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棉种生产加工过程中,影响棉种质量指标发芽率的主要因素有种子加工烘干温度、残酸、残绒、破籽、未成熟的红籽、秕籽等等。为了提高棉种发芽率,保证稀硫酸棉种脱绒生产加工质量达到国家颁布的种子质量标准。为此新疆兵团农八师133中心团种子站应用科学技术,对棉种生产加工线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安装了最新发明的棉种磨光机,对提高棉种加工质量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棉种的加工中,脱绒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脱绒就是把经轧花剥绒后的毛棉种脱去最后的残绒,制成符合农艺要求和适合机械播种的光籽。国内一般采用的棉种脱绒方法是泡沫酸脱绒和稀硫酸脱绒。新疆机械研究院研制出一种纯机械方法的脱绒设备,即6MRT-250型棉种脱绒机...  相似文献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金博种业八十九团棉种中心加工厂的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包装加工的优质棉种。该厂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引进先进丹麦的色选设备等棉种生产工艺,加工生产的Y10、81—4等适宜机械采收的早熟棉种,子粒饱满均匀,发芽率高,受到棉农青睐。  相似文献   

4.
精河县的棉种体制从创建之日起就存在着政事企三位一体的局面,种子管理站负责良繁、稀硫酸脱绒和棉种销售;而棉种轧花厂隶属农业局,主管棉花收购、加工.虽然棉种产业基本形成,并且各自都有一定的利益,但随着棉种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现这种多头领导、分开管理的经营方式逐渐暴露出责任不明、效益不高等弊端.为了实施种子工程,将原种子站和棉种轧花厂合并组建成棉种公司,面临一次挑战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06,(7S):164-164
机械式棉种脱绒机 不用酸,不用煤,不用发泡剂,无污染,操作简单。低成本,设备投资小,棉短绒可回收。采用柔性剥脱技术的棉种加工设备6MRT-500(250)型刷轮式棉种脱绒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棉种加工成套设备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系统实现了包括电机转速、加工温度、液位等参量的实时检测及控制,实现了成套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软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应用表明,系统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提高了棉种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业科学》2005,(6):F0004-F0004
山东鲁壹棉业科技有限公司是2D05年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山东省鲁棉种业有限公司以及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职工共同出资兴建的以棉种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股份制公司。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主任王洪久研究员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现有职工58人,其中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21人。有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种子是特殊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棉花生产资料,棉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棉花产量的高低和纤维品质的优劣。棉种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为载体的产业化体系。它包括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销售和种子管理五大系统和品种审定、原种繁殖、良种生产、精选加工、包装贮藏、商标品牌、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环节。发展棉花种子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实现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棉花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主要桥梁。我国棉种产业化的起步较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棉种的繁殖、生产与经营主要是政府行为。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棉种的经营渠道日渐多元化,涌现出了多种性质的种子企业,丰富了棉种市场,对棉花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包括棉种在内的整个棉花产业将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考验。因此,只有加快实施棉花种子产业化,才能把我国的品种资源、地域环境、人力资源和科研积累等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培育科技型的大、中型专业棉种公司,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棉花品种的改良和我国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棉花种子脱绒技术与设备的运用是棉花种子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和棉花机械化精量播种、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是影响种子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目前普遍应用的化学脱绒方式有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和泡沫酸脱绒两种。  相似文献   

10.
棉种产业化是发展我省植棉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辽宁具有实施棉种产业化的育种优势和基地网络优势。笔者认为,辽宁要实现棉各产业化,应抓好4个主要方面,即抓住优势,完善良种繁育和供种体系;把握重点,建好种子加工生产线;协作攻关,突破种棉购销体制障碍;强化培训,完善棉种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棉花种子与其它农作物种子有其不同特点,它需要将种子从籽棉中分离出来再进行加工、脱绒、包衣处理才称之为种子。因此棉种在收摘、晾晒、贮存、加工、包衣等每个环节中都要掌握好一定的技术要求,才能确保种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棉种加工质量安全与棉花产业息息相关,棉种加工质量可追溯是目前新疆棉花产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实现棉花丰收的基本要素。为了记录脱绒棉种加工参数信息,实现棉种加工质量溯源,利用VS2010、My SQL开发工具搭建了1套脱绒棉种加工参数信息管理系统,采用VS2010设计软件系统界面,My SQL构建数据库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偏重分析数据库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系统的搭建实现了棉种加工、脱绒环节信息化,为棉种质量安全快速追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由于棉花生育期长,天然变异率较大,自然混杂几率高,采摘、收购、加工等工作繁琐,使棉种生产难度加大.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往往前功尽弃,并且随着生产环节的进展,出现问题环节的后移,损失越严重.因此,把种子质量作为生存基础的棉种生产企业,应当以良种繁育为龙头,严把收购、加工这两个重要环节,严格按照棉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全面提高棉种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棉种从加工到市场流通中质量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棉种加工工艺,从RFID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入手,考虑各个环节棉种质量安全信息的内容,通过分析读写设备硬件结构和部分软件程序进一步说明如何实现棉种RFDI标签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构架,同时分析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框架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效益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阅,监督棉种加工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掌握棉种的质量安全等级,从而提高在各个流通环节上棉种质量安全信息,有效杜绝伪劣棉种流入市场,最终实现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带绒棉种介电分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制了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对影响分选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含绒率的棉种进行了分选电压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分选电压是影响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分选电压的增大,种子的分选效果得到提高;棉种的含绒率是影响分选效果的另一主要因素,为了得到好的分选效果,分选前必须将棉种进行剥绒加工,使其含绒率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贮藏年限对棉种发芽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贮藏年限对棉花种子质量的影响,为棉花种子加工、贮藏和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5年采用不同方式贮藏的棉种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发芽试验,比较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和贮藏条件下棉种发芽率的变化。结果:低温库贮藏3年对棉种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低温库贮藏5年后,棉种失去生产应用价值;常温条件下贮藏2年后,棉种发芽率低于商品种的最低指标要求,常温贮藏4年后的棉种发芽率降为0;硫酸脱绒光籽与种衣剂包衣籽发芽率随贮藏年限变化的趋势一致,但塑料袋小包装的棉种平均发芽率显著高于尼龙编织袋大包装的发芽率。结论:商品棉种在脱绒加工后应采用塑料袋包装后贮藏于低温种子库,安全库存年限以3年为宜。  相似文献   

17.
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滚筒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应配备的滚筒数量,在单滚筒介电分选机上对带绒棉种进行了不同分选电压下不同分选次数的试验,并利用t检验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配置2个滚筒是必要的,可以显著提高分选效果;如果配置3个滚筒进行3次分选,不仅不能提高分选效果,反而会使棉种损失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棉种加工包括脱绒、精选、药剂处理和计量包装等过程,其中棉种脱绒目前我区主要采用泡沫酸脱绒工艺,药剂处理广泛采用包衣技术。泡沫酸加工技术是用最少量的酸液渗透尽量多的棉绒,减少了硫酸用量。由于棉籽是和泡沫化的硫酸接触后,泡沫酸溶液迅速均匀地渗透到棉籽表面的短绒内,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我国重要棉花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棉种用种量在9~12万吨左右.随着新疆种子市场市场化率的不断提高,优质种子占有市场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种子经营企业要不断完善种子加工工序,提高种子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谷物干燥机在我区一般用于谷类干燥,2004年种子公司经过改造,尝试用该机在棉种包衣上进行种子烘干,解决了棉种包衣受天气影响大、种子晒不干的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进料量与加工不协调、热风及谷物干燥温度调控不合理等问题,今年我们有针对地进行了系统调试,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使谷物干燥机在棉种包衣烘干技术上的运用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