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5个生态区主栽的黑农号、绥农号、合丰号、黑河号、嫩丰号、丰收号、北丰号及省有代表性推广的大豆品种(品系)为材料,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生态区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的含量以东部低湿区(八五三农场、佳木斯)最高41.66%,脂肪含量以中南部黑土区(哈尔滨、绥化)最高21.25%,蛋白质含量与气象关系不明显,脂肪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2.
东北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2.15%,变异幅度为34.70%-50.75%。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因品种、产地、栽培条件不同而不同,随着产地地理纬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异,纬度越低,蛋白质含量越高,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一0.679,低纬度的高温多雨和短日照时数条件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分布很广泛,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大豆栽培区。国内各大豆区均有分布,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发病程度不同,在东北以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发生程度较重。灰斑病除为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致使提前落叶造成产量损失外,还严重地影响大豆的品质。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分析,灰斑子粒中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含量降低1.2%,百粒重降低2克左右。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Ⅵ.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814份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及18种氨基酸含量。我省大豆种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平均41.83%。地方品种地区分布趋势,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酸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66%、11.33%。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相对高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品种,平均含量分别为1.32%、1.51%。不同熟期类型品种蛋白质及含硫氨基酸分析比较结果,蛋白质含量:晚熟类型品种>早熟类型品种;含硫氨基酸则相反,早熟类型品种>晚熟类型品种。不同栽培类型品种蛋白质及含硫氨基酸含量分析比较结果,蛋白质含量;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含硫氨基酸含量: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半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含硫氨基酸含量亦较高,在种质资源利用上,值得重视。鉴定筛选出蛋白质含量47%以上的种质17份,蛋氨酸含量高于1.6%的种质7份,胱氨酸含量高1.75%的种质10份,列出保存编号,品种名称,来源与产地,供育种选用。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大豆蛋白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分析102个栽培大豆品种和48份野生大豆材料,在地跨29-35°N之间的安徽省,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品种原产地的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838.野生大豆蛋白含量与原产地纬度相关不明显,呈马鞍形分布,峰值出现在32°N地区.这个结果为栽培大豆起源于黄淮流域的论点提供了某些旁证,也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来提高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但我省大豆品种资源的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可能与蛋白质含量高有关.因此,欲提高安徽省高蛋白大豆品种中含硫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的比值,拟需引进新种质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合丰号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合丰号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40.32%,比全省平均值高0.22%,脂肪含量平均值为20.50%,比全省平均值低0.07%,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总和平均值为60.87%,比全省平均值高0.2%。不同年代育成的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双项之和的平均值不同,蛋白质含量随着年代的增加由较高至低至高的变化,脂肪含量随着年代的增加由较高至高至低的变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双项之和随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改进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建国以来辽宁省育成的46个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对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及90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的年代间变异情况、省内不同地区]间育成品种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后期各年代之间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蛋白质含量年代间有较大幅度增长,蛋脂总量也依蛋白质含量的增长而增长;但省内不同地区间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理及蛋脂总量的水平却有所不同,铁丰系列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较高;丹豆系列品种和辽豆系列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水平较高。说明年代间品质性状有所改进,蛋白质含量的改进幅度较大,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的选育目标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河北省785份大豆资源对其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与若干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其中有37份品种的蛋白质超过45%;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有58份品种的脂肪超过20%。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地区间有明显差别,南部的邯郸地区蛋白质平均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北部的承德地区脂肪平均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高蛋白品种生物学特征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紫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荞麦蛋白质和黄酮含量与环境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8个荞麦品种在全国17个栽培地点的籽粒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变化,以期进一步研究不同地点不同荞麦品种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养麦籽粒黄酮含量以及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荞麦黄酮含量变化幅度为0.781% ~2.479%,平均值为1.676%;荞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为3.253%~15.723%,平均值为7.672%.不同品种黄酮、蛋白质含量变异与生态因子之间的不同关系,说明不同荞麦品种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豆油分和蛋白质呈负相关的关系和用途不同,把大豆专用品种为分三类,即高油、高蛋白和双高大豆品种。 高油大豆:油分含量在22%以上的为高油品种。 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为高蛋白品种。 双高大豆:一般油分与蛋白质总量在63%以上为双高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00hm2左右,而黑龙江垦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基地,作为黑龙江垦区重要的科研单位--红兴隆科研所先后培育出红丰号大豆品种11个和小粒豆品种1个,这些品种的推广,为垦区及地方大豆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几年,大豆出现了价低滞销的困难局面,这与大豆品质不高、没有专用品种、缺少市场竞争力有直接关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对红丰号大豆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品种特殊用途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农民的认识,为大豆生产和大豆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份及地点对大豆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1987—1989年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中5个地点种植的4个大豆品种(系)品质化验分析结果,统计分析了不同年份及不同栽培地点对大豆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受年份及地点的影响显著、年份与地点综合效应所致大豆蛋白质、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X±1.586%、X±0.706%和X±1.156%;其中地点效应大于年份效应。  相似文献   

13.
脂肪含量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决定外,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也是引起大豆品种化学成分变化的重要外因。研究表明,吉林省不但具备了选育高油大豆品种的地域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优良资源材料。到2008年为止,吉林省育成的大豆品种共315个,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品种102个,占总品种数的32.4%,其中脂肪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计45个占14.3%。  相似文献   

14.
无限分枝类型大豆适宜栽培密度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限分枝类型大豆品种在生产上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仅2004年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统计全省大豆推广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13个品种中就有7个品种是此类型的,所占比例为53.8%。分枝类型大豆品种宜稀植是栽培学上的一个普遍规律,但黑龙江省北部因20世纪90年代亚有限北丰系列大豆的推广,多年来一直习惯于高密度栽培,这种高密度栽培已不适应目前大豆品种类型的改变,造成高投入也未高产出,形成浪费。本文着重探讨无限分枝类型大豆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产量性状上的变化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栽培密度,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推广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1941~1995年期间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72个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40.10%,变幅为35.31%~46.02%,变异系数为6.08%。脂肪含量平均值20.57%,变幅16.38%~23.04%,变异系数为6.56%。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总和平均值为60.67%,变幅为54.00%~66.50%,变异系数为3.46%;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双项之和不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春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9份春大豆的品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43.4%,分布在41.1%-47.0%的种质158份,占83.6%;蛋白质含量超过47.0%的种质9份,占4.8%。脂肪平均含量18.8%,分布在17.1%-21.0%的种质176份,占93.1%;脂肪含量超过21.0%的种质7份,占3.7%。蛋脂总量平均62.2%,分布在59.1%-65.0%的种质162份,占85.7%;超过65.0%的种质14份,占7.4%。蛋脂总量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机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虽然对其营养功能成分研究较多,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间主要营养成分差异较大。通过概述黑龙江省大豆优势产区及主栽品种,测定了部分主栽品种的蛋白质、脂肪、蔗糖以及氨基酸含量,筛选了大豆加工专用品种,并与进口大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范围分别为33.73%~40.93%和16.84%~22.74%,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大豆蛋白、脂肪等成分差异显著。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脂肪平均含量显著低于进口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与进口大豆持平,而蔗糖和氨基酸平均含量均显著低于进口大豆。黑龙江特用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明显高于进口大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种植在6个不同地区的17个糜子品种的籽粒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1.09%,地区间、品种间均存在一定差异,糯性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于粳性,且籽粒蛋白质随着生态高度的增加有降低趋势(r=-0.5207);在糜子籽粒蛋白质组分中,清蛋白含量高,谷蛋白和球蛋白次之,醇溶蛋白含量最低,且4种组分仅占蛋白质总量的34.71%;糜子籽粒富含谷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限制性氨基酸是胱氨酸和蛋氨酸  相似文献   

19.
对种植在6个不同地区的17个糜子品种的籽粒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1.09%,地区间、品种间均存在一定差异,糯性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于粳性,且籽粒蛋白质随着生态高度(纬度×海拔)的增加有降低趋势(r=-0.5207);在糜子籽粒蛋白质组分中,清蛋白含量最高,谷蛋白和球蛋白次之,醇溶蛋白含量最低,且4种组分仅占蛋白质总量的34.71%;糜子籽粒富含谷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限制性氨基酸是胱氨酸和蛋氨酸  相似文献   

20.
对四川省389份大豆高蛋白(≥48.0%)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高蛋白品种资源以黄粒、直立生长、有限结荚、白花、灰毛为主。春大豆生育111.7±20.6天,株高51.1±16.5cm,百粒重15.4±5.0g,蛋白质49.0±0.8%,脂肪16.9±1.0%。夏大豆生育145.5±25.1天,株高74.4±30.3cm,百粒重12.4±4.3g,蛋白质含量49.2±1.0%,脂肪含量16.0±1.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春大豆r=-0.11)或极显著(夏大豆r=-0.52)负相关。筛选出高蛋白,极早熟和特大粒品种资源2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