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检验不同扬州鹅专门化品系(扬州鹅A品系YA、扬州鹅B品系YB、扬州鹅C品系YC、浙东白鹅Z、霍尔多巴吉鹅H)的杂交配套效果,实验在种鹅400日龄时,组建4个杂交组合(YB♂×YA♀、YC♂×YA♀、Z♂×YA♀、H♂×YA♀)和3个纯繁组(YA♂×YA♀、YB♂×YB♀、YC♂×YC♀),分别测定420只种鹅繁殖性能、700只仔鹅生长性能、70只10周龄鹅的屠宰性能及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YA♂×YA♀组合的受精率最高,H♂×YA♀组合的受精率最低,其他5个组合的受精率在80%左右;YC♂×YA♀组合的孵化率最高,Z♂×YA♀组合孵化率最低;Z♂×YA♀组合和YB♂×YB♀组合在0~6周龄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5个组合,YB♂×YB♀组合的平均体重最高,为3 842.23 g,H♂×YA♀组合的平均体重最低,为3 443.08 g;除YC♂×YA组合外,其他组合腹脂沉积均低于2.4%,H♂×YA♀组合与YC♂×YC♀组合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5个组合;YB♂×YA♀组合、H♂×YA♀组合、YB♂×YB♀组合和YC♂×YC♀组合胸肌的水分与胶原含量高于腿肌,胸肌的蛋白与脂肪含量低于腿肌,Z♂×YA♀组合与YB♂×YB♀组合水分含量低于78%,蛋白含量高于23%。综上,YB♂×YB♀组合与Z♂×YA♀组合的繁殖性能与生长性能良好,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良,可为扬州鹅新品系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胫色遗传规律和胫色鉴别雌雄的可行性,试验选择绿壳蛋鸡,分别设计深色胫♂×浅色胫♀、深色胫♂×深色胫♀、浅色胫♂×深色胫♀3个交配组合,对其后代个体的胫色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深色胫♂×浅色胫♀组合的后代公鸡全为浅色胫,母鸡全为深色胫;深色胫♂×深色胫♀组合的后代均为深色胫;浅色胫♂×深色胫♀组合的后代胫色产生分离,雌雄个体均有深色胫和浅色胫出现。说明胫色遗传符合伴性遗传规律,以胫色鉴别雌雄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1)应用28窝L♂×LW·Q♀三元杂交和26窝L♂×Q♀二元杂交,比较两者之间初生窝重、窝仔猪数、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结果L♂×LW·Q♀三元杂交各项指标均高于L♂×Q♀二元杂交,分别高1.4kg、1.31头、9.2kg,初生窝重、窝仔猪数经统计分析P<0.05,表明组间差异显著,断奶窝重经统计分析P<0.01,表明组间差异极显著.这亦说明以清平猪为第一母本的三元杂交模式应成为清平猪产区主要的商品猪生产方式.(2)应用25头L♂×LW·Q♀三元杂交猪和21头L♂×Q♀二元杂交猪进行育肥饲养实验,L♂×LW·Q♀三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686g,L♂×Q♀二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613g,两者比较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高73g,统计分析P<0.01,表明组间差异极显著.L♂×LW·Q♀三元杂交猪与L♂×Q♀二元杂交猪的料重比比较,降低饲料消耗7.3%,育肥猪增重营养成本:DE下降7.8%,CP下降6.3%,说明L♂×LW·Q♀三元杂交猪在育肥性能上优于L♂×Q♀二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5):70-72
为了加强浦东白猪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杂种优势预测,我们选择♂杜×♀长浦(♂D×♀LP,DLP)、♂大×♀长浦(♂Y×♀LP,YLP)、♂浦×♀长大(♂P×♀LY,PLY)三元杂交模式以及浦东白猪纯繁(♂P×♀P,PP)和二元杂交模式的♂长×♀大(♂L×♀Y,LY)作为试验杂交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育肥性能。结果显示:♂D×♀LP、♂Y×♀LP、♂P×♀LY之间母本的总产仔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P×♀P(P0.05);♂Y×♀LP的母本产活仔数最高,♂P×♀LY的次之,且均显著高于♂P×♀P(P0.05);PLY初生个体重显著高于DLP(P0.05);同时PLY商品猪达40 kg、60 kg、95 kg时的日龄最短,与DLP、PP显著差异(P0.05);PLY在日增重上与DLP、YLP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PLY料重比最高。综合来看,♂D×♀LP、♂Y×♀LP、♂P×♀LY均可作为配套杂交组合,但♂P×♀LY可能更加值得推崇。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苏淮猪"广选、快稳"改良群体继代选育法等常规选育中,运用G_n♀×G_n♂、G_n♀×Gn-1♂、G_n♀×Gn-1♂3种选配方式对毛色选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G_3世代前,苏淮猪的毛色分离差异显著(P<0.05); G_3世代后,G_n♀×Gn-1♂选配方式的黑毛基因纯合低于其他2组(P<0.05),花豹仔猪占比最太(P<0.05);至G_6世代时,G_n♀×Gn-1♂、G_n♀×G_n♂和G_n♀×Gn+1♂中花豹仔猪分别占1.31%、0.73%和0.24%。黑毛基因已基本纯合,毛色趋于一致,证明G_n♀×G_n♂、G_n♀×Gn+1♂选配方式优于G_n♀×Gn-1♂选配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进5个国外优良肉用公羊为父本,以当地蒙古杂种羊为母本进行二元经济杂交,研究增重及产肉性能.结果:多赛特♂×蒙古杂种羊♀、特克赛尔♂×蒙古杂种羊♀及杜泊♂×蒙古杂种羊♀F1代哺乳期日增重较高;德美♂×蒙古杂种羊♀F1代断乳日增重、屠宰前体重较高;德美♂×蒙古杂种羊♀、多赛特♂×蒙古杂种羊♀及杜泊♂×蒙古杂种羊♀F1代胴体重、屠宰率及净肉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寒杂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西市安定区肉羊良种场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具有早熟、体形大、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优良的肉用品种.周边农户饲养的绵羊主要以寒杂羊为主(小尾寒羊♂×滩羊♀、小尾寒羊♂×细毛杂种羊♀、滩羊♂×小尾寒羊♀所杂交繁殖的杂种羊简称寒杂羊),占绵羊总数的69.8%.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河西肉牛最优杂交组合,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河西肉牛5个杂交组合的F1代公牛架子牛分为5个试验组(夏♂×西杂♀组、西♂×西杂♀组、皮♂×西杂♀组、安♂×西杂♀组、德♂×西杂♀组),用自行设计的配方日粮进行育肥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F1代育肥牛的始重、末重(屠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屠宰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安♂×西杂♀F1代肉牛日增重最高[(2.18±0.06)kg],且与其他4个组合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安♂×西杂♀为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麻城黑山羊是优良的肉皮兼用型品种,6月龄体重♂18.3kg、♀16.1 kg,成年体重♂51.5kg、♀45.0 kg,育肥期日增重120 g,平均年产羔率346%.周岁羊屠宰率51.5%,净肉率79.5%,肉骨比3.88.  相似文献   

10.
麻城黑山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城黑山羊是优良的肉皮兼用型品种,主产于湖北省麻城市.它具有体形高大,被毛纯黑,遗传性能稳定,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繁殖能力突出,屠宰率和净肉率高,肉质好,膻味轻,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哺乳期日增重♂96g、♀91 g,6月龄体重♂18.3 kg、♀16.1kg,成年体重♂51.5kg、♀45.0 kg,平均年产羔率330%以上,周岁羊屠宰率51.6%、净肉率81.6%、骨肉比14.42.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益扬1号”两个专门化品系(H1♂×H1♀、H2♂×H2♀)及其杂交后代(H1♂×H2♀)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试验采用1日龄“益扬1号”两个专门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各110只进行地面平养,记录生长性能,7周龄进行屠宰与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7周龄时,H1♂×H2♀组体重低于H1♂×H1♀组,高于H2♂×H2♀组(P<0.05)。H1♂×H2♀组除胸深外,各项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H2♂×H2♀组(P<0.05)。H1♂×H2♀组的腿比率、瘦肉率、腿肌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H1♂×H1♀和H2♂×H2♀组(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低于H1♂×H1♀和H2♂×H2♀组(P<0.05)。H1♂×H2♀组胸肌肉色a*显著高于H1♂×H1♀和H2♂×H2♀组(P<0.05),腿肌肉色b*低于H1♂×H1♀和H2♂×H2♀组(P<0.05)。H1♂×H2♀组剪切力显著低于H1♂×H1♀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低于H2♂×H2♀组(P<0.05)。H1♂×H2♀组胸肌蛋白质含量和腿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H1♂×H1♀和H2...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为材料,12月自然降温为冬季降温梯度,于1日(T_1)、10日(T_2)、20日(T_3)和30日(T_4)通过测定雌雄株的水势、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代谢指标,分析降温对葎草新成熟茎叶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降温对雌雄葎草水分含量和光合作用及代谢系统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冬季♂株叶片水势和幼嫩叶含水量高于♀株(P0.05),茎含水量低于♀株,降温对♂株叶片水势、茎叶含水量影响大于♀株(P0.05);2)冬季♀株叶片的Chla、Chla/Chlb和Chl(a+b)大于♂株(P0.05),降温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P0.05),♂株下降快于♀株,成熟叶下降先于幼嫩叶;3)♂株的成熟和幼嫩叶的C_i(细胞间隙CO_2)大于♀株,G_s(气孔导度)和P_n(净光合速率)小于♀株(P0.05),降温梯度对C_i、G_s和P_n影响大于性别间(P0.05),降温使♂株C_i增大、G_s和P_n下降幅度大于♀株,T_3时♂株P_n为负值而♀株为正值,T_4时♀、♂株实际P_n均为负值,但♀株潜在P_n大于♂株;4)♂株叶片和幼茎的SS含量大于♀株,茎叶的Pro含量和成熟茎的SS含量小于♀株(P0.05),降温下成熟和幼嫩茎叶抗逆性物质含量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_2时♀、♂株的成熟和幼嫩茎叶中SS(可溶性糖)和Pro(脯氨酸)含量均增加(P0.05),T_3时♂株成熟叶、幼嫩茎叶SS和Pro含量下降幅度大于♀株,T_4时♂株的成熟茎SS和Pro含量下降而♀株增加。降温对葎草叶片水势、茎叶含水量、光合参数和抗性物质含量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株具有比♂株更强应对冬季降温胁迫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用优质鸡专门化品系S3系与S09系进行正反交,组成包括亲本在内的4个组合:S3♂×S3♀、S09♂×S09♀、S3♂×S09♀和S09♂×S3♀,观测亲本及其杂交组合F1代0~12周龄体重、饲料转化比、12周龄末成活率、屠宰性能及其杂种优势率,以此探究S3系与S09系正反交组合F1代在生长发育及屠宰性能等方面的杂种优势,为筛选更加适宜市场推广的优质黄羽肉鸡商品代配套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正反交F1代S3♂×S09♀和S09♂×S3♀组公母鸡与两亲本组合相比,在体重、饲料转化比、成活率和屠宰性能上差异显著(P0.05);S09×S3组3周龄后体重、饲料转化比(3.11∶1和3.18∶1)和成活率(98.1%和96.7%)的杂种优势率显著高于S3×S09组(P0.05),而S3×S09组屠宰率(89.97%和87.76%)、半净膛率(82.83%和80.87%)和全净膛率(67.83%和65.51%)的杂种优势率显著高于S09×S3组(P0.05)。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平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寻石歧杂鸡的血浆淀粉酶Amy-1~A和Amy-1~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492、0.5508。成年鸡和18~21日龄死胚中血液淀粉酶表现型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死胚中AA型频率高(0.4578),成年鸡中AB型频率高(0.8940),BB型频率在两者中基本相同(0.1022与0.1034)。亲代的血浆淀粉酶型与受精蛋孵化率有关,BB♂× BB♀、BB♂ × AB♀与AB♂ ×AB♀的受精蛋孵化率间差异显著(0.010.05)。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为材料,12月自然降温为冬季降温梯度,于1日(T1)、10日(T2)、20日(T3)和30日(T4)通过测定雌雄株的水势、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代谢指标,分析降温对葎草新成熟茎叶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降温对雌雄葎草水分含量和光合作用及代谢系统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冬季♂株叶片水势和幼嫩叶含水量高于♀株(P<0.05),茎含水量低于♀株,降温对♂株叶片水势、茎叶含水量影响大于♀株(P<0.05);2)冬季♀株叶片的Chla、Chla/Chlb和Chl(a+b)大于♂株(P<0.05),降温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P<0.05),♂株下降快于♀株,成熟叶下降先于幼嫩叶;3)♂株的成熟和幼嫩叶的Ci(细胞间隙CO2)大于♀株,Gs(气孔导度)和Pn(净光合速率)小于♀株(P<0.05),降温梯度对Ci、Gs和Pn影响大于性别间(P<0.05),降温使♂株Ci增大、Gs和Pn下降幅度大于♀株,T3时♂株Pn为负值而♀株为正值,T4时♀、♂株实际Pn均为负值,但♀株潜在Pn大于♂株;4)♂株叶片和幼茎的SS含量大于♀株,茎叶的Pro含量和成熟茎的SS含量小于♀株(P<0.05),降温下成熟和幼嫩茎叶抗逆性物质含量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2时♀、♂株的成熟和幼嫩茎叶中SS(可溶性糖)和Pro(脯氨酸)含量均增加(P<0.05),T3时♂株成熟叶、幼嫩茎叶SS和Pro含量下降幅度大于♀株,T4时♂株的成熟茎SS和Pro含量下降而♀株增加。降温对葎草叶片水势、茎叶含水量、光合参数和抗性物质含量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株具有比♂株更强应对冬季降温胁迫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农华麻鸭MC、BGF2、GF2、GF1进行二系配套(MC♂×GF2♀(组合1)、BGF2♂×GF2♀(组合2)、BGF2♂×GF1♀(组合3))和三系配套(MC♂×(BGF2♂×GF2♀)♀(组合4)、(MC♂×GF2♀)♂×GF1♀(组合5)、BGF2♂×(MC♂×GF2♀)♀(组合6))实验,通过测定0~8周龄的体重及8周龄的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耗料增重比,计算各杂交组合在生长发育、屠宰性能上的杂种优势率。结果显示,与组合2和组合3相比,组合1的生长发育快、屠宰性能及肉质性能好、耗料增重比低。在三系配套中,组合4在0~8周龄体重显著高于组合5和组合6,组合4和组合6的屠宰性能、肉质性能优于组合5,但组合4的耗料增重比最小。杂种优势率分析表明,三系配套组合在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方面均体现更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组合4在6~8周龄体重、宰前活重、腹脂率上均表现出明显正向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率分别为6.16%、4.57%、2.42%、1.21%、10.44%,0~8周龄的耗料增重比为3.05。综合可知,组合4为最佳的杂交配套组合,该结果为优质麻羽肉鸭的配套系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朝鲜龙城系蛋用鹌鹑已分化出 3种毛色 :即龙城栗羽 ,北京白羽和黄羽。试验证明 ,3种羽色白均为伴性遗传并且存在如下关系 :白♂×栗♀→F1 栗♂白♀ ;黄♂×栗♀→F1 栗♂黄♀ ,后代均自别雌雄 ,而黄♂ (♀ )×白♀ (♂ )正反交 ,后代均能自别雌雄 ,黄♂×白♀→F1为栗♂黄♀ ;白♂×黄♀→F1 为栗♂白♀ ,试验进一步表明 :栗 (Y)和黄 (y) 在Z染色体上是一对等位基因 ,栗相对于黄为显性 :白羽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白化基因b对Y或y上位作用所致。栗和黄两种鹌鹑的Z染色体上均有b的不白化等位基因B ,B相对于b为显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利用高原藏猪肉质鲜嫩、风味独特的优点发展江苏地区特色养猪业,试验将藏猪分别进行纯繁(藏猪公猪与藏猪母猪选配,记为T♂×T♀组)和杂交(姜曲海猪公猪与藏猪母猪选配,记为J♂×T♀组;藏猪公猪与姜曲海猪母猪选配,记为T♂×J♀组),测定各组繁殖性能指标(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出生窝重、出生个体重及45日龄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窝断奶头数和窝断奶成活率)和F1代哺乳、保育阶段的日增重、日耗料量及育肥阶段的日增重、日耗料量及料重比,并从各组中选取6头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瘦肉重、脂肪重、瘦肉率、胴体直长和斜长)和肉品质指标(眼肌面积、肉色、大理石纹、pH1 h值、系水力、剪切力)。结果表明:T♂×J♀组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45日龄窝断奶头数极显著高于J♂×T♀组和T♂×T♀组(P<0.01);T♂×T♀组45日龄断奶窝重和窝断奶个体重极显著低于T♂×J♀组和J♂×T♀组的(P<0.01);三组的出生窝重、出生个体重和窝断奶成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哺乳阶段,J♂×T♀组和T♂×J♀组日增重和日耗...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6):12-20
针对三元杂交优质犏牛生产杂交组合单一,三元杂交后代母犏牛无法持续利用等问题,开展了优质犏牛生产的杂交组合试验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4个新的优质犏牛生产杂交组合:娟姗牛♂(细管冻精)×牦牛♀、西黄♂×牦牛♀、西黄♂×荷黄犏♀、荷黄♂×西黄犏♀;这4个杂交组合获得的后代中,娟犏和西黄犏生长发育、产奶性能都极显著的优于纯种牦牛,研究提出的西黄♂×牦♀繁殖成活率高,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奶性能高。持续利用的西黄♂×荷黄犏♀和荷黄♂×西黄犏♀组合繁殖成活率较高,后代生长发育较快,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可持续利用一代。  相似文献   

20.
为开展山鸡蛋用系育种工作,利用美国新引进品种RN(中华环颈雉,代号A)、MX(蒙古雉,代号B)、MUT(绿雉,代号C)和国内饲养的七彩山鸡(代号D)和黑化山鸡(代号E)共5个品种组成9个二系和三系杂交组合:A♂×B♀、B♂×A♀、A♂×D♀、D♂×A♀、B♂×D♀、D♂×B♀、B♂×(D♂×A♀)、D♂×(B♂×A♀)、E♂×A♀,分别测定比较各组40周龄蛋品质差异。结果显示:9个杂交组合山鸡蛋的蛋重、平均蛋壳厚度、平均浓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差异极显著(P0.01),蛋黄重、蛋黄比率差异显著(P0.05),蛋壳强度、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EA、AD、DA三个组合在蛋重、蛋黄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EA在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白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AD、DA在蛋形指数方面稍显不足。综合比较以EA表现较优,AD、DA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