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以猪瘟弱毒疫苗免疫空怀母猪,待母猪分娩后,分别收集30 d内的初乳和常乳,以建立的间接ELISA法检测抗猪瘟IgA水平,并观察IgA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猪初乳中的IgA抗体效价在分娩当天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7 d后抗体水平与常乳基本一致(P>0.05)。对照组仅在分娩当天检测到较低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埋植抗原缓释剂ARD后牛乳特异性抗体效价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奶牛埋植抗原缓释剂ARD(antigen release devise)生产免疫乳的高效性进行评价,随机选择40头成年健康荷斯坦奶牛,试验组20头奶牛于右侧髋内淋巴结处埋植3种释放时间不同的ARD,分别在埋植当天、14 d和28 d释放抗原,通过ELISA检测血清和乳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及消长规律。研究表明:埋植ARD免疫后,奶牛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定效价均明显升高,ELISA滴定效价平均为2×106。埋植后9 d便可检测到乳清中特异性抗体,其应答规律与3种ARD的释放一致,ELISA滴定效价平均可以达到4.1×104,可以达到2~3 d初乳的水平。试验结果说明了ARD生产免疫乳的高效性;通过比较血清和乳清中特异性抗体含量变化,发现在血清效价相同的情况下,奶牛个体对IgG的转运存在差异;ARD的缓释技术较为精确,缓释误差仅为2~3 d。  相似文献   

4.
快速检测生鲜肉中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同时快速检测生鲜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福氏志贺氏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降低检测成本,制备了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研制出能够同时检测以上3种致病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E3、2E7和2E8,3种单克隆抗体效价均在1.28×10~6以上,3种多克隆抗体效价均在2.00×10~6以上。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福氏志贺氏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特异性良好,灵敏度均为1×10~4CFU/g。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猪乳中猪瘟IgG、IgM抗体与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免疫组母猪乳清中IgG、IgM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分娩后1d,随后抗体效价迅速降低,泌乳7d后免疫组母猪乳中各种抗体效价与常乳基本一致;初生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在5~10日龄达到高峰,10日龄后开始下降,至25日龄保护率已不+到100%,抗体水平接近保护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B、MPB64和MPT83抗原DNA疫苗在奶牛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以PJW4303为载体,构建上述3种抗原基因的三价DNA疫苗,免疫6月龄荷斯坦奶牛3次.ELISA法检测免疫奶牛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利用双抗夹心ELISA定量测定免疫奶牛各月IFN-γ浓度.[结果]免疫前奶牛体内特异性抗体为阴性,1免、2免后抗体效价上升较缓,3免后抗体效价上升快.MPT83特异性抗体上升最快,抗体效价1:3200持续6个月;Ag85B特异性抗体效价1:3200持续2个月;MPT64特异性抗体效价较低.免疫奶牛中MPT83、Ag85B、MPT64三种蛋白诱导产生IFN-γ在3免后6个月到达最高,浓度分别为(1 098.95±16.5.03)、(711.45士110.43)、(355.06±72.76) pg/mL,阴性对照组PBS刺激IFN -γ浓度为(114.5±27.46)pg/mL.阴性对照与三种抗原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多价核酸疫苗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可能有利于增强疫苗对抗结核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的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于检测生鲜食品中的福氏志贺氏菌2a。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福氏志贺氏菌2a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后,获得3株分泌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稳定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5C12、1B5和6A11。3株杂交瘤细胞注射进小鼠腹腔后,诱导产生的腹水中抗体的效价为1∶2.048×10~5~1∶1.024×10~5,免疫球蛋白亚型均为IgG。3株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最佳配对为5C12和6A11,由此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测得其灵敏度为1 000 CFU/g,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柞树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柞树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几种常见食源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来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浓度对柞树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抑菌圈法对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4种常见食源性细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柞树叶中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剂为50%的乙醇溶液,在该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达5.06%。提取物在体外对4种食源性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活性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对4种供试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结论]柞树叶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其提取物可用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选择100只健康昆明小白鼠,研究小鼠不同生理阶段以及免疫条件下,乳中总IgG浓度和抗LipaseIgG类抗体效价变化。分娩后4 d分别注射灭菌生理盐水、脂肪酶(Lipase)+灭菌生理盐水、空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Lipase-ISCOM。分娩后8和12 d(即注射后4和8 d),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及乳中总IgG浓度和抗Lipase IgG类抗体。结果表明,Lipase-ISCOM免疫小鼠后,血清和乳中抗Lipase IgG类抗体效价(log2)分别达到4.03和3.3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COM为免疫乳生产候选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对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调查,对河南省6个地区的鸡腹泻病病料进行了细菌学检查,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共分离鉴定出12株鸡源志贺氏菌。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存在种和型的差异,其中8株为福氏志贺氏菌,3株为鲍氏多价志贺氏菌,1株为痢疾Ⅱ型志贺氏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12株鸡志贺氏菌均具有致病性,且毒力不同,其中,从三门峡分离的菌株有很强的毒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多数鸡志贺氏菌对氨苄/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他药物具有严重的耐药性,且不同地区分离的鸡志贺氏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黄曲霉毒素类生物毒素研究提供试验参考。[方法]黄曲霉毒素B1与人血清白蛋白耦联后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阳性株的筛选和克隆等步骤,制备了3株稳定分泌抗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成功地筛选出能够分泌抗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出对黄曲霉毒素B1具有高亲合力、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结论]为鲜奶及奶粉的快速筛检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金银花等6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用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和蒲公英6种中草药,采用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并对这6种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蒲公英这6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对痢疾杆菌表现了不同的抑菌效果,其中连翘和黄连的抑菌效果较好,测得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和31.3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3和31.3 mg/ml。[结论]不同中草药的抑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3.
么乃全  高云航  张敏  何昭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55-16856
[目的]通过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后的IFNγ水平探讨仔猪细胞免疫情况。[方法]采用超前免疫和普通免疫2种方法对仔猪进行猪瘟免疫,用流式细胞仪对猪瘟疫苗免疫后仔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分泌IFNγ细胞数量进行检测。[结果]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进行免疫,仔猪PBMC中分泌IFNγ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增多,且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在60日龄仔猪进行第2次免疫后分泌时,IFNγ细胞的比例增加更为明显,而对照组仔猪分泌IFNγ细胞的比例在试验过程中则一直维持较低的水平,这说明猪瘟疫苗能够诱导仔猪体内IFNγ水平升高,间接表明猪瘟疫苗注射后激发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结论]与普通免疫方法相比,采用超前免疫方法能够使仔猪及早地产生针对猪瘟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青刺果多糖对鸡血清抗体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饲喂青刺果多糖对鸡血清抗体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400和800mg/kg的青刺果多糖饲喂7日龄鸡(设对照组),研究青刺果多糖对鸡血清抗体水平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青刺果多糖480mg/kg组中鸡IgM含量极显著增加;28日龄时IgG和IgM含量显著增加;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青刺果多糖能明显提高鸡的血清抗体含量,增强鸡的免疫力,可作为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及泌乳阶段布鲁氏菌病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方地区某奶牛场297头奶牛2014年的DHI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采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布鲁氏菌病阴性与阳性奶牛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尿素氮、产奶高峰日、90 d产奶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的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高峰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其他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布鲁氏菌病对荷斯坦奶牛的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产奶高峰日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尿素氮和90 d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产犊季节、泌乳阶段、胎次、测定季节等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奶牛布鲁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积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93-9994
[目的]为布鲁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时某奶牛场进行布病调查,采集血清、血液、牛奶等样品通过硫化氢产,生试验、染料抑菌试验和热凝集试验进行布鲁氏抒菌的分离与鏊定。[结果]21份牛奶样品在浓度10%CO2培养葙中培养至第4天时,有5份培养基上生长出30~50个0.05~2.00mm大小无色、闪光圆形、湿润、隆起的可疑小菌落。硫化氢产生试验结果表明,5个菌株均可产生硫化氢;染料抑菌试验结果表明,5个菌株确为布鲁氏杆菌;热凝集试验结果表明,该5菌株未发生变异;PCR检测结果表明,相对应的牛奶检测呈阳性。[结论]初步鉴定从布病可疑阳性牛分离出的5个菌株为牛布鲁氏杆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新型人参核桃乳饮料.[方法]以人参、核桃为主要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和稳定性研究等方式,对人参核桃乳饮料的风味配制、乳化稳定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参数.[结果]人参水提取液的最佳添加量经试验选择为20%,蔗糖添加量经试验选择为6%;复合乳化剂选用单甘脂:蔗糖酯=1∶2,其综合添加量选用为0.3%,酪蛋白酸钠添加量为0.4%,稳定剂为卡拉胶,添加量为0.1%;按此参数配制所得的核桃乳产品比较细腻,香气淳厚,风味怡人,且稳定性好.[结论]本研究可为人参核桃乳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春发  梁少民  张小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26+12136-12126
[目的]为人工规模化泥鳅幼苗培育提供借鉴.[方法]选择蛋黄、豆浆、奶粉和商品开口料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开口料对泥鳅幼苗的存活率及活性系数的影响.[结果]96 h后,蛋黄培育泥鳅幼苗的存活率较低,仅有4.5%;豆浆、奶粉、商品开口料培育泥鳅幼苗的存活率较高,分别为41.0%、44.5%和50.0%.蛋黄、豆浆、奶粉、商品开口料培育的泥鳅幼苗活性系数分别为10.40、23.45、24.38和44.13.[结论]在开口初期,泥鳅幼苗应以豆浆、奶粉和商品开口料为主要开口料,其中以商品开口料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天祝白牦牛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方法]对采自天祝白牦牛3个牧区共9头份牦牛乳SOD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天祝白牦牛乳中SOD活性约为202 U/mL。3个牧区的天祝白牦牛乳中SOD活性有所不同,但是差异不显著;SOD活性随着胎次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即胎次对牦牛乳SOD活性影响不大。[结论]研究可为白牦牛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奶水牛乳汁体细胞计数(SCC)与抗氧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乳汁质量监控和奶水牛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南宁某牛场奶水牛139头,同步采集乳样与血样,乳汁SCC采用FOSS体细胞仪测定,血浆和乳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C)采用FRAP法(血浆铁还原力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TBA法(硫酸巴比妥法)测定.[结果]被检的139头奶水牛中,乳汁SCC≥50.00万/mL(隐性乳房炎诊断标准)的样本占被检总数的12.23%,乳汁SCC<50.00万/mL的样本占被检总数的87.77%;奶水牛血浆和乳清的TAC分别为2.44±1.04和3.78±1.68 U/mL,MDA含量分别为2.07±0.48和1.55±0.52 nmol/mL,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乳清TAC随乳汁SCC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r=-0.168,P<0.05);血浆MDA与乳清MDA间呈显著正相关(r=0.189,P<0.05),而血浆MDA与血浆TAC(r=0.391)、乳清MDA与血浆TAC(r=0.315)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乳清TAC可作为检测奶水牛乳房健康及其乳汁质量的备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