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生物病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内容包括应用海洋生物技术修复养殖生态环境;以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PCR等海洋生物技术来诊断养殖生物的疾病;通过防止病毒的垂直与水平传播、免疫预防、转基因技术及破译病毒基因密码与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等防治水产养殖生物疾病的海洋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2.
方斑东风螺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但产量有限,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发展方斑东风螺养殖业,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与生长等;养殖技术研究包括苗种繁育技术和成螺养殖技术,目前方斑东方螺成螺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对虾高位池养殖、自然海区砂滩养殖、海区沉箱养殖、鲍笼养殖等;另外,还探讨了方斑东风螺的病害防治对策,认为应以预防为主,采用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方斑东风螺市场消费潜力大、养殖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其养殖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3.
2养殖装备研究的发展与展望渔机所对养殖装备的研究始于建所之初 ,四十年来一直是全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四十年前 ,渔机所面对的是机械化程度一片空白的养殖生产 ,四十年后 ,渔机所养殖装备技术研究的发展已形成包括养殖机械、养殖设施、养殖监控、水产饲料加工、饲料资源开发等全方位的技术领域 ,我国的养殖业也在养殖装备技术的推动下 ,成为世界第一的水产养殖生产国。2 .1养殖装备研究的发展( 1 )养殖机械研究1 964年 ,开展“淡水苗种养殖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研究”课题 ,开始对当时传统养鱼区阻碍养殖产量提高的瓶颈问题进行调研、研究 …  相似文献   

4.
谢营梁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5):35-35,31
2009/10年在CCMLR水域上报的今年,该县将与国内水产养殖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合作,引进推广大闸蟹养殖先进技术,开展大闸蟹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在规模养殖的基础上提出“养大蟹、养特供蟹、养有机蟹、养跨季节蟹”,实施大闸蟹精品养殖,推广大闸蟹无公害养殖和生态健康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5.
真鲷(Pagrus major)是海水鱼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但真正确立商业性养殖方式,只有20多年的历史。近20年来,日本对真鲷养殖生物学、人工苗种培育、营养与饵料以及病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养殖生产已达到商业性规模。继(鱼师)鱼之后,真鲷成为日本第二种海水鱼养殖品种。目前,真鲷养殖方式由粗养向半精养、精养技术方向发展,日本真鲷养殖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精养方式。为借鉴日本真鲷精养技术和经验,本文对日本真鲷精养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作一扼要的概述。商业性养殖和亲鱼培育日本真鲷商业精养技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浮式网箱中进行精养;另一种是在混凝土水池中进行精养。混凝土水池精养,一般水池容积为50—200米~3,水深为1.5—2.0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上,水产健康养殖的研究主要涉及现行不同养殖方式的环境影响评估:养殖系统内的水质调控技术: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水生生物的  相似文献   

7.
王志慧 《河北渔业》2002,(2):5-5,36
<正> 健康养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而言,涵盖了更广泛的内容。它不但要求有健康的养殖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的安全,而且还要求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养殖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种质特性。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水产养殖及管理中所出现的随意性现象,已严重导致疫病蔓延,种质退化,产量、质量下降,以及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等  相似文献   

8.
<正> 4 鲟鱼的养殖技术概述 从技术角度讲,开发鲟鱼,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较鳜鱼、甲鱼等容易得多。如可用廉价饲料,而且饲料转化率高,养殖成本低。据报道,鲟鱼养殖的饲料成本仅占鲤鱼和虹鳟鱼的70%左右。在东欧各国,利用西伯利亚鲟与杂交鲟养殖,经370天饲养,尾重分别达到2074克和2432克。特别是养殖美国的匙  相似文献   

9.
<正>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是在原有的工厂化养殖基础上,配备循环水净化设施、设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净化方式把养殖废水转变成可再利用的养殖用水,使用优质的人工配合饵料和管理技术进行的高度集约化养殖方式。与先进国家技术密集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相  相似文献   

10.
冯毅 《水产养殖》2014,(8):29-30
<正>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池塘乌龟养殖发展迅速,五个乌龟养殖合作社的养殖面积达815×667m2。自2009年以来,笔者积极从事利用生物技术仿自然生态改善池塘养殖环境的研究。现将池塘仿自然生态养殖乌龟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时间为2013年4月—2013年10月。地点选择六安市帮群水产养殖场。选择1—4号4口塘,1—3号为试验塘,4号为传统养殖对照塘。  相似文献   

11.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并持续引起各界业主广泛关注。因此,刺参种苗的工厂化培育技术和养殖技术随之兴起。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及养殖虹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工艺、设施与装备系统的设计研究,该研究进行了虹鳟鱼养殖试验,突破了养殖水体氨氮低温处理技术关键,形成了低温微生物驯化处理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新方法,建立了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的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集成技术。试验表明,在空气增氧的条件下,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养殖密度达到38kg/m3,各项水质指标符合鱼类正常生长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鲍的养殖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为鲍大规模养殖生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进而掀起了鲍人工养殖的高潮,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导致鲍病害频发、种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orientalis)的养殖曾经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但传统的养殖模式及其养殖技术已不能够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为探求中国对虾养殖新模式,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至2005年承担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项目“中国对虾深水池塘养殖高产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随着深水网箱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面临着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问题,与之匹配的不同品种的个性化养殖技术研究更显重要。卵形鲳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名贵养殖品种,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半年多,可达500g;它肉白色细嫩,鲜美甜口,是南部沿海深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几年,笔者进行了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醪技术的初步探索,根据工作经验,谈几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水科院以加快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升级改造、推进健康养殖为目标,开展了较为全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模式构建工作,确立了以池塘养殖生态工程技术修复养殖水环境,以生态工程设施技术改造传统池塘的研究重点,建立了池塘养殖生态工程技术研究的集成平台和示范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2010,(5):67-67
3月31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在广东省惠东县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高位池对虾养殖基地,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节能高效工厂化养殖设施及安全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A200901G04)”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名优海水品种工程化循环净水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TS16)”课题中“高位池对虾循环水养殖设施及安全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内容进行了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8.
相远辉 《中国水产》2014,(11):71-72
<正>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品质优、抗病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广等优点,是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从九十年代进行人工养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山区流水养殖西伯利亚鲟、杂交鲟逐渐兴起。因此,对流水养殖鲟鱼快速育成技术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鲟鱼流水养殖快速育成技术的成功与推广,将有助于提高鲟鱼的品质与产量,有利于鲟鱼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     
《江西水产科技》2009,(4):47-48
“节能型循环水养殖装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目前,福建省省水技总站承担的《节能型循环水养殖装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项目组通过3年多研究,自主开发出一套节能型循环水养殖装置系统;研制出高效射流增氧器并获得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05 2008 8739.9);初步总结了一套鳗鲡循环水养殖的技术操作规范,为鳗鲡循环水健康养殖模式在福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0.
叶青  胡云飞  张奋勇  刘勃 《水产养殖》2011,32(12):45-47
河蟹养殖业现如今普遍存在养殖池塘的环境退化,生态养殖技术在养殖户具体应用中差异性大的养殖状况,其内涵(包括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停留在“种水草、投螺蛳”上,对水草种群形态、数量及管护上缺乏研究,其成熟度不如一般鱼类养殖,养殖水体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以及养殖效果的存在不确定性,制约河蟹高效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