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银川地区3个具有代表性的奶牛场,以高产奶牛日粮配方和日粮营养成分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试验农场饲料仓库对泌乳奶牛饲料主要原料进行采样分析,利用NRC(2001)模型分析高产奶牛日粮中代谢蛋白(MP)的供给量及典型日粮中RDP(瘤胃降解蛋白)、RUP(瘤胃非降解蛋白),同时记录与奶牛生产性能及繁殖有关的资料。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对奶牛场日粮状况作出整体评价,为在生产实践中更合理地配置奶牛日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补充或不补充氨基酸情况下,采用100头初产和经产荷斯坦奶牛研究了植物来源或动物来源瘤胃非降解蛋白(RUP)对泌乳早期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约三分之一的牛属于初产牛。在怀孕前3周,让奶牛采食4种分娩前日粮的1种,产犊后采食相应的产后日粮。日粮1(AMI)和日粮2(AMI+)添加植物性瘤胃非降解蛋白(含有热处理和木质素磺酸盐处理的芸苔粉),此外日粮2含有盐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d,1-2-羟-4-甲硫基-丁酸,Alimet)。日粮3(PRO)和日粮4(PRO+)添加动物来源的瘤胃非降解蛋白的混合物(血粉、鱼粉、羽毛粉、猪肉粉和骨粉),此外日粮4还含有盐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d,1—2-羟-4-甲硫基-丁酸,Alimet)。在泌乳的前4周,虽然B粮中添加了盐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干物质采食量较少,但是这种效果没有持续到试验的5~9周。有趣的是,尽管补充氨基酸添加剂,干物质采食量最初降低,但是对乳产量或脂肪矫正乳与干物质采食量的比在整个试验的17周内没有影响。瘤胃非降解蛋白来源(植物性或动物性),没有影响泌乳的前17周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3.5%脂肪矫正乳产量。本试验结果显示,热处理和木质素磺酸盐处理的芸苔粉可以作为一种瘤胃非降解蛋白来源代替高质量的动物源的瘤胃非降解蛋白,当日粮中瘤胃降解蛋白、可代谢蛋氨酸和赖氨酸相等时,芸苔粉对乳产量没有负面影响。尽管其它报道称,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对生产性能有利,但本研究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说法。此外,当日粮中补充盐酸赖氨酸时,血中赖氨酸浓度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4.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赖氨酸(Lys)和蛋氨酸(Met)是泌乳奶牛饲喂玉米为基础日粮合成蛋白质时的第一或第二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在制作日粮配方时,尤其对高产动物需要较高的瘤胃非降解蛋白(RUP)日粮时,只能通过饲料蛋白质添加物来达到预期的代谢蛋白质(MP)中Lys和Met的含量。而添加结品型的Lys和Met没有效果,因为它们在瘤胃中迅速  相似文献   

5.
利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评价奶牛全混合日粮的能氮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北京规模化奶牛场全混合日粮(TMR)的能氮平衡情况,试验选择3个奶牛场的5种典型TMR和12种饲料原料,利用3头带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通过尼龙袋法测定其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CP)的降解率,并根据瘤胃能氮平衡(RENB)原理计算其RENB值和瘤胃降解蛋白(RDP)合成微生物蛋白(MCP)的效率(MCP/RDP)。结果表明:5种TMR的RENB均为负值,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能量负平衡程度增加;MCP/RDP随着时间呈波动式变化,其中在12 h达到峰值。另外,根据降解率参数和饲料原料的RENB值计算TMR在各时间点的RENB也均为负值。因此,可以判断这些奶牛场的TMR中RDP过量或可发酵有机物(FOM)不足,可以通过降低日粮中RDP比例或增加FOM含量改善能氮平衡。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 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中)1、0.5%(高)三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两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 d,饲喂后2、4、8、12、24 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 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氨氮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尼龙袋降解试验和饲喂试验,比较两种过瘤胃胆碱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及其对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试验一使用尼龙袋法在瘤胃瘘管奶牛上对两种过瘤胃胆碱(A为对照组,B为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进行测定。试验二选取广西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围产牛,采用分阶段对比试验设计,于产前21d开始至分娩分别饲喂含过瘤胃氯化胆碱A和过瘤胃氯化胆碱B的日粮;试验期间全混合日粮(TMR)配方保持不变。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胆碱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较低,过瘤胃保护率较高。试验组奶牛酮病发病率较低;在产后14d和21d,试验组奶牛血液葡萄糖浓度显著增加。综上,根据瘤胃保护率、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试验结果可知,试验组过瘤胃胆碱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1 日粮中的蛋白质在胃肠道的降解 日粮中的蛋白质经过咀嚼进入反刍动物瘤胃后,在瘤胃微生物相关的酶的作用下,与内源蛋白(包括动物脱落上皮细胞、唾液和瘤胃微生物残留物所含蛋白质)混合,降解释放出寡氨基酸、肽和氨。日粮中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停留的时间和降解的难易决定了其在瘤胃中被降解的程度和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水平螺旋藻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浓度和日粮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三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处理S1组为基础日粮,S2组为基础日粮+0.09%DM螺旋藻,S3组为基础日粮+0.15%DM螺旋藻。[结果]添加0.09%和0.15%DM的螺旋藻对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氨氮浓度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添加组对日粮DM瘤胃有效降解率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日粮NDF、ADF瘤胃降解率(P〈0.05),0.15%DM螺旋藻还可显著降低日粮CP瘤胃降解率(P〈0.05)。[结论]表明适量添加螺旋藻不影响奶牛瘤胃发酵内环境,但具有显著提高日粮纤维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和降低日粮蛋白质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研究人员近来研究了2种含有相似瘤胃非降解蛋白(RUP)和可代谢蛋白(MP)浓度,但瘤胃可降解蛋白(RDP)浓度不同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消化率、瘤胃氨氮转化成乳蛋白的影响。他们把4头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并按交换设计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可降解蛋白组瘤胃氨的浓度比适宜可降解蛋白组高(P=0.06)。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是反刍动物日粮中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在反刍动物营养中,日粮蛋白在瘤胃中降解是一种低效的营养过程。在有些条件下仅靠饲喂高蛋白日粮也不一定能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为了减少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损失,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过瘤胃值(斯钦,1996)。研究发现,单靠增大过瘤胃蛋白的量,并不一定能保证家畜增产,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的。  相似文献   

14.
日粮营养因素对牛奶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收集了21个(92个处理组,551头奶牛)有关中国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MUN)的试验资料分析日粮因素对MUN值的影响。结果为,在单因素回归分析中日粮粗蛋白(CP)含量、产奶净能(NEL)、瘤胃降解蛋白(RDP)含量、能蛋比(NEL与CP的比值,N∶P)和瘤胃未降解蛋白(RUP)含量与MUN值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CP含量的决定系数最高,然后依次是NEL、RDP含量、N∶P、RUP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RDP∶RUP、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每种日粮因素组合都与MUN值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同时含有CP含量和RDP∶RUP指标的公式的决定系数最高。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是影响MUN值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和饲料蛋白质用于产奶的转化效率,选择体况、胎次、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27头,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奶牛不同小肠可消化蛋白(IDCP)供应水平日粮添加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对乳蛋白率含量和IDCP转化为乳蛋白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DCP按《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推荐需要量92%水平供应,组合添加过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32 g/d+过瘤胃保护蛋氨酸(RPmet)8 g/d,日粮干物质中NDF水平控制在37%~41%,可有效提高泌乳前期奶牛乳蛋白含量与IDCP用于泌乳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瘤胃降解蛋白/瘤胃不可降解蛋白(RDP/RUP)在反刍动物新蛋白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配制反刍动物日粮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主要就RDP/RUP对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核心是氨基酸营养,蛋氨酸和赖氨酸是奶牛代谢蛋白(MP)中的限制性氨基酸,是反刍动物增重、产奶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对氨基酸营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种氨基酸上.反刍动物由于具有复杂的瘤胃系统,日粮中添加游离赖氨酸和游离蛋氨酸的作用甚微.因此,补充的赖氨酸和蛋氨酸营养素如何有效地通过瘤胃,被机体有效吸收、利用和代谢,一直是营养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就过瘤胃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需要量、保护技术、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及添加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米曲霉日粮对奶牛瘤胃降解率及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三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三组,A组为基础日粮,B组和C组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米曲0.04%和0.08%DM。[结果]米曲霉显著提高了日粮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其中B组的瘤胃降解率影响效果优于A组和C组,且差异显著(P〈0.05)。三组日粮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B〉C〉A,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日粮CP和NDF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但A组和C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适量添加米曲霉(0.04%DM)有利于提高奶牛瘤胃DM、CP、ADF和NDF的降解率及日粮CP和NDF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d,预饲期15d,正饲期60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结果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该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莫能霉素,对奶牛瘤胃内发酵、日粮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奶牛,设计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三组,MⅠ组为基础日粮;MⅡ组为基础日粮添加31.5mg/kg DM莫能霉素;MⅢ组基础日粮添加46.5 mg/kg DM莫能霉素。[结果]莫能霉素添加组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46.5 mg/kg DM的莫能霉素后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46.5 mg/kg DM的莫能霉素后瘤胃内乙酸发酵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31.5 mg/kg DM莫能霉素后丙酸发酵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丙酸摩尔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DM、CP和NDF在瘤胃内有效降解率随莫能霉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组奶牛血液中的尿素氮,血浆中血糖及乳酸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莫能霉素可以提高牛瘤胃中的pH值,降低氨态氮浓度,显著提高丙酸摩尔比例,降低丙酸、乙酸比值,但减缓了粗蛋白的降解速度,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液中尿素氮和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