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九、鹤形目本目主要特征是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存在时位置亦较其他趾梢高。眼先常被羽。翼大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短。趾间无蹼,有时具瓣蹼。全世界有190种,我国有32种。灰鹤(Grus grus)属鹤科(Gruidae),英名为 Common Crane。它们又叫鹚(?)、呼呤子、番薯鹤等。体长约1,370毫米。本种主要特征是:头顶裸出,头侧与颈侧均被羽,体羽大都灰色,尾和喉也灰。  相似文献   

2.
白鹤(Grus Teucogeranus)又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体长135厘米,站高140厘米。体羽除初级飞羽外.皆为白色。全世界野生白鹤数量不足3000只.已经被IUCN红皮书列为全球濒危种类.CITES列入附录I,我国也将白鹤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据献记载及现有资料证明,白鹤在我国为旅鸟和冬候鸟。2002年和2003年夏季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  相似文献   

3.
1临床症状 病鹤精神委顿,体温升高,局部羽毛脱落。趾关节肿大,呈紫黑色,有的破溃结成污黑色痂:有的出现趾瘤,脚底肿大。病鹤表现跛行,不愿站立和走动,有的伏卧,但仍有饮、食欲。死亡的鹤病程较长,非常消瘦。  相似文献   

4.
羽管螨对所寄生的羽毛种类有一定的选择性。羽管螨科Syringophilidae寄生于翼的大飞羽,特别是次级飞羽,偶尔寄生于尾羽,甚至体羽;寄生于麻雀的幼小似羽管螨Syringophilides minor (Berlese)主要寄生在初级飞羽、初级复羽、次级飞羽和尾  相似文献   

5.
<正>冠鹤,亦称戴冕鹤,主要产于西非,属鹤形目、鹤科、冕鹤属。其体态高雅华贵,顶冠羽毛靓丽别致,是动物园中珍贵的观赏禽类。2014年2月,在我园引进的15羽冠鹤群中,有2羽冠鹤先后发生以跖骨弯曲、增生变粗,趾关节肿大、跛行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理观察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毒支原体感染。现将该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1.1病例一该鹤雄性,生性好斗,与同类不合群,为避免攻  相似文献   

6.
1996∽2002年,广州动物园自繁自养的雏鹤陆续发生一种以趾向内蜷曲、腿变形,甚至不能站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部分发病雏鹤死亡。通过对雏鹤的饲料进行分析,确诊该病为维生素B1和B2缺乏症。经采取调整饲料成分,并对发病雏鹤肌肉注射维生素B1、B2等措施,使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四月初,在得克萨斯州南部的盐泽地及淡水湖里,到处是天鹅的叫声。忽地,两只成年的美洲鹤带着他们的两只小鹤展翅飞起,悠闲地盘旋着,升入天空,很快就看不见了。他们开始了一年一次长达2500英里的冒险旅行。这次旅行将把它们带到加拿大北部的巢区,秋天他们将再回到得克萨斯州的越冬地来。美洲鹤(Grus americana)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鹤,十分美丽,长而弯曲的脖子和长长的腿占了身高的大部分,长长的尖嘴、红黑色的头部、乌黑发亮的翼尖在雪白的体羽衬托下更加鲜明了。他们展开的双翅竟有7.5英尺宽。我们对美洲鹤那嘹亮的鸣声以及奇特的求偶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雄鹤向雌鹤求爱开始直到结为棒打不分的伴侣,这个过程包括一连串的鸣叫、  相似文献   

8.
鹤是长寿命鸟类,一般可活50-60年,甚至更长。成年鹤很少发病,半岁特别是3月龄以内的幼鹤易发病。在这个阶段内,幼鹤生长快速,体重增加很快,对营养平衡特别敏感,很容易诱发各种疾病。而鹤体型高大,腿又细长,所以在生长阶段发生腿病是比较常见的。根据我园近年繁殖的十几只杂种鹤(雄性丹顶鹤与雌性白枕鹤自然交配)以及结合兄弟单位幼鹤养殖经验,对圈养幼鹤常见的一些腿病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十、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本目主要特征是: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存在时位置较他趾稍高。眼先常亦被羽。翼形尖,或长或短,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长或与等长。趾间蹼不发达或缺。全世界有212种,我国有63种。小杓鹬(Numenius borealis)属鹬科(Scolopacidae),英名为Little Whimbrel或Little Curlew。体长约230毫米。本种主要特征是:嘴形长而弯曲,但不长于跗蹠。跗蹠后侧被以盾状鳞。趾间基部具蹼。翼长在200毫米以下。小杓鹬栖息于海岸及近海岸的草原、沼泽、池塘、河口三角洲、河岸洼地、水田及其他农田等处,涉水于淤泥中找食。当潮水上涨时,活动较少,常站立于海岸沙滩上,头向后,用嘴整理背上的羽毛;或者走到附近的地方觅食。潮水退后,就到被潮水淹过的沙地找食。潮水不断地涨落,给它们不断带来丰富的食物。此鹬性畏怯,人们难于接  相似文献   

10.
欧洲白鹳     
象我国人民宠爱大熊猫,金丝猴那样,欧洲人特别喜爱白鹳。白鹳(Ciconia ciconia)属鹳形目,鹳科,是世界濒危鸟类。欧洲白鹳(C·c·ciconia)为白鹳指名亚种。身体为白色,初级、次级飞羽为黑色,喙和跗蹠为红色。而东方白鹳仅跗蹠为红色,而喙为黑色。眼灰色,眼周有黑色裸区。体形象鹤,但喙较粗壮。雌雄差异较小,难于辨认。飞行时头、颈前  相似文献   

11.
七隼形目本目主要特征是蜡膜裸出;两眼侧置;嘴爪均特强锐弯曲;外趾不能反转,尾脂腺被羽。全世界有287种,我国有56种。白肩鵰 (Apuira heliaca)属鹰科,英名为Imperial Eagle。体长为770~820毫米。本种主要特征为初级飞羽与次级飞羽长度相差超过跗蹠长度;体形较大,翅长在530(雄)及600(雌)毫米以上;背面黑褐色而有白色肩羽,或为淡褐色而具赭色横斑。白肩鵰是大型猛禽。栖息在森林草原地带,大多是在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在山地海拔较低的地方,有的生活在平原和丘陵、河流的砂岸及湿地。然而,它们特别喜欢森林湿地,那里有高大的树可  相似文献   

12.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为大型涉禽;目前仅存3000只左右,在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的鸟类红皮书(1981)中,已被列为濒危种,并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鹤成鸟达1米以上,形似鹤象鹭,喙粗大侧扁;长而直,黑色;头颈和背部白色,尾黑色;腿细而高,跗 红色;足具4趾;分布在同一水平上,前3趾间借不发达的蹼相连;翼长而大;翼展可达2米以上,其远端的飞羽呈黑色;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双腿向后伸,休息时常单脚站立 并将喙插入翅膀内;雌雄个体较难辨别;主食鱼类;也吃蛙及昆虫等。 东方白鹳主要繁殖在中国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全球范围内15种鹤类的种群动态趋势及受胁状况,并对鹤类的优先保护行动作了总体评价。全球五大洲均有鹤类生存,其中东亚种类最多(9种),其次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6种)。IUCN红色名录中11种鹤类为受胁而濒临灭绝物种,其中1种为极危物种(CR),3种为濒危物种(EN),7种为易危物种(VU)。在目前无危的4个鹤类中,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和澳洲鹤(Grus rubicunda)种群现状不是十分明确;但在某些地区,这两种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下降。沙丘鹤(Grus canadensis)和灰鹤(Grus grus)的数量最为丰富,种群数量也在快速增长,部分原因是它们能够灵活选择觅食地,并利用农田中废弃谷物作为食物来源。本文更为详细地总结了灰冠鹤(Balearica regulorum)、蓝蓑羽鹤(Anthropoides paradise)、黑颈鹤(G.nigricollis)、丹顶鹤(G.japonensis)、沙丘鹤及白鹤(G.leucogeranus)的现状,以说明鹤类家族内种群多样性的变化以及受胁情况。列出了鹤类面临的主要威胁,对各种鹤的威胁进行了逐一评价,并对鹤类家族所受的各种威胁计分。5种主要威胁中的4种均对鹤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影响,而另外一种则来自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干扰。特别讨论了4种主要的威胁,即:水坝及河流改道、农业开发、鹤类贸易、气候变化。对鹤类的保护措施应切实具备科学依据,减少对鹤类的直接威胁,保护或修复栖息地环境,增强决策者及群众关于保护鹤类及湿地的意识。对受胁极其严重的鹤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综合理解鹤类的需求及其所栖息的生态系统,并与农业、水资源管理及能源发展的决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动物园圈养鹤类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动物园协会主要饲养鹤类会员单位的鹤类调查结果,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中国动物园圈养鹤类的种群数量及目前会员单位鹤类饲养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相关需求,从而提高鹤类饲养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种群。本调查于2011年8月向中国动物园协会120家会员单位发出了调查问卷,截止到2011年10月11日共收到中国动物园协会主要饲养鹤类的56家会员单位(包括动物园、野生动物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回复(回收率为46.7%)。在回复的56家单位中共饲养鹤类12种1 836只(8只杂交鹤除外)。种群数量比1997年增加了58.4%。近一半的单位认为饲养设施处于一般水平。近80%的鹤类向游客展出,并且大部分都采用成群饲养的展出方式。有85%的单位能够实现个体识别,更多的单位选择脚环和芯片标识鹤类。在人工育雏过程中,雏鹤的腿病和由于混养引起打斗而造成的外伤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疾病是造成全国圈养鹤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由于外伤造成骨折引起的死亡。各会员单位希望今后能够开展鹤类性别鉴定、人工育雏、人工授精的培训。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了8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灰冠鹤在高纬度地区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秀华  李明 《野生动物》2002,23(2):35-37
灰冠鹤(Balearica regulorum)又称东非冠鹤。它是属于鹤形目、鹤科、冠鹤亚科、冠鹤属的一种小型鹤类,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西部的刚果,南至安哥拉、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及南非的伊丽莎白港等,主要栖息于非洲沼泽地和热带大草原。它因其篷松的羽毛,笔直的气管,精巧的冠羽,华美的面部斑纹而称戴冕鹤。据统计,野生的灰冠鹤约为7万只(波黑罗依1987),而在中国只有20几家动物园(公园)饲养150只灰冠鹤,目前,仅有上海动物园、北京动物园有灰冠鹤繁殖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鸮形目6种鸟类普通雕鸮(Bubo bubo)、黄腿渔鸮(Ketupa flavipes)、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红角鸮(Otus scops)、长耳鸮(Asio otus)进行鉴别,试验以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飞羽的羽长、阳面羽枝长、阴面羽枝长、羽毛面积、深色羽斑面积各量化指标的组间偏差进行评定,并以这5个量化指标为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再利用方差所占比例解释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结果表明:各量化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P0.05)或不显著(P0.05)。说明飞羽的羽长、阳面羽枝长、阴面羽枝长、羽毛面积、深色羽斑面积作为物种的鉴定具有标志性特征,以这些量化特征进行判别分析可对鸮形目鸟类进行种属鉴定,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蓑羽鹤球虫病的报道田秀华,邹希明,黄守华,车丽美(哈尔滨动物园150080)(东北林业大学)蓑羽鹤(Anthropoidesviryo),又名闺秀鹤,隶属于鹤形目,鹤科。它是鹤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体羽灰白色,头顶被羽,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涉禽,被列入...  相似文献   

18.
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又称闰秀鹤,属鹤形目鹤科,古北界物种。主要栖息在干旱草原、草甸、湖泊和沼泽附近的开阔草地,有时也到农田中活动。  相似文献   

19.
马建华  高友兴 《野生动物》2003,24(4):F003-F003
2003年4月27日,17点多钟。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首次发现沙丘鹤,发现人是高友兴,在齐齐哈尔市公安交警支队宣传科工作,鹤类摄影家。据高友兴称,发现时,有4-5只沙丘鹤集群个体与200多只白头鹤混群采食。由于距离远,只拍摄到与自己距离较近的其中一只,这只沙丘鹤与两只白头鹤在一起。其他个体的特征可以确定。发现地点在林甸县三合乡军马场王家营子南一块玉米地周围,地理坐标为北纬  相似文献   

20.
丹项鹤通称仙鹤、白鹤,是人们较熟悉的一种鹤。它体长可达1.2米,全身羽毛大都呈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头顶裸露无羽,呈朱红色,嘴长,呈淡绿灰色,尾短,尾羽白色,跗蹠很长,呈铅黑色。丹顶鹤为涉禽,主要栖息在有水湿地或泛水沼泽,通常要求有较高的芦苇等挺水植物为隐蔽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