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技服务》1996,(6):28-39
<正> 爱拔益加(AA)肉鸡系我国近年从美国引进的优良鸡种。该鸡以育成期短、育肥快而著称。其肉用仔鸡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接雏准备:在雏鸡运达前2周,对整个鸡舍所有的料仓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提前3日将地面铺盖5厘米厚新鲜而干净的垫料,在雏鸡运达前几小时,将饮水器注满饮水,使雏鸡进舍时水温可达到25℃。若使用育雏保温伞,应提前24小时将其开启,以便使垫料加温。最初要使鸡舍内的温度日夜达到29~31℃。  相似文献   

2.
1.温度出壳第1周要求育雏温度为33~34℃,以后每周降低2℃,夏季20日龄即可脱温,天气寒冷时宜保温至6周龄.采用红外线灯泡或育雏伞保温,少量饲养也可用纸箱内悬挂白炽灯泡的方法保温.保温原则以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下为宜,经常观察雏鸡动态,恰当进行温度调节.有条件的可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3.
红腹锦鸡是我国独有的珍贵品种,近年来已开始人工养殖。在红腹锦鸡饲养过程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红腹锦鸡的关键。因此,必须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 2- 3天提前预温。育雏舍温度首日为 33℃- 36℃,以后每周下降 1℃- 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保温的要求:一是看鸡施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提高温度。如果雏鸡张翅喘气、饮水频繁,说明温度偏高,要缓慢降温。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散布均匀、采食正常。二是看天施温,即白天温度低,夜间温度高;晴天温度低,阴天、雨天温度高。 二、湿度 第一周湿度最好控制在 75%- 80%之间,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大湿度应逐渐降低。育雏后期湿度为 50%- 60%。湿度大时,可在舍内放入生石灰吸湿;湿度小时,可在舍内挂水湿透的麻袋或在加温炉上放水盆增加湿度。 三、光照 育雏期间,光照时间应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一般前 3天采用 23- 24小时光照,以后每天减少 1小时,直到利用自然光照。  相似文献   

4.
<正>1.保温设备。常用电热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或木炭火盆等。2.照明灯。在育雏舍内和育雏伞下均应安一盏照明灯,以便雏鸡靠近热源和采食、饮水。7天后可关闭照明灯。3.温度计。根据不同育雏方式,选择能代表室内温度的适当位置放置温  相似文献   

5.
<正>一、做好温度、湿度、光照等管理工作1.温度管理。雏鸡入舍前3天,鸡舍内温度要提升到34.5~35.0℃;雏鸡入舍后7天内,温度要控制在35~36℃,使鸡群保持活泼、好动、精神饱满状态,鸡只分布均匀。平时,要注意观察鸡群变化情况,如果雏鸡有聚群、“叽叽”颤叫、缩头少动现象,说明舍内温度过低,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鸡舍温度;如果雏鸡有饮水频繁、张口喘气等现象,说明舍内温度过高,应打开门窗,适当通风降温。雏鸡进舍14天后,  相似文献   

6.
麻鸡雏鸡的培育是其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育雏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鸡的发育及鸡群的成活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育雏工作,掌握育雏技术。1、温度由于麻鸡雏鸡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较弱,保温御寒能力差,因而,0~1周龄的雏鸡育雏舍内温度应在33~35℃。每隔1周减2℃,要确保温度平  相似文献   

7.
(续第2期第19页) 蛋鸡的培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和产蛋期(21~72周龄或淘汰).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①温度和湿度.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产热能力和保温能力都较成年鸡差,且对温度敏感,因而在育雏前3周要注意保温和控温.小鸡出壳后1~3天,温度控制在34℃~35℃:4~7天,温度降至32℃~33℃;以后每周降低2℃~3℃,至室温达20℃恒温.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1,(1)
1.育雏准备进雏前10天应对鸡舍及笼具用多种消毒药交替消毒,进雏前2天对舍内所有设备熏蒸消毒24小时,熏蒸时舍内温度应保持在20℃。相对湿度70%左右。此外,还应将供热设备进行预热试温。准备好1周左右的雏鸡料、防病及消毒药品。2.优质健雏优质的鸡苗是育雏成功的关键,也是保证雏鸡健康、均衡生长的首要条件。因此鸡苗应从农牧部门核准、具备供种资格的无白痢杆菌病、鸡白血病等可经蛋垂直传播疫病的健康鸡场选购。进雏时,选择健壮、活泼、脐部愈合良好的雏鸡,淘汰小残次鸡苗。3.精心饲管第一,保温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出壳至1周龄时的育雏笼温为30~35℃,以后每周降低2~3℃。温  相似文献   

9.
1 育雏工作 1,1 做好入雏前的准备工作 入苗前应将鸡舍及所有用具反复冲洗消毒后,在计划入雏前24小时左右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温度达到28℃左右。保温伞下或火炕地面温度达到32~35℃。夏季炎热,可不用提前预温。入雏前应以饲养鸡群的数量准备好充足的雏鸡料,并应准备好育雏期间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预防性药物,如水溶性多维、抗菌素类及抗球虫药。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雏鸡的育雏和保温育雏方式主要有两种:平养育雏,即将雏鸡养在铺有3~5厘米厚垫料的地面或箩筐内育雏;网上育雏,即在高出地面50~60厘米铁丝、塑料或竹木网上育雏,网眼为1.2厘米×1.2厘米。雏鸡的保温形式,一般分为人工给温和自温育雏两种。人工给温育雏可用保温伞、地下烟道防火坑或煤炉。自温育雏,通常可用箩筐、木桶或纸箱作为育雏用具,内铺垫草,依靠雏鸡自身的  相似文献   

11.
张传芳 《当代农业》2014,(21):38-39
一、三大要点1.要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寒冷干燥,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温,若发现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鸡舍内的温度;若发现鸡只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鸡只在2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30~32℃。在3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26~28cc.再过1周时间将舍内温度降到恒定温度23℃。温度计的放置既不能挂在热源处,也不能挂在靠近门口、通风1:1处.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悬挂.一般50~60平方米悬挂1根温度计。  相似文献   

12.
养鸡户育雏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雏鸡到达前,应预温鸡舍,并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开始培养苗鸡阶段以35℃为宜,从第二周开始每周降低2℃~3℃,  相似文献   

13.
正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应清理鸡舍。进雏前7~14 d,将鸡舍内粪便及杂物清除干净,清扫天棚、墙壁、地面、塑料网等处,并进行冲洗消毒。进雏前3~4 d,对鸡舍、饲养设备、用具以及垫料进行熏蒸消毒,24 h后打开门窗通风。准备好育雏所需的设施、饲料、药品等。消毒时要保持禽舍温度20℃,相对湿度达到70%。进雏前在育雏舍内进行预温、升温、试温,使育雏舍达到温度要求。检查舍内各  相似文献   

14.
正一、保温控湿在雏鸡管理阶段,要做好保温、控湿措施,在育雏室配备温度计。1周龄雏鸡,育雏室温度控制在32~34℃,湿度控制在60%~65%;1~2周龄,温度控制在28~32℃,湿度控制在60%~65%; 2~3周龄,温度控制在25~27℃,湿度控制在60%~65%;3~4周  相似文献   

15.
<正>(续第7期第40页)由于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代谢旺盛、消化力弱、免疫机能差、对外界温度适应能力弱,因此要对雏鸡进行特殊的饲养管理。1.鸡舍的清理和消毒育雏前详细检查雏鸡舍内的设施设备是否完好,保温与通风设备是否正常,并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可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的方法,按1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福尔马林和5克高锰酸钾的量进行熏蒸,可以用过氧乙酸、百毒杀等  相似文献   

16.
低温育雏可行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 36 0只麻黄鸡商品代初生雏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 0只 ,在 3种处理温度下育雏 ,经 8周试验 ,结果表明 ,3种不同的育雏施温标准对雏鸡的增重、育成率无显著影响 ,经济效益以进雏温度为 30℃最好。说明出雏时施以 30℃的低温育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金州区农业良种示范场,引进美国山鸡饲养成功。根据山鸡的生长特点,其饲养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青年期和成年期。一、育雏期此期从出壳至脱温,一般为42天左右。这个阶段是山鸡保温养育的前期,也是比较难养的一段时期,为提高成活率,应注意如下几点: 1.调控温度:适当通风和保温是育雏的关键。育雏室地面或育雏箱可垫上谷壳,并选用保温伞或红外线灯作热源。头3天35℃为宜,以后每隔2天降1℃,10天后视其情况灵活掌握。相对湿度一般以65%为宜。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但要设挡风门。  相似文献   

18.
李帅 《新农业》2011,(3):27-27
传统的肉鸡饲养从育雏到出栏均在同一舍内,育雏设备在一个饲养周期中闲置一多半的时间,利用率不足50%,在育雏阶段整个鸡舍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为解决这个问题,大连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在瓦房店市西林农场做了肉鸡立体笼养育雏实验,肉仔鸡在育雏合立体笼养育雏25天,转到育成舍,育雏舍经过清理消毒处理后,又继续育雏;再经过25天,育成舍的肉仔鸡正好出栏,清理消毒后,马上进入第二批育成,依次循环。  相似文献   

19.
一、鸡对湿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鸡舍的相对湿度对成年鸡群的影响并不太大,以保持干燥为宜,可以降低细菌繁殖和感染程度,但相对湿度不能低于40%.尤其是在秋季,空气较干燥,养鸡的朋友应加以注意.在育雏的前2周,鸡舍湿度应保持在60%~70%,以后保持在50%~60%.因为育雏舍通常比外界温度高得多,此外,雏鸡的排泄量较小,所以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低湿度对雏鸡的影响较成年鸡大,鸡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失,影响雏鸡体内剩余卵黄的吸收和正常采食,严重时雏鸡会出现脱水现象.脱水雏鸡表现为脚趾干瘪,羽毛干燥、蓬乱,生长发育缓慢.同时,由于育雏舍内空气干燥,粉尘飞扬,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发干,抵抗力减弱,病原菌随粉尘飞扬而被雏鸡吸入,损伤呼吸道黏膜,造成纤毛蠕动减弱或脱落,使病原菌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气囊,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0.
郑飞 《中国畜禽种业》2011,7(11):134-134
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短,天气寒冷,鸡舍通风换气不好,鸡群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做好管理工作,给鸡群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鸡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1鸡舍温度温度与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都有密切的关系。雏鸡在育雏时,鸡舍的温度(特别是冬季)决定雏鸡培育的好坏、成活率的高低。一般初始温度为33~35℃,随着鸡日龄的增长,每周逐渐减少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