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材制材,划线下锯”就是在制材工业生产中,以保证完成国家订制任务,合理利用木材为中心,按照原木的材质形状特点,将各种不同規格、等级的产品,比较科学地、合理地搭配在一起,以划线的形式,量材的原理,对每根原木进行工艺设计,组织生产。一、“量材制材,划线下锯”的产生与发展概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木材需要量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1962年中央制订了以供应成材、成品、牛成品为主的分配方针和关于节约木材  相似文献   

2.
制材是木材加工的第一关,是木材加工工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在每年采伐所种原木量为6000余万立米,其中有400O多万立米需要进锯制材。把好制材关,就是要提高制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综合利用率,提高成材质量和进一步发展制材精加工品。它关系到能否大量地节约利用木材。但是,近年来我省制材企业产品合格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日渐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大家都知道,影响制材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小头进锯,看材下锯,划线下锯及生产工人素质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由于成材结构已由大方为主转为中厚板为主原木  相似文献   

3.
1 概 述在各类木材加工生产中 ,制材生产属粗加工类型 ,其任务就是把原木加工成板材、方材、枕木或其它成材 ,制材工艺过程依主锯的不同 ,分带锯制材、框锯 (立锯 )制材和圆锯制材。我国的制材企业主要采用带锯制材生产工艺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 1)可以任意调整锯路方向 ,有利于看材下料 ,并便于剔除原木缺陷 ,从而适应低质量原木的加工利用 ,相对地比框锯制材一、二等品率要高。( 2 )可以使用较薄的锯条 ,出材率较高。( 3)能锯割特殊技术要求的成材 ,如完全径切板、弦切板、平行木纹等板材。影响制材出材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 ,但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4.
原木剥皮是现代制材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我国多年来制材生产一直是原木带皮锯剖,约占原木材积6—10%的树皮都混在制材剩余物板皮、边条、木截头和碎材中。由于树皮有其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样不但影响制材剩余物的质量,而且将影响制材剩余物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木材加工中要尽可能减少剩余物的树皮含量。为了改善制材剩余物的质量,在制材企业里要实行锯材原木剥皮锯割。一、原木剥皮锯割的好处1、原木剥皮时,附在树皮上的泥砂和混杂物可以同时被剥掉,减少锯条的磨损,延长锯条使用时间,减少锯解的动力消耗,提高锯材质量和锯机的生产效率。据调查统  相似文献   

5.
划线下锯是制材生产中原木锯解的依据.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渐减少,对于如何节约木材,提高木材的利用率,适应锯材原料的变化,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大量工作,例如美国在七十年代初期提出的Best OpeningFace(简称BOF)下锯法,就是强调在原木锯解时第一个锯口的重要性,以及其他锯口的合理安排。目前,国内制材厂生产中,原木的下锯顺序和锯口的位置的确定,大都是由锯工在原木进锯前临时仓促决定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由于判断情况的误差而造成的不合  相似文献   

6.
<正> 一、目的意义随着制材工业的发展及木材供求关系的日趋紧张,怎样提高制材效率(劳动生产率),提高锯解质量,多年来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课题。在引进、仿制国外高效率、高精度锯机的同时,适合我国特点的各种制材设备的研制,同样引起了制材界人士的极大兴趣。(一)为了提高制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进料速度无疑是有效的措施,但为了保证锯解质量,进料速度又受到原木的规格、材  相似文献   

7.
合理造材的原则是“长材不短造,优材不劣用,量材下锯,材尽其用”。但在国营林场木材生产过程中,贯彻这个原则时却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几年来,我们根据林场造材中出现的:材长不准、材种出材率低、经济材等级率低(以下简称三率),而直接影响木材销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我们感到这三率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国营林场木材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也直接关系到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制材工艺发展状况及带锯、圆锯、框锯、削片制材4种主要制材模式,阐述了制材设备的发展方向,指出制材工艺与制材模式必将向着满足高生产率、高出材率、高木材利用率、高成材质量、高附加值和多产品品种加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书由南京林业大学孙友富副教授主编 ,现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为了满足木材工业科技发展的需要 ,按照劳动部、国家林业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林业 )》及继续教育要求进行编写的 ,是木材工业技术教育系列丛书之一。书中包含了制材企业中的带锯、框锯、圆锯、选材检验、木材搬运、积材和修锯等七个工种范围的主要内容。该书较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制材理论、生产工艺、设备使用与维修 ,以及制材车间流水线设计等技术问题。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并注意体现新知识、新…  相似文献   

10.
在制材生产的划线下锯中,原木进锯前和锯解过程中.锯路对正与否是直接影响锯机生产率和木材利用率的技术关键之一。为此,我们研制了锯口位置对正器,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一、工作原理原木锯口位置对正器,是利用光学中凸透镜聚焦成像的原理,把普通光源的光点,落于原木端面已划好线的锯口位置上,指示跑车的摇尺进给,达到精确摇尺和下锯的目的。为了提高对线的准确性和扩大对线的范  相似文献   

11.
制材生产在划线下锯时,原木进锯前和锯解过程中,锯路对正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原木的出材率和锯机的生产效率。因此,在划线下锯法制材生产中,找出一种有效可行的对正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一、对正器工作原理本文所介绍的原木锯口置对正器,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中的凸透镜聚焦成像的原理,把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汇集成一点,使这聚集的光点落在原木小头端面上,指示跑车的摇尺进给,最后使汇集的光点与原木端面已划好线的锯口位置重合,达到精确摇尺下锯的目的。为了提高对线的准确性和扩大对线范围,可配制4~5组相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气焊接锯是一项新技术。目前,在世界制材工业发达的国家已普遍使用。我国对气焊接锯的研究和应用,还是近几年开始的。最早是山东烟台木材工业联合公司从日本引进的一项新技术。上海木材应用研究所也对它进了研究和应用。由于它具有操作简便,焊接质量高,延长锯条使用寿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有能给国家节约白银和生产安全可靠的优点,因而现已在我国许多城市的木材加工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制材工业长期以来用银钎焊接锯条的落后状态,填补了我国制材工业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3.
木材除直接使用外,做为建筑材料和木制品原料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过程,而最基本的加工方法是制材。制材是木制品加工及木材综合利用的基础,是合理利用木材、节约利用木材的关键环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系统约有制材厂2,500家,总设计生产能力达3,000多万立方米。除少数厂家采用框锯、圆锯制材外,其余大部均以带锯加工为主,并且基本都以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黑龙江省制材企业的锯材质量,中、日制材专家,先后对坊香木材综合加工厂、正阳河木材综合加工厂、山河屯林业局木材综合加工厂、绥化木材综合加工厂、哈尔滨木器制造厂、牡丹江木材综合加工厂、东京城林业局木材综合加工厂、佳木斯木材综合加工厂、带岭林业局木材综合加工厂、朗乡林业局木材加工厂等10个制材厂进行了影响锯材质量因素的全面检测。在这次检测中,所检测的项目、方法和使用的工具、标准,基本上都是参照日本北海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制材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锯材产品质量差,合格率仅达60%左右,木材损失浪费严重。修锯设备落后,修锯机具不全是其主要因素之一。现有制材企业普遍“省”掉了整料工序,这对修锯质量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根据修工艺要求,锯齿压完料后必须进行整料,即把压料后锯齿过宽部份修整为所需要的统一形状和宽度,使两侧的齿料保持均匀一致,以保证锯材产品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带锯割制冻材的新技术。为解决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制材产量大幅度下降、质量不佳等问题,而研究出霜刃齿和适宜锯割参数等技术,获得气温-25℃以下制材产量可提高5%的效果,且锯材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研究单位可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及技术转让。HST—1型太阳能木材干燥窑。为集热器与干燥室分离式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两用。结构形式属国内首创。可有效利用太阳  相似文献   

17.
原木调头机     
为了提高锯材质量和出材率,按制材工艺要求,原木应小头进锯。原木调头机就是适应此种工艺要求的专用设备,它可将大头朝前的原木,调转180度变为小头朝前,然后再进锯制材。经过两年来实际使用,效果很好。原木小头进锯的优点:1、提高出材率:原木小头朝前进锯,比大头朝前进锯,可提高出材率2%。2、给划线进锯创造有利条件:划线进  相似文献   

18.
何云波 《林业科技》2000,25(3):48-49
多年来,由于制材出材率低而造成的原木消耗量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木材加工企业。本文将柴河林业局等3个制材厂总结出的几项提高制材出材率的工艺措施介绍给同行,以期共同探讨,并取得更大进步。1 小头进锯法 (1)小头向前,跑车带锯机的招车、摇尺工可以准确地看清小头断面,易于辨别其径级、形状、缺陷等情况,便于设计锯口,有利于看材下料和按料下锯。 (2)实行小头进锯,跑车带锯机所剖制的半制品、大板皮都是小头向前地运给下一道工序,使所有的再剖带锯机、辅助带锯机、纵割圆锯、双圆锯裁边机、截锯都能得到小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木材检验中造材后量材改锯中存在的问题。如原木的一断面腐朽为薪材,而另一端为优良断面的木材,如何进行量材改锯等等。并提供了木材改据参考一览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合理下锯”是制材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要求。在生产中,由于忽视了“合理下锯”,锯材出材率会下降2~4%,甚至更多。例如,一根椭圆形原木(图1),若按实线下锯图锯解,其出材率和订制材比率将大大高于虚线下锯图(按虚线下锯图锯解,不仅主产出材率低,而且还产生利用率不高的大三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