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山阳县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核桃黑"进行了调查,明确了"核桃黑"主要由核桃举肢蛾、核桃黑斑病、炭疽病、桃蛀螟等病四种虫危害所致.当地深山区以核桃黑斑病危害为主.浅山区以黑斑病和举肢蛾为主,并有零星的桃蛀螟危害.平川区以举肢蛾为主,黑斑病危害次之,桃蛀螟危害严重.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选定过火面积、直接经济效益损失量、间接经济效益损失量、生态价值损失量、成灾面积占该地区森林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火灾发生频度等6个评价指标,用于评判森林火灾危害程度.利用AHP方法求出各个指标对于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的权重,并结合相应的权重,求得危害程度值.以森林火灾危害程度为因变量,森林火灾影响因子为自变量,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森林火灾危害程度预测模型.利用未参予建模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预测精度高,对森林火灾危害程度具有准确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柳蛎盾蚧危害与丁香防御蛋白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测定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品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品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香)13种(品种)丁香叶中的POD,SOD,CAT,PPO,PAL,TI和CI 7种防御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危害时期,丁香种(品种)对丁香防御蛋白活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POD活性,在危害盛期,在高抗、中抗类丁香中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易感、高感类中应激滞后,即分别在危害弱期和危害末期升高.CAT在易感类和高感类丁香防御上起主导作用,其活性在危害盛期显著升高,而中抗和高抗类未见明显变化.SOD活性,在危害盛期高抗类丁香中无显著变化,而其余3类则显著降低.PPO活性在未危害期的高低与抗性相关,在虫害盛期诱导表达的强弱也与抗性相关;PAL活性未能反映抗性品种间的差异.TI和CI活性,在未危害期的高低与其抗虫性无明显相关性,在危害盛期的升高幅度与抗虫性呈正相关.综上所述,PPO在未危害期的活力可作为筛选丁香抗虫种(品种)的指标,危害盛期POD,PPO,TI和CI活性升高的幅度与丁香抗虫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瞿肖瑾绘六、园黄掌舟蛾危害榆树、杨树、桦树、橡树等。1成虫 2.卵 3.幼虫4.蛹 5.被害状八.弧目大蚕蛾危害杨树、五、杨=尾舟蛾危害杨树1威虫 2.卵 3.幼虫4.蛹 5.茧 6.被害状七、染雪毒蛾危害杨树1.成虫 2.触角放大 3.幼虫4.蛹 5.被害状丸、典皮夜蛾危害杨树新疆林木主要病虫害图象  相似文献   

5.
石榴园种植向日葵防治桃蛀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是怀远县的特色水果,其栽培而积逐年增加,但在石榴生长季节,却受到了多种病虫的危害,桃蛀螟是其中危害较重的害虫之一.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了危害石榴果实外,也危害桃、李、梨、柿、板栗、核桃、高粱、玉米、向日葵、蓖麻籽等40多种果树和农作物.  相似文献   

6.
柳尖胸沫蝉(Aphrophora costalis Matsumura)是危害柳树、杨树、果园、各种果树和苗圃和四旁绿化树种的重要害虫,近几年柳尖胸沫蝉对阿勒泰地区的杨柳科树种危害日益严重.对柳尖胸沫蝉进行初步生物学研究表明,在阿勒泰林区该虫1年发生1代,幼虫主要危害杨柳科树种的新生叶片,叶柄、嫩枝皮层,尤其若虫对柳树人工幼林、苗木危害严重,造成柳树死亡.查清了该类害虫的危害时期及危害程度,对其幼虫期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环保性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为阿勒泰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辽宁大部分地区的沙棘、林龄老化,虫害危害严重,文章通过对沙棘害虫的发生情况调查,危害辽宁沙棘的主要害虫有沙棘木蠹蛾、柳蝙蛾、春尺蠖、苹小卷叶蛾.沙棘蚜虫等,经过近10 a防治,基本摸清危害规律、提出防控措施.遏制了沙棘虫害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insulariana Liu)是近年危害飞播云南松林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汉源县每年约700 hm2的云南松受到危害,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云南松梢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汉源县飞播云南松林区危害特性的观察研究,整理出该虫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危害症状及危害特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和治理技术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主要有: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草原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家畜危害、增加黄河泥沙量等五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沙化草原和危害方式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技术模式,包括流沙治理的“封育+固沙+人工补播”模式,孤立沙丘全覆...  相似文献   

10.
松果梢斑螟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兴城市油松种子园中,从雌球花出现到球果采收,松果梢斑螟危害2年生球果,同时也危害1年生球果,危害率占昆虫总危害率的87.36%.通过对松果梢斑螟生活习性、危害关系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对其进行适时适药防治,可使种子园产量提高29.2%.  相似文献   

11.
油茶斜纹夜蛾、黄刺蛾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斜纹夜蛾 1.危害情况 危害荷花、睡莲、大丽花、木槿、月季、百合、仙客来、菊花、山茶、葛兰等约200余种.初孵幼虫取食叶肉,2龄后分散危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将整株叶片吃光,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严重时可至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2.
危害西瓜的主要病虫害有苗期猝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枯萎病是瓜类蔬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危害多种瓜类作物.在防治上,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是减轻枯萎病的危害,取得西瓜丰收的最有效途径.根据西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作化学防治,就可以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其危害,同时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林地土栖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平危害林木的土栖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其分布广泛,危害120多种林木,尤其对新造的幼林危害更甚.近几年武平县林地土栖白蚁的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林木生长,为抑制其危害,采用林地上施放白蚁诱杀包,灯光诱杀有翅繁殖蚁,化学药剂防治,人工挖巢灭蚁等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沾化冬枣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冬枣主要产区的病虫害种类、危害部位及危害程度,并对病虫害标本核对、鉴定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冬枣虫害有46种,病害有27种,其中3种细菌性病害为国内首次发现,同时查清了近年来新增病虫害的种类、危害时期及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云南松梢木蠹象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松梢木蠹象(Pissodes sp.)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树,目前仅在昆明市嵩明县大哨乡海拔2 200~2 600m范围内的云南松纯林以及混交林幼林中发生.通过3年的调查,基本掌握了该虫的危害程度及危害特点.调查结果表明大哨乡云南松梢木蠹象危害严重时期松林受害面积达351hm2,其补充营养株率、枝干受害株率、危害指数分别为90.5%、37.1%、42.1%;枝干受害株率和危害指数与该虫补充营养株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油茶的一种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危害油茶的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现有文献仅记载该虫严重危害茶树,也可取食珍珠菜,但未见危害油茶的报道.对福建省清流县、邵武市油茶林样地的调查表明:油茶株受害率100%,叶片受害率15%~90%,危害较为严重.介绍了黑足角胸叶甲成虫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危害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等,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优良用材树种.因此,加强杉树病虫防治工作,促进杉树生长,巩固造林成果,意义十分重大.近几年来,我县杉树发展较快.发现有杉梢卷叶蛾、白蚁、天牛类、蛴螬等四种主要害虫危害,其中以杉梢卷叶蛾危害最严重.一、危害情况:全县新栽的二万一千亩杉树幼林,遇到杉梢卷叶蛾危害的面积达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我国桉树害虫现状,预测了今后10年内桉树害虫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防治策略,编出了桉树害虫名录281种,隶属于10目58科.名录包括了害虫的中名、学名、分布范围、危害树种、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至2012年,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采取样方调查的方法,开展防控技术研究.调查全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4 400.Ohm2,发生率为17.6%.其中病、虫害各2 000.0 hm2,鼠害400.0 hm2.危害重点是落叶松球蚜危害人工落叶松林,云杉八齿小蠢等5种危害杨桦次生林.防治食叶、蛀干、病害、鼠害危害面积6 666.7 hm2;开展了中华鼢鼠等4种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测报,营造混交林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松茸毒蛾,又名松毒蛾,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等.旌德县部分乡镇近年发生该虫危害,大面积吃光松针,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