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产示范结果表明:新品种黔兴201平均单产11.664t/hm^2,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3.914t/hm^2,增产率为48.05%;最高单产16.575t/hm^2。高产栽培措施为:播种期春播4月5~15日,夏播5月10~20日;密度6.75万~9万株/hm^2;底施农家肥22.5~30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45~0.75t/hm^2;追肥(尿素)的施用量分别为:苗肥0.15~0.225t/hm^2、穗肥0.45~0.6t/hm^2、粒肥0.15~0.225t/hm^2。  相似文献   

2.
直播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直播玉米密植通透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直播玉米超高产产量结构 产量目标:产量为1.2万~1.5万kg/hm^2; 产量结构:保苗7.0万~7、5万株/hm^2,最高不超过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种植红薯有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平均产量在35—40t/hm^2,高产田平均产量45t/hm^2以上,产值2.8万-3.2万元/hm^2,纯收益2.0万-2.5万元/hm^2,产品畅销全疆各地,是北疆片主要红营种植区。乌兰乌苏镇红营种植多选用898、北京533等品种,出产的红薯肉质细,昧甘甜,病虫害发生轻,是乌兰乌苏镇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及贮藏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垄全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覆膜前物资准备 1.1农用物资准备 施农家肥4.5万~7.5万kg/hm^2,尿素450~600kg/hm^2,二铵375~450kg/hm^2或过磷酸钙750~1050kg/hm^2,硫酸钾225-300kg/hm^2,硫酸锌30—45kg/hm^2或金大地玉米配方肥600kg/hm^2。  相似文献   

5.
选择集中连片,地势较高。灌排方便,肥沃平坦的田块作为苗床。按苗床与大田比1:5~1:6的要求备足。苗床施足人畜肥1.5万kg/hm^2,另施纯氮19.5~39.0kg/hm^2,五氧化二磷60kg/hm^2,硼砂7.5kg/hm^2后,进行耕翻碎垡,熟化土壤。苗床做好后,应施呋喃丹或甲拌磷划入土中,以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种密度对大蒜蒜瓣蒜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蒜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密度为4.5万株/667m0的蒜舛、蒜薹产量最优,蒜薹、蒜舛产量分别达到588.44kg/667m^2,1756.43kg/667m^2;其次是5.0万株/667m^2。蒜薹、蒜舛分别为566.95kg/667m^2,1726.79kg/667m^2。最差的是8.5~9.0万株/667m^2,蒜薹、蒜瓣产量分别只到261kg/667m^2,1340kg/667m^2;密度低于4.5万株/667m^2。高于5.0万株/667m^2的蒜薹、蒜瓣产量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7.
石大豆2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研究室育成的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高产品种。2000年引进我团试植,表现高产,适宜机收,深受种植户的喜爱。该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大.至2005年已成为团场的主栽品种,2006年种植面积达0.18万hm^2.平均单产3613.5kg/hm^2。其中0.17万hm^2单产4125kg/hm^2;0.014万hm^2单产达4500kg/hm^2,创造了大面积高产的全国记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玉米新品种浚单22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浚单22进行了5个处理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个试验处理的栽培密度中,以6.00万株/hm^2产量最高,其次为6.7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新疆独特的光、热、水资源决定了设施园艺业是新疆高效益的优势产业。据统计,日光温室一般可获产值1.5万-4.0万元/667m^2,是大田作物的25~70倍,是露地蔬菜的10—20倍,设施花卉生产的产值和效益更高,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优质杂交稻绵5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筛选出了高产(9000kg/hm^2以上)优化组合方案:栽插密度27.6万~29.1万穴/hm^2以上 施氮量(纯N)157.1~178.7kg/hm^2,施磷量(P205)56.2~65.7kg/hm^2,施钾量(K2O)79.2~92.7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