 :它的质地、它的意义、它的价值就在努力追寻中国茶文化那恒久而常新的“不老基因”。看得出来 ,主编余悦先生现在想做的是更深一层次的茶文化学术解码。当茶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得到普遍而长足发展时 ,这种工作就显得特别必要———由博返约 ;它不再是“泛观博览” ,而是对一些受到关注的课题进行一次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细致的研究。它是一次新的尝试。的确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 ,茶…  相似文献   

3.
台湾茶文化交流考察见闻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枢 《农业考古》2003,(4):302-305
普洱茶名扬四海,茶文化情系台湾。在我的撰著《普洱茶文化》一书即将在台出版发行之际,应台湾中华普洱茶学会、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台湾新竹县农会邀请和接待,思茅地区普洱茶叶协会秘书长黄灿辉、顾问黄桂枢等一行七人,参加云南省农学会赴台考察团(16人),于2003年3月18日至27日,到台湾作“两岸  相似文献   

4.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4,(2):259-263
《陆文学自传》,是茶圣陆羽留给我们的一篇十分珍贵的史料,但至今仍不断有人对它产生怀疑,如说自传中某些文字为后人增补进去的,有的则干脆称自传为赝品。我则始终认为自传是真品,并且认为该传文字百分之百为陆羽所写,并无他人增补之迹象。我曾写了“《陆文学自传》真伪考”、“《陆文学自传》真伪考辨”等文章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现在继续为《陆文学自传》作考辨,并求教于广大陆学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寇丹 《农业考古》2006,(5):76-76
2006年2期《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上发表了一篇论陆羽、李冶(季兰)之间感情的文字,对我已发两篇探讨同一内容的文字提出了不同观点。说我“向来直率的寇丹先生居然表现出闪烁其词的羞涩……贯穿全文篇幅的曲婉揭叙,毕竟让人醒悟李冶的真实身份来”。他醒悟的是什么呢?是《全唐诗》中“载录19位妓女诗作,李冶便是其中之一”。说白了,他认为李冶是妓女,他还说我不敢直言李冶是妓女,“而以女冠一词蔽之”。关于妓女,清代一位大才子袁枚写了不少文章,但字里行间总流露出对不少妓女的关切喜好之情。郭沫若在点评时就以一句“心中有妓奈何他!”入…  相似文献   

6.
姜新兵 《农业考古》2019,(5):177-181
茶的名称历来按照《茶经》的说法有“茶、槚、蔎、茗、荈”五名之说,但仔细核对文献发现:“槚”的本义并不是指茶,是郭璞对《尔雅》所作的注中的理解;《晏子春秋》中的“茗菜”应是“苔菜”之误;“蔎”一般被解释为香草;《尔雅》《说文解字》等东汉以前训诂类文献也未收录“茶”和“茗”字,从训诂学和文字学角度来看,茶的利用时间应不会早于东汉时期。  相似文献   

7.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4,(2):256-258
《陆文艺自传》是研究陆羽的重要文献,也是除《茶经》之外得以留存至今的陆羽的主要文献。但是对这篇重要文献的认识,历来存在一些疑窦和歧见,至今未能在研究上有所突破。笔者不揣浅陋,试作一点大胆的假设和分析,以期促进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丁俊之 《农业考古》2003,(2):187-188
一、陆羽茶文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茶文化是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精华之一 ,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茶不仅是止渴的饮料 ,也是保健饮品 ,还是显示文化艺术修养的载体。因为茶不仅是物质生活 (健体和美的享受 )又是精神生活 (茶道、茶艺、健心 )所不可少的。“2 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茶是 2 1世界的主导饮品”已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1 2 0 0多年前陆羽的《茶经》 ,是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第一部茶业专著 ,流传环宇 ,影响深远。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1 96 3年出版的茶学教授CR·哈勒博士在他的著作《茶叶制造》(TeaManufacture)的前…  相似文献   

9.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5,(4):237-238
每当我诵读明代朱权的《茶谱》,必心生无限的羡慕之情:朱权竟然这么聪明、这么幸运,竟然找到了那样超尘脱俗的一个世外桃源:“挺然而秀,郁然而茂,森然而列”的茶园,“泛然而清,锵然而声,涓然而流”的南涧水,“块然而立,眸然而温,铿然而鸣”的东山石,“癯然而酸,兀然而傲,犷然而鸣”的水渠。朱权在这样一个超然物外、充满仙气的环境中“拳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放下了心中的巨大痛苦,在山、水、石、茶中寻得了生命的乐趣和生活的满足,使他没有因政治的失败而采取极端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农业考古》2004,(2):269-271,281
陆羽唐代著名学者,是茶学的创始人,《茶经》是其代表作。陆羽一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据称他是一个弃婴,不知所生,其姓名是长大后自己用《易经》占卜出来的,他卜得的是“蹇”之“渐”卦,其卦词有“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等语,于是他就取姓为陆以羽为名,用鸿渐作字。大约三岁的陆  相似文献   

11.
黄萌 《农业考古》2003,(2):181-182
各位来宾 ,各位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在春暖花开 ,茶香飘逸的季节 ,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陆羽诞生12 70周年纪念会 ,今天在陆羽的第二故乡———湖州隆重召开。首先 ,请允许我代表湖州市人民政府和湖州人民 ,向远道而来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各位贵宾、中外茶人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湖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湖州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太湖南岸 ,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二区 ,面积 5 817平方公里 ,人口 2 5 6万人。湖…  相似文献   

12.
董淑铎 《农业考古》2003,(2):186-186
各位领导 ,各位朋友 ,各位先生 :陆羽诞生 12 70周年纪念会在我们浙江湖州市顺利举行 ,我们感到十分荣幸。我谨代表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向远道而来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茶友们 ,表示热烈的欢迎 !对于在各方面支持我们重建陆羽故居青塘别业的团体和个人 ,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 ,陆羽虽然出生在湖北天门 ,但是他的大半生却生活在我们湖州。湖州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同时也是古老的文化之邦。湖州优越的自然条件 ,给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早在晋代 ,这里就是优质名茶“温山御”。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  相似文献   

13.
梁子 《农业考古》2003,(2):299-300
国人饮茶说茶,动辄鸟龙、龙井,似乎地处黄土地的陕西与茶无缘,殊不知,陕西不仅产茶,而且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南方茶大量进军西北市场,陕西茶界各奔东西之时,陕西茶人韩星海放下舒适工作环境,四处奔走,终于办起了内部宣传资料性报纸——《园林导报》,以“报道园林经济、传递果业信息、宣传名牌茶叶、服务城乡百姓”为已任,一年多来,充满艰辛,也充满着辉煌。  相似文献   

14.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3,(4):259-260
我与裘君纪平,因为有过一段交流陆学资料的友谊,所以他把他的近作《茶经图说》赠给我,于是我打开书,一遍又一遍地仔细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农业考古》2 0 0 1年第 2期上读到周文棠先生的大作《 <广雅 >茶事作者与时代的商榷及其对茶史的影响》 ,周文在论及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雅》云”时认为 :“这段文字是茶界公认的茶文化重要史料 ,但作者是谁 ?作者是什么时代著的 ?却有不同意见。……吴觉农、陈祖、朱自振、周文棠等认为是张揖所著 ,但对于作者所处时代意见不同。……本文作者认为是南北朝后魏太和年间 (约公元 4 77— 4 99年 )。”“后魏之说是言之有据的。即张揖是《广雅》中茶事内容的作者 ,其著作时代是南北朝后魏太和年间。”周文的观点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16.
罗庆芳 《农业考古》2007,(5):184-185
我没有听过陈椽教授讲课,甚至没有见过他的面,但是我一直是这样在朋友、同事们之间尊称陈椽老师的。由陈椽老师撰写的有关茶文化的20多本书,我几乎都有,而且大都认真地翻看过,并从中受过教育,受过启发,以至于走上了钻研茶文化的道路。在1985年至1995年的十年间,我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在上百个茶场和茶厂度过,我采写过贵州茶、茶场、茶企业和系列报道,以后,在全国各地召开的会议上,一有空就不由自主地到当地名茶基地采风和搜集有关茶的的资料,对于茶的爱好,如果没有陈椽老师撰写的茶书引路,还有庄晚芳老师的引路,很难想象我会对茶产生如此浓厚的…  相似文献   

17.
寇丹 《农业考古》2003,(2):199-200
198 4年 ,茶圣故里湖北天门创刊了《陆羽研究集刊》以来已经 19年。虽然这本刊物到 1990年停刊 ,后来全国的茶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出版了许多书刊 ,有过陆羽的电视片 ,但与研究茶艺、茶具、茶俗等相比 ,对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不但人数少 ,大多还停留在整理古代资料或不同的阐释上。在上世纪末 ,《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经典》及许多专著、丛书的出版 ,可以说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 ,共同完成了对一个封尘已久的中华茶文化宝库的整理清点工作 ,这是中华茶文化复苏的真正开始。中华茶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沉寂了近一个世纪。时间磨损了…  相似文献   

18.
王家扬 《农业考古》2003,(2):183-183
尊敬的各位来宾 ,各位茶友 ,同志们 ,朋友们 :春暖花开 ,草长莺飞 ,万物葱绿 ,新茶飘香。在这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 ,今天 ,来自海内外的茶友们汇聚湖州 ,隆重纪念茶圣陆羽诞生 12 70周年。首先 ,我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刘枫会长 ,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陆羽 ,唐代竟陵 (今湖北天门 )人 ,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 ,一生嗜茶 ,精于茶事 ,对中国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中国茶文化乃至世界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 76 0年 ,正值安史之乱 ,陆羽考察茶事来到相对比较安宁 ,又是名茶产地的苕溪即今湖州。他不辞艰辛 ,爬山涉水 ,…  相似文献   

19.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4):261-261
当今茶文化欣欣向荣,蔚成时尚,茶文化书籍也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自愧于门道仅略有所窥,于热闹也少有参与。祗是于茶文化情缘未断,有时蒙邀参加些茶会、茶话活动,有时上书店翻翻新出的茶书而已。由于茶文化渐成时尚,各地出版商出茶文化书也不遗余力,有的未免大同  相似文献   

20.
徐荣铨 《农业考古》2002,(4):273-274
《瑞草之国———中国茶文化随笔》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介绍中国茶文化的通俗读本。作者王旭烽 ,是一位年轻的国家一级女作家。她出生于浙江平湖 ,现任浙江文学院副院长。其代表作《茶人三部曲》(一、二部 )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1 989年底 ,她调入在杭州的中国博物馆工作 ,参加该馆的筹建和布展工作。在筹建茶博馆的日子里 ,她结识了许多茶人。 1 990年她开始构思“茶人三部曲“ ,而这部文化随笔 ,就是为工作所需和小说创作作文化准备的。 1 992年完成初稿 ,茶叶专家庄晚芳先生为她作了序 ,此书后来并未完整出版 ,只是被引用一些片段 ,倒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