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是新兴科学技术革命和畜牧产业革命的重要新生力量,在实现我国畜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畜牧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养殖端的疾病预防、精准治疗、精准营养、生物安全防控、智能称重等重大核心难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必将成为推动畜牧业走向现代化的有力助推器。借助关键AI技术的普遍应用,实现畜牧全产业链的精细化、安全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带动畜牧产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将成为推动智慧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从AI的发展历程、AI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畜牧企业在AI应用方面的实践以及未来AI在畜牧领域的开发及应用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推动AI技术在畜牧全产业链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4):34-37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一种模拟人的智能的一种信息数据技术,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养猪生产中,文章就AI在生猪精准饲养、肉品质无损检测、改善母猪繁殖性能以及疾病监测与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展开综述,并简要分析了AI的概念和内涵,进一步提出AI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展望,旨在为AI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这个词出现在大众眼前的频率越来越高,从智能音箱到智能手机,从无人驾驶到Chat GPT,生活中处处都有AI的参与。医学领域是AI应用的前沿行业之一,AI正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为医学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改变。它不仅提高了医生和医疗团队的诊疗能力,还能为患者提供更精确、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开AI的神秘面纱,并阐述当前的AI技术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猪人工授精(AI)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50多年,在几代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我国在猪人工授精数量上一直保持在世界最高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猪AI技术曾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人工授精(AI)取决于质量稳定的优质精液,其涉及的技术并不难,但需要有实践经验、尽职和关注细节。本文是一个适用于“场内”AI中心的操作方案,其内容与商业性AI中心所采用的基本一致。AI的计划和应用一定要详细规划,从AI实验室设施的设计及其功能到员工的培训及积极性的调动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快更好地推广猪人工授精(AI)技术,加快猪种改良速度,2009年2月~5月对武威市不同县区2004~2008年度113个养猪场家AI技术应用普及程度作了调查,同时对发展前景作了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养猪生产中,母猪受胎率与产仔数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关键。世界上众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人工授精技术(ArtiflcialInsemination,AI),一些国家超过3/4的妊娠母猪采用AI技术进行配种。我国养猪生产中也广泛接受猪的AI技术。在给母猪实施AI技术过程中,不同的技术方法对提高母  相似文献   

8.
动物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传统的生物技术革新换代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的。分子生物学的某些突破使人们能够分离基因,并在体外进行重组。这些突破迎来了生物技术的时代。作为繁殖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到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似乎才真正开始动物繁殖技术的新纪元。本文在这里集中阐述了人工授精技术(AI),发情控制,体外受精,性别控制,胚胎低温保存,无性繁殖(克隆),胚胎分割和融合技术7个方面的动物繁殖技术的进展。1家畜的人工授精(AI)人工授精是家畜繁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近年来,人工授精头数逐年增…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发展、联合发展对农牧行业来说,来得更加紧迫。1我们正处在三浪叠加的时代1.1 5G+AI技术兴起随着技术的变革,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三种技术的产生,为智能养猪、智能畜牧乃至智能农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应用基础。特别是伴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当下智能养猪落地应用时面临的数据传输慢、延迟较高等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全球人工授精(AI)研究现状,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分析2003~2019年AI研究领域发表刊文量,根据刊文数量、发表年份、国家、期刊、机构及国家合作关系等信息,结果发现全球AI发表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在AI研究领域优势明显且实力最强,全球AI主要研究方向为农学、兽医科学及繁殖生物学等,我国AI研究方向与国际接轨。本文通过对AI相关领域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研究者在国际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和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参考,推动我国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猪人工授精中心在育种值跨群比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概述人工授精(AI)技术在猪遗传改良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猪AI中心在育种值跨群比较中的突出作用;讨论了在大型猪AI中心引领下形成AI网以及联合组成行业组织的必要性;阐述了对联合育种的理解,建议在着眼于完全实现全国种猪遗传评估的大目标下,先试点推行片区"AI中心 场内测定 跨场评估"联合育种模式,再扩大这种实质上的联合育种的范围;并建议采取实际步骤加强大型AI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猪人工授精技术(AI)已成为现在畜牧业的重要技术之一,得到广大养殖户普遍重视和推广。该技术提高公猪配种效能,节约饲养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但此项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受许多因素影响:公猪精液原因、母猪自身原因等,故提出一些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家禽的精液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家禽育种工作者当前面临一个困扰着大多数牲畜饲养业的共同问题,即生产成本不断增长。劳力、饲料和能源成本的不断增长迫使育种者考虑较经济的家禽繁殖法。例如,原种鸡和火鸡的育种场和祖代火鸡的育种场都在用人工授精(AI)技术生产种蛋。AI的一个缺点是需要一些工作人员,这意味着成本有相当大的增加。然而,育种者可以通过革新技术和设备,实现机械化,研究保证种公禽最大精液产量的方法,以及改进稀释和保存精液的方法来降低AI的成本。使精液在0℃以上保存达24小时,即可使原代和祖代育种场更好地应用遗传性  相似文献   

14.
狐狸人工授精(AI)技术是国际养狐业公认的一项先进技术,我国科研人员于1988年开展狐AI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于1995年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技术由手按摩采精技术、精液品质检查技术、新鲜精液稀释保存技术、确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更加能够满足新手玩家的人工智能(简称AI),并且提升AI在玩家中的需求度。该算法解决了目前DOTA游戏中AI存在的一些问题,将DOTA中迟钝的人工智能进一步优化,并深度考虑DOTA中复杂的游戏环境与各阶段的玩家需求,最终实现集成程更高、智能程度更加完善的AI。并将这一智能合成算法应用在自主研发的实际游戏中,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巴西是如何开发公猪采精技术以及利用每次射精准备好人工授精(AI)所需剂量的? 我们在从Suinosul农场自己饲养的公猪采集和准备精液以用于人工授精(AI)的初级阶段中学到的其中重要一课是,“影响精液采集成功和采精量的重要因素是采精员的技术”。由于我们的员工之前没有猪人工授精方面的经验,于是我们参观了3个拥有AI中心的农场,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更加能够满足新手玩家的人工智能(简称AI),并且提升AI在玩家中的需求度。该算法解决了目前DOTA游戏中AI存在的一些问题,将DOTA中迟钝的人工智能进一步优化,并深度考虑DOTA中复杂的游戏环境与各阶段的玩家需求,最终实现集成程更高、智能程度更加完善的AI。并将这一智能合成算法应用在自主研发的实际游戏中,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AI)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尤其是牛的人工授精基本应用冷冻精液,因而得到高质量的精液品质非常重要。然而,在冻融过程中大约有40~50%的精子失去活性,不利于良种公畜种用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AI)是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机体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鸭和鸡是H5N1A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宿主,但鸭对AI禽流感的抗性远大于鸡,目前公认与其机体天然免疫相关基因有关。比较这两种亲缘关系相近模式生物的遗传结构,可以揭示AI抗性差异的分子基础。本文比较分析鸭和鸡主要免疫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AIV抗性差异方面的潜在作用,为AI防控新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繁殖生物技术,亦称人工辅助繁殖技术(Assisted repro- ductioive technique;ART)。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以及所有围绕配子和胚胎进行的操作技术都属此范畴。本文对犬的繁殖生物技术进行概述,主要集中在胚胎、精液冷冻保存、人工授精(AI)、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VM)、体外受精(In vit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