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医对牛瓣胃阻塞的诊断与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6月某养殖场罹患牛瓣胃阻塞病畜50头为研究样本。对病畜使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分析结果。结果:病畜经上述中药治疗后痊愈,观察2星期,无复发案例。结论:对于发生牛瓣胃阻塞的病畜,早期做好疾病诊断,同时配合中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此法安全性强,有效性高,不易复发,且价格便宜,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瓣胃阻塞又称瓣胃秘结,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水份被吸收干涸而致成。瓣胃阻塞治疗不及时,常常导致病畜死亡,是内科病中较难治疗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正瓣胃阻塞是反刍动物一种严重的前胃运动机能障碍性疾病,特别是瓣胃本身的运动收缩力减弱,导致瓣胃内容物的水分被吸收,而使干枯物积滞,引起瓣胃麻痹及小叶压迫性坏死为特征的阻塞。由于病畜瓣胃内容物停滞,各小叶间食物形成干硬的薄片,中兽医又称"百叶干"病。本病多发于牛,羊较少见。初冬至早春比其他季节多见。1病因分析(1)原发性瓣胃阻塞是由于牛采食了大量坚韧的含粗纤维多的饲料或长期喂给过于细小的粉末状的麦糠、谷糠、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07,(3):21-21
<正>瓣胃阻塞又名瓣胃秘结,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干涸,以致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主治热结,治胃肠大实大满,大便秘结,是泄下方中的峻泻方,体质弱的病畜一般慎用。笔者在临床上以《大承气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体弱牛瓣胃阻塞疾病50余例,治愈54例,治愈率为,93.1%收效满意,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5.
<正>牛瓣胃阻塞,中兽医又叫百叶干。本病病程经过缓慢,在兽医临床是一种比较难治疗的疾病。若治疗不当,病牛死亡率很高。笔者在基层兽医工作多年,总结出有效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供兽医工作者参考。1病因牛瓣胃阻塞可分成原发性瓣胃阻塞和继发性瓣胃阻塞,原发多属胃阴虚,继发多属伤津耗液的实热症。1.1原发性瓣胃阻塞1.1.1失水和饲料粗劣:多因长期饲喂粗硬的难于消化的饲草,如半干半湿的豆秸、红薯藤、花生  相似文献   

6.
牛瓣胃阻塞又名瓣胃秘结,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由于饲养不当,前胃运动弛缓,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收而干涸,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治愈患牛17头,其中水牛3头,现将诊治情况汇报如下:1病因  相似文献   

7.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站奶牛场高产奶牛1362号系荷兰黑白花奶牛,于1990年2月28日发病,同年5月2日康复,病程2月。该牛以前胃弛缓发病,病程中继发伴发瓣胃阻塞、瘤胃臌气和胃肠炎。在瓣胃阻塞期间,病畜曾一度食欲废绝几周,体质极度虚弱。依治疗经验,病畜预后不良,可采取淘汰处理。但经2个多月的支持治疗,病畜最后痊愈,并且保住了母畜胎儿,怀孕正常。现将病牛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叙述如下,并对治疗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研究中兽医关于治疗牛瓣胃阻塞的相应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对2016-2017年这一年间在乡镇兽医门诊部接诊的100头患有瓣胃阻塞的牛为治疗对象展开研究,并将其随机分组,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通过对这两组的治疗对比来观察中药对于瓣胃阻塞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中医治疗瓣胃阻塞的患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论为采用中医疗法对于治疗瓣胃阻塞的效果要明显好于西医治疗方法,中医疗法可以快速有效的促进患牛的身体恢复,中医疗法适合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牛瓣胃阻塞的主要形成原因、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8头牛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牛均存在瓣胃阻塞。结果:饲料选择及搭配不当、应激反应等均为牛瓣胃阻塞形成原因;临床上主要根据病牛症状、瓣胃穿刺进行诊断;病牛的治愈率为82.14%。结论:正确认识牛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可提高牛瓣胃阻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瓣胃阻塞又名瓣胃秘结,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收而干涸,以致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2010—2015年,诊断治疗病牛18头,经治疗治愈15头,死亡3头。1发病情况近几年来,由于农作物、林果种植面积扩大,放牧面积减少,加之微耕机普及,养牛不再作使役之用,养牛户减少,牛的养殖以规模场、重点户养殖为主。牛全部实行圈养,饲料以甘蔗梢为主,因有时饮水不足,运  相似文献   

11.
周礼 《畜牧兽医杂志》2014,33(6):138-139
牛瓣胃阻塞又名瓣胃秘结,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不能后送到真胃中,但网胃内容物却继续进入瓣胃,结果有多量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收而干涸,以致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尤以老龄、体弱、舍饲牛最为多发,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笔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共治疗原发性患牛45例,治愈41例,治愈率91%,死亡4例,均为后期严重病牛.现就原发性瓣胃阻塞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牛瓣胃阻塞又名瓣胃秘结,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不能后送到真胃中,但网胃内容物却继续进入瓣胃,结果有多量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干而干涸,以致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尤以老龄、体弱、舍饲牛最为多发,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原发性患牛45例,治愈41例,治愈91%,死亡4例,均为后期严重病牛。现就原发性瓣胃阻塞的治疗法简述如  相似文献   

13.
瓣胃阻塞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减弱,胃内容物后送困难而积聚、阻塞的一种疾病。目前,随着饲养业的发展,牛的瓣胃阻塞病在兽医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了。由于该病常因误诊和治疗不及时而造成病畜死亡,给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减少或避免误诊,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因该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这里谈一下我们在近年来的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瓣胃阻塞又名瓣胃秘结 ,中兽医称为百叶干 ,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 ,瓣胃收缩力降低 ,其内容物停滞、干涸 ,以致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主治热结 ,治胃肠大实大满 ,大便秘结 ,是泄下方中的峻泻方 ,体质弱的病畜一般慎用。笔者在临床上以《大承气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体弱牛瓣胃阻塞疾病 5 0余例 ,治愈 5 4例 ,治愈率为93.1 % ,收效满意 ,现简介于下。1 症状精神萎顿 ,行走无力 ,体瘦毛焦 ,食欲废绝 ,卧多立少 ,卧地时头曲于腹或紧贴于地 ,肚腹紧缩 ,排粪艰难 ,粪干色黑 ,形如盘珠 ,有恶臭气味 ,有时附有粘液或血液…  相似文献   

15.
瓣胃阻塞是牛瓣胃食物阻塞不能运化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前胃迟缓,瓣胃收缩力减弱,内容物充满而干涸致使瓣胃扩张、坚硬、疼痛,导致严重消化不良所引起,亦称为瓣胃积食,中兽医称为“百叶干”。  相似文献   

16.
牛瓣胃阻塞又称瓣胃秘结,中兽医又称为百叶干,是由于饲养不当,前胃运动弛缓,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收而干洞,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瓣胃阻塞又称瓣胃秘治,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达茂旗地区黄牛的一种多发病,一般发生于晚春的舍饲结束期,该病治疗起来很困难.2005年达茂草原由于气候干旱、炎热,7-8月份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出现了一部分牛因高热、缺水引起的瓣胃阻塞,笔者共收治20例,治愈15例,治愈率为7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第三胃(瓣胃)投服25%硫酸镁500-1000毫升或蓖麻油250-500毫升治疗牛百叶干病(瓣胃阻塞)9例,其中6例一次治疗痊愈,3例两次治痊愈。经临床检查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畜主说此法是“神医妙方”。  相似文献   

19.
<正>1病因牛瓣胃阻塞可分成原发性瓣胃阻塞和继发性瓣胃阻塞。1.1原发性瓣胃阻塞病因体弱多病的牛体质较弱,消化机能差,食入大量不易消化的粗纤维类饲草,如甘薯秧,干枯花生秧等难消化的粗纤维类食物阻塞于瓣胃内,导致瓣胃消化机能阻滞。异食癖的牛,误食如农用塑料膜,或春季牛舔食自身脱掉的牛毛,这些物质在消化道内不能正常消化。形成瓣胃阻塞。1.2继发性瓣胃阻塞病因牛的慢性肠炎、皱胃炎,可导致肠胃蠕动功能减弱,运转到瓣胃的大量食糜,  相似文献   

20.
为中兽医称牛瓣胃阻塞为津枯胃结,当地群众又称"百叶干".该病是由于反刍动物前胃机能障碍,特别是瓣胃收缩机能减弱,其内容物不能顺利地排入真胃,水分被吸干而引起的阻塞性疾病.该病初期常被忽视,中、后期治疗效果不佳,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若采用内服药物治疗,由于瓣胃完全阻塞,阻塞物坚硬,药物很难通过网瓣孔到达被阻塞的部位,常积存于瘤胃中,疗效较差;若手术治疗,则手术时间长,切口大,损伤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