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模拟酸雨(SO<,4><'-2>:NO<,3><'-1>=5:1)对小麦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伤害了小麦叶片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从而显著降低了小麦的产量,经过pH为2的酸雨处理后的小麦产量降幅达19.1%.通过对植被指数的分析可以看出,小麦冠层叶绿素含量在开花期以后逐渐降低,而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则在灌浆期以后开始下降,两者的下降幅度都随着酸雨pH的下降而增大.光合速率表现出与叶绿素含量相同的变化.另外,对小麦产量与不同生育期冠层和叶片水平的植被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灌浆期的小麦冠层水平的NDVI、mVD705和WI与酸雨处理后小麦的产量显著相关.总之,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无损伤地监测不同酸雨处理对小麦的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19年小麦季,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清水对照作对比,系统分析小麦花后4种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含水量、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含水量,促进各部位干物质积累,提高小麦的产量。其中,几丁寡糖处理和14-羟基芸薹素内酯甾醇处理对小麦各项生理指标影响最为明显,且产量大幅度高于其他2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平均高出其他处理4%。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灌水对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并筛选抗旱品种,于2014—2015年在河南省辉县市设置了全生育期不灌水、灌1次水(拔节期灌水80 mm)、灌2次水(拔节期灌水80 mm+扬花期灌水80 mm)共3种灌溉处理,比较了16个冬小麦品种的小麦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的小麦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无显著差异,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根据3个灌水处理的产量将16个小麦品种分为5类:周麦23和新科麦168属于超高产类;周麦26等7个品种属于高产稳产类;石麦15属于高产不稳产类;周麦18、矮抗58等5个品种属于中低产类;新麦0208属低产类。  相似文献   

4.
以石新828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在小麦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寡聚酸钾泡腾片溶液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齐穗期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溶液,能够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防治小麦早衰,小麦成熟后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最终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其中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大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说明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主要是通过增加小麦穗粒数和穗粒重而使小麦产量提高的。总体来看,在小麦齐穗期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10 000倍液,对防治小麦早衰和提高产量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光照强度及烯效唑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品种"川育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光照强度及烯效唑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弱光照相比于自然光照下培养的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弱光照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是自然光照下的63.93%、98.28%、73.47%;在自然光照下,使用30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相比于不使用烯效唑浸种处理的小麦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提高21.80%、26.29%、25.09%。本研究得出:不同处理下的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变化,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川育20"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是通过实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的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从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含量、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小麦叶绿素含量和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和籽粒产量四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湿害后小麦生理变化与品种耐湿性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选用 12个小麦品种 (系 )为材料 ,研究了湿害对小麦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以及小麦耐湿性与其自身某些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湿害使植株的根系活力下降 ,旗叶丙二醛含量增加 ,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相对含水量下降 ,对植株体内有机物的含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而使得单株粒数及千粒重下降 ,最终导致单株产量下降 ;孕穗期小麦的旗叶保水力、次生根游离氨基酸含量、次生根淀粉含量、成熟期主穗穗重占单株产量的百分比与小麦的耐湿性呈极显著相关 ,孕穗期旗叶丙二醛含量、旗叶相对含水量、叶部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与小麦的耐湿性呈显著相关。这些性状可作为耐湿育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小麦生育前期旱胁迫对其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方法]在4种水分处理、不同生育期条件下测定水旱2个小麦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叶含水量.[结果]从分蘖到开花,叶绿素含量随着旱胁迫的增强而增加.在相同水分条件下,抗旱品种的叶绿素含量较非抗旱品种低,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关系密切.[结论]试验结果为小麦抗旱节水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施钾量对新春22号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新疆准噶尔地区小麦高产优质的适宜施钾量,以新春22号为材料,研究施钾水平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各生育期MDA含量。在小麦灌浆期,施钾处理较对照SOD、POD活性均有所提高。钾肥施用量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小麦相关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小麦不同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与其同一时期及后一时期的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拔节期叶绿素含量与灌浆期SOD、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拔节期、成熟期叶绿素含量与其同时期的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钾肥施用量在225 kg.hm-2时,新春22号小麦产量和品质均下降;施用量在300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但品质较低;而施用量在75~150 kg.hm-2时,不仅能使产量有所提高,并且能保证其品质,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了大豆叶绿素含量与单株生物学产量的关系、几种谷类作物的叶绿素含量及其测定条件。1.在8~30℃范围内温度对叶绿素提取液的影响甚微,为了防止光氧化破坏,必须在黑暗中保存。2.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4~5毫克/分米~2范围与单株生物学产量成正相关。3.从生育期看,糜子、谷子、高粱、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都以幼穗分化为最高,小麦是开花末期为最高,水稻是以灌浆期为最高。在后期从叶位看,糜子是顶叶,谷子是第2叶,高粱是第4叶,小麦是顶叶,水稻是第2叶,玉米先是果穗叶及其上、下1叶,以后是果穗以上1、2叶的叶绿素含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3.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6.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