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从黑龙江省西部平原缓丘农区的自然资源、气象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出发 ,对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类型及其效益进行探讨 ,提出了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基础、类型与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并讨论了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技术措施 ,为黑龙江省平原缓丘农区的资源合理利用 ,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文应用改进的AHP方法对低丘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楠竹+杉+豆类”模式综合效益最佳,其次为“楠竹+豆类”、“茶叶+松+豆类”、“板栗+枸桔”等;林农间作是提高低丘综合效益的有效措施;根据模式排序结果和湖北省长江中下游各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对各区域最佳、次佳、一般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3.
仪征市低丘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研究的结果表明,实行林农、林经、林笔渔复合模式,是开发仪征低丘之路。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中,林网建设以意杨与杂交柳组合较好,能在短期内产生效益;在经济林模式中,以梨与茶、甜柿与茶、板栗与茶组合效果好;在林牧渔模式中,板栗、牧草与鹅,桃树、牧草与鹅,板栗与鸡,桑与猪,鸭与鱼配置较佳。从林农间作的模式投入与产出比看,以经济林与花灌林组合效益最高,在经济林与农作物组合中,以板栗与玉米+蚕豆、板栗与山芋+雪菜、板栗与芝麻+胡萝卜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乌桕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唐光旭,彭九生,杜强,徐九龙,徐禄朝,徐炳星,刘少卡(江西省林科所,南昌,330000)(江西省广丰县林业局)(江西省广丰县林科所)乌桕是一个多功能树种,经济价值高。湖区和低丘山区历来有种植乌桕的习惯。为探索经营乌...  相似文献   

5.
金华红土低丘地带,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坡度较缓、土层较深厚、交通便捷等有利条件,可作为金华可持续发展林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另一方面,红土低丘存在土壤结构差,易发生水土流失,且多具粘、酸、瘦、板及易旱的缺点。对此,需要针对红土低丘的特点,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林业生产,探讨其合理的利用模式并制订相应的对策。lfllfffiE的基本情况红土低丘主要包括红壤岗地、紫色上低丘和红砂止低丘三个类型,在金华市各县(市、区)较集中连片,面积达20.74万公顷(表1),多半分布在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地过渡的地带。因其基本条件既有宜…  相似文献   

6.
低丘岗地环境资源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松滋县老城镇白龙埂柑桔场经营模式分析,结合“长江中下游低丘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项目,探讨了低丘岗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最佳模式及其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赵冰 《辽宁林业科技》2000,(3):20-22,28
通过对辽宁西部低山缓丘区农林复合经营类型的调查,对辽宁西部低山丘区农林复合经营类型进行分类,初步分为1个系统,3个类型组,25个类型,并对主要类型进行了描述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京山县森林分类经营试点的构思、措施等方面,分析探讨湖北省丘陵县(市)森林分类经营的思路和模式,以便为丘陵县(市)乃至全省全面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留萌种竹,实行毛竹与杉木萌芽林复合经营,更新杉木人工林皆伐迹地可以有效地解决杉木二代林生产力低、效益差、毛竹造林投入大、成林慢、收益缓的问题,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辽宁省朝阳低山缓丘地区实施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措施,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面的效益。2a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荒坡对照区相比较,有植被覆盖的区域水土保持能力强。单纯种植农作物1997年平均减水40.07%、减沙38.8%、1998年为25.52%和39.1%;农林复合经营1997年平均减水36.42%、减沙53.9%,1998年为44.29%和59.3%。初步证明农林复合经营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  相似文献   

11.
在辽宁省朝阳低山缓丘地区实施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措施 ,研究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面的效益。2a的试验结果表明 ,与荒坡对照区相比较 ,有植被覆盖的区域水土保持能力强。单纯种植农作物 1997年平均减水 40 0 7%、减沙 38 8% ,1998年为 2 5 52 %和 39 1% ;农林复合经营 1997年平均减水 36 4 2 %、减沙 53 9% ,1998年为 44 2 9%和 59 3 %。初步证明农林复合经营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面效益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小叶锦鸡是辽西地区优良的饲料防护林树种,该文对其生物量动态和粗蛋白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小叶锦鸡饲料防护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辽西地区,山地阳坡林草间作模式的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平地林粮间作模式次之,山地阴坡林草模式最低;平茬后2年生小叶锦鸡可食部分生物量最大,平茬周期以2年为宜;生物量年生长动态总体呈增大趋势,9月份出现最大值,粗蛋白的年变化总体是下降趋势,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可食部分生物量的粗蛋白总量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此时饲料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赣州市林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历史教训,提出了赣州市林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设想:西部中低山区森林资源商品生产和江河生态保护区;南部低山丘陵兼用林、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和林特产品加工区;中部丘陵河谷生态公益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区;东北部低山、丘陵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区等.  相似文献   

14.
石林县从2004年起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在项目实施区域,荒山变成了疏林地,疏林地变成了有林地,石漠化土地变成了灌木林地,有效地恢复了森林植被.文章介绍了石林县在公益林管护方面的机构、制度建设情况,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着资金不足,补偿标准过低,对公益林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马龙县中低产林面积、蓄积及地类、起源等情况.分析中低产林的成因,列举评判标准.阐述主要改造模式,以及下达任务过迟,当年计划需跨年完成,分山到户对改造的制约,规范操作有待加强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藉此提出了下达任务时间提前,创新改造机制,培育大户,加强技术支撑服务,加强管理与监督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州是国内较早使用工程手法,运用人工材料塑造假山的地区。广州塑石假山从早期以塑山法为雏形,发展至以水泥砂浆为塑面,砖石钢筋为骨架的塑石假山,以及GRC组装型假山。这类新型塑石假山与传统天然山石假山相比,具有材料易获取、可塑性强、承重轻、造价较低、建造效率高等特点。结合案例介绍了3种塑石假山的工艺特点:塑山法以砂浆和灰浆弥补形之不足,水泥砂浆塑面假山结构灵活且受环境约束小,GRC组装型假山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满足多种特殊形态的表现需求。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of Sanjiang Plain The Sanjiang Plain is a vast area of alluvial floodplains and low hills in northeast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luence of three major rivers, the Heilong River (Amur in Russia), the Wusuli R…  相似文献   

18.
对低丘岗地营建园林绿化苗木基地的土壤管理技术、抚育管理技术、密度管理技术、树体管理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低丘岗地营建园林绿化苗木基地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风沙区典型立地类型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梁峁顶黄土立地类型,阳坡、风沙土立地类型,缓坡阶地类钙层黄土立地类型,缓坡阶地风沙土立地类型4种立地类型的5种造林模式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适宜半干旱风沙区典型立地类型的优化造林模式以及小叶杨成过熟林(小老树)的最佳更新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