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甜菜硝酸还原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氮不当是影响甜菜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硝酸还原酶是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影响甜菜对氮吸收。文章分析了硝酸还原酶的特性及调控机理,阐述了甜菜硝酸还原酶的提取、纯化及一些基本特性、硝酸还原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及其与产量质量的关系,并表述了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内容对于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甜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为深入研究烟草中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烟草、拟南芥和水稻中的NR氨基酸序列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烟草与拟南芥NR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水稻中NR的遗传距离较远;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烟草、拟南芥和水稻NR序列的C末端较为相似,而N末端差别较大;所有NR序列中都预测到5个结构域,且磷酸化位点主要位于N末端。但烟草中NR预测到的磷酸化位点少于拟南芥中预测到的,说明拟南芥中NR的活性受到更复杂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个不同杂交组合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一般中高秆品种间杂种硝酸还酸还原酶活性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但差异幅度很大(-30.7%-40.7%),15个组合平均为9.9%;具有Rht3基因的杂种其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负优势,6个组合平均为-11.83%。显性矮秆杂种小麦可能是抗倒耐肥的高产杂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简称NR)是高等植物氮素同化的限速酶,可直接调节硝酸盐还原.从而调节氮代谢,并影响到光合碳代谢.发掘NR新的生理功能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NR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此外还可能由此了解氮代谢及其与其他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深入了解NR、NO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以及研究硝酸还原酶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硝酸还原酶及其活力调节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还原酶因其在氮素同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生物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对硝酸还原酶的性质及其活力调节因子作了概括总结。硝酸还原酶是一种诱导酶,它的活力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子的调节。内部因子包括:(1)机物种类和品种;(2)生育期;(3)植株部位;(4)苗龄和叶龄。外部因子包括:(1)硝态氮浓度;(2)光;(3)水分(4)温度;(5)外源激素;(6)金属离子;(7)pH值;(8)氨态氦和硝态氮;(9)某些代谢中间产物。对硝酸还原酶特性及其活力调节因子的了解,不但有助于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使作物的氮素代谢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21个不同杂交组合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一般中高秆品种间杂种硝酸还原酶活性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但差异幅度很大(-30.7%~40.7%),15个组合平均为9.9%;具有 Rht_3基因的杂种其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负优势,6个组合平均为-11.83%。显性矮秆杂种小麦可能是抗倒耐肥的高产杂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 棉花性状的表现,是体内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结果.这些生化反应是受酶的调控的,而酶又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硝酸还原酶(NADH:NRE.C.1.6.6.1,以下简称NR) 是植物体内氮素代谢的关键酶,与植物对外界NO_3盐的吸收利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作物耐肥性的相关性,在水稻、小麦、玉米中都得到证实,而对棉花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 本文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棉花NR离体测定法,并以四个栽培棉种为材料,研究了NR活力与氮肥利用能力以及NR活力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采用框栽和砂培两种方法,框栽土壤为黑土,试验品种为东农42、东农47、龙选1号和秣食豆;砂培试验品种为东农47,分别对不同品种及不同施氮处理大豆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叶片中都检测到了NR活性,框栽与砂培试验测得的NR活性都呈单峰曲线,框栽大豆峰值出现在R2期(秣食豆为R1期),砂培大豆出现在R2和R4期;NR活性上部叶片明显高于中、下部;NR活性随氮水平提高而升高,施氮水平明显影响NR活性。  相似文献   

10.
杜瑛  王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580-9581
[目的]为探讨植物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昼夜节律性。[方法]以Hoagland营养液栽培的抽穗期小麦为材料,在保持光、温恒定条件下,24 h内采用活体法动态测定植株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结果]小麦NRA在24 h内的变化波动较大,从前一天20:00时开始到第2天上午11:00,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而14:00酶活性达到最高,且在0.05水平显著高于除11:00以外的其他时间点所测定的酶活性;下午17:00酶活性最低,在0.05水平显著低于除凌晨2:00以外的其他时间点所测定的酶活性。[结论]小麦NRA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节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NO^—2与水稻幼苗N素化合物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NO^-2水与稻N素化合物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随NO^-2浓度增加,地上部和根中的NO^-2浓度增加,地上部和根中的NO^-2含量上升,随着时间延长,NH^4-N含量增加;Fe^++可降低NO^-2-N含量,促进NH^4-N积累。施NO^-2N时秧苗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内氨酸含量高,而根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较低;结构性蛋白,叶绿体蛋白,细胞质白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以NO_3~-、N0_3~-+NH_4~+(1:1)、NH_4~+作为氮源对叶菜类体内NO_3~-、NO_2~-和Vc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给叶菜类施肥,以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为好,只施硝态氮肥或铵态氮肥都有各自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培法研究了8 MMOL/L氮素水平下,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791”和“汉中冬韭”产量、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和硝态氮比例的减少,两个韭菜品种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片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以产量、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作为衡量指标,791适合的NO3-∶NH4+为2∶2~1∶3,汉中冬韭为3∶1~2∶2。  相似文献   

14.
硝酸态氮及亚硝酸态氮在不同pH条件下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黄瓜、甘蓝和小白菜为材料,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不同硝酸态氮(NO_3-N)与亚硝酸态氮(NO_2-N)配比(NO_3-N:NO_2-N分别为12:0,8:4,4:8,0:12mM),不同pH值(pH7、6、5三组),对蔬菜生长和NO_3-N,NO_2-N、游离氨基酸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四种蔬菜明显地分为两类:番茄、小白菜易感受NO_2-N的危害,并且有随溶液中pH值的下降而受害加剧的趋势;而黄瓜和甘蓝则对NO_2-N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供试植株内NO_3-N与NO_2-N的累积量,随营养液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浓度增大而增加。叶莱较果菜易于累积NO_3-N与NO_2-N。大量施用亚硝酸态氮肥,会导致蔬菜内个别氨基酸的异常积累,引起氮素代谢的紊乱。番茄积累最多的是苏氨酸,小白菜为天门冬氨酸。  相似文献   

15.
提出离子选择电极直接连续测定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 的新方法。研究了此法的检测下限、线性范围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方法;并成功地用一种提取液同时定量地提取了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分析测定了8种蔬菜和8种树叶中的含量。本法检测下限:NO_3~-:1.26×10~(-6)mol·L~(-1),NH_4~+:4.47×10~(-7)mol·L~(-1)。线性范围:NO_3~-:10~(-1)—10~(-6)mol·L~(-1),NH_4~+:10~(-1)—10~(-7)mol·L~(-1)。干扰离子主要有(?),Br,Cl~-,HCO_3~-,NO_2~-:和 Hg~(2+),Mg~(2+),引起干扰的最低浓度依次为:10~(-7),10~(-6),10~(-4),10~(-3),和10~(-5)mol·L~(-1)。当 Cl~-,NO_2~-,HCO_3~-,浓度等于10~(-3)mol·L~(-1)时,干扰顺序为:(?)>Br~->NO_2~->Cl~->HClO_3~-,而当 Cl~-,NO_2~-,HCO_3~-小于10~(-3)mol·L~(-1)时,则干扰顺序为:I~->Br~->Cl~->HCO_3~(-1)>NO_2~-。在本实验条件下,加入 Ag_2SO_4(1.0×10~(-3)mol·L~(-1)),可消除1000倍的 Cl~-,HCO_3~-,100倍的 NO_2~-,0.1倍 I~-,Br~-,对 NO_3~-的干扰,加入 EDTA(2.0×10~(-2)mol·L~(-1)),可消除10倍的 Mg~(2+),Hg~(2+)对 NH_4~+的干扰,并使阴离子干扰减弱。本法标准样分析结果相对误差 NO_3~-<2.2%,NH_4~+,-2.0%~2.2%;变动系数(n=4)NO_3~-:<1.7%NH_4~+:<1.7%;16种植物样分析结果平均回收率(n=2)NO_3~- 96.5%~103.5%,NH_4~+:96.0%~103.2%。  相似文献   

16.
潘杰  张进  李胜利  孙治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57-17459
[目的]筛选适宜的水培生莱N素替代配方。[方法]以美国结球生菜为试材,采用充气式静止营养液矩形水培方式,设定NO3^-:NH4^+=80:20,70:30,60:40,50:50;CO(NH2)2代替NO3^-以及对照(CK)共计6种不同的配方处理,各配方直接利用地下水进行配制,研究硝态氮不同替代量对生菜生长状况、根系活力和叶绿素舍量的影响。[结果]生菜定植后10-30d,6种配方处理中,生菜的生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以NO3^- -N:NH4^+ -N=70:30的处理表现最好,NO3^- -N:NH4^+ -N=80:20的处理表现较好,适量的NH4^+ -N优于CO(NH2)2。[结论]该研究自行研制的N素替代配方在增加硝态氮的被替代量的同时能够保持营养液使用过程中的生理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素形态对菠菜生长及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菠菜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供铵比例能显著增加菠菜生物量,硝/铵比为50/50时菠菜的生物量最高.菠菜叶片的MDA含量随硝/铵比例由100/0降至50/50时略有下降,而完全供铵时MDA含量显著提高.菠菜叶片SOD活性随硝/铵比例由100/0降到50/50时显著升高,再降低NO3--N比例SOD活性则显著下降;而POD和CAT活性则随NO3--N/NH4+-N比例由100/0降低到50/50时显著降低,进一步提高NH4+-N比例则显著提高POD和CAT活性.而叶片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随着硝/铵比例的下降先显著提高后明显降低,在硝/铵比为50/50时,脯氨酸含量最低.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营养液中硝/铵比为50/50时菠菜遭受氧化胁迫的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比较12种不同的药用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不同药用植物在模拟胃液pH值条件下对N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绿茶SOD活性最高,枇杷叶、荔枝皮、苍耳次之,红茶、枸杞、玉米须较低。几种药用植物清除NO2-的能力绿茶最强,益母草、玉米须较低,其他则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5个不同形态氮素比处理水平对马铃薯体内氮素分布、块茎形成期的光合参数以及收获期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为3∶9时,植株体内氮素含量及块茎中的氮素含量在成熟期最高,分别为21.77 mg.g-1和19.10 mg.g-1;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均随着铵硝比下降而升高,单施硝态氮时,光合速率为20.33μmol.m-2.s-1,气孔导度为342.00 mmol.m-2.s-1,胞间CO2浓度为224.67μmol.mol-1;铵硝比为3∶9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26.08 t.hm-2,较对照增加了28.1%.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分化中硝态氮代谢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齐319幼胚产生的Ⅰ型和Ⅱ型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分化过程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2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在硝态氮代谢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愈伤组织刚转入分化培养基时NR活性显著增强,之后逐渐下降;在分化过程中,Ⅱ型愈伤组织的NiR活性始终高于Ⅰ型;2种愈伤组织的硝酸盐含量在分化中没有明显差别;从分化第6天到第19天,Ⅱ型愈伤组织的亚硝酸盐含量一直低于Ⅰ型。分析可知,Ⅱ型愈伤组织的幼苗分化率高于Ⅰ型,与愈伤组织的硝酸盐含量关系不大,主要与亚硝酸盐含量有关,而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于NiR的活性,因此,NiR的活性对玉米愈伤组织分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