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花椒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和推广高光效基因型花椒优良品种,寻求花椒品种最佳的光合效率管理模式,提高花椒产量和质量,在自然条件下,用Li-6400XT光合测定仪对8种不同产地4年生花椒树进行光合生理特性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8种花椒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小顺序为党村无刺狮子头秦安一号武都大红袍无刺花椒府谷花椒韩城大红袍凤县大红袍;8种花椒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类型;相关分析表明,8种花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8种花椒进行光响应、CO_2响应曲线拟合,得出8种花椒光的补偿点为36.30~102.76μmol/(m2·s),饱和点为332.41~467.89μmol/(m2·s);CO_2补偿点为47.46~76.41μmol/(m2·s),饱和点为698.887~1 509.000μmol/(m2·s)。结果可为以后栽培管理、推广花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茄子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系统,研究日光温室嫁接茄株盛果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茄子中上部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较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峰值出现在11:30分左右,净光合速率Pn最高值为10.2μmol/(m2·s),第二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峰值为9.4μmol/(m2·s)。气孔因素是造成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午时高光强、高温和低相对湿度迫使叶片气孔导度降低,表现为胞间CO2浓度降低,水蒸气压差升高,蒸腾速率增加,这些特定的环境与生理变化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牛膝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试验研究了牛膝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牛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分别为7.07μmol/(m2•s), 6.87μmol/(m2•s),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牛膝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为2.9 mmol /(m2•s);牛膝气孔导度日变化呈轻微的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分别为0.049 mmol/( m2•s),0.045mmol/( m2•s);牛膝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牛膝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生态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麻疯树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诗莹  樊卫国 《种子》2005,24(8):13-15
研究了麻疯树正常供水和干旱条件下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条件下,麻疯树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163.41μmol/(m2·s)和1046.73μmol/(m2·s),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193.82μmol/(m2·s)和697.08μmol/(m2·s),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干旱胁迫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比正常供水条件下低.  相似文献   

5.
薏苡拔节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农薏苡二号为材料,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拔节期薏苡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薏苡净光合速率为10.4 ̄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中午11:00 ̄15: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上午9:00 ̄11:00时和下午15:00 ̄17: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7.8μmol/(m2·s)和6.6μmol/(m2·s)。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15:00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温度。薏苡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1 ̄37℃,相对湿度33% ̄44%,光合有效辐射在470 ̄710μmol/(m2·s)。  相似文献   

6.
贵州中部地区不同苹果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中部地区10个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筛选适宜品种及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差异较大,经聚类分析光合速率(Pn)可分为4类,以萌[12.44μmol/(m.s)]最大,新嘎啦、烟富1号、长富2号、富士2001和红王将5个品种次之;光补偿点(LCP)为15(长富2号)~70(红盖露)μmol/(m.s);光饱和点(LSP)以新嘎啦[1080μmol/(m.s)]和凯密欧[1140μmol/(m.s)]最低,烟富1号[1330μmol/(m.s)]最高;除新嘎啦以外,其余品种的Pn-PAR函数均为二次曲线;多数品种的光合最适温度为26~28℃,而红王将、新嘎啦和富士2001在30℃左右;Pn与气孔导度(Sc)显著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O2int)显著负相关。光强是该地苹果光合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而气温、大气相对湿度等指标不是主要的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7.
四倍体与二倍体紫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四倍体紫薇和二倍体紫薇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培育优质林木,采用英国PP-Systems公司产CIRAS-1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紫薇品种和二倍体紫薇品种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倍体和二倍体紫薇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型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两个紫薇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率(WUE)差异显著,蒸腾速率(Tr)、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差异不显著。光饱和点(LSP)为二倍体紫薇[1445μmol/(m2?s)]<四倍体紫薇[1670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二倍体紫薇[12.23μmol/(m2?s)]<四倍体紫薇[42.2μmol/(m2?s)];CO2饱和点(CSP)为二倍体紫薇[1200μmol/mol]<四倍体紫薇[1427.5μmol/mol],CO2补偿点(CCP)为二倍体紫薇[32.24μmol/mol]<四倍体紫薇[35.71μmol/mol]。四倍体紫薇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紫薇(P<0.0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燕麦叶片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中午燕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明显降低(光合午休),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即在上午10:00和下午16:00净光合速率各有一个高峰,分别为17.106μmol CO2/m2/s和5.986μmol CO2/m2/s,下午的峰值低于上午.两峰之间有一低谷,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4:00为1.61μmol CO2/m2/s.研究表明,各环境因子对先合速率(Pn)都有一定的影响.经相关分析发现,各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Pn)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相对湿度(RH)>田间CO2浓度(Ca)>大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各生理生态因子与净光合速率(Pn)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气孔限制(Ls)>叶片胞间CO2浓度(Ci)>叶片胞间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研究证明了气孔中午关闭是光合午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虎杖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虎杖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虎杖的光补偿点为64~75μmol/(m2·s),光饱和点为390~600μmol/(m2·s),表观量子利用效率为0.0272~0.0387,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不强。(2) CO2补偿点为105~120μmol/mol,CO2饱和点为930~1051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65~0.0459。(3) 虎杖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日最大光合速率为15.0±1.8μmol/(m2·s),其净光合速率最高值出现在9:00左右。在供试的五个材料中,以组培苗地栽的光合特性最强,而贵州凯里光合特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
香鳞毛蕨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响应及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明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L.) Schott]净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其函数关系,采用LCi便携式光合仪对野生香鳞毛蕨的瞬时净光合速率(Pn)对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温度Ta、饱和水汽压差VPD和大气CO2浓度Cs)进行了测定,借助于叶子飘提出的直角双曲线光合作用修正模型和Ball-Berry提出的气孔导度修正模型,建立了耦合模型,探讨模型的准确性、精度及Pn对环境因子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能够很好地模拟香鳞毛蕨主要生长季节的Pn变化规律;香鳞毛蕨Pn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1)Pn随PAR的变化出现了陡增,之后又有所下降的现象,当PAR达到1200μmol/(m2?s)左右时,Pn达到最大,为6.5μmol/(m2?s);(2)香鳞毛蕨Pn对Ta的响应呈单峰形变化,最适温度为25℃左右;(3)Pn随Cs的增加而逐渐升高,Cs浓度为300~450μmol/mol时,Pn增加速度较快,随着Cs超过450μmol/mol,Pn上升的较慢;(4)当VPD值达到4.0kPa左右时,Pn达到最高。因此,可以利用此模型结合环境因子模拟Pn,为香鳞毛蕨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新疆内陆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对长绒棉新海14号光合特性的影响,利用小区试验,在5种灌水量(W)条件下,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为7650m3/hm2时,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随着灌水量的降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新海14号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灌水量为2850m3/hm2时,其光饱和点为310μmol/m2·s,灌水量为5475m3/hm2以上时,其光饱和点为1280μmol/m2·s。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随灌水量的升高而增加,气孔阻力随灌水量的升高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降低而提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棉花产量对灌水量极为敏感。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呈显著负相关。新海14号的光合作用最适宜灌水量为6945m3/hm2;灌溉的临界值为5250m3/hm2  相似文献   

12.
温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室盆栽茶梅的光合特性,为温室茶梅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盆栽茶梅为试验材料,采用美国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结果】(1)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光合作用的饱和点为221μmol·/m2·s,补偿点为13.9μmol·/m2·s。叶温27.5℃时光合速率最大,超过时逐步下降。(2)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环境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其中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3)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与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倍性青檀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提高林木质量,本研究采用光合测定系统对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品种、变异二倍体小叶品种和普通二倍体品种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倍体和二倍体青檀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型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三个青檀品种叶片的LSP为4倍体青檀(1691.67μmol/(m2.s))> 2倍体青檀(1657.14μmol/(m2.s))> 小叶青檀(1635.71μmol/(m2.s)),LCP为4倍体青檀(77.43μmol/(m2.s))> 4倍体青檀(61.53μmol/(m2.s))> 小叶青檀(36.41μmol/(m2.s)),表观光合量子效率分别为4倍体青檀(0.0132μmolphotons.m-2.s-1)> 2倍体青檀(0.0131μmolphotons.m-2.s-1)> 小叶青檀(0.0104μmolphotons.m-2.s-1)。三个青檀品种叶片的CSP为2倍体青檀(1371.43μmol/mol)> 小叶青檀(1350μmol/mol)> 4倍体青檀(1337.5μmol/mol),CCP为4倍体青檀(153.17μmol/mol)> 2倍体青檀(149.48μmol/mol)> 小叶青檀(129.01μmol/mol),羧化效率为2倍体青檀(0.0194)> 4倍体青檀(0.0180)> 小叶青檀(0.0165)。四倍体青檀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青檀(P<0.05)。  相似文献   

14.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茄子幼苗在低温弱光(10℃/5℃ 昼/夜,光强60和120μmol/)胁迫和恢复各7d后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后茄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Chl.)含量显著降低;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的Pn、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CO2补偿点(CCP)升高,CO2饱和点(CSP)、CO2饱和时的Pn、光合能力(A350)、CO2羧化效率(CE)降低;P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以低温下较强光照时(120μmol/)的变化幅度较大;恢复7d后除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外,其它各项指标仍然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试验条件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并对茄子幼苗叶片光合机构的结构和活性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温室水培甘薯树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准确反映水培形式下甘薯树的光合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烟薯18和烟薯20为试材,利用CIRAS-1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两种甘薯树对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变化的响应可以用二次方程来描述,烟薯18和烟薯20的光饱和点为1704.721-1925.037μmol?m-2?s-1, 光补偿点为33.735-39.857μmol?m-2?s-1, 温度在25℃左右时,两种甘薯树光合速率达到最高,CO2的饱和点和补偿点为776.406-819.342μL?L-1和55.667-62.410μL?L-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