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王福仁 《中国蜂业》2003,54(6):15-15
塑料大棚 (以下简称大棚 )也称塑料温室 ,是北方近些年来用于种植反季节蔬菜、瓜类及水果的设施 ,发展速度很快 ,几乎遍及北方各地农村。用于冬季蔬菜生产的大棚 ,一般结构为东、北、西三面用砖石或泥土砌成墙 ,前面和上面覆盖塑料膜采光 ,结构比较简单。北方寒冷地区养蜂 ,越冬是最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比较弱的蜂群越冬十分困难 ,如果饲料不佳或饲喂不足 ,更容易越冬失败。目前北方蜂群越冬 ,基本采用室内、室外及地窖等越冬方式 ,每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如室内越冬管理比较方便 ,易于查看 ,但越冬后期室温不易控制 ,早春排泄麻烦 ;室外越冬管…  相似文献   

2.
高志鸿 《蜜蜂杂志》2009,(11):22-22
蜂群越冬一般有室外包装越冬、室内越冬、地窖越冬等方法,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越冬,其核心就是在整个越冬期给蜂群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从而达到越冬蜂死亡率低、寿命长、节省饲料等标准。近年来,阳泉市种蜂场及由我们带动起来的几十家蜂农,均采用了室内越冬,无一年失败。现将蜂群在室内安全越冬的几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东北地区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对蜂群越冬效果的观察。试验证明,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比常规方法补喂越冬饲料脾的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低10%;饲料消耗量低26.7—28.6%。采用非越冬蜂早喂饲料脾的蜂群越冬期蜜蜂结团紧凑、活动量小,蜂群越冬安全。  相似文献   

4.
王彦坤 《蜜蜂杂志》2011,31(9):16-16
高寒地区蜂群越冬5个多月,越冬时间长不仅是对初学养蜂者的一个考验,对多年的老养蜂人也一样考验,由于越冬方法不当,有时蜂群也死光。笔者也算是个老养蜂人,2011年75岁,养蜂40多年,个人认为深地窖和室内越冬的方法比较理想。这2种越冬方法在整个越冬期间不用开箱检查,比较可靠,到蜂群第一次排泄飞翔,蜜蜂个体健康,虽都是老年...  相似文献   

5.
在杭州经过一个月的室内越冬,蜜蜂的死亡率为15.86%,每公斤越冬蜂的饲料消耗量为1.266Kg,室外越冬蜜蜂的死亡率为29.0%,每公斤越冬蜂的饲料消耗量为1.676Kg,两者差异极显著。蜜蜂的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都是室内越和立优于室外越多。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适合东北地区蜂群越冬的方法,我从1960—1962年,先后进行了几种形式的越冬试验,现在把摸索到的一些情况介绍如下。一、越冬前的准备工作室内和地窖越冬的蜂群,每框蜂有4市斤以上的封盖蜜作越冬饲料。蜂应稍多于脾,例如:8—9框蜂放7—8个巢脾(室外越冬的  相似文献   

7.
常规的牛蛙越冬,主要有室外养殖池洞穴越冬、露天池塘自然越冬、塑料大棚温室越冬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笔者通过实践认为,网箱越冬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实惠的好方法,现将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殿臣 《中国蜂业》2002,53(6):15-15
此法越冬 ,能使越冬饲料消耗和越冬蜂死亡率减少几倍 ,蜂群在越冬期不发生疾病 ,是一种花钱少 ,又简单有效的寒地越冬方法。一、地窖的场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高燥、水位低、土质好的地方 ,挖一个宽 2m、深 1 7m地窖 ,长度可根据蜂群多少而定 ,最好不超过 4米 ,蜂群多可挖两个 ,东西南北均可 ,窖的一端挖一个 70cm宽坡形的抬蜂通道直达窖底 (窖底不能有水 ) ,棚窖时多横几根木棍 ,草和土都要厚点 ,要求窖本身保温要好 ,抬蜂通道不棚 ,窖的另一上头留一个 5 0× 5 0cm窖门 ,下放木梯。二、入窖前管理越冬蜂群要用优质蜂蜜 (不含甘露…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室内越冬,还是室外越冬,越冬期间,都需要黑暗、安静、通风、适宜温度等条件,室内的适宜温度是0~4℃,适宜相对湿度为65~75%。越冬期无需经常入室或到蜂场检查管理,一般每隔7~10日到越冬室或蜂场去检查看一次就可以。入室要携带手电、记录表和一根1米长的塑料管。首先将室内的温、湿度  相似文献   

10.
谢旭 《养蜂科技》2004,(5):12-13
豫西南初冬最高温度常在15-20℃,后期常在5-12℃,最冷不会超过-13℃。无论室内室外越冬蜜蜂损失高达46.56%左右,几乎损失一半,严重影响春繁。采取什么形式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呢?这是蜂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三年继箱越冬法的试验,已初见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