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产品供应商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供应商评价选择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农产品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和供求特性。为此,构建了农产品供应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农产品供应商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全面、客观和科学地对农产品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选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主机制造企业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供应链。1月18日,著名上市农机企业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星光农机(河南)有限公司在所在地南乐县隆重召开供应商大会。石家庄欧亚惠通、力源液压(苏州)、一拖(洛阳)柴油机、全柴动力、佳木斯鑫源机械、中橡胶带、濮阳市沃野农机等来自全国各地的60家供应商代表齐聚中原大地。南乐县副县长刘玉林出席会议并致辞。星光农机总经理兼星光农机(河南)公司董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外学者围绕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多,但如何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以构建适应于企业发展需求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仍是诸多制造企业的难题.本文就1966年以来的国内外202篇有关供应商评价的论文中提到的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为制造企业构建供应商评价体系时的指标选取提供优选依据.同时,本文还分析现行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在供应链及供应网络的新环境下对供应商的协同能力评价等需求,并给出解决目前评价体系缺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农机供应链服务水平,针对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农机供应链,从组织形态模型、服务业务、价值增值和其他方面四个角度建立农机供应链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指标数据的可拓物元模型,通过可拓层次分析法,定性定量的表达出农机供应链服务质量的等级及其在该等级范围中的水平,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农机供应链的服务质量为优等级,关联度达到0.0727,与供应链实际运作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5.
综合采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公共标识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搭建基于大数据的农机配件供应链服务云平台。系统通过对农机零配件生产、流通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信息采集和管理,实现农机行业零配件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管理和产品质量溯源,构建农机零配件透明供应链质量与服务保障体系,解决目前农机配件市场上存在的严重假冒伪劣现象,优化行业服务供应链资源配置,提高农机维修及售后服务质量,为农机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
从改善农机供应链环境效益视角出发,综合考虑了工业互联网资源的能源消耗以及服务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特征,通过考虑学习率对服务质量的影响,建立了以农机服务需求方、农机服务提供方服务满意度以及平台能耗满意度最大化的一对一多边匹配模型。以天津农机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协同管理平台上某农机覆盖件模具生产为例,运用本文所建立模型求得最优服务方案,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与一般匹配、不考虑学习效应、不考虑能耗的3种模型相比,所产生的非劣解个数为6个,均多于其他3种模型;同时,在考虑学习效应时,学习率较高的农机制造服务被选择用以完成任务;在考虑能耗时,能耗较低的农机云制造服务组合被选择用以完成任务。这就意味着,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将农机供应链中的农机云制造服务的学习效应以及能耗同时考虑到双边匹配过程中,更加符合现实农机供应链的现实需求并达到供应链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林康 《农业工程》2019,9(11):83-85
以我国农用机械出口市场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出口型农机在国际农机贸易市场中常见的“水土不服”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可知出口型农机设计优化工作的必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以联合收割机为典型的我国出口型农机设计优化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设计优化工作的相关策略与重点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弥 《农机化研究》2022,44(4):261-264
为了提高拖拉机零部件供应链管理的水平,提高零部件的管理效率,在供应链管理研究过程中引入了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并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确定合理的供应商数据评价函数,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拖拉机零部件的供应链管理为例,对比了采用和不采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产品的交付时间,结果发现:采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可以明显缩短产品的交付时间,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农机化装备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影响农机化装备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的农机装备结构方案进行选择,找出最优方案。并重点阐述了广西农机化装备结构方案优化的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供应商评价中的质量指标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和评价。在供应商评价指标中,质量是一个重要指标。产品合格率等简单的质量结果指标难以反映企业全面的质量管理状况。本文通过调查企业全面的质量管理水平,将调查结果应用于灰色关联度理论评价供应商,评价结果优于采用产品合格率指标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大型综合性农业工程项目涉及土地开荒、选种试验、种植制度设计、农机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全产业链内容,种植制度设计和农机配置是项目开发和执行时需要重点研究和把控的内容。种植制度设计是项目的核心,分析国际大型农业工程项目特点,探讨通过作物选择、农业气候调查、土壤条件调查和水文条件调查确定种植制度。农机配置依种植制度而定,推荐的农机选型方法是专家推荐法,农机数量配备方法优先选择作业量法和线性规划法。  相似文献   

12.
种植业是农业各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实现种植业全程全面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从山东种植业机械化发展实际和生产需要出发,指出山东种植业生产能力向稳向好、机械化发展各项指标稳步提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区域间作物间发展不平衡、高质量的农业机械供给不足、现有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亟需更新等制约因素,提出推进丘陵地区和特色作物机械化、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供给、完善种植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等针对性对策,为更好促进山东种植业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被广泛的应用在耕种作业过程中,农机配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当前农机配件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的监控力度很小,容易造成农机配件的质量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证农机配件供应链的可溯源性,基于大数据和QT软件界面开发工具,提出了农机配件供应链数据存储和查询的云平台系统,旨在提高农机配件供应链的数据存储和查询效率,保证农机配件的可溯源性。为了验证平台的可行性,搭建了农机配件供应链的大数据云平台,在平台的底层的Hadoop集群上搭建了8台服务器,以搜索查询农机配件的各种参数数据为测试目的,对平台进行了测试,并将其与传统的MySQL服务器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在搜索数据较少时,云平台和传统服务器的速度相当;但在大数据搜索条件下,云平台的数据处理速度是传统服务器的数倍,从而验证了云平台系统的优越性,为保证农机配件的安全和可溯源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徐绅 《农业工程》2011,1(2):21-25
产学研联盟作为合作创新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3C原则,根据产学研联盟的特殊性及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实际需求,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索性地应用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业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盟伙伴选择的评价体系,旨在为联盟的构建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机工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支撑,在追求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对农机工业发展质量展开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1—2017年中国农机工业面板数据,采用通用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利用考虑时间趋势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权重,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维度对中国农机工业及十二个子行业的发展质量进行动态评估。研究发现,中国农机工业发展质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子行业间发展质量存在差异,具体主要表现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上。基于此,提出加强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缩短子行业间发展差距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郭建业 《农业工程》2018,8(6):109-114
由于设施蔬菜移栽机选型因素较多,仅通过性能指标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为此,基于试验数据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德尔菲法,以移栽机的性能、经济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对3种预选机型进行了二级评判和选型排序。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可将移栽机的技术、经济、使用条件等要求有机结合,对农民科学合理地购买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建立了移栽机选型系统,为农业机械的定量化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胡美红 《湖南农机》2012,(9):121-122
我国农业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的分析,要了解并掌握农业机械的保养方法,要掌握农业机械节油的驾驶操作技术和正确的车辆使用方法,文章从农业机械的选型、保养和日常维护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其节油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艳  冷志杰 《农机化研究》2012,34(6):242-244,252
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销售阶段发展循环经济评价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成本、附产品的增值效益、绿色绩效、物流服务水平和发展能力等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确立原则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销售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微观组织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适用于对农产品供应链销售阶段发展循环经济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既可以为政府找到合适的投资主体,又可以为政府投资或推进循环经济项目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