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泽林 《粮食储藏》1993,22(4):36-41
从多种香料和草本植物中提取的26种香精油及其一些主要成分对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和米象的熏蒸毒性进行评价.根据防治试验昆虫的活力,对三类活性物质进行识别.同时可能筛选出化合物ZP51,其效果要比其它化合物大5~10倍.对上述4种害虫进行试验,获得100%死亡率的浓度为1.5~3μg/l空气.同时,这种化合物对防治米象的效果更好. 还研究了大量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防治绿豆象的生物活力.有可能揭示酸碳链的长度与它们生物活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发现化合物DB211,要比其它化合物更为有效.当DB211的浓度为50~100mg/kg种子时,能有效地保护种子.有可能这些化合物的作用是阻止雌虫在试验谷物上产卵,而起到驱避害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纹豆象与绿豆象种群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混合竞争实验、互相产卵实验和不同着卵量下的成虫卵巢可见卵量观察实验,得出在四纹豆象与绿豆象种群竞争中四纹豆象占优势的结论。混合竞争实验,虽然在绿豆象发育最适温度30℃条件下进行,但绿豆象在竞争中仍处于劣势。由此充分说明四纹豆象是一种危害性害虫,应加强对该虫的检疫。  相似文献   

3.
重组近交系群体定位绿豆抗绿豆象基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绿豆象是对绿豆危害最严重的仓储害虫,检测和利用抗绿豆象基因是控制该害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利用高感豆象绿豆栽培种Berken和高抗豆象绿豆野生种ACC41亚种内杂交得到的重组近交系(RIL)群体及据此构建的1个包含79个R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通过对3个种植环境条件下收获的RIL群体进行2年的室内人工接虫鉴定,评价其抗绿豆象表现。QTL作图结果表明,在第9连锁群mgM213~VrCS161标记之间的1个QTL在2年3点试验中均被检测到,贡献率在74.05%~79.27%,是抗绿豆象主效基因。该QTL的加性效应值为负,表明来自父本ACC41的这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可以提高绿豆对绿豆象的抗性。本研究结果对开展绿豆抗绿豆象育种以及抗绿豆象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绿豆象在昆虫分类上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Mylabridae,是危害豆类种籽的重要仓库害虫.我们于1982年10月开始应用溴氰菊酯对绿豆象的防护效果,进行药效试验.二、试验方法与结果:1、绿豆象的饲养:  相似文献   

5.
绿豆象地理种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象是一种世界性储粮害虫,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一年繁殖代数甚多,相互感染,循环传播.笔者于1986—1987年对四川、重庆地区和西昌地区的绿豆象对豆类的危害作了实地调查,并进行了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6.
高温处理对绿豆象不同虫态的致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月  张伟  张李香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8):120-123
为明确绿豆象最耐受高温的虫态,获得该虫态完全防控温度和时间,为防治仓储绿豆象提供理论支撑。试验选择35℃、45℃、55℃3个温度对绿豆象的卵、幼虫、蛹、成虫分别处理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处理时间后绿豆象各虫态的死亡率。结果显示:4种虫态中耐热性最强的虫态为绿豆象蛹期,绿豆象蛹期经55℃处理150min后,其死亡率达100%。因此,利用高温方法防治仓储绿豆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给综合治理绿豆象提供理论支撑,在室内(28±2℃)条件下,饲养绿豆象,并观察了6种豆类对绿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象的卵孵化后,幼虫仅在绿豆、红小豆、大豆上可蛀入危害;在绿豆、红小豆和大豆上的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26.50、29.90、52.00天;在绿豆、红小豆、大豆上的存活率分别为52.11%、56.45%、1.60%;绿豆象成虫在不同豆种上的产卵历期差异不显著(P0.05);但雌成虫在不同豆种上的产卵量差异显著(P0.05)。综上认为绿豆象的发育和繁殖明显受储粮豆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对贮粮害虫使用抗菌素是被禁止的,然而也有像印度那样是允许的。我们用小麦和大豆对赤拟谷盗和绿豆象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于绿豆象,使用脱氢链霉素和氯霉素均有效,通过0.1~1.0%浓度的单独处理,到第14天,死亡几乎接近100%。另外,抗菌素相互并用,有时还出现增效作用。赤拟谷盗的情况是,混合使用抗菌素,反而防治效果降低,分别单独使用地霉素或脱氢链霉素,浓度为0.1~1.0%均有效。  相似文献   

9.
在印度对7种有机磷杀虫剂进行实验室研究,以确定其对米象、谷蠹、谷斑皮蠹、赤拟谷盗、烟草甲、四纹豆象和绿豆象的毒力。确定了辛硫磷,乙氧嘧啶硫磷,溴硫磷,杀螟硫磷,碘硫磷,马拉硫磷和虫螨磷对七种贮藏物害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同时也发现,对大多数害虫,辛硫磷和乙氧嘧啶硫磷的毒力最高。  相似文献   

10.
绿豆象生长繁育及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山县地处鄂东,毗邻安徽,是一个多山县,种植红小豆、绿豆、饭豆有较长历史。近年由于农副产品调价并推行联产责任制,农民种杂豆的热情进一步高涨。1985年杂豆总产量由1980年151万斤猛升到275万斤。“杂豆好种不好留,存放半月出豆牛”,绿豆象的危害使豆类造成大量损失。虽然我们广泛地开展了对绿豆象的防治并向农民传授储藏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虫蚀率仍在15—20%。虽然绿豆象食性不复杂,但发生面广,适应性强,破坏性大,是一种主要害虫。对其发生条件、行为习性和生活史等,文献虽有报导,但很笼统,各说不一。鄂东地区的英山县绿豆象的繁殖又有什么区域性特点,也是一个问题。为此,地区粮食局提出课题及研究方案,地、县、所三级科技人员于1982年10月—1983年8月在英山县杨柳粮管所,对绿豆象的危害状况及其防护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宝贵的实际材料,有些数据曾于1985年在《武汉粮油科技》第二期上发表。1984年6月起至1985年8月底止,又在英山县金铺粮管所进行扩大试验,研究绿豆象生长繁育环境及其世代生活史状况。现把鄂东地区绿豆象生长繁育规律及其世代延续等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两种重要储粮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3种虫生真菌、2种苏云金杆菌粉剂(Bt-1和Bt-2)及48%乐斯本乳油对生活在小麦中的谷蠹、长角扁谷盗进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Bt-1粉剂对两种储粮害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对谷蠹LD50为15.75ug/g,对长角扁谷盗LD50为8.06ug/g;三种虫生真菌对这两种害虫侵染力较弱,最高校正死亡率仅为55.0%。48%乐斯本乳油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较好,在0.80ml/L浓度下,谷蠹、长角扁谷盗死亡率均达到100.0%。  相似文献   

12.
<正>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近期研究证实,利用低温或高温而不用农药防控仓储绿豆象是可行的。研究人员首先在-5和40℃下,分别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处理,确定最耐受低温或者高温的虫态。在此基础上,对低温(-5、-10、-20℃)以及高温(40、45、50℃)下最耐受虫态做进一步的生物测定,从而得到完全防控绿豆象的时间。结果表明,绿豆象幼虫和蛹耐寒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5℃的LT50(50%致死温度)分别是12.57、24.93、30.54和15.76小时;绿豆象蛹耐热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  相似文献   

13.
七种主要储粮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山西省7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绿豆象、日本蛛甲、花斑皮蠹、赤拟谷盗、印度谷螟和麦蛾),在进行采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室内或现象饲养观察,研究其发生规律,根据发生消长动态找出其薄弱环节,为适时采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有效成分, 采用室内人工接虫方法, 进行了13个不同绿豆品种(品系)对绿豆象的抗虫性鉴定, 并对筛选获得的抗豆象品种的抗虫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绿豆象对B18、B20、B23、B27、A22和晋绿7号绿豆的为害率均低于10%, 为高抗型绿豆; 其余7个绿豆品种受害率均在90%以上, 属高感型绿豆。绿豆象卵的孵化率在抗、感绿豆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 而绿豆象发育历期、雌、雄成虫体重及成虫羽化率在抗、感绿豆品种间差异显著, 同一品种去皮绿豆与带皮绿豆相比, 绿豆象卵孵化率、成虫羽化率及种子受害率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抗虫成分试验表明, 当绿豆象取食添加抗虫绿豆蛋白25%和50%的人工(合成)绿豆后, 其成虫羽化率由30.48%降低到0, 但不随淀粉比例的增加而变化。可见, 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主要成分为其种子中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一种具有CO_2全部优点的经济、就地可取的替代熏蒸剂,印度Tami Nadu农业大学研究用生物气控制储粮害虫。生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和CO_2,在农村广泛作为燃料使用。它被首次作为控制绿豆象的熏蒸剂而进行了效果实验。绿豆象成虫期比其它生长阶段对生物气更为敏感。用生物气熏蒸5天可完全杀死卵、蛴螬和成虫,而且粮食的蒸煮品质没有任何改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使用不同厚度的锯木灰和草木灰覆盖绿豆,防止绿豆象繁殖。在温度17.5~38.7℃,相对湿度54%~76%的条件下,将5对刚羽化的绿豆象成虫分别放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惰性粉杀虫剂对几种储粮害虫杀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雄  鲁玉杰  刘宪雄 《粮食储藏》2009,38(4):10-13,28
研究了一种以硼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惰性粉杀虫剂对米象、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和小眼书虱的触杀、胃毒、种群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该药剂对米象、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均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对小眼书虱触杀效果极为显著,当剂量为4g/m^2时,第3天小眼书虱就全部死亡。该药剂对米象的胃毒效果最强,在剂量为4g/kg时死亡率达到100%;对谷蠹、锯谷盗和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胃毒杀虫效果。在剂量4g/kg时对锯谷盗种群抑制率达到100%,对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的种群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说明了该杀虫剂具有作为一种储粮保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储藏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综述了中国近20年储藏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进展。(1)天敌昆虫方面:从美国引进黄色花蝽室内毓及仓库释放取得成功,并进行了有关生物学及捕食效应的研究。对仓双环猎蝽、黄风花蝽、麦蛾茧蜂及蜚蠊卵寄生蜂进行了生物学及控制研究,开展了天敌昆虫区系调查。(2)病原微生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进行了仓库资源的分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致病害虫病变研究;对蜚蠊有效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病毒、线虫进行了分离筛选及生物测定;用Bt乳剂实仓防治绿豆象。(3)昆虫信息素:仓库中释放麦蛾、印度螟蛾的合成信息素取得成效,对谷斑皮蠹、绿豆象、谷象、烟草甲、扁甲类、蜚蠊、白蚁等进行了合成信息素效果试验及信息素的分离、提取、纯化、合成工作。(4)昆虫生长调节与生长抑制剂:开展了灭幼脲1号(TH-6040,Dimilin)及保幼激素ZR515及ZR512等30多种保幼激素防治害虫的研究。(5)抗虫品种方面:进行了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品种储藏期对玉米象、麦蛾、谷蠹、豆象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6)遗传防治:开展了印度螟蛾、谷象、绿豆象等害虫不育及遗传效应的研究。米象与玉米象杂交后代的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玉米象和绿豆象对食料的嗜好性,利用昆虫趋向性和产卵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象对糯玉米、高粱、小麦的正趋性和危害性明显优于对薏米和普通玉米;且玉米象喜欢选择淀粉含量较高的食料。绿豆象在黑豆、红小豆和绿豆中的产卵量较高,依次为78.75粒、77.75粒、75.75粒;而在大白芸豆上的产卵量为0粒。因此,建议在储粮过程中将淀粉含量较高的储粮分开贮存,以减轻玉米象对储粮的危害;在储藏绿豆时,可将大白芸豆覆盖在其他豆种上,起到隔离防止绿豆象危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绿豆象成虫特征身体长椭圆形,长约4毫米。体色不一,有“淡色型”和“暗色型”之分,但数目较多的是背面颜色大部分为褐色的“淡色型”绿豆象。复眼大,凸出。前胸背板的前缘较后缘狭许多,略成三角形(图1)。触角11节,雄虫的触角为梳状(图1a),雌虫的触角为锯齿状(图1b),容易识别。栖息场地和习性绿豆象是一种世界性的为害贮藏豆类的害虫。绿豆、豇豆、赤豆、蚕豆、豌豆、大豆,菜豆以及莲子等均受其害。在我国,绿豆象主要为害绿豆和赤豆;在非洲等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