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贵州黑马羊属西南地区地方优良畜种,是贵州黑山羊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肉用型羊种。近年来,发展黑马羊养殖在乌蒙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黑马羊属西南地区地方优良畜种,是贵州黑山羊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肉用型羊种。近年来,发展黑马羊养殖在乌蒙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贵州黑马羊短期育肥效果的影响,选取断奶期贵州黑马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及试验Ⅰ-Ⅲ组,每组15只。试验Ⅰ-Ⅲ组的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15%的复合酶制剂,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酶制剂。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0%的复合酶制剂时,贵州黑马羊的增重、日增重、料重比最佳。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复合酶制剂,能够提高贵州黑马羊的短期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15个牛微卫星位点,以波尔山羊为对照,研究了4个贵州地方山羊品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的遗传背景。结果:可分析的多态位点6个(BM1258、D1S104、ILSTS030、INRA063、INRABERN192、RM088),占40%(6/15),反应了牛微卫星位点与山羊有较高同源性;贵州地方山羊品种比波尔山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低顺序是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波尔山羊;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而品种间的变异较小;贵州白山羊与贵州黑山羊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榕江小香羊、黔北麻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这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及品种形成相符。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贵州黑马羊的扩群繁育及品种培育,试验采用核心群开放式选育及正反交试验方法,开展黑马羊选育提高、山羊有角与无角性状显隐性关系及无角与间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后,核心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9.77±5.51)kg、(25.18±5.67)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40.08±7.73)kg、(34.90±7.56)kg;基础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6.59±3.68)kg、(24.09±4.60)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35.33±4.09)kg、(32.16±6.83)kg。周岁羊屠宰率达48.46%,产羔率达152.16%。经t检验,选育后核心群周岁、成年公母羊及基础群周岁、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选育前平均体重(P<0.01)。经有角♂×无角♀、无角♂×有角♀正反交试验,后代无角率为52.20%、有角率为47.80%;无角♂×无角♀杂交,后代无角率为75.32%,有角率为24.68%。无角对有角是显性,山羊间性与无角存在连锁关系,群体中出现间性羊的概率为3.45%。  相似文献   

6.
<正>赫章黑马羊是从贵州黑山羊品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由于个体比有角羊大,性情温顺,不好斗,因此生长发育快,屠宰率高。为加快肉羊产业化建设,掌握赫章黑马羊养殖资源环境及现状,开展了赫章黑马羊主产区养殖资源调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让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1养殖环境赫章黑马羊主要分布在赫章县境内,位于海拔2000m左右的深山区,空气、水源及环境未被污染。境内属喀斯特地形地  相似文献   

7.
藏羊对严酷的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很强,是高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畜种之一,开展藏羊与低海拔绵羊脑血管形态的比较研究,可为探讨藏羊的高原适应性机理奠定基础.研究以高原藏羊—欧拉型藏羊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滩羊脑为试验材料,采用管道铸型腐蚀技术,运用比较解剖学方法对二者脑动脉系统的结构特性开展研究.比较发现,藏羊和滩羊脑动脉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相同,但藏羊的大脑后交通动脉、上颌动脉的管径显著比滩羊粗,其它脑动脉管径平均值也略大;藏羊脑硬膜外异网显著长于滩羊;藏羊主要脑动脉中的侧支更发达,伸展较长,细小分支更丰富.藏羊有相对发达的脑动脉系统,利于向脑组织有效供血,可能是藏羊适应高原环境的结构特征之—.  相似文献   

8.
考力代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力代羊原产于新西兰 ,属毛肉兼用半细毛羊 ,具有早熟 ,产肉和产毛性能好的特点。考力代羊系1880~ 1910年间 ,以英国长毛型林肯羊、来斯特羊为父本 ,美利奴羊为母本杂交培育而成。1 引入利用情况我国在 4 0年代中期从新西兰引入约 10 0 0只 ,分别饲养在江苏、浙江、河北、甘肃等省。 60年代中期及 80年代后期又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入 ,饲养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安徽、山东、贵州、云南等地 ,除进行纯种繁育外 ,还用来改良蒙古羊等。考力代羊作为父系参与培育了东北半细毛羊、陵川半细毛羊、贵州半细毛羊、云南半细毛羊…  相似文献   

9.
羊梭菌病是在藏羊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有羔羊痢疾和肠毒血症,若不能及时治疗,会引发病羊急性死亡。在我国青海省等高原地区,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该病,是我国高原养殖户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选择与羊同源性较高的牛RERG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贵州黑山羊脾脏总RNA,通过RT-PCR技术对RERG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首次克隆了贵州黑山羊RERG基因cDNA序列629 bp,GenBank登录号为JN672576,编码199个氨基酸;贵州黑山羊RERG基因蛋白与牛的同源性高达98.5%;聚类分析表明RERG基因编码区适于构建种间系统进化树。  相似文献   

11.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山羊的肉质细嫩,味道鲜关,是贵州地区农户主要的饲养品种。本文根据黑山羊的特征,研究了黑山羊的饲养管理方法及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羊口疮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省的5个养羊大县羊只发生的羊口疮进行了确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任何年龄的黑马羊、沿河黑山羊、麻江黄羊和波尔山羊均可感染羊口疮,发病率为2.2%~17.7%。病死率为0~51.4%;发病部位可分为唇形、乳房型、外阴型和混合型,其中以唇形较为常见;患病皮肤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发生"气球样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卵圆形的线团样病毒粒子;PCR扩增出507bp的特异性条带。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可对该病作出初步诊断,经病理组织切片镜检、电镜负染和PCR方法确诊为羊口疮。  相似文献   

13.
为对贵州黑山羊的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波尔山羊为父本,贵州黑山羊为母本,开展杂交效果研究,对波本一代(F1)和贵州黑山羊纯繁一代(F1)的产羔率、相关月龄体重变化及体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尔山羊配种能力强,产羔率、双羔率及成活率较之"本×本"杂组合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提高13.25%、19.49%...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高原藏羊和平原绵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本研究采集藏羊和绵羊的睾丸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二者睾丸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藏羊和绵羊睾丸组织中EPO表达分布差异性进行分析。H&E结果显示,藏羊和绵羊睾丸组织结构均正常,绵羊生精小管形状较藏羊更为规则,且生精上皮细胞数量较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藏羊和绵羊的睾丸组织中均能检测出EPO,但EPO在藏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绵羊睾丸组织。由此看来,藏羊在长期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过程中,生殖器官组织结构发生了一定适应性变化,EPO在藏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程度高于绵羊睾丸组织,对藏羊睾丸低氧适应性有重要调控作用,说明EPO可能与藏羊在高原环境下维持正常繁殖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贵州黑山羊产羔数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贵州黑山羊BMP15、NPY-Y1R基因的两个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产羔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群体BMP15基因C6260G位点存在CC、GC、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5、0.29、0.16;该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0.33,...  相似文献   

16.
羊传染性脓疱继发羊链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常呈群发性流行,发病率90%左右。其特征是病羊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及疣状厚痂。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本次羊口疮继发羊链球菌病在酒泉市属首次暴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同羊导入新西兰罗姆尼羊阶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羊导入新罗羊后的一代羊外貌特征与被毛结构已酷似父系,生长发育快,体重、毛量及繁殖力均高于同羊,适应性很强,受到毛纺部门和群众欢迎。拟继续将此项试验进行到底,以求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高原一带,养殖业是当地养殖户主要的经济来源.放牧管理是促进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养殖产业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放牧管理,牧民可以有效调节藏羊的采食行为,提高藏羊体重,提升产量.本文主要探究分析放牧管理对藏羊采食行为与体重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13头成年高原藏羊的睾丸采用血管铸型、常规石蜡切片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在高寒低氧环境中,藏羊睾丸精索血管分布的形态学特点.结果表明藏羊精索睾丸动脉螺旋卷曲并发出分支分布到附睾,睾丸动脉表面覆盖蔓状静脉丛;回流睾丸血液的集合静脉纵向走行形成静脉网包裹在睾丸表面,汇集至睾丸门附近形成特殊的“束袋口”构筑,紧缩回笼汇集形成蔓状静脉丛;精索部动脉和静脉各自形成三级分枝,小静脉及静脉毛细血管网与动脉滋养血管小分支之间形成广泛的吻合支.藏羊精索部血管形成了特殊的高原适应性微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20.
贵州黑山羊母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5月龄、8月龄、1岁、2岁、3岁黑山羊(母羊)血液20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甘油三酯含量随黑山羊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球蛋白含量为2岁黑山羊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 5月和8月龄的含量,显著(P<0.05) 高于1岁的含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和钾等12项指标在各年龄段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与总平均值相比没有差异性.贵州黑山羊母羊在各年龄段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黑山羊选育、疾病诊断、治疗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结果也表明贵州黑山羊具有较好的抗病及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