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南美白对虾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自1988年引进我国后,逐步形成了从引种、繁苗到养殖、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成为当前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2012年产量达到145万吨,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85%,产值超过300亿元。  相似文献   

2.
1984年,舟山地区养殖对虾的面积达到12000亩,比1983年增加了50%,使对虾年产量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至9月进行了中国明对虾卤水配兑淡水高产养殖试验,试验池塘的总面积为3000m2,总产量为3350kg,总产值为103850元,单位产量达到1.12kg/m2,单位产值为34.62元/m2,投入产出比1:1.87。  相似文献   

4.
农牧渔业部肖鹏副部长说:“我国海水养殖将以11.2%的年增长率上升,于1990年达到120万吨,产值将翻一番。养殖水面补翻一番,将增至60万公顷,176个沿海县的指标将超过千吨,地区指标定为10万吨。以后5年养殖品种主要是对虾、蟹、扇贝、鲑鱼、牡砺、海参和海鳗,对虾养殖5年内要翻一番。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慈溪市南美白对虾池塘套养名优品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套养面积为30366亩(包括复养面积)。二年来笔者有针对性地对全市对虾池塘套养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研究,调查结果供大家参考。1.关于套养2010年度,对部分虾塘养殖户进行了全面生产情况调查,收集的主要数据有养殖面积、饲料投喂、南美白对虾产量、产值等,见表1。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学》2004,23(3):28-28
设施渔业作为渔业养殖新的生产方式 ,在我省得到全面推广 ,工厂化面积和产值不断提高。葫芦岛市积极开展工厂化养殖 ,2 0 0 3年 ,该市工厂化养鱼面积达到 19 2× 10 4 m2 ,比上年增加 11 1× 10 4 m2 ,增加了138% ,产量可达 12 5 0t ,产值突破 1亿元。其中海水养鱼面积要比上年  相似文献   

7.
斑节对虾工厂化健康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3年进行斑节对虾工厂化养殖试验,采用健康养殖的方式,单位面积产量达到0.77kg/m^2,成活率为16.20%,渔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大连地区人工养殖中国对虾的常见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美美  邓欢 《水产科学》1990,9(2):34-36
1989年大连市养虾面积已达二十多万亩。随着养虾业的迅速发展,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也随之增加。1988年全省(包括大连市)因虾病危害而严重减产。因此,虾病的防治将直接影响到养虾业的发展前景。本文根据1989年调查资料叙述大连地区养虾业中常见病害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7年,我区取得了刀额新对虾淡水养殖的成功,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进行了高产养殖试验,通过一次性投足大规格虾苗,强化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结果亩产110公斤,亩均产值11万元,亩获利085万元,饲料系数21,平均成活率44%,平均规格160尾/公斤,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73,(10):26-26
1970~1971年澳大利亚对虾产量为4,200万磅,产值达1,840万澳大利亚元。是高产年。  相似文献   

11.
池塘半封闭淡化养殖斑节对虾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在池塘条件下半封闭式淡化养殖斑节对虾的技术,成功地将斑节对虾养殖环境的盐度下限控制在1~2。通过培养基础饵料、科学驯养和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手段,使对虾的平均单产达到了3812kg/hm^2,产值达到10.8万元/hm^2。  相似文献   

12.
海带工业中海带渣应用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带种植的产量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2009年我国海带干品产量达到6.0×105 t[1],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每年提供了40多万个就业岗位,几十亿元的产值,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海带苗种资源的优化,海带的种植面积和规模会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北京市渔业继续保持了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渔业水域面积29.97万亩,其中,水库增殖面积21.14万亩,池塘养殖面积8.62万亩,流水养殖面积146.4065万平方米;水产品产量达到6.43万吨,名优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实现渔业产值15.66亿元.……  相似文献   

14.
《海洋渔业》1981,(3):F002-F002
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去年间发展很快,放养面积达10万亩,人工育苗3800万尾,解决了养殖苗种的半数。每立方米水体的出苗量达到几万至十几万尾。目前全国沿海各养殖单位正抓紧时机积极准备好1981年的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争取丰收,力争在3-5年内达到人工繁殖全部对虾养殖苗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从南至北虾病灾情严重。汕头地区是全国虾病的早发区、重灾区,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发生对虾暴发性流行疾病,1993年对虾发病面积占放养面积的86.7%。特别是中国对虾的养殖每年发病最早,死亡率最高,1993年我市养至5—6厘米的中国对虾几乎全部绝产。为了探索解决我市对虾暴发性病害的新路子,1994年我们在汕头市达濠区金声水产养殖公司协助下,  相似文献   

16.
北塘水库虾场1983年建成,有精养水面200亩,沉淀池100亩。三年来共生产对虾11.3万斤,产值50.9万元,获纯利17.4万元,平均亩产207.6斤。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达到高产稳产,现将这几年生产性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亚洲和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性海洋产业。我国的对虾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曾在19881992年居于世界首位,年产量达20多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1993年养殖对虾病害的暴发性流行,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严重滑坡,不仅对虾养殖业本身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相关的对虾加工和出口等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由对虾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虾病害防治和养殖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积极引进凡纳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和细角对虾(俗称蓝对虾)等新的虾种进行养殖,特别是我国华南地区采用高位池和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凡纳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迅速回升,对虾养殖业又开始出现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2000年华南地区养殖对虾产量增长迅速,达到12万多吨,其中约5万吨是凡纳对虾;仅广东省就达到7.5万多吨.超过全国产量的1/3。采用新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凡纳对虾单造产量普遍达到510吨,公顷,高的年产量已达到20吨,公顷,在江苏、山东等地进行小规模养殖也取得了成功,其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优于我国原有的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华南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养殖对虾的主产区。2000年我国华南地区引进细角对虾进行试养取得成功,个别地区单造产量达到610吨,公顷,成为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中又一个新的种类。但是,国内对于细角对虾的研究刚刚开始,缺乏专门介绍该虾的资料,广大虾农对此虾也了解不多。作者在此对细角对虾的养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并与凡纳对虾等其他滨对虾属种类进行比较,提供给有关科研人员和养虾业者参考,希望对我国细角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据统计,2016年湖北"稻虾共作"、"稻虾连作"面积达到352.68万亩,同比增加26%,湖北省各类小龙虾生产总面积达到465.2万亩;小龙虾产量达到48.9万t,同比增加13%;小龙虾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48.09元/kg,同比上涨5%;小龙虾养殖产值达到195.79亿元,同比增加25%;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综合产值达到723.33亿元,同比增加20%。  相似文献   

19.
<正> 滦南县三丰养虾场一场地处杨岭镇南边庄子村,始建于1988年。三年来,养虾水面连年扩大,养虾效益连年增长,共获纯利643.4万元。 1988年全场养虾面积765亩,总产对虾86吨,单产113kg,获纯利49万元,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受益。 1989年全场养虾面积1603亩,在遭受赤潮危害下,总产对虾347吨,单产216Kg,获纯利93万元。 1990年全场养虾面积2318亩(本场1603亩,承包第一盐场715亩),总产对虾  相似文献   

20.
灌云县地处苏北平原,海水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县城东部的燕尾镇和洋桥农场,水产养殖面积6 666.7hm2,自1980年起开发虾池从事中国对虾的养殖,到1984年养虾面积达到3 333.3hm2,1993年对虾养殖区疾病暴发,一度使对虾养殖处于绝境,1994年逐步海改淡从事淡水鱼的养殖,至目前,高涂上淡水养殖面积6 000hm2,海水养殖面积只有666.7hm2左右,其中,鱼类和贝类养殖面积533.3hm2,中国对虾养殖面积只有66.7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