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介绍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单产7 500 kg/hm2栽培技术,包括品种布局、化学调控、合理施肥、适量滴水和适时打顶等方面内容,以为南疆棉区棉花单产突破7 500 kg/hm2的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5年由新疆锦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农七师农科所选育的棉花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JM04—6,在奎屯123团场生产示范80hm2,平均单产为4820kg/hm2,最高单产为5251.85kg/hm2,该品种适应北疆垦区种植,对北疆棉花品种种植更新换代提供了优良的品种资源,现将2005年在123团生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塔吉克斯坦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探明塔吉克斯坦主要作物单产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中塔未来农业合作的可能性和合作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等数学模型分别对塔国棉花、冬小麦两大主要农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力以及开发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塔吉克斯坦冬小麦、棉花的光合生产潜力分别在14 43019 240 kg/hm2和31 12019 240 kg/hm2和31 12038 900 kg/hm2,光温生产力分别在7 93838 900 kg/hm2,光温生产力分别在7 93810 584 kg/hm2和8 81310 584 kg/hm2和8 81311 016 kg/hm2。塔国冬小麦和棉花的光温生产潜力都很高,但实际开发度却很低,分别只有光温生产潜力的23%11 016 kg/hm2。塔国冬小麦和棉花的光温生产潜力都很高,但实际开发度却很低,分别只有光温生产潜力的23%30%和15%30%和15%18%。农田投入较低、灌溉设施差、农田管理粗放严重限制了塔吉克斯坦小麦、棉花生产潜力的发挥。【结论】塔吉克斯坦小麦、棉花增产潜力的空间很大,借鉴新疆农作物高产生产经验,提高农田管理技术水平,塔吉克斯坦小麦、棉花的生产力潜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4.
棉花硼锌镁肥优化组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棉花上施用不同微量元素肥料 (硼、镁、锌肥 ) ,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微肥能促进棉花产量和品级的提高。以施硼肥 7.5 kg/ hm2 ,锌肥 15 kg/ hm2 ,镁肥 75 kg/ hm2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灌云县地处淮北沿海地区,全县常年植棉2万hm2以上,常年平均皮棉产量1 500 kg/hm2,年产皮棉3万t。2005年灌云县棉花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水灾,在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即8、9两个月,连续降水近800 mm,长期淹水,阴雨寡照,导致全县棉花减产70%的面积占2/3,减产50%的占1/3。全县2万hm2棉花,平均籽棉产量1 552kg/hm2,较正常年份籽棉产量3 900 kg/hm2减产2 348 kg/hm2,全县减收近3亿元。灾后,我们对不同受灾棉田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水涝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抗灾抢管提供科学依据。1灾前棉花生长情况2005年全县棉花由于播种适时,达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生物碳和棉花秸秆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棉花秸秆在450℃下厌氧热解制备成生物碳.设置等碳量(1.40、2.80 t/hm2)的两个生物碳施用量及与其对应的棉花秸秆用量,生物碳施用量为2.25、4.50 t/hm2(1/2BC、BC),棉花秸秆施用量为2.25、4.50 t/hm2(1/2ST、ST),同时以空白土壤为对照,并设三个氮肥用量(0、300、450 kg/hm2).[结果]施用生物碳和棉花秸秆均能显著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不施氮肥条件下,ST和1/2BC处理的棉花干物质重、籽棉产量显著高于BC及1/2ST处理;在施氮肥300 kg/hm2条件下,ST处理的棉花干重、产量最高,1/2BC处理显著高于1/2ST处理;但施氮肥450 kg/hm2条件下,1/2BC及BC处理的棉花干重、产量显著高于1/2ST及ST处理,且随生物碳和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干物质重、籽棉产量均显著增加.[结论]生物碳与氮肥合理配施,有助于促进棉花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第二师塔里木垦区,对棉花品种晶华6号、晶华19号、晶华58号进行了多点小区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晶华58号单铃重5.8g,单株结铃8.0个,纤维长度29.8mm,马克隆值4.4,籽棉产量7380 kg/hm2,衣分44.2%,皮棉产量3330 kg/hm2,表现出较强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镁肥施用量(0、30、60、90、120、150kg/hm2)对鄂杂棉15F1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肥可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显著增加棉花的产量,其籽花和皮棉增产幅度分别为280~500kg/hm2和113.3~198.4kg/hm2,增产率7.79~13.90%;镁肥还可明显提高棉花的纤维品质,2.5%跨距长度、比强度和马可隆值等三项指标都达到了显著改善的水平;棉花镁肥最适宜施用量为60~90kg/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盐碱棉田改良剂的最优组合。[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复合肥、腐殖酸、磷石膏、牛粪4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棉花株高、果枝台数、成铃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磷石膏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复合肥450 kg/hm2、腐殖酸600 kg/hm2、磷石膏22 500 kg/hm2、牛粪7 500 kg/hm2,该处理的棉花株高中等,果枝台数、成铃数均为最高水平,籽棉产量最高,达到3 146.8 kg/hm2。[结论]为提高盐碱地棉花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第二师塔里木垦区,对棉花品种晶华6号、晶华19号、晶华58号进行了多点小区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晶华58号单铃重5.8g,单株结铃8.0个,纤维长度29.8mm,马克隆值4.4,籽棉产量7380 kg/hm2,衣分44.2%,皮棉产量3330 kg/hm2,表现出较强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1.
棉花实行高密度种植是新疆棉花生产上的又一次大革命。三年来,通过对品种中棉35号进行高密度种植,2004年使新疆阿克苏地区16.7万hm2棉田平均皮棉单产较2000年提高了近225kg/hm2,达到1800kg/hm2的生产水平。高密度栽培过程中,各地涌现出许多27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典型。根据三年来超高产栽培的实践,结合各地超高产栽培的经验,对中棉35号品种进行2700kg/hm2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实现棉花超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广大棉花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棉花氮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7个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北省棉花氮肥施用效果及氮肥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棉花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施氮比对照子棉增产131~1 244 kg/hm2,平均增产752 kg/hm2,平均增产率为31.1%。施氮纯利润平均为3 422元/hm2,产投比平均为4.07。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3.20 kg/kg(N)和2.90 kg/kg(N)。根据线性加平台模型,求得湖北省棉花氮肥最佳用量平均为纯N114.0 kg/hm2。  相似文献   

13.
以棉花不同品种为材料,在氮、磷、钾肥料养分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施用硼肥和锌肥,、确定棉花锌、硼等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完善棉花施肥指标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施肥量(N:309kg/hm2;P2O5:108kg/hm2;K2O:60kg/hm2)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施用硼肥和锌肥,棉花产量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棉花新品种银山7号适密度及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棉花新品种银山7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下,银山7号棉花新品种最适种植密度为5.1万株/hm2。在此密度条件下,施纯氮337.5 kg/hm2或施鸡粪1 500.0 kg/hm2+纯氮225.0 kg/hm2更有利于发挥银山7号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为稳定棉花面积,提高周年生产效益,淮北市推广了棉薯间作套种技术.试验示范表明,棉花与马铃薯间作,一般平均单产土豆15000kg/hm2,皮棉1200kg/hm2,全年纯收入30000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开展棉花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精河县中肥力土壤条件下,棉花的最优施肥方案如下:施尿素480 kg/hm2、重过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北低平原棉区土壤肥力较差和氮磷钾营养不协调致使种棉效益不高的状况,探讨了施用不同肥料品种与用量对棉花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底施棉花专用肥450kg/hm2再配合蕾铃期追施高氮复合肥150kg/hm2,棉花的籽棉产量、肥料生产效率及其产投比均比较高,籽棉产量可达4038.0kg/hm2,肥料生产效率和产投比可分别达到252.5kg/(kg*hm2)和24.54∶1.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新型生物制剂0.1豫一滴灵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确定适宜的施用剂量,在棉花品种西普559号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喷施清水和80%乙蒜素乳油150 g/hm2(对照药剂)为对照,进行了0.1%一滴灵水剂3个不同施用剂量(9、18、27 kg/hm2)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和籽棉产量影响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试验剂量下的0.1%一滴灵水剂均能够明显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程度,对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能够提高籽棉产量,且对棉花生长安全,其中,施用剂量为18和27 kg/hm2时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在棉花生产上,建议0.1%一滴灵水剂施用剂量为18 kg/hm2。用0.1%一滴灵水剂18 kg/hm2对水450 kg/hm2,于棉花4真叶期进行第1次喷施,间隔7~10 d后进行第2次喷施,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8.33豫,籽棉产量可达到3 414.15 kg/hm2,较清水对照增产19.15%。  相似文献   

19.
王来法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642-642,680
在含山县种植转 Bt基因棉施尿素 45 0 kg/ hm2、磷肥 6 0 0 kg/ hm2的条件下 ,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5个施钾量处理 ,皮棉产量最高达 16 98.0 kg/ hm2 。从投入与产出比分析最佳施钾量应为 375 kg/ hm2 ,皮棉产量 16 90 .5 kg/ hm2 。  相似文献   

20.
以棉花不同品种为材料,在氮、磷、钾肥料养分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施用硼肥和锌肥,、确定棉花锌、硼等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完善棉花施肥指标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施肥量(N:309kg/hm2;P2O5:108kg/hm2;K2O:60kg/hm2)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施用硼肥和锌肥,棉花产量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