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过量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断奶仔猪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有其特点,一方面,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氮、磷等营养物质利用率低;另一方面,为了促进生长和预防腹泻等疾病,断奶仔猪生长过程中通常使用高铜、高锌以及大量的抗生素等,使氮、磷、铜、锌和抗生素成为断奶仔猪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文章综述断奶仔猪氮、磷、铜、锌和抗生素的营养减排技术研究进展,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高剂量抗生素在畜牧业上的使用,特别是饲用抗生素为畜牧生产带来了如细菌耐药性、抗生素药物残留等一系列危害。试验旨在通过考察在日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病力变化来探讨日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降低断奶仔猪饲用抗生素的超剂量使用的影响。选取35日龄的健康断奶仔猪243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剂量抗生素组:基础日粮+1 0%杆菌肽锌500mg/kg+1 0%硫酸粘杆菌素400mg/kg)、试验1组(天蚕素抗菌肽组:基础日粮+1 0%杆菌肽锌500mg/kg+1 0%硫酸粘杆菌素400mg/kg+天蚕素抗菌肽300mg/kg)、试验2组(高剂量抗生素组:基础日粮+1 0%杆菌肽锌800mg/kg+1 0%硫酸粘杆菌素1 000mg/kg)。试验周期35d。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天蚕素抗菌肽与抗生素配伍使用能具有较好的促生长与提高机体免疫效果,该效果与高剂量抗生素的促生长和提高免疫力效果相当,甚至略优于高剂量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吕航  陈庄  朱翠 《广东饲料》2016,(4):40-42
高剂量氧化锌(高锌)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高锌能够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但长期或超剂量使用氧化锌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后期生长抑制等。本文就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以及相关机理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通过预防亚临床和临床疾病,抗生素常被用于断奶仔猪来促进它们的生长性能。然而,有关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和这些菌株及相关抗病基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关注日益增长。因此,欧盟(European Union,EU)于2006年1月1日开始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用于生猪和畜牧生产中。另外,矿物元素,如锌(Zinc,Zn)和铜(Copper,Cu)不可能用作抗生素的替代品,因为其排泄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开发饲喂方案,以使在不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来控制与仔猪断奶过渡期相关的疾病。因此,本综述将重点介绍一些已知主要利用益生菌、益生元、有机酸、微量元素及日粮蛋白质来源和含量能够改善肠道结构及功能和(或)提高仔猪断奶后生产性能的营养战略。  相似文献   

5.
高锌促生长机理及其对环境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高剂量氧化锌,对减少仔猪腹泻,促进仔猪生长有显著效果(Muirhead,1992;Hahn等,1993;Hill等,1996)。但使用高锌对其他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及粪中锌残留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试验通过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锌,分析其对饲料养分消化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粪中锌残留的影响,为锌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药理剂量(2 250 mg Zn/kg以上)氧化锌被广泛应用于缓解、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进生长。但长期高剂量添加对仔猪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告2625号对可添加的最高锌水平进行下调,并对饲料抗生素逐步实行全面禁止,在此背景下亟须挖掘和开发高效替代产品。文章从氧化锌的作用机理出发,对不同产品类型氧化锌及碱式氯化锌优劣势进行介绍,重点对具有推广应用优势的碱式氯化锌作为抗腹泻锌源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在断奶仔猪生产中合理运用锌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营养选择与日粮搭配是保证仔猪早期断奶成功的必要条件.由于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免疫力低及生活环境改变对仔猪造成的应激,所以在选择仔猪饲料时,应以高营养、高消化率、高适口性及能提供一定免疫保护的原料为主.乳糖、乳清粉是很好的碳水化合物源;蛋白饲料可选择喷雾干燥血浆粉、鱼粉、深加工大豆产品;日粮中脂肪对断奶2周内的仔猪效果不明显,但可用于断奶2周后的仔猪.高铜、高锌、酶制剂、酸制剂对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日增重、促进仔猪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欧盟抗生素禁用后仔猪的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与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年来,抗生素一直被广泛用于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健康和促进生长。欧洲逐渐禁用饲料抗生素后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增多,人们开始转向通过管理和营养策略来控制断奶仔猪的腹泻。已有关于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改善日粮氨基酸平衡,减少日粮粗蛋白含量,降低仔猪消化道疾病发生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选取体重接近的28日龄早期断奶DLY(杜×长×大)仔猪4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8头,试验1组仔猪日粮中锌为90mg/kg,第2组日粮中添加氧化锌3000mg/kg,一周后将锌的添加量降为90mg/kg,第3组日粮中添加氧化锌3000mg/kg,2周后将锌降为90mg/kg,第4组日粮中添加氧化锌3000mg/kg,3周后将锌降为90mg/kg,第5组日粮中添加氧化锌3000mg/kg,4周后将锌降为90mg/kg,进行为期2个月的饲养对比试验。试验期间分别在试验进行30d和60d进行两次称重,对各组仔猪生长性能进行方差分析,30d结果表明:高锌能促进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日采食量,但对饲料转化率并无显著影响,使用高锌能显著降低早期断奶仔猪腹泻。60d时称重结果表明:在28日龄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连续4周饲喂高锌日粮后将锌水平降低到90mg/kg,将显著降低生长后期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早期断奶仔猪使用高锌的时间长短对仔猪生长后期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从数据结果看,随饲喂时间加长,降低锌添加水平后仔猪在生长后期腹泻率有上升趋势,得出在早期断奶仔猪的饲料中添加高锌的时间以3周以内2周左右为宜,连续使用时间超过4周将会对仔猪的后期生长不利,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锌是动物的必需矿物质微量元素之一,现已证明锌参与动物体内300多种酶和功能蛋白的组成。作为生理生化功能最为广泛的微量元素,锌不仅参与DNA、RNA、蛋白质、糖类、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代谢,而且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前列腺素、促性腺激素等的功能和活性有关。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仔猪饲粮高锌的促生长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高剂量的锌(2000mg/kg以上),可改善仔猪生长性能和降低断奶后腹泻率。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仔猪锌营养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高锌的作用机理、促生长作用及其影响高锌效果的因素、使用高锌饲粮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采用PCR和ELISA进行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法,选取云南省3个自繁自养种猪场,A场同时净化PRV和PCV2,免疫接种PRV疫苗;B场净化PRV,免疫接种PRV疫苗;C场同时净化PRV和PCV2,免疫接种PRV和PCV2疫苗。结果表明,C场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前gE阳性率为15.94%,gB阳性率为86.96%,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3年后gE阳性率为1.43%,gB阳性率100%。结果提示,C场在同时净化PRV和PCV2,同时接种猪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模式下,净化效果最优,为地区种猪场提供疾病净化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拟制备2~3个氨基酸组成的鸡肉小肽,为鸡肉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在110℃温度下研究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料液比对鸡肉制备小肽的水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平均肽链长度和氮回收率,确定最佳的盐酸水解小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水解工艺条件对总氮、游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平均肽链长度、肽平均分子质量各项指标均有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极差分析,盐酸浓度是决定总氮、游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平均肽链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水解时间与料液比次之。鸡肉小肽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4 h、盐酸浓度4 mol/L、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小肽中的氮水解回收率为81.79%。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选用30份玉米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AFB1)进行测定比较,得出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其中,使用HPLC-MS外标法定量时,设计两组标准曲线,分别是玉米基质液加标组曲线和纯标组曲线,得到的结果再与ELISA比较。结果显示:用ELISA筛选出的阳性样品,用HPLC-MS法确证亦为阳性,判定结果一致,但具体检出量存在差异。当样品中AFB1含量为2~6μg/kg时,测定结果 HPLC-MS(纯标组)相似文献   

14.
从云南大理市弥渡县石夹泉热泉的55℃底泥中筛选到1株高温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株,对其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的一株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Cel-55。对其生长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高温性较好,菌株在55℃仍能生长,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7℃。所产纤维素酶最适酶活温度为75℃,最适反应pH为7.0。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75℃下,保温120min仍能保持80%的活性。Zn^2+、Mn^2+、Ca^2+、K^+、Mg^2+、Fe^2+、Cu^2+均对酶活力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Mg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饲粮蛋白质水平对云南半细毛羊空怀母羊生长速度、血清尿素氮(BUN)、瘦素(LEP)和繁殖激素的影响,试验选用50只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平均分为5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8.44%、9.95%、12.31%、13.58%、15.90%的饲粮,试验期为44d,14d预试期和30d正式试验。结果表明:(1)各组初始体重、末重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组3的日增重较组2显著降低31.00%(P<0.05)、平均日采食量较组2显著降低8.72%(P<0.05),其余各组的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组2的日均蛋白质采食量较组1提高24.04%(P<0.01)、组3较组2提高13.10%(P<0.05)、组4较组3提高14.45%(P<0.01)、组5较组4提高14.85%(P<0.01)。(2)BUN浓度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除第3组和第4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从组2到组5依次较前一组提高34.65%(P<0.01)、34.94%(P<0.01)、7.29%(P<0.05)、10.12%(P<0.01)。(3)组5的LEP浓度较组2显著降低29.23%(P<0.05),较组4降低36.11%(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中饲粮蛋白质水平为9.95%时表现出较好的采食量和较快的生长速度,而且料重比、BUN相对不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云南半细毛羊母羊空怀期的饲粮蛋白质水平为9.95%。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以研究日粮钙水平与空怀云南半细毛羊能量代谢间可能存在的互作。试验选取50只日龄、体重和体况相近,经产两胎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5个钙含量分别为0.40%、0.44%、0.53%、0.65%和0.84%的日粮。进行44d饲养试验,包括14d预饲期和30d正式试验。饲养试验开始和结束各称一次体重,消化代谢试验进行5d,每天全收粪尿。结果表明:(1)0.84%Ca组、0.65%Ca组的粪能较0.44%Ca组降低18.90%、17.17%(P<0.05);代谢损失能都降低15.66%(P<0.05)。(2)0.40%Ca组、0.53%Ca组、0.84%Ca组的摄入总能较0.44%Ca组低5.11%、3.35%、4.66%(P<0.01),较0.65%Ca组高3.58%、5.50%、4.07%(P<0.01),0.44%Ca组较0.65%Ca组高9.16%(P<0.01)。(3)尿能、甲烷能、尿能占总能的比例、甲烷能占总能的比例、尿能占消化能的比例、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日粮钙水平越高,粪能和代谢损失越低,而日粮钙水平对空怀云南半细毛羊的能量代谢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集饲用玉米样品共30份,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法对玉米赤霉烯酮(ZEA)和T-2毒素(T-2)2种霉菌毒素进行检测,旨在比较两种方法对饲用玉米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对饲用玉米中的ZEA均100%检出。检测T-2时ELISA法的检出率为83.33%,HPLC-MS法则未检出。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霉菌毒素含量均都表现出ELISA法的检出值普遍高于HPLC-MS法。ELISA法前处理简单、检出速度较快且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但因干扰因素较多易出现假阳性。HPLC-MS法前处理复杂、成本昂贵、操作要求高,但检测结果较为稳定和准确。说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用ELISA法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后,再用HPLC-MS法进行精确定量,这样既能实现检测目的又能节省检测费用。  相似文献   

18.
铝毒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南方酸性土壤地区种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筛选能够在酸性富铝化土壤中生长优良的苜蓿材料,对于紫花苜蓿在南方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27份云南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100 mg·kg-1浓度铝胁迫处理下供试材料株高、脯氨酸、根系活力以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铝对苜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材料反应敏感性不同。铝对供试苜蓿株高和根系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铝处理下苜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有机酸含量显著积累(P<0.05),所有供试材料的相对脯氨酸含量均大于100%,但不同材料相对有机酸含量表现差异较大。采用聚类分析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苜蓿材料的耐受性,以15,12,14,13号材料表现较优,可用于选育适应酸性富铝化土壤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9.
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是云南蚕区的桑树主要病害。于2007、2008年调查以上2种病害在海拔由低到高的蒙自、保山、楚雄、陆良、祥云、鹤庆6县(市)坝区桑园的发生情况是:桑褐斑病的发生危害随调查地域的海拔升高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春末夏初、夏末初秋是桑褐斑病危害高峰期,重病区陆良、鹤庆点桑园9月份的病情指数最高可达71.18、68.80,其中病害对湖桑32号的危害重于农桑14号;桑里白粉病在各调查点桑园均呈零星分布危害,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夏末初秋是桑里白粉病危害主要时期。根据2种病害在各试验点的发生情况,建议正常年份陆良、保山、鹤庆坝区桑园重点防治桑褐斑病,兼治桑里白粉病,楚雄、祥云坝区桑园以防治桑褐斑病为主,2种病害在蒙自坝区桑园的发生危害较轻,不作为重点防治病害;当桑园田间调查病情指数为20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并重视冬季、开春时节对病害的防治,以减少病原基数。  相似文献   

20.
徐凤  邱发明  邱扬 《中国饲料》2019,(16):30-34
文章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橙子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378只产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鸡(分别饲养在126个重复鸡笼中,每笼饲养3只母鸡),其中对照组饲喂无橙子皮的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含9%橙子皮的日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8g/kg橙皮素和0.005g柚皮苷,3组试验日粮为等氮、等能量日粮,试验共开展30d。试验结束后测定鸡蛋的氧化稳定性,以每克蛋黄中丙二醛(ng)的含量表示,并测定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参数。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橙子皮的饲粮对新鲜和贮藏30d和90d鸡蛋的氧化稳定性均有改善(P<0.05)。蛋鸡饲喂橙子皮日粮10d显著提高蛋黄氧化稳定性(P<0.05),延长鸡蛋货架期。与对照组和橙皮素组相比,日粮添加橙子皮显著降低蛋鸡采食量和产蛋率(P<0.05),显著提高料蛋比(P<0.05),采食量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橙子皮适口性较差,不仅对产蛋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导致蛋品质参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用橙子皮饲喂蛋鸡产出的鸡蛋更轻,蛋壳百分比、厚度和强度更低,蛋黄颜色变浅(P<0.05)。综上所述,蛋鸡日粮添加9%橙子皮可显著提高鸡蛋新鲜度和贮藏氧化稳定性,但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有一定负面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是由于适口性差使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