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羊群大批死亡、损失惨重,危害性极大,所以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该病以急死,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  相似文献   

2.
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羊群大批死亡、损失惨重,危害性极大,所以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该病以急死,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近几年,此起彼伏,绵延不断的疫情困扰着养羊业的发展,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羊肠毒血症常称“软肾病”、“类快疫”,由产气荚膜杆菌D型引起的绵羊和山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病程短、突然搐搦死亡。一侧或两侧肾常软化,有的软化如泥。羊肠毒血症多呈散发、零星发生或地方流行性。雨量多,牧草生长旺盛,与发病有关,发病羊绝大多数是膘肥体壮的一岁绵羊羔,也有少数山羊发病。  相似文献   

4.
<正>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主要引起绵羊发生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故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山羊较为少见。此病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是危害养羊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2013年5月13日,承德市某养殖户养殖的绵羊出现急性死亡现象,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致病性实验、生化试验,确诊为羊肠毒血症,现将其综合诊  相似文献   

5.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本病以急性死亡、死后肾组织软化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但此次发病以山羊为主,这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本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是危害藏羊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于本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不易治疗,常常给养羊户带来严重损失。2011年9月,同德县唐古镇某牧户饲养的藏系绵羊突然发病并发生死亡,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羊肠毒血症。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羊肠毒血症是山羊、绵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羊感染后,在肠道内繁殖大量病菌,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腹部臌胀.羊肠毒血症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死后肾脏变软、充血,所以又叫软肾病、类快疫.笔者对近期遇到的一例疑似羊肠毒血症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山羊(主要为绵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与羊快疫相似,故又称“类快疫”。死后肾组织多半软化,故还称“软肾病”。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病菌经消化道感染,在胃肠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病。1发病原因1.1羊只采食被病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  相似文献   

9.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急剧繁殖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羊肠毒血症虽然是三类动物疫病,但由于其突然死亡性,令人猝不及防。所以重点是做好预防工作。预防要从饲养管理、疫苗注射、中兽医防治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多种方法,把该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因此,俗称“软肾”、“过食病”等。  相似文献   

11.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  相似文献   

12.
羊肠毒血症是魏氏梭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类快疫。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2010年9月2日,奇台县某养殖户饲养的35只羊中的几只羊突然高跳几下,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羊肠毒血症是山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段的山羊均可被感染,以1岁左右和肥胖的羊只发病较多。由于细菌毒素中毒,可引起迅速死亡。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故又称“软肾病”,与羊快疫相似,又称类快疫。  相似文献   

14.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本病以急性死亡、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为特征。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山羊羔肠毒血症的诊断闫兴民达能太哈斯巴图赵巧娥陶发礼李发财(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兽医站,750300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死亡快,故又有“类快疫”之称。一般绵羊多发,山羊发生较少。笔者...  相似文献   

16.
绵羊肠毒血症的治疗张双印刘淑芷(河北省安平县畜牧局,052660)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县1994年不完全统计,在发病的75群绵羊(1560只)中,发病、死亡绵羊136只,发病、死亡率为8.7%,有的达20%以上。1995年3~4月...  相似文献   

17.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软肾病”、“过食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死亡后的肾脏软如泥样,故称为“软肾病”。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粗大杆菌,可形成荚膜,故又称产气荚膜杆菌,该菌可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多在春秋季节发生,尤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发病较多,呈地方性流行,对养羊业危害较大,其发病特点应引起注意,笔者将在诊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又称D型产生荚膜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本病绵羊、山羊均可发生。近年来在我地区绒山羊群发病率较高。主要以急性毒血症死亡,死后肾组织软化为特征。笔者就我地区发病情况及诊治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过食症”、“类快疫”、“血肠子病”,是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病菌经消化道感染,在胃肠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病,病羊死后肾组织多半软化,故称“软肾病”。多在春夏之交和秋季发生,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发病较多。此病发病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羊肠毒血症是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发的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因死后肾脏多见软化,又称软肾病。1流行特点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为D型魏氏梭菌,该病菌在羊肠道内非常常见,当羊处于应激条件下病菌就能快速、大量的繁殖,导致羊出现分泌机能失调或者肠胃运动障碍问题,引起羊肠毒血症发作。从羊肠毒血症的临床病例发病情况来看,此病虽然没有较高的发病率,却有极高的死亡率,传播感染具有地方流行性特点,常见于绵羊养殖过程中,其中过于肥胖绵羊和1岁龄左右绵羊是高发群体,发病时间农区多集中在秋收以及夏收时节,牧区多集中在春末直到秋季这段时间。此外长期放牧于低洼地区、气候的突然变化、雨季的到来都有可能成为诱发羊肠毒血症疾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